期刊文献+
共找到32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加权马尔可夫链在河流水质预测中的应用 被引量:10
1
作者 杨国范 刘冰 +1 位作者 金鑫 谷建 《节水灌溉》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16-17,20,共3页
在河流水质预测方法准确度不高的情况下,介绍了加权马尔可夫链的预测方法,以辽宁省抚顺市内浑河为例,根据1997-2006年的水质资料,采用均值一方差法对年降水量进行了状态分级,应用加权马尔可夫链对生化需氧量进行预测和分析。结果... 在河流水质预测方法准确度不高的情况下,介绍了加权马尔可夫链的预测方法,以辽宁省抚顺市内浑河为例,根据1997-2006年的水质资料,采用均值一方差法对年降水量进行了状态分级,应用加权马尔可夫链对生化需氧量进行预测和分析。结果表明:该方法客观、准确、可靠、简便,为水质的中短期预测提供了新的解决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加权马尔科夫链 水质 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Plaxis的土石坝有限元分析 被引量:4
2
作者 杨国范 李强 +2 位作者 张同军 张兴华 金丹 《水电能源科学》 北大核心 2011年第9期89-92,共4页
以小孤家水库土石坝为例,基于Plaxis软件,采用Mohr-Coulomb模型、修正Cam-Clay模型和Hardening-Soil模型进行有限元计算分析。结果表明,Mohr-Coulomb模型、修正Cam-Clay模型和Hardening-Soil模型的孔隙水压力最大值分别为-274.47、-276... 以小孤家水库土石坝为例,基于Plaxis软件,采用Mohr-Coulomb模型、修正Cam-Clay模型和Hardening-Soil模型进行有限元计算分析。结果表明,Mohr-Coulomb模型、修正Cam-Clay模型和Hardening-Soil模型的孔隙水压力最大值分别为-274.47、-276.24、-277.97 kN/m2,超静孔隙水压力最大值分别为-169.76、-176.24、-193.79 kN/m2,消散速度由快到慢分别为Mohr-Coulomb模型、Hardening-Soil模型、修正Cam-Clay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石坝 PLAXIS MOHR-COULOMB模型 修正Cam-Clay模型 Hardening-Soil模型 孔隙水压力 超静孔隙水压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黑泉水库裂缝分析 被引量:1
3
作者 杨国范 金鑫 +2 位作者 霍惠玉 刘冰 谷健 《人民黄河》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67-68,共2页
对黑泉水库裂缝观测资料进行整理分析,建立了裂缝开度回归模型,由于该水库位于高寒地区,温度对裂缝有明显的影响,因此采用周期函数的线性组合来逼近温度分量,进行拟合计算,复相关系数为0.971,拟合效果较好。
关键词 裂缝 温度 水压 时效 周期函数 黑泉水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沈阳地区作物需水量的预测研究 被引量:18
4
作者 李彩霞 陈晓飞 +4 位作者 韩国松 王铁良 杨国范 汪明霞 郑淑红 《中国农村水利水电》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61-64,67,共5页
采用水量平衡法实测和模型模拟对两种作物的需水状况进行了对比研究,并对预测作物需水量的模型在本地区的有效性进行检验;目前,沈阳地区作物需水量的研究尚少,本研究对沈阳地区作物需水情况的进一步研究提供基础资料。结果表明,作物需... 采用水量平衡法实测和模型模拟对两种作物的需水状况进行了对比研究,并对预测作物需水量的模型在本地区的有效性进行检验;目前,沈阳地区作物需水量的研究尚少,本研究对沈阳地区作物需水情况的进一步研究提供基础资料。结果表明,作物需水量的预测和实测值非常接近,相对误差和绝对误差很小,另外,对多气象因素和土壤蒸发的关系进行了拟合。得到拟用模型对沈阳地区大豆和玉米作物的需水量预测精度很高,在缺失土壤蒸发资料时,可用气象数据对其预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作物需水量 预测方法 土壤蒸发 作物系数 水量平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控制性交替灌溉情况下土壤蒸发的预测研究 被引量:7
5
作者 李彩霞 陈晓飞 +3 位作者 王铁良 杨国范 郑淑红 汪明霞 《节水灌溉》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29-31,共3页
为了了解沈阳地区潮棕壤土条件下玉米田不同控制性交替灌溉制度下的土壤蒸发变化规律,对土壤蒸发进行预报,采用Micro-lysimeters(MLS)对不同灌溉处理下的土壤蒸发量进行了测定,并建立了以气象因子、土壤含水率和叶面积指数为自变量的土... 为了了解沈阳地区潮棕壤土条件下玉米田不同控制性交替灌溉制度下的土壤蒸发变化规律,对土壤蒸发进行预报,采用Micro-lysimeters(MLS)对不同灌溉处理下的土壤蒸发量进行了测定,并建立了以气象因子、土壤含水率和叶面积指数为自变量的土壤蒸发的预报模型。结果表明,在本试验的条件下,各处理的相对土壤蒸发率(E/ET0)与表层土壤含水率(θ)的关系均呈指数函数形式,决定系数在0.72以上。各处理的E/ET0与LAI之间亦呈很好的指数函数关系,决定系数均在0.79以上。说明在缺少土壤蒸发资料的情况下,可以通过ET0与θ及叶面积指数LAI来预报土壤蒸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蒸发 土壤含水率 叶面积指数 控制性交替隔沟灌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辽河口湿地自然植被碳储量研究 被引量:8
6
作者 张婷婷 石昊 +1 位作者 芦晓峰 杨国范 《人民黄河》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0期92-95,共4页
湿地可以维持自然生态环境稳定和碳循环稳定,随着城市化步伐的加快、海产养殖业的发展,辽河口湿地生态系统遭到了一定程度的破坏。利用辽河口湿地自然植被实测生物量和遥感影像提取的归一化植被指数,建立了基于遥感影像的生物量回归模型... 湿地可以维持自然生态环境稳定和碳循环稳定,随着城市化步伐的加快、海产养殖业的发展,辽河口湿地生态系统遭到了一定程度的破坏。利用辽河口湿地自然植被实测生物量和遥感影像提取的归一化植被指数,建立了基于遥感影像的生物量回归模型,经过对比分析得出二项式函数为最优模型。通过该模型反演出的生物量计算得到辽河口湿地自然植被的碳储量为969323.100 t,与实测值1077146.018 t相比,相对误差为10.0%,表明利用遥感影像反演植被生物量,可以得到较精确的辽河口湿地自然植被的碳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量 遥感影像 NDVI 回归模型 碳储量 辽河口湿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安江模型在浑河流域上的应用 被引量:7
7
作者 金鑫 杨国范 +1 位作者 古健 李强 《节水灌溉》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1期40-42,共3页
新安江(三水源)模型应用于南方湿润和半湿润地区时一般为跨年度的连续计算,但是在北方地区,特别是东北地区,由于受到特定气候条件的限制,一般只做汛期(6-9月)连续计算,而不做全年的连续计算。根据浑河流域的水文特性,以浑河北口前... 新安江(三水源)模型应用于南方湿润和半湿润地区时一般为跨年度的连续计算,但是在北方地区,特别是东北地区,由于受到特定气候条件的限制,一般只做汛期(6-9月)连续计算,而不做全年的连续计算。根据浑河流域的水文特性,以浑河北口前流域为例,应用新安江(三水源)模型模拟日径流过程,做全年的日径流预报,预报结果均达到乙级标准以上。结果表明新安江(三水源)模型可用于北方半湿润地区的全年径流预报,推进了新安江模型在北方地区的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安江(三水源)模型 径流 预报 北方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控制性交替灌溉对玉米生长发育的影响 被引量:4
8
作者 李彩霞 陈晓飞 +2 位作者 殷春燕 王铁良 杨国范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81-83,共3页
在沈阳地区潮棕壤土上,采用蒸渗仪对不同控制性交替灌溉处理下玉米生长发育、产量和水分生产效率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控制性交替灌溉抑制了玉米地上部分生长,处理2(控制隔沟交替灌水,灌水定额为2/3M)的产量最高,比处理1(均匀灌水,灌水... 在沈阳地区潮棕壤土上,采用蒸渗仪对不同控制性交替灌溉处理下玉米生长发育、产量和水分生产效率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控制性交替灌溉抑制了玉米地上部分生长,处理2(控制隔沟交替灌水,灌水定额为2/3M)的产量最高,比处理1(均匀灌水,灌水定额为M)增产4.8%,节水13.3%,处理3(控制隔沟交替灌水,灌水定额为1/2M)最节水但产量最低,确定处理2(2/3M)为最优灌溉制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控制性交替灌溉 玉米 生长发育 水分生产效率 灌溉制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BP神经网络的东港灌区作物需水量预测研究 被引量:9
9
作者 张丽 吴金亮 杨国范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207-210,216,共5页
为了指导东港地区的农业生产,对影响作物参考蒸散量(ET0)的气象因子进行了分析,利用东港市1999年和2000年水稻生育期的常规气象资料,采用Matlab软件的神经网络工具箱,建立ET0三层BP神经网络预测模型,网络的输入因子为日净辐射量、日平... 为了指导东港地区的农业生产,对影响作物参考蒸散量(ET0)的气象因子进行了分析,利用东港市1999年和2000年水稻生育期的常规气象资料,采用Matlab软件的神经网络工具箱,建立ET0三层BP神经网络预测模型,网络的输入因子为日净辐射量、日平均相对湿度和日平均风速,输出因子为利用Penman—Monteith公式计算得到的同期ET0值。结果表明:(1)当模型的隐层节点数为11,传递函数采用tansig函数,训练函数采用trainlm函数时,预测值与目标值的平均相对误差为9%,预测效果较其他情况都好,由此确定模型的最终结构为3—11—1的BP—ET0模型。(2)用BP—ET0模型预测参考作物蒸散量,预测值与目标值的变化趋势基本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参考作物蒸散量 MATLAB BP神经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温度植被干旱指数法(TVDI)的朝阳县干旱监测 被引量:4
10
作者 刘艳伟 王淑莹 +2 位作者 焦忠帅 杨国范 杨启良 《浙江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129-136,共8页
利用Landsat 8数据,将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和地表温度(Ts)结合建立二维特征空间,依据二维特征空间分布图拟合干、湿边方程,进而计算温度植被干旱指数(TVDI),并对旱情分布进行分析和评价。利用土壤含水率实测值与反演的地表温度建立模型... 利用Landsat 8数据,将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和地表温度(Ts)结合建立二维特征空间,依据二维特征空间分布图拟合干、湿边方程,进而计算温度植被干旱指数(TVDI),并对旱情分布进行分析和评价。利用土壤含水率实测值与反演的地表温度建立模型,并通过模型反演出土壤含水率与实测值进行精度检验。结果表明,随着归一化植被指数的增加,最大地表温度(Tsmax)随之减小,最小地表温度(Tsmin)基本上随之增大,Tsmin和Tsmax的趋势线交汇于一点组合成近似的三角形形状;2016年5—8月,朝阳县全县范围内基本都存在不同程度的旱情,其中6月份旱情最为严重;TVDI与不同深度的土壤含水率的相关性显著,可以较好的实现对旱情的监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归一化植被指数 温度植被干旱指数 地表温度 土壤含水率 干旱监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QUAL2K模型在苏子河水质模拟中的应用 被引量:6
11
作者 张丽 吴金亮 +1 位作者 杨国范 刘玉机 《人民黄河》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2期83-85,共3页
水质模型的应用,是水质评价及预测的重要手段。依据调查与监测数据,建立了苏子河的QUAL2K水质模型,对该河BOD、COD、NH3-N三种水质参数进行验证,结果表明:苏子河5个监测点的水质指标模拟的相比误差均在10%以内,计算值与实测值相关性较好... 水质模型的应用,是水质评价及预测的重要手段。依据调查与监测数据,建立了苏子河的QUAL2K水质模型,对该河BOD、COD、NH3-N三种水质参数进行验证,结果表明:苏子河5个监测点的水质指标模拟的相比误差均在10%以内,计算值与实测值相关性较好,能够达到模型精度的要求;对苏子河水质参数模拟精度最高的是NH3-N,其次是BOD和COD;对苏子河中游模拟误差最大,而大伙房水库入库口模拟误差最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QUAL2K模型 水质 模拟 苏子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WEBGIS的沈阳市浑北灌区用水管理系统 被引量:5
12
作者 苏里 杨国范 +1 位作者 陈宜金 刘亚静 《中国农村水利水电》 北大核心 2006年第8期14-15,共2页
介绍了WEBGIS的实现方式并将WEBGIS技术应用在沈阳市浑北灌区。系统研究了灌溉GIS数据库的建立,将灌区数据发布到INTERNET上,形成网络灌区用水管理系统,为科学有效的用水提供定量依据,提高了灌区用水管理的实时性、准确性,减少了灌区的... 介绍了WEBGIS的实现方式并将WEBGIS技术应用在沈阳市浑北灌区。系统研究了灌溉GIS数据库的建立,将灌区数据发布到INTERNET上,形成网络灌区用水管理系统,为科学有效的用水提供定量依据,提高了灌区用水管理的实时性、准确性,减少了灌区的运行成本,为灌区管理者的正确决策提供了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互联网地理信息系统 灌溉用水管理 灌区 传感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B/S与C/S模式相结合的东港灌区信息管理系统 被引量:4
13
作者 陈爽 郭晓亮 杨国范 《水电能源科学》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136-138,135,共4页
为实现水资源的合理配置,促进节水高效农业的发展,针对东港灌区的实际情况建立了基于B/S与C/S模式相结合的东港灌区信息管理系统,在介绍系统设计及实现的基础上,研究了系统实现的关键技术。系统运行结果表明,该系统可实现灌区管理的自... 为实现水资源的合理配置,促进节水高效农业的发展,针对东港灌区的实际情况建立了基于B/S与C/S模式相结合的东港灌区信息管理系统,在介绍系统设计及实现的基础上,研究了系统实现的关键技术。系统运行结果表明,该系统可实现灌区管理的自动化、网络化,且操作方便快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S模式 C/S模式 信息管理系统 东港灌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环境小卫星的凌河叶绿素a浓度定量反演 被引量:6
14
作者 杜娟 杨国范 李佳奇 《节水灌溉》 北大核心 2014年第9期50-53,56,共5页
利用遥感技术对河流水质环境进行监测评价,实现河流水质的实时同步监测。以辽宁省大凌河朝阳市区段为研究对象,在获取实地监测数据和HJ-1B遥感影像的基础上,建立比值线性回归模型和模糊控制RBF神经网络模型,对水质参数叶绿素a浓度进行... 利用遥感技术对河流水质环境进行监测评价,实现河流水质的实时同步监测。以辽宁省大凌河朝阳市区段为研究对象,在获取实地监测数据和HJ-1B遥感影像的基础上,建立比值线性回归模型和模糊控制RBF神经网络模型,对水质参数叶绿素a浓度进行定量反演。试验表明,模糊控制RBF神经网络模型的叶绿素a浓度反演结果和精度明显好于线性模型,为凌河水质监测提供了一种较好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遥感影像 叶绿素A浓度 模糊控制 RBF神经网络 水质反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雪面温度与地面温度的预测研究 被引量:2
15
作者 邹艳丽 陈晓飞 +1 位作者 王铁良 杨国范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2期10461-10462,10466,共3页
在沈阳地区潮棕壤土上采用红外温度计和自动环境监测系统对雪面、地面温度以及各种相关的气象因子等进行了长期观测,对其相互关系进行了研究,确定了雪面和地面温度与不同气象因子的回归方程,其中多数相关性很好。这些方程可用于无雪面... 在沈阳地区潮棕壤土上采用红外温度计和自动环境监测系统对雪面、地面温度以及各种相关的气象因子等进行了长期观测,对其相互关系进行了研究,确定了雪面和地面温度与不同气象因子的回归方程,其中多数相关性很好。这些方程可用于无雪面温度和地面温度实测资料的条件类似地区预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雪面温度 地面温度 回归方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进的AHP在黄河三角洲湿地生态环境质量评价中的应用 被引量:6
16
作者 陈爽 杨国范 《南水北调与水利科技》 CAS CSCD 2011年第1期99-101,共3页
基于层次分析法的基本原理,构建黄河三角洲湿地生态环境质量评价的指标体系,运用改进的AHP确定各个评价指标的权重,从而确定影响黄河三角洲湿地生态环境的重要因素、次要因素及一般因素。结果表明:在黄河三角洲湿地生态环境质量评价中,... 基于层次分析法的基本原理,构建黄河三角洲湿地生态环境质量评价的指标体系,运用改进的AHP确定各个评价指标的权重,从而确定影响黄河三角洲湿地生态环境的重要因素、次要因素及一般因素。结果表明:在黄河三角洲湿地生态环境质量评价中,相关部门在三角洲的洪水调节功能这方面,重视程度相对较高,而在气候调节功能方面,却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这些都为黄河三角洲湿地景观规划、管理和保护提供一定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河三角洲 改进的AHP 生态环境质量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恒定非均匀泥沙数学模型的建立和应用 被引量:2
17
作者 宫兴龙 杨国范 《人民黄河》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22-23,共2页
应用圣维南方程以及非恒定泥沙连续方程建立了非恒定非均匀泥沙的计算公式,并根据沙量平衡方程和河床变形方程推求出了三门峡库区河底高程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①计算结果与实际资料符合良好,表明此模型在非恒定输移计算方面具有较好... 应用圣维南方程以及非恒定泥沙连续方程建立了非恒定非均匀泥沙的计算公式,并根据沙量平衡方程和河床变形方程推求出了三门峡库区河底高程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①计算结果与实际资料符合良好,表明此模型在非恒定输移计算方面具有较好的精度;②模型不仅能够模拟上、下游的流量、水位、沙量过程线,还可以计算各时段河底高程的变化;③模型还需要在应用中不断利用实际资料进行检验和修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恒定流 非均匀输沙 数学模型 河床变形 泥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灰色关联法在东港灌区综合评价中的应用 被引量:2
18
作者 李佳奇 杨国范 《节水灌溉》 北大核心 2014年第7期66-68,71,共4页
针对辽东地区的实际情况及水资源利用现状,以东港灌区为例,建立了合理的评价指标体系和综合评价模型,结合层次分析法和熵值法确定综合权重,采用灰色关联法对灌区进行综合评价,并利用近似理想点法进行验证。两者的结果基本一致,并且与实... 针对辽东地区的实际情况及水资源利用现状,以东港灌区为例,建立了合理的评价指标体系和综合评价模型,结合层次分析法和熵值法确定综合权重,采用灰色关联法对灌区进行综合评价,并利用近似理想点法进行验证。两者的结果基本一致,并且与实际情况相符,说明了综合评价结果具有一定的可信度,为提高灌区运行管理水平和建设改造方向提供了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港灌区 综合评价 灰色关联法 近似理想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条件温度植被指数的土壤水分反演研究 被引量:1
19
作者 吴金亮 王玉成 杨国范 《节水灌溉》 北大核心 2014年第7期16-18,21,共4页
土壤水分是作物生长发育的基本条件,同时也是旱情监测的重要指标。以彰武县为研究区域,基于影像的Artist算法和二维特征空间模型算法,进行了环境减灾卫星数据的地表温度(LST)反演,提取了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和修正的土壤调节植被指数(M... 土壤水分是作物生长发育的基本条件,同时也是旱情监测的重要指标。以彰武县为研究区域,基于影像的Artist算法和二维特征空间模型算法,进行了环境减灾卫星数据的地表温度(LST)反演,提取了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和修正的土壤调节植被指数(MSAVI),并构建二维特征空间,提取干、湿边方程,分析了地表实测土壤水分和植被指数的线性关系。结果表明,鉴于彰武地区土质的多样化,修正的土壤调节植被指数可提高土壤墒情的反演精度,相关系数为R2=0.852,标准差为2.064,协方差为3.139,相关性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水分 地表温度 植被指数 特征空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GIS技术的灌区用水管理系统的研究 被引量:1
20
作者 张丽 杨国范 《甘肃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2005年第3期380-383,共4页
以沈阳市浑北灌区基本资料为基础,利用GIS技术,采用相关传感器、多功能数据采集卡,利用相关软件建立了用水智能数据采集系统,并与GIS二次开发技术相结合,形成灌区用水管理系统。
关键词 灌区 地理信息系统 传感变送器 数据采集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