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杂多酸H3PW11MoO40超细纤维的合成与表征
1
作者 杨国程 潘艳 +3 位作者 龚剑 高风梅 邵长路 瞿伦玉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z1期2847-2849,共3页
采用高压静电纺丝手段制备了含H3PWi1MoO4的聚乙烯醇(PVA)超细纤维材料,以此纤维为基础,通过程序升温的方法将此材料在350℃下焙烧4h,制得了纯H3PW11MoO4纤维.借助于红外光谱(IR)、X-射线粉末衍射(XRD)以及扫描电镜(SEM)等手段对材料进... 采用高压静电纺丝手段制备了含H3PWi1MoO4的聚乙烯醇(PVA)超细纤维材料,以此纤维为基础,通过程序升温的方法将此材料在350℃下焙烧4h,制得了纯H3PW11MoO4纤维.借助于红外光谱(IR)、X-射线粉末衍射(XRD)以及扫描电镜(SEM)等手段对材料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焙烧后的H3PW11MoO4纤维平均直径较PVA/H3PW11MoO4纤维材料的直径有较大幅度的降低,但与原料H3PW11MoO4相比结晶度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杂多酸 纤维 静电纺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静电纺丝法制备V_2O_5微纳米棒及光催化性能 被引量:3
2
作者 罗飞 周德凤 +3 位作者 杨国程 刘建伟 李朝辉 孟健 《无机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500-506,共7页
以聚乙烯吡咯烷酮(PVP)和偏钒酸铵(NH4VO3)为原料,利用静电纺丝技术结合溶胶过程制备PVP/NH4VO3纤维,对纤维缓慢控温处理制备V2O5微纳米棒。采用热重-差热分析(TG-DTA)、X射线衍射光谱(XRD)、傅立叶红外光谱(FT-IR)、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 以聚乙烯吡咯烷酮(PVP)和偏钒酸铵(NH4VO3)为原料,利用静电纺丝技术结合溶胶过程制备PVP/NH4VO3纤维,对纤维缓慢控温处理制备V2O5微纳米棒。采用热重-差热分析(TG-DTA)、X射线衍射光谱(XRD)、傅立叶红外光谱(FT-IR)、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FE-SEM)、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和紫外-可见漫反射光谱(UV-Vis)技术手段对V2O5微纳米棒的结构和表面形态进行表征。以亚甲基蓝(MB)的光降解为模型反应,研究V2O5微纳米棒的光催化性能。结果表明:热处理温度对催化剂表面形态和晶相的生长有明显影响,550℃煅烧的V2O5微纳米棒在可见光区对MB的光降解效率最高,并分析和探讨了可能的光催化机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电纺丝法 V2O5 微纳米棒 光催化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iO_2/WO_3微纳米纤维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光催化性能 被引量:10
3
作者 孟姝虔 周德凤 +2 位作者 朱晓飞 杨国程 李朝辉 《无机材料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605-613,共9页
通过溶胶-凝胶和静电纺丝技术相结合的方法,成功制备不同复合浓度聚乙烯吡咯烷酮(PVP)/钛酸四正丁酯(Ti(OC4H9)4)/钨酸铵(N5H37W6O24·H2O)前驱体。通过控温煅烧获得不同煅烧温度、不同复合浓度的TiO2/WO3微纳米纤维复合材料。采用... 通过溶胶-凝胶和静电纺丝技术相结合的方法,成功制备不同复合浓度聚乙烯吡咯烷酮(PVP)/钛酸四正丁酯(Ti(OC4H9)4)/钨酸铵(N5H37W6O24·H2O)前驱体。通过控温煅烧获得不同煅烧温度、不同复合浓度的TiO2/WO3微纳米纤维复合材料。采用X射线衍射(XRD)、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FE-SEM)和紫外-可见漫反射光谱(UV-Vis)技术对样品进行表征。以亚甲基蓝(MB)的光降解为模型反应,研究TiO2/WO3微纳米纤维复合材料在紫外光照射下的光催化活性。结果表明,煅烧温度500℃时,n(Ti):n(W)=12:1形成WO3掺杂的TiO2微纳米纤维及n(Ti):n(W)=4:1形成的TiO2/WO3复合微纳米纤维的光催化活性均高于纯TiO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电纺丝 TIO2 WO3复合材料 微纳米纤维 光催化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e_(0.8)Nd_(0.2)O_(1.9)-La_(0.95)Sr_(0.05)Ga_(0.9)Mg_(0.1)O_(3-δ)固体复合电解质的结构和电性能 被引量:4
4
作者 汪秀萍 周德凤 +2 位作者 杨国程 孙世成 李朝辉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95-101,共7页
采用溶胶-凝胶法分别制备La0.95Sr0.05Ga0.9Mg0.1O3-δ(LSGM)和Ce0.8Nd0.2O1.9(NDC)电解质,并在NDC溶胶中加入0-15%(w,质量分数)的LSGM预烧粉体制得NDC-LSGM复合电解质,研究不同质量比复合电解质的结构和电性能.采用X射线衍射(XRD)、场... 采用溶胶-凝胶法分别制备La0.95Sr0.05Ga0.9Mg0.1O3-δ(LSGM)和Ce0.8Nd0.2O1.9(NDC)电解质,并在NDC溶胶中加入0-15%(w,质量分数)的LSGM预烧粉体制得NDC-LSGM复合电解质,研究不同质量比复合电解质的结构和电性能.采用X射线衍射(XRD)、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FE-SEM)和X能量色散谱仪(EDS)对样品进行结构表征,交流(AC)阻抗谱测试样品导电性能.结果表明:NDC-LSGM复合体系主要由立方萤石结构相、钙钛矿结构相和杂质相组成;LSGM的添加可促进晶粒的生长,产生大量相界面,清除或降低SiO2有害影响,明显提高晶界导电性;LSGM质量分数为10%的样品NL10具有最高晶界电导率和总电导率,400°C时NL10的晶界电导率σgb和总电导率σt分别为12.15×10-4和3.49×10-4S cm-1,与NDC的σgb(1.41×10-4S cm-1)和σt(1.20×10-4S cm-1)相比分别提高了7.62和1.91倍,总电导率的提高主要归因于晶界电导率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电解质 掺钕氧化铈 交流阻抗谱 晶界电导率 镓酸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oO_3/V_2O_5异质结构材料的静电纺丝法制备及光催化性能 被引量:4
5
作者 揣宏媛 周德凤 +2 位作者 朱晓飞 杨国程 李朝辉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941-948,共8页
以聚乙烯吡咯烷酮(PVP)、四水合钼酸铵[(NH4)6Mo7O24·4H2O]和偏钒酸铵(NH4VO3)为原料,利用静电纺丝技术结合溶胶-凝胶法制备了在可见光区具有高光催化活性的MoO3/V2O5异质结构半导体光催化剂.采用X射线衍射光谱(XRD)、傅里叶变换... 以聚乙烯吡咯烷酮(PVP)、四水合钼酸铵[(NH4)6Mo7O24·4H2O]和偏钒酸铵(NH4VO3)为原料,利用静电纺丝技术结合溶胶-凝胶法制备了在可见光区具有高光催化活性的MoO3/V2O5异质结构半导体光催化剂.采用X射线衍射光谱(XRD)、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FE-SEM)、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和紫外-可见(UV-Vis)漫反射光谱等测试手段对材料进行了表征.以光降解亚甲基蓝(MB)为模型反应,考察了MoO3/V2O5异质结构材料的光催化性能.结果表明,n(Mo)/n(V)>1∶8时均能形成MoO3/V2O5异质结构且带隙明显宽于V2O5,可有效地实现光生电子和空穴的分离,增强体系的量子效率,促进光催化活性的提高,其中n(Mo)/n(V)=1∶6时光催化活性最高(达到97.24%),并分析和探讨了光催化机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催化剂 异质结构 静电纺丝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晶MoO_3纳米片:静电纺丝法制备及光催化活性 被引量:2
6
作者 荆飞飞 周德凤 +2 位作者 杨国程 刘海涛 孟健 《无机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527-532,共6页
以聚乙烯基吡咯烷酮(PVP)和钼酸铵((NH4)6Mo7O24.4H2O)为原料,利用静电纺丝技术结合溶胶过程制备了PVP/(NH4)6Mo7O24.4H2O前躯体,对前躯体缓慢控温处理制备MoO3纳米材料。通过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红外光谱(FTIR)﹑X射线粉末衍射(XRD... 以聚乙烯基吡咯烷酮(PVP)和钼酸铵((NH4)6Mo7O24.4H2O)为原料,利用静电纺丝技术结合溶胶过程制备了PVP/(NH4)6Mo7O24.4H2O前躯体,对前躯体缓慢控温处理制备MoO3纳米材料。通过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红外光谱(FTIR)﹑X射线粉末衍射(XRD)和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FE-SEM)等表征手段研究了热处理温度对MoO3晶体生长和结构的影响。以亚甲基蓝(MB)的光降解为模型反应,研究了MoO3微纳米材料的光催化性能。结果表明,热处理温度500℃时生成的MoO3纳米片光催化活性最好,并探讨了其光催化机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电纺丝 MOO3 纳米片 光催化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4-羧基苯基共价修饰玻碳电极检测药物分子 被引量:1
7
作者 张海建 罗流丰 +2 位作者 金君世 刘彦明 杨国程 《东北师大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99-103,共5页
将裸玻碳电极置于含有氨基前驱体的NaNO2酸性水溶液中,通过电化学还原的方法将4-羧基苯基(4-CP)共价修饰到玻碳电极表面.在36.8℃和pH=6.76的缓冲溶液中,通过线性扫描伏安法(LSV),用4-CP修饰的玻碳电极分别及同时检测扑热息痛(PCT)、阿... 将裸玻碳电极置于含有氨基前驱体的NaNO2酸性水溶液中,通过电化学还原的方法将4-羧基苯基(4-CP)共价修饰到玻碳电极表面.在36.8℃和pH=6.76的缓冲溶液中,通过线性扫描伏安法(LSV),用4-CP修饰的玻碳电极分别及同时检测扑热息痛(PCT)、阿司匹林(ASP)和咖啡因(CF),并分别获得了它们的校准曲线.结果表明,4-CP修饰的玻碳电极能分别及同时长期稳定的检测PCT和ASP,但是每次检测CF时电极都需要重新修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4-羧基苯基 玻碳电极 扑热息痛 阿司匹林 咖啡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