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2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油莎豆的制油工艺研究
1
作者 刘佳杰 万楚筠 +2 位作者 郑畅 沈汪洋 杨国燕 《中国油脂》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5-21,39,共8页
旨在为油莎豆油的高效提取及其粕深加工利用提供数据参考,采用螺旋压榨-浸出工艺制备油莎豆油。首先,考察脱皮和压榨温度对油莎豆螺旋压榨饼残油率和褐变度的影响,对油莎豆预处理(微波、炒籽、真空烘箱)工艺条件进行优化,然后通过超临界... 旨在为油莎豆油的高效提取及其粕深加工利用提供数据参考,采用螺旋压榨-浸出工艺制备油莎豆油。首先,考察脱皮和压榨温度对油莎豆螺旋压榨饼残油率和褐变度的影响,对油莎豆预处理(微波、炒籽、真空烘箱)工艺条件进行优化,然后通过超临界CO_(2)萃取和溶剂浸提提取油莎豆压榨饼中的油脂,并比较不同制油工艺油莎豆油和饼粕的品质。结果表明:将未脱皮油莎豆在85℃下真空烘箱处理180 min后在80~90℃进行螺旋压榨,所得压榨饼的残油率(11.17%)和褐变度(4.30)较低;将此油莎豆压榨饼进一步采用超临界CO_(2)萃取后所得油莎豆粕的粗脂肪含量为1.05%,比溶剂浸提法的低,且其粗蛋白质含量(6.49%)和氮溶解指数(0.89%)较高,所得油莎豆油的甾醇、生育酚和总酚含量分别为436.31、26.55、15.13 mg/100 g。综上,未脱皮油莎豆在85℃真空烘箱处理180 min后在80~90℃进行螺旋压榨,再进行超临界CO_(2)萃取是一种既能高效提取油莎豆油又能保证粕品质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莎豆 预处理 螺旋压榨 超临界CO_(2)萃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波消解-抗坏血酸-钼蓝比色法测定油脂中磷含量 被引量:6
2
作者 杨国燕 周坚 《中国粮油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117-122,共6页
采用微波消解油脂,并结合抗坏血酸-钼蓝比色法测定油脂中磷含量。结果表明,此方法生成的磷钼蓝最大吸收波长为821 nm;当抗坏血酸溶液添加量为0.700 mL,水浴温度为90℃,水浴时间为6 nin时,显色体系较稳定,无机磷含量在0~0.25μg/mL时,显... 采用微波消解油脂,并结合抗坏血酸-钼蓝比色法测定油脂中磷含量。结果表明,此方法生成的磷钼蓝最大吸收波长为821 nm;当抗坏血酸溶液添加量为0.700 mL,水浴温度为90℃,水浴时间为6 nin时,显色体系较稳定,无机磷含量在0~0.25μg/mL时,显色液的吸光度符合比耳定律,其回归方程为y=70.426x-0.000 2,相关系数R^2=1;洗涤和赶酸操作对油脂消化液中磷回收有显著影响;此方法准确度和可靠性较好,加标回收率为96.25%~105.00%,变异系数为3.24%,与国标方法(GB/T 5537-2008)比较平均偏差仅为1.18 mg/kg,具有所需样品量少,省时省力等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脂 微波消解 抗坏血酸 钼蓝比色法 磷含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温氧化热处理对亚麻籽油结晶和熔融曲线的影响 被引量:1
3
作者 杨国燕 陈轩 周坚 《中国油脂》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33-37,共5页
采用差示扫描量热法(DSC)研究高温氧化热处理对亚麻籽油热力学性质的影响。结果表明:未高温氧化热处理的亚麻籽油DSC曲线为1个结晶放热主峰,1个熔融放热峰和1个熔融吸热主峰及肩峰;高温氧化时间延长显著增加亚麻籽油的氧化程度,在DSC曲... 采用差示扫描量热法(DSC)研究高温氧化热处理对亚麻籽油热力学性质的影响。结果表明:未高温氧化热处理的亚麻籽油DSC曲线为1个结晶放热主峰,1个熔融放热峰和1个熔融吸热主峰及肩峰;高温氧化时间延长显著增加亚麻籽油的氧化程度,在DSC曲线上表现出结晶放热主峰和熔融放热峰逐渐消失,熔融吸热峰峰值温度向高温方向移动,热焓值下降。通过测定亚麻籽油的结晶和熔融曲线可以快速评价其氧化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亚麻籽油 高温氧化热处理 结晶曲线 熔融曲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SC和Rancimat法测定亚麻籽油氧化稳定性研究 被引量:28
4
作者 杨国燕 《粮食与油脂》 北大核心 2014年第8期29-32,共4页
采用差示扫描量热仪(DSC)测定压榨亚麻籽油和菜籽油的起始氧化温度,并采用DSC法和油脂氧化稳定性测定仪(Rancimat)法测定两种食用油在不同氧化温度下的诱导氧化时间。实验结果表明:亚麻籽油的起始氧化温度比菜籽油的起始氧化温度低30℃;... 采用差示扫描量热仪(DSC)测定压榨亚麻籽油和菜籽油的起始氧化温度,并采用DSC法和油脂氧化稳定性测定仪(Rancimat)法测定两种食用油在不同氧化温度下的诱导氧化时间。实验结果表明:亚麻籽油的起始氧化温度比菜籽油的起始氧化温度低30℃;DSC法和Rancimat法测定的诱导氧化时间均随氧化温度升高而缩短,两种方法在不同氧化温度下的诱导氧化时间有显著的线性相关性;DSC法的诱导氧化时间与氧化温度的相关系数最高,更利于未知温度下诱导氧化时间的推导。在检测方法上,与Rancimat法比较,DSC法用量小,测定时间短,更适于食用油的快速氧化稳定性测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亚麻籽油 氧化稳定性 差示扫描量热仪 油脂氧化稳定性测定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P2P网络流媒体直播系统研究与设计 被引量:3
5
作者 杨国燕 韩雪梅 《信息技术》 2008年第5期152-155,共4页
主要讨论了一种基于P2P网络的流媒体直播的相关技术,研究设计了一个支持大量用户同时在线的直播系统方案,能够充分利用客户端资源,减轻服务器负载,并实现较好的视频直播效果,该系统采用了P2P传输技术,系统的可扩展性和稳定性都明显优于... 主要讨论了一种基于P2P网络的流媒体直播的相关技术,研究设计了一个支持大量用户同时在线的直播系统方案,能够充分利用客户端资源,减轻服务器负载,并实现较好的视频直播效果,该系统采用了P2P传输技术,系统的可扩展性和稳定性都明显优于传统流媒体视频传输系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媒体 P2P 直播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维电子邮件可视化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6
作者 杨国燕 韩雪梅 李晶 《信息技术》 2008年第6期140-142,共3页
电子邮件是人们交流的一种很重要的方式被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维护电子邮件系统是一件很困难的工作,为了能实现有效地监测电子邮件的流量和保护邮件系统实现反垃圾邮件功能,设计实现了一个基于Web的三维电子邮件可视化系统,监测电子邮... 电子邮件是人们交流的一种很重要的方式被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维护电子邮件系统是一件很困难的工作,为了能实现有效地监测电子邮件的流量和保护邮件系统实现反垃圾邮件功能,设计实现了一个基于Web的三维电子邮件可视化系统,监测电子邮件流量和提供可疑活动的分析,该系统中通过有效使用标识、三维立体直观显示和动态交互式技术处理大量的邮件活动,实验结果表明,该系统分析能够有效地检测电子邮件流量,并能快速发现不正常用户的活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子邮件 可视化 JAVA3D 垃圾邮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滤膜法制备大豆分离蛋白工艺研究 被引量:18
7
作者 刘大川 杨国燕 +1 位作者 翁利荣 陈良华 《中国油脂》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1期30-34,共5页
探讨了从低变性脱脂豆粕中碱浸提大豆蛋白的工艺条件 ,依据正交实验确定的最佳工艺参数为 :浸提 3次 ,pH值 9 0 ,固液比 1∶15 ,每次浸提时间 30min ,得到的蛋白提取率为 87 97%。在此基础上研究了用中空纤维膜超滤技术从蛋白预过滤液... 探讨了从低变性脱脂豆粕中碱浸提大豆蛋白的工艺条件 ,依据正交实验确定的最佳工艺参数为 :浸提 3次 ,pH值 9 0 ,固液比 1∶15 ,每次浸提时间 30min ,得到的蛋白提取率为 87 97%。在此基础上研究了用中空纤维膜超滤技术从蛋白预过滤液中分离提纯大豆分离蛋白的工艺参数。通过单因素实验 ,分析了不同温度、压力、pH值对膜通量的影响 ,并通过正交实验确定膜分离的最佳温度、压力、pH值和时间分别为 :4 5℃、0 0 8MPa、pH8 0和 15mi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滤膜法 制备 大豆分离蛋白 低变性脱脂豆粕 碱浸提 中空纤维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紫外光谱法定量测定不同种蛋白酶活力的研究 被引量:73
8
作者 张寒俊 刘大川 杨国燕 《粮食与饲料工业》 CAS 2004年第9期44-45,共2页
建立了用紫外光谱法定量测定蛋白酶活力的新方法:采用不同pH值的磷酸氢二钠和柠檬酸溶液作为缓冲溶液,使用紫外光谱法测定不同种蛋白酶的活力。该方法与福林-酚法比较,相对偏差≤1%,在允许误差范围内,操作便捷、快速,试剂易得,广泛适用... 建立了用紫外光谱法定量测定蛋白酶活力的新方法:采用不同pH值的磷酸氢二钠和柠檬酸溶液作为缓冲溶液,使用紫外光谱法测定不同种蛋白酶的活力。该方法与福林-酚法比较,相对偏差≤1%,在允许误差范围内,操作便捷、快速,试剂易得,广泛适用于市售蛋白酶的活力测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外光谱法 测定 蛋白酶活力 福林-酚法 误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滤膜法与碱溶酸沉法制备大豆分离蛋白功能特性的比较 被引量:8
9
作者 刘大川 杨国燕 +1 位作者 翁利荣 陈良华 《中国油脂》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2期5-7,共3页
对以低变性脱脂豆粕为原料 ,以超滤膜法和碱溶酸沉法制备的大豆分离蛋白 (SPI)的功能特性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 ,超滤膜法SPI的吸水性和黏度低于碱溶酸沉法SPI ,超滤膜法SPI的吸油性、乳化性、凝胶性均优于碱溶酸沉法SPI ,一定浓度下超... 对以低变性脱脂豆粕为原料 ,以超滤膜法和碱溶酸沉法制备的大豆分离蛋白 (SPI)的功能特性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 ,超滤膜法SPI的吸水性和黏度低于碱溶酸沉法SPI ,超滤膜法SPI的吸油性、乳化性、凝胶性均优于碱溶酸沉法SPI ,一定浓度下超滤膜法SPI的起泡性和泡沫稳定性优于碱溶酸沉法SPI。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滤膜法 碱溶酸沉法 大豆分离蛋白 功能特性 脱脂豆粕 制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酶改性大豆分离蛋白的制备及产品功能性的研究 被引量:23
10
作者 刘大川 杨国燕 《中国油脂》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2期56-61,共6页
为了改善碱溶酸沉法大豆分离蛋白产品(简称SPI)的功能性,采用有限酶解的方法,从6种蛋白酶中选出中性蛋白酶(Neutrase)作为改性用酶。通过单因素实验,分析了底物浓度,E/S,反应时间对水解度和氮收率的影响,并通过正交实验确定制备酶改性... 为了改善碱溶酸沉法大豆分离蛋白产品(简称SPI)的功能性,采用有限酶解的方法,从6种蛋白酶中选出中性蛋白酶(Neutrase)作为改性用酶。通过单因素实验,分析了底物浓度,E/S,反应时间对水解度和氮收率的影响,并通过正交实验确定制备酶改性大豆分离蛋白(简称ESPI)的最佳工艺参数为:底物浓度为3%,E/S为1 200 U/g,时间为60 min。得到的ESPI的蛋白含量与SPI相近,但NSI由SPI的90%提高到97%。而且在功能性方面,ESPI也得到了很好的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分离蛋白 酶改性 碱溶酸沉法 酶解 单因素实验 功能性 乳化性 制备 收率 反应时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麦麸可溶性和不溶性膳食纤维对小麦淀粉性质的影响 被引量:2
11
作者 徐丽娜 张宁 +2 位作者 杨国燕 沈汪洋 王展 《粮食与油脂》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25-29,78,共6页
为了提高膳食纤维摄入量、促进麦麸在面制品中的应用,按照麦麸中可溶性和不溶性膳食纤维的比例分别构建膳食纤维-淀粉混合体系,探讨麦麸可溶性和不溶性膳食纤维对小麦淀粉糊化、热学、流变和消化性质的影响。结果表明:麦麸中可溶性膳食... 为了提高膳食纤维摄入量、促进麦麸在面制品中的应用,按照麦麸中可溶性和不溶性膳食纤维的比例分别构建膳食纤维-淀粉混合体系,探讨麦麸可溶性和不溶性膳食纤维对小麦淀粉糊化、热学、流变和消化性质的影响。结果表明:麦麸中可溶性膳食纤维和不溶性膳食纤维对小麦淀粉性质的影响有所差异,麦麸可溶性膳食纤维对小麦淀粉性质影响效果更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麦麸 可溶性膳食纤维 不溶性膳食纤维 小麦淀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波预处理对花生压榨特性的影响
12
作者 郝琴 万楚筠 +3 位作者 刘佳杰 席健武 郑畅 杨国燕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229-235,共7页
采用微波对花生进行预处理,研究处理前后花生水分、褐变程度、颗粒质构参量、水分状态分布、蛋白变性程度的变化趋势以及对压榨出油率的影响,并与真空烘箱处理作对比,经Pearson相关性分析,建立各指标与出油率之间的数学相关性,为花生的... 采用微波对花生进行预处理,研究处理前后花生水分、褐变程度、颗粒质构参量、水分状态分布、蛋白变性程度的变化趋势以及对压榨出油率的影响,并与真空烘箱处理作对比,经Pearson相关性分析,建立各指标与出油率之间的数学相关性,为花生的高效加工利用提供理论依据和数据参考。结果表明,花生在900 W条件下微波7 min,或者85℃真空烘箱烘制89 min,水分质量分数从5.25%降至2.27%,此时压榨出油率最高,分别为45.85%和45.76%;此条件下,花生与榨油机之间构成的切应力适中,花生受到充分挤压,发生形变,油脂大量流出,且花生可塑性最好,水分状态组成最为合理,蛋白变性程度适中,既可以使得油脂大量流出,又不会轻易破碎影响饼粕成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波 花生 出油率 颗粒质构参量 蛋白变性程度 相关性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木糖醇对糯米粉理化性质及汤圆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4
13
作者 张宁 徐丽娜 +2 位作者 王展 沈汪洋 杨国燕 《食品工业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51-58,共8页
将不同添加量(0%~25%)的木糖醇添加至糯米粉中构建木糖醇-糯米粉共混体系,探讨木糖醇对糯米粉的糊化特性、热力学特性、凝胶质构、流变学特性和消化特性等性质以及对其制成的汤圆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木糖醇的添加使共混体系的糊化温... 将不同添加量(0%~25%)的木糖醇添加至糯米粉中构建木糖醇-糯米粉共混体系,探讨木糖醇对糯米粉的糊化特性、热力学特性、凝胶质构、流变学特性和消化特性等性质以及对其制成的汤圆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木糖醇的添加使共混体系的糊化温度、峰值黏度和终值黏度有所提高,体系的短程有序程度降低,体系表现为假塑性流体,具有剪切稀化行为。与对照组相比,木糖醇添加量为10%时,共混体系的回生值和凝胶硬度最小,分别为405 cP和14.952 g,体系抗性淀粉含量为29.88%,表现出较好的抗回生性。但高浓度木糖醇(15%~25%)促进体系发生短期回生,增加其回生值和弹性。另外,木糖醇的添加显著降低了汤圆的冻藏水分损失率和汤汁透过率,其中添加10%的木糖醇制成的汤圆具有更高的硬度、弹性、回复性以及咀嚼性,食用品质最好。本研究为木糖醇改善糯米粉品质以及糯米粉产品开发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木糖醇 糯米粉 理化性质 汤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单元整体教学的初中英语学科项目化实践研究——以Unit 2 How often do you exercise?为例
14
作者 杨国燕 金春燕 《英语教师》 2024年第23期122-125,共4页
初中英语学科项目化学习聚焦问题驱动,在真实情境中引导学生学习和使用英语。以Go for it!八年级(上)Unit 2 How often do you exercise?为例,从围绕单元话题,确定项目主题;基于驱动问题,构建项目内容;立足单元语篇,实施建构活动;利用... 初中英语学科项目化学习聚焦问题驱动,在真实情境中引导学生学习和使用英语。以Go for it!八年级(上)Unit 2 How often do you exercise?为例,从围绕单元话题,确定项目主题;基于驱动问题,构建项目内容;立足单元语篇,实施建构活动;利用资源共享,发布项目成果;借助量表媒介,评价项目成果等五个方面进行单元整体的英语学科项目化教学实践与思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元整体教学 初中英语 项目化教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新升本科院校英语专业毕业论文设计能力的调查
15
作者 李晓莉 杨国燕 《海外英语》 2012年第20期6-7,18,共3页
毕业论文是对学生本科阶段学业情况的评估和学生综合能力的考查。毕业论文可以检验学生运用所学的基本知识、理论和技能分析解决实际问题能力和科研创新能力。新升本科院校英语专业毕业论文中存在很多的问题。为了更好地解决问题,该文... 毕业论文是对学生本科阶段学业情况的评估和学生综合能力的考查。毕业论文可以检验学生运用所学的基本知识、理论和技能分析解决实际问题能力和科研创新能力。新升本科院校英语专业毕业论文中存在很多的问题。为了更好地解决问题,该文对于出现问题的原因进行了多方面的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毕业论文 新升本科院校英语专业学生 写作现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外源铬胁迫下施磷对小白菜生长和铬吸收的影响 被引量:1
16
作者 周茂挺 杨国燕 +2 位作者 高伟 孙本华 高明霞 《甘肃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47-53,共7页
采用土培盆栽试验和室内分析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塿土外源Cr(Ⅲ)添加和施磷对小白菜植株和土壤Cr形态的影响.结果表明:外源Cr添加使小白菜植株鲜质量、干质量、含水率和叶片SPAD值显著降低,使塿土土壤水溶态Cr、交换态Cr和全Cr含量显著增... 采用土培盆栽试验和室内分析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塿土外源Cr(Ⅲ)添加和施磷对小白菜植株和土壤Cr形态的影响.结果表明:外源Cr添加使小白菜植株鲜质量、干质量、含水率和叶片SPAD值显著降低,使塿土土壤水溶态Cr、交换态Cr和全Cr含量显著增加,土壤速效磷含量显著下降.外源Cr胁迫下,小白菜植株鲜质量、干质量、含水率和叶片SPAD值随磷肥用量增加而显著增加;磷肥施用量大于33mg/kg后,小白菜植株全Cr含量明显下降.外源Cr胁迫下,土壤水溶态Cr含量随施磷量增加逐渐减小,施磷量高于33mg/kg后,含量趋于稳定;土壤交换态Cr则表现出先减小,然后又逐渐增加的趋势,施磷量在11mg/kg和33mg/kg时其含量最低.磷肥施用可以降低土壤活性Cr含量,削弱Cr对叶片合成叶绿素的毒害作用,减少小白菜植株对Cr的吸收,有效促进小白菜植株生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白菜 铬胁迫 磷肥施用 植株Cr含量 土壤Cr形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亲水性载姜黄素抑菌纳米纤维膜的制备及其在食品包装上的应用
17
作者 姚国钦 李一勃 +4 位作者 赵柯萌 张旗 杨国燕 李芳 王展 《食品研究与开发》 CAS 2024年第14期100-105,共6页
将姜黄素封装在经盐酸改性后的埃洛石纳米管中,通过优化盐酸浓度和原料比例提高姜黄素的封装率和载药量,并采用静电纺丝技术制备姜黄素/埃洛石纳米管亲水性纳米纤维膜。结果表明,该纳米纤维膜结构均匀,纤维平均直径为(0.49±0.11)... 将姜黄素封装在经盐酸改性后的埃洛石纳米管中,通过优化盐酸浓度和原料比例提高姜黄素的封装率和载药量,并采用静电纺丝技术制备姜黄素/埃洛石纳米管亲水性纳米纤维膜。结果表明,该纳米纤维膜结构均匀,纤维平均直径为(0.49±0.11)μm,姜黄素的载药量达到14.47%,初始抗氧化活性(DPPH自由基清除率)为(30.23±0.14)%,24 h后达到(39.57±0.13)%,且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生长具有抑制作用。同时,纳米纤维膜具有较高的吸水性,饼干储存试验结果表明,包裹纳米纤维膜后可有效抑制饼干剪切力的下降,具有一定的阻湿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素 亲水性薄膜 抗氧化 抑菌 食品包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固定化Neutrase中性蛋白酶的研究 被引量:5
18
作者 刘大川 杨国燕 +2 位作者 万楚筠 张蕾 熊雪婷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1期81-85,共5页
以壳聚糖为载体、戊二醛为交联剂固定化Neutrase中性蛋白酶。通过单因素实验,分析了壳聚糖浓度、戊二醛浓度、交联时间对微球制备的影响及戊二醛加入量对酶固定的影响。由正交实验确定制备固定化酶的最佳工艺参数为:壳聚糖浓度为3%、戊... 以壳聚糖为载体、戊二醛为交联剂固定化Neutrase中性蛋白酶。通过单因素实验,分析了壳聚糖浓度、戊二醛浓度、交联时间对微球制备的影响及戊二醛加入量对酶固定的影响。由正交实验确定制备固定化酶的最佳工艺参数为:壳聚糖浓度为3%、戊二醛与葡胺糖残基摩尔比为1:2、制备微球交联时间为1h,微球与酶振荡吸附12h,再加入2.5%戊二醛交联,使戊二醛最终浓度达到0.9%,制备得固定化中性蛋白酶活力为112.69U/g。固定化蛋白酶的热稳定性和对酸碱的稳定性均较游离中性蛋白酶有所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壳聚糖 中性蛋白酶 固定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罗非鱼皮胶原蛋白肽酶解液的制备及其抗氧化特性研究 被引量:18
19
作者 张寒俊 杨国燕 张蕾 《中国酿造》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7期27-30,共4页
以罗非鱼皮为原料,采用直接酶法提取胶原蛋白肽,用正交试验对罗非鱼皮胶原蛋白肽的制备工艺进行优化,并测定了罗非鱼皮的基本组成成分和鱼皮胶原蛋白肽的氨基酸组成。结果表明,碱性蛋白酶添加量为0.5%,固液比1:3,酶解时间为3h,酶解温度5... 以罗非鱼皮为原料,采用直接酶法提取胶原蛋白肽,用正交试验对罗非鱼皮胶原蛋白肽的制备工艺进行优化,并测定了罗非鱼皮的基本组成成分和鱼皮胶原蛋白肽的氨基酸组成。结果表明,碱性蛋白酶添加量为0.5%,固液比1:3,酶解时间为3h,酶解温度50℃时鱼皮胶原蛋白肽的提取率最高为13.5%。并对产品胶原蛋白肽的抗氧化特性进行了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罗非鱼皮 胶原蛋白肽 制备 抗氧化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碱性蛋白酶水解罗非鱼皮提取胶原蛋白肽的最佳条件研究 被引量:11
20
作者 张寒俊 杨国燕 张蕾 《食品研究与开发》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9期20-23,共4页
以罗非鱼皮为原料,采用酶法提取胶原蛋白肽,用正交实验对罗非鱼皮胶原蛋白肽的提取工艺进行优化,并测定了罗非鱼皮的基本组成成分和鱼皮胶原蛋白肽的氨基酸组成。结果表明,碱性蛋白酶添加量为0.5%,固液比1∶3,酶解时间为3h,酶解温度为5... 以罗非鱼皮为原料,采用酶法提取胶原蛋白肽,用正交实验对罗非鱼皮胶原蛋白肽的提取工艺进行优化,并测定了罗非鱼皮的基本组成成分和鱼皮胶原蛋白肽的氨基酸组成。结果表明,碱性蛋白酶添加量为0.5%,固液比1∶3,酶解时间为3h,酶解温度为50℃时鱼皮胶原蛋白肽的提取率最高为13.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罗非鱼皮 胶原蛋白肽 提取 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