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5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毛竹叶叶绿素铜钠的制备 被引量:4
1
作者 杨国恩 陈丛瑾 《食品与机械》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127-129,共3页
以毛竹叶叶绿素为原料,经皂化、置铜、成盐制备叶绿素铜钠,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等检测其质量。叶绿素铜钠的优化工艺为:先在pH≈12的体系中,70℃下皂化40 min;再于pH≈3体系中,60℃下酸化30 min后,加入理论量(摩尔)的1.5倍的10%CuSO4... 以毛竹叶叶绿素为原料,经皂化、置铜、成盐制备叶绿素铜钠,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等检测其质量。叶绿素铜钠的优化工艺为:先在pH≈12的体系中,70℃下皂化40 min;再于pH≈3体系中,60℃下酸化30 min后,加入理论量(摩尔)的1.5倍的10%CuSO4-H2O溶液置铜;最后用10%NaOH-H2O(质量)调节溶液pH≈11而成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竹叶 叶绿素 叶绿素铜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香椿叶总黄酮不同提取方法的比较 被引量:18
2
作者 陈丛瑾 黄克瀛 +1 位作者 王贵武 杨国恩 《食品研究与开发》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57-60,共4页
对香椿叶中总黄酮的几种不同提取方法进行了试验比较。结果表明,微波辅助提取法具有高效、省时等优点,特别适用于香椿叶总黄酮的提取;酶法提取反应温和,效果较好,提取率高,也适用于提取香椿叶中的总黄酮;超声波辅助提取法、常规溶剂回... 对香椿叶中总黄酮的几种不同提取方法进行了试验比较。结果表明,微波辅助提取法具有高效、省时等优点,特别适用于香椿叶总黄酮的提取;酶法提取反应温和,效果较好,提取率高,也适用于提取香椿叶中的总黄酮;超声波辅助提取法、常规溶剂回流也可用于提取香椿叶中的总黄酮;而超临界CO2和半仿生提取法不适合提取香椿叶中的总黄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香椿叶 总黄酮 超临界CO_2提取 超声波提取 微波提取 酶法提取 半仿生提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山苍子核仁油的提取及其化学成分分析 被引量:20
3
作者 李湘洲 周军 +1 位作者 任腾 杨国恩 《林业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54-58,共5页
由于山苍子核仁油的经济价值高,根据山苍子加工剩余物未得到充分利用的问题,优化了山苍子加工剩余物中核仁油的提取工艺,并分析其化学成分。采用石油醚(60~90℃)为溶剂回流提取山苍子核仁油,得到最优化工艺为原料粒径小于0.150 mm、... 由于山苍子核仁油的经济价值高,根据山苍子加工剩余物未得到充分利用的问题,优化了山苍子加工剩余物中核仁油的提取工艺,并分析其化学成分。采用石油醚(60~90℃)为溶剂回流提取山苍子核仁油,得到最优化工艺为原料粒径小于0.150 mm、提取温度80℃、料液比(m原料∶V石油醚)1∶14(g∶m L)、提取时间2.0 h下的核仁油得率26.69%。发现石油醚回流提取技术适用于山苍子核仁油的提取,具有产物得率高、色泽浅,且溶剂易于回收利用等优点。进一步运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确定了山苍子核仁油的脂肪酸组成,共鉴定出8种脂肪酸,其中饱和脂肪酸4种,占脂肪酸总量的72.46%,不饱和脂肪酸4种,占脂肪酸总量的25.70%,脂肪酸中月桂酸的含量最高,可达49.53%。碳数居于10~12之间的中碳链脂肪酸占68.18%。化学成分分析表明山苍子核仁油是一种颇具开发潜力的天然油脂资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苍子核仁油 提取 化学组成 中碳链脂肪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山苍子核仁油的提制及其在表面活性剂合成中的应用 被引量:10
4
作者 周军 李湘洲 +2 位作者 杨国恩 钱伟 李瑞敏 《林产工业》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13-16,共4页
山苍子生产精油的加工过程会产生大量的固体剩余物,其主要成份是山苍子核仁,富含天然脂肪油。通过对山苍子核仁脂肪油的提取、精制技术的整理,论述山苍子核仁油在天然表面活性剂合成中的应用,介绍其制备阴离子、阳离子和非离子表面活性... 山苍子生产精油的加工过程会产生大量的固体剩余物,其主要成份是山苍子核仁,富含天然脂肪油。通过对山苍子核仁脂肪油的提取、精制技术的整理,论述山苍子核仁油在天然表面活性剂合成中的应用,介绍其制备阴离子、阳离子和非离子表面活性剂的方法,并对山苍子核仁油的提制及在表面活性剂合成领域的应用前景进行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苍子核仁油 提取 精制 表面活性剂 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迷迭香干叶精油的提取及其化学组成研究 被引量:6
5
作者 毕志成 杨国恩 +2 位作者 张磊 赵立志 周军 《中国调味品》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95-99,共5页
以岳阳产迷迭香干叶为原料,首次采用同时蒸馏萃取法提取迷迭香精油。获得了以石油醚作为萃取剂的同时蒸馏萃取法提取迷迭香精油的优化工艺:料液比1∶8(g/mL,下同),原料颗粒度120~140目,提取时间2.0h,精油平均干基得率达4.184%。利用GC... 以岳阳产迷迭香干叶为原料,首次采用同时蒸馏萃取法提取迷迭香精油。获得了以石油醚作为萃取剂的同时蒸馏萃取法提取迷迭香精油的优化工艺:料液比1∶8(g/mL,下同),原料颗粒度120~140目,提取时间2.0h,精油平均干基得率达4.184%。利用GC-MS技术,确定了同时蒸馏萃取法、水蒸气蒸馏法提取的迷迭香精油中的主要化学成分及其含量。同时蒸馏萃取技术适用于迷迭香精油的提取,具有精油得率高,溶剂用量适中,能较好地保护精油中有效成分等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同时蒸馏萃取 迷迭香 精油 化学组成 工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凤丹牡丹籽油的提取工艺优化及脂肪酸组成分析 被引量:15
6
作者 董秀婷 杨国恩 +2 位作者 王秋敏 陈鹏 李鹏云 《中国油脂》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7期6-9,共4页
对常规正己烷提取法提取凤丹牡丹籽油的工艺进行了优化,并与超声辅助正己烷提取法进行了比较,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GC-MS)确定了凤丹牡丹籽油的脂肪酸组成。结果表明:常规正己烷提取法提取凤丹牡丹籽油的最优条件为料液比1∶6、... 对常规正己烷提取法提取凤丹牡丹籽油的工艺进行了优化,并与超声辅助正己烷提取法进行了比较,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GC-MS)确定了凤丹牡丹籽油的脂肪酸组成。结果表明:常规正己烷提取法提取凤丹牡丹籽油的最优条件为料液比1∶6、提取时间8 h、提取温度65℃,在此条件下牡丹籽油得率为30.67%,提取率达93.5%;超声辅助正己烷提取法在超声功率350 W、超声时间20 min、提取温度50℃、料液比1∶6条件下,牡丹籽油得率为30.63%,提取率达93.4%。凤丹牡丹籽油以亚麻酸、亚油酸、棕榈酸和硬脂酸为主,其不饱和脂肪酸及亚麻酸含量分别达85.47%和60.074%。与常规正己烷提取法相比,超声辅助正己烷提取凤丹牡丹籽油具有提取效率高、提取温度低等优势,有利于保证牡丹籽油品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 提取 凤丹 牡丹籽油 脂肪酸组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迷迭香三种脂溶性成分的联合提取工艺 被引量:6
7
作者 张磊 杨国恩 +1 位作者 李超凡 昌星 《中国调味品》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0期18-21,45,共5页
采用有机溶剂法联合提取了迷迭香枝叶中鼠尾草酚、鼠尾草酸和熊果酸等三种脂溶性成分,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了其含量,考察了超声波的强化提取效果。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获得有机溶剂法联合提取迷迭香三种脂溶性成分的优化工艺:... 采用有机溶剂法联合提取了迷迭香枝叶中鼠尾草酚、鼠尾草酸和熊果酸等三种脂溶性成分,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了其含量,考察了超声波的强化提取效果。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获得有机溶剂法联合提取迷迭香三种脂溶性成分的优化工艺:提取温度80℃、乙醇体积分数90%、提取时间45min、料液比1∶10(g/mL)、颗粒度≥80目、提取次数1次,鼠尾草酚、鼠尾草酸和熊果酸的总得率达7.09%。超声波能有效缩短提取时间,对有机溶剂法联合提取迷迭香中三种脂溶性成分的过程具有一定强化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迷迭香 脂溶性成分 有机溶剂提取法 鼠尾草酚 鼠尾草酸 熊果酸 超声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山苍子核油的高纯度月桂酸的制备 被引量:4
8
作者 周军 任腾 +1 位作者 李湘洲 杨国恩 《中国油脂》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64-67,共4页
以山苍子核油为原料,经酸炼、皂化酸化水解、减压精馏及混合溶剂结晶纯化工艺分离制备高纯度月桂酸,并采用单因素实验和正交实验优化了溶剂结晶纯化月桂酸的工艺。得到的最优溶剂结晶纯化工艺条件为:料液比1∶2∶10(m第二馏分∶V95%乙醇... 以山苍子核油为原料,经酸炼、皂化酸化水解、减压精馏及混合溶剂结晶纯化工艺分离制备高纯度月桂酸,并采用单因素实验和正交实验优化了溶剂结晶纯化月桂酸的工艺。得到的最优溶剂结晶纯化工艺条件为:料液比1∶2∶10(m第二馏分∶V95%乙醇∶V正己烷),结晶时间4 h,结晶温度-17.5℃。在最优工艺条件下,月桂酸的纯度达到98%以上。该组合工艺具有条件温和、产品纯度高及溶剂易回收再利用等优点,适合于山苍子核油的深度开发利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苍子核油 减压精馏 混合溶剂结晶 月桂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福林试剂光度法测定马占相思树叶中多酚含量 被引量:3
9
作者 陈丛瑾 蒋冬华 +2 位作者 李姣娟 杨国恩 黄克瀛 《理化检验(化学分册)》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0期1191-1193,共3页
采用福林(Folin-Ciocalteu)试剂光度法测定马占相思树叶提取液中多酚的含量。试样用乙醇(体积分数为60%)提取。分取部分提取液在加入福林试剂与100 g·L^(-1)碳酸钠溶液(1+9)的混合液20 mL,反应时间2 h,温度30℃的条件下进行显色,并... 采用福林(Folin-Ciocalteu)试剂光度法测定马占相思树叶提取液中多酚的含量。试样用乙醇(体积分数为60%)提取。分取部分提取液在加入福林试剂与100 g·L^(-1)碳酸钠溶液(1+9)的混合液20 mL,反应时间2 h,温度30℃的条件下进行显色,并于760 nm波长处测定其吸光度,以儿茶素为标样,多酚质量浓度在0.8~9.6 mg·L^(-1)范围内呈线性关系。在同一样品的萃取液中分取9份试液,分别加入儿茶素标准液,按方法操作求得方法的回收率为98.3%~102.9%。从同一试样萃取液中分取5份进行测定,求得其相对标准偏差为1.4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度法 多酚 福林-西卡托试剂 马占相思树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平江产迷迭香鲜叶精油产量及化学组成研究 被引量:4
10
作者 张磊 杨国恩 +2 位作者 毕志成 贺兵 赵立志 《中国调味品》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42-46,共5页
研究了岳阳平江产宽、窄叶型迷迭香鲜叶精油的产量及其化学组成,采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了迷迭香鲜叶精油,利用GC-MS技术确定了精油的化学组成。1周年内的逐月跟踪研究表明:岳阳平江产窄叶型迷迭香鲜叶精油的干基得率为3.447%,精油... 研究了岳阳平江产宽、窄叶型迷迭香鲜叶精油的产量及其化学组成,采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了迷迭香鲜叶精油,利用GC-MS技术确定了精油的化学组成。1周年内的逐月跟踪研究表明:岳阳平江产窄叶型迷迭香鲜叶精油的干基得率为3.447%,精油产量高于宽叶型鲜叶;鲜叶精油产量与环境气温之间存在显著的正相关性,采收鲜叶以7月~9月份为佳;采收时间不影响精油的化学成分,但会引起各成分含量的变化;同时采收的宽、窄叶型迷迭香鲜叶精油所含的化学成分及其含量均存在一定差异,但两种精油中的主要成分基本相同,均以旷蒎烯、莰烯、1,8-桉叶油素、龙脑、樟脑、马鞭烯酮、乙酸龙脑酯、松油醇和β-芳樟醇为主;岳阳平江产宽、窄叶型迷迭香鲜叶精油的化学类型分别属于西班牙型和突尼斯一摩洛哥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平江 迷迭香 鲜叶 精油 产量 化学组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姜黄油的微波辅助水蒸气蒸馏提取及包合工艺研究 被引量:3
11
作者 吴斌 李湘洲 +2 位作者 旷春桃 杨国恩 军君 《食品研究与开发》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82-84,共3页
比较微波辅助水蒸气蒸馏法,传统水蒸汽蒸馏法提取姜黄油工艺,发现微波辅助水蒸气蒸馏法具有提取时间短,提取率高等优点。通过试验确定微波辅助水蒸气蒸馏工艺:颗粒度为40目~60目,固液比1∶8,提取时间2.5h。同时通过正交试验确定姜黄油... 比较微波辅助水蒸气蒸馏法,传统水蒸汽蒸馏法提取姜黄油工艺,发现微波辅助水蒸气蒸馏法具有提取时间短,提取率高等优点。通过试验确定微波辅助水蒸气蒸馏工艺:颗粒度为40目~60目,固液比1∶8,提取时间2.5h。同时通过正交试验确定姜黄油的适宜包合工艺为:芯材比为8∶1;温度为60℃;反应时间为2h。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姜黄油 微波辅助水蒸汽蒸馏 包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尿素包合法分离油用牡丹籽油的不饱和脂肪酸工艺优化研究 被引量:6
12
作者 董秀婷 杨国恩 +3 位作者 王秋敏 陈鹏 张明婉 刘铖 《中国油脂》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8期39-41,46,共4页
采用正交实验设计对尿素包合法富集牡丹籽油不饱和脂肪酸工艺进行优化。考察了包合反应中尿素与乙醇质量体积比、包合温度、包合时间对产品中α-亚麻酸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最佳工艺条件为尿素与95%乙醇质量体积比3∶9、包合温度0℃、... 采用正交实验设计对尿素包合法富集牡丹籽油不饱和脂肪酸工艺进行优化。考察了包合反应中尿素与乙醇质量体积比、包合温度、包合时间对产品中α-亚麻酸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最佳工艺条件为尿素与95%乙醇质量体积比3∶9、包合温度0℃、包合时间15 h,尿素包合后α-亚麻酸含量达64.95%。尿素包合法可有效地富集牡丹籽油中的不饱和脂肪酸,并且可以提高α-亚麻酸的含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牡丹籽油 尿素包合法 Α-亚麻酸 气相色谱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山苍子核油基月桂酰二乙醇胺的合成 被引量:1
13
作者 李湘洲 周军 +1 位作者 杨国恩 胡伟 《中国粮油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9期61-65,71,共6页
为合理利用山苍子核油,减少工业油脂对食用油的依赖,以提取于山苍子核仁的月桂酸为原料,甲醇钠为催化剂,2步法合成了月桂酰二乙醇胺,运用HPLC法快速测定合成产物中月桂酰二乙醇胺的含量。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正交试验设计优化了合成工... 为合理利用山苍子核油,减少工业油脂对食用油的依赖,以提取于山苍子核仁的月桂酸为原料,甲醇钠为催化剂,2步法合成了月桂酰二乙醇胺,运用HPLC法快速测定合成产物中月桂酰二乙醇胺的含量。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正交试验设计优化了合成工艺,获得了优化工艺条件:第1步反应时间3 h、反应温度140℃、料液摩尔比1∶1;第2步反应时间2 h、反应温度90℃、原料与二乙醇胺摩尔比1∶0.6、催化剂用量1.0%。依据GB/T 15046—1994测定了合成产物的活性物含量、胺值等指标,符合国标的优级品要求,红外光谱(IR)检测证实合成产物为月桂酰二乙醇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苍子核油月桂酸 2步合成法 月桂酰二乙醇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孔吸附树脂分离纯化白英果红色素的研究
14
作者 陈丛瑾 蒋冬华 +1 位作者 杨国恩 李姣娟 《食品研究与开发》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2期181-184,共4页
比较AB-8、S-8、X-5、NKA-9、D-3520、NKA6种吸附剂对白英果红色素类化合物的吸附及脱附性能。在静态吸附试验研究的基础上,筛选出效果较好的X-5树脂进行动态试验研究。结果表明:X-5树脂在室温下对白英果红色素动态吸附-脱附较优的工艺... 比较AB-8、S-8、X-5、NKA-9、D-3520、NKA6种吸附剂对白英果红色素类化合物的吸附及脱附性能。在静态吸附试验研究的基础上,筛选出效果较好的X-5树脂进行动态试验研究。结果表明:X-5树脂在室温下对白英果红色素动态吸附-脱附较优的工艺参数为:上柱液自然pH值(5.12),上柱速度3BV/h,溶液处理量6BV/次;脱附剂为95%乙醇,脱附剂的流速3BV/h,脱附剂用量6BV/次。此工艺条件能够满意地分离纯化白英果红色素,树脂可重复使用30次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孔吸附树脂 红色素 白英果 分离纯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甘蔗渣中木聚糖的提取研究 被引量:6
15
作者 景文祥 杨国恩 +3 位作者 韩莹莉 段钱军 樊昊 王迪 《中国食品添加剂》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88-93,共6页
甘蔗渣是甘蔗榨糖后的剩余物,我国的年产量高达1350万吨,目前主要用作锅炉燃料,少量用作人造板、制浆造纸的原料,总体利用价值较低。因富含半纤维素,甘蔗渣是一种极具潜力的功能性低聚木糖资源。本文研究了以甘蔗渣为原料,利用碱法提取... 甘蔗渣是甘蔗榨糖后的剩余物,我国的年产量高达1350万吨,目前主要用作锅炉燃料,少量用作人造板、制浆造纸的原料,总体利用价值较低。因富含半纤维素,甘蔗渣是一种极具潜力的功能性低聚木糖资源。本文研究了以甘蔗渣为原料,利用碱法提取其中木聚糖的工艺。通过单因素实验、正交试验,得到了以氢氧化钠水溶液提取甘蔗渣中木聚糖的优化工艺为:提取温度95℃、提取时间2h、固液比3∶70(g/mL,下同)、碱液浓度20%(W/W)、颗粒度20 40目,各工艺因素影响该提取过程的主次顺序为:提取温度>固液比>提取时间>碱液浓度>原料颗粒度。在上述优化工艺下,木聚糖的平均得率(以D-木糖表示)为6.998%。本研究结果能为有效解决大量制糖工业剩余物的利用问题提供思路,同时能为甘蔗渣木聚糖的精深加工和利用提供技术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蔗渣 木聚糖 D-木糖 提取 碱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迷迭香中黄酮化合物的提取工艺研究 被引量:4
16
作者 江涛 杨国恩 +3 位作者 黄东海 贺兵 付梦霞 刘嘉康弘 《中国食品添加剂》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114-119,共6页
采用有机溶剂法提取了迷迭香干叶中黄酮化合物,利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了提取物中的黄酮含量.通过单因素实验和正交试验,优化出了以乙醇-水溶液提取迷迭香干叶中黄酮化合物的工艺为:提取温度80℃、乙醇浓度(v/v) 50%、提取时间2h、... 采用有机溶剂法提取了迷迭香干叶中黄酮化合物,利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了提取物中的黄酮含量.通过单因素实验和正交试验,优化出了以乙醇-水溶液提取迷迭香干叶中黄酮化合物的工艺为:提取温度80℃、乙醇浓度(v/v) 50%、提取时间2h、料液比1∶11 g/mL、颗粒度60 ~ 80目.在优化工艺下,迷迭香总黄酮干基得率为8.233%,提取物中总黄酮含量达24.44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迷迭香 黄酮 提取 有机溶剂法 紫外分光光度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辐射制备复合超级吸水材料及其抗紫外性能 被引量:2
17
作者 熊智 李玉龙 +5 位作者 冯鑫鑫 张明星 邢哲 杨国恩 李荣 吴国忠 《辐射研究与辐射工艺学报》 CAS CSCD 2022年第4期30-37,共8页
本文采用γ射线辐照制备木质素磺酸钠(LS)和羧甲基纤维素钠(CMC)复合超级吸水材料。研究了不同吸收剂量、LS含量对LS/CMC超级吸水材料吸水性能和凝胶含量的影响规律,并分析了LS/CMC超级吸水材料的抗紫外辐照性能。通过扫描电镜(SEM)、... 本文采用γ射线辐照制备木质素磺酸钠(LS)和羧甲基纤维素钠(CMC)复合超级吸水材料。研究了不同吸收剂量、LS含量对LS/CMC超级吸水材料吸水性能和凝胶含量的影响规律,并分析了LS/CMC超级吸水材料的抗紫外辐照性能。通过扫描电镜(SEM)、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和热失重分析(TGA)分别对LS/CMC超级吸水材料表面形貌、官能团结构和热分解行为进行了表征分析。最佳制备条件:在100 g水中添加20 g CMC、1 g LS,当吸收剂量为15 k Gy时,制备的LS/CMC超级吸水材料吸液倍率能达到316.1 g/g(去离子水)和97.1 g/g(0.9%NaCl溶液),表明添加LS有利于提高LS/CMC超级吸水材料的吸水性能;在365 nm紫外灯(功率6 W)照射15 d之后吸水倍率能达到276 g/g,而未添加LS的吸水倍率从259.3 g/g下降到176.7 g/g。添加LS能显著提高超级吸水材料的抗紫外辐照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木质素磺酸钠 羧甲基纤维素钠 辐射聚合 超级吸水材料 抗紫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同时测定工业双戊烯中对伞花烃、双戊烯和异松油烯含量的气相色谱方法 被引量:2
18
作者 李超凡 杨国恩 +1 位作者 廖璟 陈雪月 《化学世界》 CAS CSCD 2020年第9期635-639,共5页
采用液体进样方式、毛细管色谱柱分离、火焰离子化检测器检测、外标法定量,建立了一种同时测定工业双戊烯中对伞花烃、双戊烯和异松油烯含量的气相色谱方法。该方法的精密度、重复性、加标回收率均符合要求,能够对工业双戊烯中对伞花烃... 采用液体进样方式、毛细管色谱柱分离、火焰离子化检测器检测、外标法定量,建立了一种同时测定工业双戊烯中对伞花烃、双戊烯和异松油烯含量的气相色谱方法。该方法的精密度、重复性、加标回收率均符合要求,能够对工业双戊烯中对伞花烃、双戊烯和异松油烯的含量进行快速、准确定量,为工业双戊烯及其衍生产品的品质评价、利用研究提供技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对伞花烃 双戊烯 异松油烯 含量 气相色谱 方法 工业双戊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钆复合固体超强酸SO42-/TiO2-Gd2O3催化合成松香甘油酯 被引量:3
19
作者 钟弄军 杨国恩 +3 位作者 张鹏 陈雪月 张明婉 廖璟 《化学世界》 CAS CSCD 2019年第10期719-725,共7页
采用沉淀浸渍法制备了复合固体超强酸SO42-/TiO2-Gd2O3,并用以催化合成了松香甘油酯,利用Hammett指示剂法、傅立叶红外光谱(FT-IR)、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进行了催化剂性能表征。通过单因素实验、L9(34)正交试验优化出... 采用沉淀浸渍法制备了复合固体超强酸SO42-/TiO2-Gd2O3,并用以催化合成了松香甘油酯,利用Hammett指示剂法、傅立叶红外光谱(FT-IR)、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进行了催化剂性能表征。通过单因素实验、L9(34)正交试验优化出催化剂制备及酯化反应工艺条件为:硫酸浓度为0.5 mol/L、Gd质量分数为2%、焙烧温度450℃、焙烧时间3 h、催化剂SO42-/TiO2-Gd2O3质量分数为1.0%(以松香质量为基准)、酯化反应时间5 h。松香甘油酯的酸值为9.87 mgKOH/g,酯化率达94.1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松香甘油酯 复合固体超强酸 SO42-/TiO2-Gd2O3 催化 酯化率 酸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固体超强酸SO_4^(2-)/ZrO_2的制备及催化合成异松油烯的研究 被引量:2
20
作者 贾继朝 杨国恩 +3 位作者 昌星 黄浩 钟弄军 陈雪月 《化学世界》 CAS CSCD 2018年第10期679-685,共7页
采用沉淀-浸渍法制备了固体超强酸SO_4^(2-)/ZrO_2催化剂利用傅立叶红外光谱(FT-IR)、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子显微镜(SEM)技术进行了表征,研究了以未分离工业双戊烯为原料经一步催化合成异松油烯的工艺。固体超强酸SO_4^(2-)/ZrO_2的... 采用沉淀-浸渍法制备了固体超强酸SO_4^(2-)/ZrO_2催化剂利用傅立叶红外光谱(FT-IR)、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子显微镜(SEM)技术进行了表征,研究了以未分离工业双戊烯为原料经一步催化合成异松油烯的工艺。固体超强酸SO_4^(2-)/ZrO_2的优化制备条件为:H2SO4浓度1mol/L、浸泡时间12h、焙烧温度600℃。SO_4^(2-)/ZrO_2催化工业双戊烯合成异松油烯的优化工艺为:催化剂用量5%(以工业双戊烯质量为基准)、温度110℃、时间4h,合成产物中异松油烯含量达33.39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业双戊烯 异松油烯 固体超强酸 合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