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对二氯苯对湿地土壤细菌群落多样性的影响 被引量:1
1
作者 徐文品 丁成 +2 位作者 杨春生 朱光灿 杨唐仪 《湖北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8期4134-4137,共4页
利用聚合酶链式反应-变性梯度凝胶电泳(PCR-DGGE)考查了对二氯苯胁迫对湿地土壤细菌群落多样性的影响。通过不同培养时间(4、18和45d)和不同培养浓度(120、240、360和600mg/kg)对二氯苯污染下湿地土壤细菌群落基因组的变性梯度凝胶电泳(... 利用聚合酶链式反应-变性梯度凝胶电泳(PCR-DGGE)考查了对二氯苯胁迫对湿地土壤细菌群落多样性的影响。通过不同培养时间(4、18和45d)和不同培养浓度(120、240、360和600mg/kg)对二氯苯污染下湿地土壤细菌群落基因组的变性梯度凝胶电泳(DGGE)多样性分析。结果表明,各处理下的土壤细菌群落多样性在不同处理时间有明显差异。培养初期对二氯苯对土壤细菌群落抑制作用非常显著,土壤细菌中某些群落的生长受到抑制;不同处理在处理后期差异很小。在土壤培养初期,含对二氯苯240mg/kg的培养基上出现一条新增条带,为对照和低浓度对二氯苯土壤所没有,说明土壤中存在对二氯苯生长优势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变性梯度凝胶电泳(DGGE) 对二氯苯 湿地土壤细菌菌群 多样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污泥液化生物炭对亚甲基蓝的吸附特性及机理 被引量:17
2
作者 潘紫倩 黄华军 +4 位作者 何小武 肖晓峰 王佳欣 李凯 杨唐仪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217-226,共10页
探讨污泥在乙醇-水混合溶剂中液化产生的生物炭的吸附潜力及其吸附机理(以亚甲基蓝(MB)废水为处理对象),结果表明:生物炭的吸附容量随着MB溶液起始pH值升高而升高,当pH超过8时,MB的碱性褪色开始显现.吸附温度的上升(30~60℃)对生物炭吸... 探讨污泥在乙醇-水混合溶剂中液化产生的生物炭的吸附潜力及其吸附机理(以亚甲基蓝(MB)废水为处理对象),结果表明:生物炭的吸附容量随着MB溶液起始pH值升高而升高,当pH超过8时,MB的碱性褪色开始显现.吸附温度的上升(30~60℃)对生物炭吸附容量的影响不明显.吸附容量总体上随着吸附时间的增加而上升(240min前),在240min后趋于稳定.吸附剂用量及初始MB浓度过高或过低都不利于生物炭的吸附,存在一个的临界点,分别是6mg和120mg/L.生物炭吸附MB的过程吻合准二级动力学方程(R^2=0.9994)和Langmuir方程(R^2=0.9831),且为自发吸热的过程,受物理吸附和化学吸附联合控制,具体的机理包括:离子交换、官能团络合、π-π吸附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污泥 乙醇-水混合溶剂 液化生物炭 亚甲基蓝 吸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污水处理厂污泥中重金属的健康风险识别 被引量:2
3
作者 赖发英 杨婷 +5 位作者 潘紫倩 黄华军 李凯 杨唐仪 常彦超 肖晓峰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394-401,共8页
针对不同来源污水处理厂污泥中重金属的健康风险进行评估,具体以南昌市红谷滩、青山湖、象湖和朝阳4个主要污水处理厂污泥为例。结果表明:青山湖污水处理厂污泥中重金属暴露剂量最高,其次是象湖、朝阳和红谷滩。青山湖污水处理厂污泥中... 针对不同来源污水处理厂污泥中重金属的健康风险进行评估,具体以南昌市红谷滩、青山湖、象湖和朝阳4个主要污水处理厂污泥为例。结果表明:青山湖污水处理厂污泥中重金属暴露剂量最高,其次是象湖、朝阳和红谷滩。青山湖污水处理厂污泥中重金属Ni的暴露剂量最高,而其它3个污水处理厂污泥中,重金属Zn的暴露剂量最高。儿童通过手-口和呼吸直接摄入剂量明显高于成人,而通过皮肤接触摄入剂量低于成人,总暴露剂量高于成人。4个污水处理厂污泥中重金属对成人的非致癌风险在可接受范围之内,青山湖污水处理厂污泥中重金属存在儿童非致癌风险,其余污水处理厂污泥中重金属的儿童非致癌风险在可接受范围之内。重金属Cd的成人致癌风险低于致癌风险阈值,不存在致癌风险,儿童致癌风险均高于致癌风险阈值,存在一定的致癌风险。因而,上述4个污水处理厂污泥如未经处理则不能直接排放或进行利用,否则对儿童会引发相应的致癌和非致癌风险。建议采取有效措施进一步降低各污水处理厂污泥中重金属Cd的含量。此外,对于青山湖污水处理厂污泥而言,重金属Cu和Ni的含量也需要进一步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污泥 重金属 健康风险 南昌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赣南某稀土冶炼场地土壤重金属分布特征与源解析
4
作者 张望 杨唐仪 +2 位作者 刘媛媛 高柏 张博 《有色金属(冶炼部分)》 2025年第10期197-208,共12页
稀土冶炼过程对场地造成不同程度的污染是当前亟待解决的难题,明确稀土冶炼场地重金属污染特征及来源,对稀土行业健康发展和生态功能恢复具有重要意义。以赣南地区某稀土冶炼厂的场地土壤为对象,采样分析了32个表层土壤样品中As、Ni、Mn... 稀土冶炼过程对场地造成不同程度的污染是当前亟待解决的难题,明确稀土冶炼场地重金属污染特征及来源,对稀土行业健康发展和生态功能恢复具有重要意义。以赣南地区某稀土冶炼厂的场地土壤为对象,采样分析了32个表层土壤样品中As、Ni、Mn、Pb、Cd、Cu、Zn、Hg和Co含量,并通过单因子污染指数、潜在生态危害指数、地积累指数评价场地污染程度,基于GIS刻画重金属含量空间分布特征,运用正定矩阵因子分解(PMF)和绝对因子得分-多元线性回归(APCS-MLR)模型定量解析稀土冶炼场地土壤重金属来源。研究表明:1)检测的重金属中As、Ni和Co超过第一类用地筛选值,其中Co超标率34.38%,最大超标倍数47.2倍,As超标率9.38%,最大超标倍数1.73倍,Ni超标率3.13%,最大超标倍数1.47倍,Cu和Cd虽未超过第一类用地筛选值,但也呈现较明显的人为污染特征,污染晕圈特征与Co相似;2)单因子指数、内梅罗综合污染指数、潜在生态危害指数和地累积指数评价结果显示,Co、Ni、Cu和Cd在场地内存在不同程度的污染,其中Co是导致场地土壤环境风险的主要因素;3)APCS-MLR和PMF源解析模型均识别出本场地主要污染源为工业废渣源、炉窑与机动车排放源以及成土母质源,APCS-MLR和PMF模型计算三个源贡献率分别为16.03%、42.49%、41.48%和22.10%、33.98%、43.92%。研究结果为稀土冶炼企业制定土壤重金属源头控制措施和排查污染隐患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稀土冶炼场地 土壤 重金属 源解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