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13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周礼在齐论—读惠士奇“礼说”
被引量:
15
1
作者
杨向奎
《管子学刊》
1988年第3期3-9,共7页
《左传》昭公二年,有:“春晋侯使韩宣子来聘,且告为政而来见,礼也。观书于大史氏,见《易象》与《鲁春秋》,曰,‘周礼尽在鲁矣!……’”。鲁为周公封国,宗周礼乐传布于鲁,实为当然。但《周礼》一书,多同于《管子》,自清代乾嘉以来,学者...
《左传》昭公二年,有:“春晋侯使韩宣子来聘,且告为政而来见,礼也。观书于大史氏,见《易象》与《鲁春秋》,曰,‘周礼尽在鲁矣!……’”。鲁为周公封国,宗周礼乐传布于鲁,实为当然。但《周礼》一书,多同于《管子》,自清代乾嘉以来,学者多谓《周礼》一书出于齐。《周礼》出于齐,齐之礼俗亦多同于周礼,则谓“周礼在齐”,亦不为过。盖齐鲁实为宗周之两行,鲁有周礼重在礼,而有孔子、孟子以仁与礼为中心思想之儒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周礼
管子
庶子
礼俗
卿大夫
左传
自由农民
孟子
中心思想
春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论《吕刑》
被引量:
10
2
作者
杨向奎
《管子学刊》
1990年第2期39-41,共3页
《尚书》中的周书《吕刑》,向来给经师们以许多困惑,首先吕国称王,开篇说:“惟吕命王,享国百年。”在宗周范围内,除周王外,都是侯国,不能有它国称王。而且《吕刑》在周书内与其他各篇内容不相类,系统有别,思想范畴不相属。近来我曾经有...
《尚书》中的周书《吕刑》,向来给经师们以许多困惑,首先吕国称王,开篇说:“惟吕命王,享国百年。”在宗周范围内,除周王外,都是侯国,不能有它国称王。而且《吕刑》在周书内与其他各篇内容不相类,系统有别,思想范畴不相属。近来我曾经有几篇文章涉及此一中国古代史上的大问题。(见《论以社以方》、《论基础科学》等文)我们说,中华民族是炎黄之后,但后来黄帝一系成为大宗,而炎帝一系,默默无闻,那么所谓炎黄之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吕刑
中国古代史
炎帝
黄帝
周书
思想范畴
神话故事
中华民族
基础科学
洪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唐代奉敕撰写墓志的制度化及其影响
被引量:
4
3
作者
杨向奎
《中国文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57-61,共5页
贞观三年(629)以后,虽然著作郎官部分承担了奉敕撰文的职责,但大部分奉敕撰文的撰者选择仍是随机的。开元二十六年(738)设立翰林学士院,随着翰林学士院各项制度的逐步建立与完善,奉敕撰文也日益趋向制度化。大约到唐代宗大历年间,皇族...
贞观三年(629)以后,虽然著作郎官部分承担了奉敕撰文的职责,但大部分奉敕撰文的撰者选择仍是随机的。开元二十六年(738)设立翰林学士院,随着翰林学士院各项制度的逐步建立与完善,奉敕撰文也日益趋向制度化。大约到唐代宗大历年间,皇族墓志的制度化已经基本完成。制度化后,亲属参与撰作过程的通道被堵塞,因写作素材缺乏等因素的影响,奉敕撰写的皇族墓志往往显得空泛、僵化。就墓主及其亲属而言,奉敕撰文象征着身份、地位和荣耀,但就施行者而言,撰文更多是职责,为了更好更快地完成职责,规范化、制度化是其必然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唐代墓志
奉敕撰写
翰林学士
制度化
空泛僵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唐代守选起始时间考
被引量:
2
4
作者
杨向奎
《北方论丛》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79-83,共5页
守选是唐代为了缓和官阙少而选人多的社会矛盾而推行的一项制度。对于唐代守选起始时间的考订,有学者认为始于贞观年间。从武德中的"稍有沙汰",贞观初的"四时听选,随到注拟",到高宗时的"长名姓历榜"、定...
守选是唐代为了缓和官阙少而选人多的社会矛盾而推行的一项制度。对于唐代守选起始时间的考订,有学者认为始于贞观年间。从武德中的"稍有沙汰",贞观初的"四时听选,随到注拟",到高宗时的"长名姓历榜"、定州县等级、改铨历程式,再到武后时的糊名暗考、睿宗时的量阙流人,可以看出,统治者在应对选人与官阙这一矛盾时,所采取的由被动限制到主动"迎击"的措施变换,在此流变过程中,并未看到守选制的痕迹。可以断定,开元十八年(730年)推行的"循资格"才是唐代守选制的真正开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唐代
守选
起始时间
开元十八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亲属自撰墓志文的叙事特点及其文学意义
被引量:
1
5
作者
杨向奎
《中国文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62-67,共6页
亲属自撰是指丧葬主持者或重要参与者不请托他人而自己为墓主撰写的墓志文或撰作过程。无论血缘还是伦理,成年子嗣都理应是父母丧葬的主持者,子为父母撰文的比例在亲属自撰中相应最高。亲属自撰有自愿和被迫两种情形,自撰者心中常有顾虑...
亲属自撰是指丧葬主持者或重要参与者不请托他人而自己为墓主撰写的墓志文或撰作过程。无论血缘还是伦理,成年子嗣都理应是父母丧葬的主持者,子为父母撰文的比例在亲属自撰中相应最高。亲属自撰有自愿和被迫两种情形,自撰者心中常有顾虑,这源自传统的避嫌自夸心理。因撰者与墓主情感深厚、关系亲密,又因与请托撰文的隐含读者存在差异,亲属自撰具有抒情浓郁、细节私密、隐含读者独特等特点。这些特点在深化墓志的抒情功能、促进墓志人物个性化以及催生墓志变体等方面,都有重要的文学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代墓志
亲属自撰
叙事特点
文学意义
隐含读者
墓志变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论“公羊学派”
被引量:
1
6
作者
杨向奎
《管子学刊》
1991年第4期56-61,共6页
《公羊春秋》属于齐学,在经学上属于今文系统,而《左传》属于古文。《左传》是当时的编者取现成的史料加上书法、凡例,君子曰以说经,故有时有经无传,或有传无经,或经传不完全吻合;而《公羊》(《谷梁》亦如是)则依经立传,经传不能分开。...
《公羊春秋》属于齐学,在经学上属于今文系统,而《左传》属于古文。《左传》是当时的编者取现成的史料加上书法、凡例,君子曰以说经,故有时有经无传,或有传无经,或经传不完全吻合;而《公羊》(《谷梁》亦如是)则依经立传,经传不能分开。《公羊》既不能离经而独立,未免以经就传,即公羊作者依己意而发挥,此种发挥是否经之原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羊学
公羊传
春秋
康有为
庄存与
何休
孔子
变法维新
历史观
封建社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清末今文经学三大师对《春秋》经传的议论得失
7
作者
杨向奎
《管子学刊》
1997年第2期61-67,73,共8页
1996年9月初,由山东省孔子学会和淄博市社会科学联合会联合发起,在淄博市召开了《春秋》经传国际学术讨论会。来自全国各省市以及港、台和日本、德国、美国、以色列等国的专家学者参加了会议。这次会议收到论文60余篇,对《春...
1996年9月初,由山东省孔子学会和淄博市社会科学联合会联合发起,在淄博市召开了《春秋》经传国际学术讨论会。来自全国各省市以及港、台和日本、德国、美国、以色列等国的专家学者参加了会议。这次会议收到论文60余篇,对《春秋》及其三传进行了从宏观到微观的多角度多层次的研讨,取得了丰硕成果。据到会的资历较深的专家学者反映,这种高层次的把《春秋》经、传,齐学、鲁学放在一起进行研讨的大型学术会议,至少自辛亥革命以来是第一次。从本期起,我们首先发表杨向奎等先生为大会提交的论文,以后将陆续选择部分论文在本刊刊发,以飨读者。同时也想把这个“经学论苑”栏目继续办下去,希望专家学者赐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春秋》经传
《新学伪经考》
康有为
今文经学
《周官》
孔子
古学
《周礼》
学术思想研究
《左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清末今文经学三大师对《春秋》经传的议论得失(续)
8
作者
杨向奎
《管子学刊》
1997年第3期54-61,共8页
清末今文经学三大师对《春秋》经传的议论得失(续)杨向奎下面将就上期文中提的问题,说明我们的看法。廖、康两位都是中国近代经学大师,他们之间既有接触,交换著作,互有影响是当然的。谈不上抄袭问题。而康有为的学说结合清末变法...
清末今文经学三大师对《春秋》经传的议论得失(续)杨向奎下面将就上期文中提的问题,说明我们的看法。廖、康两位都是中国近代经学大师,他们之间既有接触,交换著作,互有影响是当然的。谈不上抄袭问题。而康有为的学说结合清末变法,在中国政治及思想史上发生巨大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康有为
今文经学
《春秋》经传
《新学伪经考》
《周礼》
《孔子改制考》
《大同书》
廖季平
《公羊》学
古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论“性命古训”
被引量:
3
9
作者
杨向奎
《史学集刊》
CSSCI
北大核心
1992年第1期27-31,共5页
清代汉学大师并从事于哲学思想工作,反对宋代理学而纠正理学思想之偏颇者,最著者当推戴东原。东原是一位汉学大师,是乾嘉学派开创者之一,但他学及宋学而有所深造,独树一帜,诚如后来王国维先生所谓欲与朱子争席者。但于此他的从事汉学的...
清代汉学大师并从事于哲学思想工作,反对宋代理学而纠正理学思想之偏颇者,最著者当推戴东原。东原是一位汉学大师,是乾嘉学派开创者之一,但他学及宋学而有所深造,独树一帜,诚如后来王国维先生所谓欲与朱子争席者。但于此他的从事汉学的弟子不理解,同时的汉学家也不理解,以为东原朴学自有千秋,何必弄此玄虚。而在东原稍后,亦从事于汉学的显宦阮元不然,他继续“汉宋之争”,而有所成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孟子》
理学思想
性命
论语
阮元
汉学家
性善性恶
朱子
思想史
哲学思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中国古代纵横家论》座谈会在济南召开合纵连横与中华一统
10
作者
杨向奎
《管子学刊》
1996年第4期77-78,共2页
自山东人民出版社于1995年5月出版山东大学郑杰文先生的《中国古代纵横家论》以来,在学术界引起较大反响。山东大学和山东人民出版社于1996年9月12日在济联合召开“《中国古代纵横家论》座谈会”,杨向奎、刘蔚华、徐北文...
自山东人民出版社于1995年5月出版山东大学郑杰文先生的《中国古代纵横家论》以来,在学术界引起较大反响。山东大学和山东人民出版社于1996年9月12日在济联合召开“《中国古代纵横家论》座谈会”,杨向奎、刘蔚华、徐北文、董治安、丁冠之、李伯齐、周立升、张可礼等20余位文史专家参加座谈会并发言,张岱年、郑良树(香港)、李绍(美国)等教授寄来了书面发言。山东大学党委书记曾繁仁、山东出版总社总编钱海骅到会讲话。大家赞扬此书对战国纵横家研究的开创价值和扎实学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战国纵横家
中国古代
合纵连横
座谈会
纵横捭阖
杨向奎
山东大学
开创价值
张岱年
社会文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回忆《禹贡》
被引量:
3
11
作者
杨向奎
《历史地理》
1981年第1期223-224,共2页
1931年秋,我由北大文预科升入历史系。当时决定我选择历史系的原因是这时我读了摩尔根的《古代社会》,郭沫若先生的《中国古代社会研究》和顾颉刚先生的《古史辨》;后者和前两者的内容和观点都不一致,但它那华丽的文辞。
关键词
《禹贡》
《古代社会》
历史系
《中国古代社会研究》
郭沫若先生
顾颉刚先生
摩尔根
《古史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发刊词
12
作者
杨向奎
《管子学刊》
1987年第1期4-6,共3页
管夷吾字敬仲,出于姬姓而居于齐;齐,姜太公封国,姬姜联姻乃宗周之传统。齐桓公得国后,厚礼管仲以为大夫,与鲍叔矛、隰朋、高傒等其修国政。盖春秋时代,生产趋于发达,井田崩溃,公社瓦解,而民多游离,于是管仲重定安民之策,定人之居,制国...
管夷吾字敬仲,出于姬姓而居于齐;齐,姜太公封国,姬姜联姻乃宗周之传统。齐桓公得国后,厚礼管仲以为大夫,与鲍叔矛、隰朋、高傒等其修国政。盖春秋时代,生产趋于发达,井田崩溃,公社瓦解,而民多游离,于是管仲重定安民之策,定人之居,制国以为二十一乡,工商之乡六,士乡十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家
管子
管仲
齐桓公
道家
老子
韩非子
太史公
姜太公
明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注重实践的思想家颜元
13
作者
杨向奎
《北方论丛》
1980年第1期84-93,共10页
(一)颜习斋的思想渊源 颜元字易直又字浑然,号其居日习斋(公元1635——1704年)。父昶为蠡县朱翁义子,明末,其父以不得于朱家,随清兵去,母亦改嫁,元寄养朱家,生活较苦,所谓“生于穷乡,育于异姓,饱更忧患”者。
关键词
颜元
思想家
实践
思想渊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周礼在齐论—读惠士奇“礼说”
被引量:
15
1
作者
杨向奎
机构
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
出处
《管子学刊》
1988年第3期3-9,共7页
文摘
《左传》昭公二年,有:“春晋侯使韩宣子来聘,且告为政而来见,礼也。观书于大史氏,见《易象》与《鲁春秋》,曰,‘周礼尽在鲁矣!……’”。鲁为周公封国,宗周礼乐传布于鲁,实为当然。但《周礼》一书,多同于《管子》,自清代乾嘉以来,学者多谓《周礼》一书出于齐。《周礼》出于齐,齐之礼俗亦多同于周礼,则谓“周礼在齐”,亦不为过。盖齐鲁实为宗周之两行,鲁有周礼重在礼,而有孔子、孟子以仁与礼为中心思想之儒家;
关键词
周礼
管子
庶子
礼俗
卿大夫
左传
自由农民
孟子
中心思想
春秋
分类号
B226.1 [哲学宗教—中国哲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论《吕刑》
被引量:
10
2
作者
杨向奎
机构
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
出处
《管子学刊》
1990年第2期39-41,共3页
文摘
《尚书》中的周书《吕刑》,向来给经师们以许多困惑,首先吕国称王,开篇说:“惟吕命王,享国百年。”在宗周范围内,除周王外,都是侯国,不能有它国称王。而且《吕刑》在周书内与其他各篇内容不相类,系统有别,思想范畴不相属。近来我曾经有几篇文章涉及此一中国古代史上的大问题。(见《论以社以方》、《论基础科学》等文)我们说,中华民族是炎黄之后,但后来黄帝一系成为大宗,而炎帝一系,默默无闻,那么所谓炎黄之后。
关键词
吕刑
中国古代史
炎帝
黄帝
周书
思想范畴
神话故事
中华民族
基础科学
洪范
分类号
B226.1 [哲学宗教—中国哲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唐代奉敕撰写墓志的制度化及其影响
被引量:
4
3
作者
杨向奎
机构
石河子大学中文系
出处
《中国文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57-61,共5页
基金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中国古代墓志义例研究"的阶段成果之一
文摘
贞观三年(629)以后,虽然著作郎官部分承担了奉敕撰文的职责,但大部分奉敕撰文的撰者选择仍是随机的。开元二十六年(738)设立翰林学士院,随着翰林学士院各项制度的逐步建立与完善,奉敕撰文也日益趋向制度化。大约到唐代宗大历年间,皇族墓志的制度化已经基本完成。制度化后,亲属参与撰作过程的通道被堵塞,因写作素材缺乏等因素的影响,奉敕撰写的皇族墓志往往显得空泛、僵化。就墓主及其亲属而言,奉敕撰文象征着身份、地位和荣耀,但就施行者而言,撰文更多是职责,为了更好更快地完成职责,规范化、制度化是其必然趋势。
关键词
唐代墓志
奉敕撰写
翰林学士
制度化
空泛僵化
Keywords
epitaphs in the Tang Dynasty
written by Royal Decree
the Imperial Academy
institutionalized
vague and rigid
分类号
I207.6 [文学—中国文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唐代守选起始时间考
被引量:
2
4
作者
杨向奎
机构
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
新疆石河子大学中文系
出处
《北方论丛》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79-83,共5页
文摘
守选是唐代为了缓和官阙少而选人多的社会矛盾而推行的一项制度。对于唐代守选起始时间的考订,有学者认为始于贞观年间。从武德中的"稍有沙汰",贞观初的"四时听选,随到注拟",到高宗时的"长名姓历榜"、定州县等级、改铨历程式,再到武后时的糊名暗考、睿宗时的量阙流人,可以看出,统治者在应对选人与官阙这一矛盾时,所采取的由被动限制到主动"迎击"的措施变换,在此流变过程中,并未看到守选制的痕迹。可以断定,开元十八年(730年)推行的"循资格"才是唐代守选制的真正开始。
关键词
唐代
守选
起始时间
开元十八年
分类号
K242.2 [历史地理—中国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亲属自撰墓志文的叙事特点及其文学意义
被引量:
1
5
作者
杨向奎
机构
石河子大学中文系
出处
《中国文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62-67,共6页
基金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中国古代墓志义例研究"(12CZW048)
石河子大学青年教师与对口支援高校名师结对子(SDJDZ201514)
文摘
亲属自撰是指丧葬主持者或重要参与者不请托他人而自己为墓主撰写的墓志文或撰作过程。无论血缘还是伦理,成年子嗣都理应是父母丧葬的主持者,子为父母撰文的比例在亲属自撰中相应最高。亲属自撰有自愿和被迫两种情形,自撰者心中常有顾虑,这源自传统的避嫌自夸心理。因撰者与墓主情感深厚、关系亲密,又因与请托撰文的隐含读者存在差异,亲属自撰具有抒情浓郁、细节私密、隐含读者独特等特点。这些特点在深化墓志的抒情功能、促进墓志人物个性化以及催生墓志变体等方面,都有重要的文学意义。
关键词
古代墓志
亲属自撰
叙事特点
文学意义
隐含读者
墓志变体
Keywords
ancient epitaph
relative-written
narrative characteristics
literary significance
implied readers
epitaph variant
分类号
I206.2 [文学—中国文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论“公羊学派”
被引量:
1
6
作者
杨向奎
机构
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
出处
《管子学刊》
1991年第4期56-61,共6页
文摘
《公羊春秋》属于齐学,在经学上属于今文系统,而《左传》属于古文。《左传》是当时的编者取现成的史料加上书法、凡例,君子曰以说经,故有时有经无传,或有传无经,或经传不完全吻合;而《公羊》(《谷梁》亦如是)则依经立传,经传不能分开。《公羊》既不能离经而独立,未免以经就传,即公羊作者依己意而发挥,此种发挥是否经之原义。
关键词
公羊学
公羊传
春秋
康有为
庄存与
何休
孔子
变法维新
历史观
封建社会
分类号
B226.1 [哲学宗教—中国哲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清末今文经学三大师对《春秋》经传的议论得失
7
作者
杨向奎
机构
中国社科院历史所
出处
《管子学刊》
1997年第2期61-67,73,共8页
文摘
1996年9月初,由山东省孔子学会和淄博市社会科学联合会联合发起,在淄博市召开了《春秋》经传国际学术讨论会。来自全国各省市以及港、台和日本、德国、美国、以色列等国的专家学者参加了会议。这次会议收到论文60余篇,对《春秋》及其三传进行了从宏观到微观的多角度多层次的研讨,取得了丰硕成果。据到会的资历较深的专家学者反映,这种高层次的把《春秋》经、传,齐学、鲁学放在一起进行研讨的大型学术会议,至少自辛亥革命以来是第一次。从本期起,我们首先发表杨向奎等先生为大会提交的论文,以后将陆续选择部分论文在本刊刊发,以飨读者。同时也想把这个“经学论苑”栏目继续办下去,希望专家学者赐稿。
关键词
《春秋》经传
《新学伪经考》
康有为
今文经学
《周官》
孔子
古学
《周礼》
学术思想研究
《左传》
分类号
K252 [历史地理—中国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清末今文经学三大师对《春秋》经传的议论得失(续)
8
作者
杨向奎
机构
中国社科院历史所
出处
《管子学刊》
1997年第3期54-61,共8页
文摘
清末今文经学三大师对《春秋》经传的议论得失(续)杨向奎下面将就上期文中提的问题,说明我们的看法。廖、康两位都是中国近代经学大师,他们之间既有接触,交换著作,互有影响是当然的。谈不上抄袭问题。而康有为的学说结合清末变法,在中国政治及思想史上发生巨大影响...
关键词
康有为
今文经学
《春秋》经传
《新学伪经考》
《周礼》
《孔子改制考》
《大同书》
廖季平
《公羊》学
古学
分类号
K252 [历史地理—中国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论“性命古训”
被引量:
3
9
作者
杨向奎
出处
《史学集刊》
CSSCI
北大核心
1992年第1期27-31,共5页
文摘
清代汉学大师并从事于哲学思想工作,反对宋代理学而纠正理学思想之偏颇者,最著者当推戴东原。东原是一位汉学大师,是乾嘉学派开创者之一,但他学及宋学而有所深造,独树一帜,诚如后来王国维先生所谓欲与朱子争席者。但于此他的从事汉学的弟子不理解,同时的汉学家也不理解,以为东原朴学自有千秋,何必弄此玄虚。而在东原稍后,亦从事于汉学的显宦阮元不然,他继续“汉宋之争”,而有所成就。
关键词
《孟子》
理学思想
性命
论语
阮元
汉学家
性善性恶
朱子
思想史
哲学思想
分类号
K0 [历史地理—历史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中国古代纵横家论》座谈会在济南召开合纵连横与中华一统
10
作者
杨向奎
出处
《管子学刊》
1996年第4期77-78,共2页
文摘
自山东人民出版社于1995年5月出版山东大学郑杰文先生的《中国古代纵横家论》以来,在学术界引起较大反响。山东大学和山东人民出版社于1996年9月12日在济联合召开“《中国古代纵横家论》座谈会”,杨向奎、刘蔚华、徐北文、董治安、丁冠之、李伯齐、周立升、张可礼等20余位文史专家参加座谈会并发言,张岱年、郑良树(香港)、李绍(美国)等教授寄来了书面发言。山东大学党委书记曾繁仁、山东出版总社总编钱海骅到会讲话。大家赞扬此书对战国纵横家研究的开创价值和扎实学风。
关键词
战国纵横家
中国古代
合纵连横
座谈会
纵横捭阖
杨向奎
山东大学
开创价值
张岱年
社会文化
分类号
K204 [历史地理—中国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回忆《禹贡》
被引量:
3
11
作者
杨向奎
机构
不详
出处
《历史地理》
1981年第1期223-224,共2页
文摘
1931年秋,我由北大文预科升入历史系。当时决定我选择历史系的原因是这时我读了摩尔根的《古代社会》,郭沫若先生的《中国古代社会研究》和顾颉刚先生的《古史辨》;后者和前两者的内容和观点都不一致,但它那华丽的文辞。
关键词
《禹贡》
《古代社会》
历史系
《中国古代社会研究》
郭沫若先生
顾颉刚先生
摩尔根
《古史辨》
分类号
K82 [历史地理—历史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发刊词
12
作者
杨向奎
出处
《管子学刊》
1987年第1期4-6,共3页
文摘
管夷吾字敬仲,出于姬姓而居于齐;齐,姜太公封国,姬姜联姻乃宗周之传统。齐桓公得国后,厚礼管仲以为大夫,与鲍叔矛、隰朋、高傒等其修国政。盖春秋时代,生产趋于发达,井田崩溃,公社瓦解,而民多游离,于是管仲重定安民之策,定人之居,制国以为二十一乡,工商之乡六,士乡十五。
关键词
法家
管子
管仲
齐桓公
道家
老子
韩非子
太史公
姜太公
明堂
分类号
B226.1 [哲学宗教—中国哲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注重实践的思想家颜元
13
作者
杨向奎
出处
《北方论丛》
1980年第1期84-93,共10页
文摘
(一)颜习斋的思想渊源 颜元字易直又字浑然,号其居日习斋(公元1635——1704年)。父昶为蠡县朱翁义子,明末,其父以不得于朱家,随清兵去,母亦改嫁,元寄养朱家,生活较苦,所谓“生于穷乡,育于异姓,饱更忧患”者。
关键词
颜元
思想家
实践
思想渊源
分类号
G40-09 [文化科学—教育学原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周礼在齐论—读惠士奇“礼说”
杨向奎
《管子学刊》
1988
1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论《吕刑》
杨向奎
《管子学刊》
1990
1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唐代奉敕撰写墓志的制度化及其影响
杨向奎
《中国文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6
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唐代守选起始时间考
杨向奎
《北方论丛》
CSSCI
北大核心
2010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亲属自撰墓志文的叙事特点及其文学意义
杨向奎
《中国文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8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6
论“公羊学派”
杨向奎
《管子学刊》
1991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7
清末今文经学三大师对《春秋》经传的议论得失
杨向奎
《管子学刊》
1997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8
清末今文经学三大师对《春秋》经传的议论得失(续)
杨向奎
《管子学刊》
1997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9
论“性命古训”
杨向奎
《史学集刊》
CSSCI
北大核心
1992
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0
《中国古代纵横家论》座谈会在济南召开合纵连横与中华一统
杨向奎
《管子学刊》
1996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1
回忆《禹贡》
杨向奎
《历史地理》
1981
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2
发刊词
杨向奎
《管子学刊》
1987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3
注重实践的思想家颜元
杨向奎
《北方论丛》
1980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