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9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静女”非“美女”——与熊焰先生商榷
被引量:
4
1
作者
杨合鸣
赫琳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96-98,共3页
《诗·邶风·静女》“静女其姝”之“静女”,有的学者训作“美女”。本文认为 ,“静”通“靖”,“靖”含“善”、“淑”义 ,因此 ,“静女”即“善女”、“淑女”,而非“美女”
关键词
诗经
静女
善女
淑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诗经》叠根词皆为形容词
被引量:
7
2
作者
杨合鸣
周德旗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7年第4期90-92,共3页
《诗经》中,叠根词使用频率颇高,且较为复杂,很有探讨的必要。叠根词属何种词性,古今学者看法并不一致。本文认为凡叠根词皆为形容词,而古今有的学者则认为叠根词中有少数名词和动词。文章从前人的训释及词根的意义两个方面论证了...
《诗经》中,叠根词使用频率颇高,且较为复杂,很有探讨的必要。叠根词属何种词性,古今学者看法并不一致。本文认为凡叠根词皆为形容词,而古今有的学者则认为叠根词中有少数名词和动词。文章从前人的训释及词根的意义两个方面论证了叠根词确属形容词。至于后代产生了一些重叠式的名词和动词则另当别论,不可与《诗经》中的叠根词混为一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诗经》
叠根词
形容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古代汉语多标被动句试论
3
作者
杨合鸣
王金芳
《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CSSCI
2003年第1期98-102,共5页
所谓多标被动句 ,即句中含有两个以上语标的被动句。按句中含语标多少 ,可将多标被动句分为三种类型 ,即双标被动句、三标被动句及四标被动句。多标被动句是由单标或双标被动句杂糅而成的。无论是双标被动句 ,还是三标、四标被动句 ,其...
所谓多标被动句 ,即句中含有两个以上语标的被动句。按句中含语标多少 ,可将多标被动句分为三种类型 ,即双标被动句、三标被动句及四标被动句。多标被动句是由单标或双标被动句杂糅而成的。无论是双标被动句 ,还是三标、四标被动句 ,其中有一个语标为主标 ,其他一个或二个、三个语标则为次标。主标表明句子的被动性质 ,次标起凑足音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代汉语
多标被动句
主标
次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诗经》特殊衬字式探析
4
作者
杨合鸣
《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9年第6期59-60,共2页
本文论述了《诗经》特殊衬字式的六种语法结构类型,即主谓式、述宾式、状中式、述补式、连谓式及定中式。此外还简要论述了特殊衬字式与非特殊衬字式的主要区别。研究特殊衬字式。
关键词
衬字
特殊衬字式
语法结构类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诗经》“名·是·动”式新考
被引量:
7
5
作者
杨合鸣
李云贵
《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1987年第4期82-88,共7页
《诗经》中“名·是·动”句特多,据统计,共有七十余例。对这种句式,前贤虽有论及,但是,或执于一隅,失之偏颇;或考辨不周,尚欠允当。因而全面系统地探讨“名·是·动”式,无论是对正确研读《诗经》,还是对汉语史的研究...
《诗经》中“名·是·动”句特多,据统计,共有七十余例。对这种句式,前贤虽有论及,但是,或执于一隅,失之偏颇;或考辨不周,尚欠允当。因而全面系统地探讨“名·是·动”式,无论是对正确研读《诗经》,还是对汉语史的研究,无疑是一项不可缺少的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诗经
衬音助词
宾语前置
意谓
句式
前置宾语
不及物动词
小雅
汉语史
语法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说文》引《诗》略考
被引量:
3
6
作者
杨合鸣
《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1991年第1期20-23,共4页
【正】 东汉许慎《说文解字》是我国第一部按部首编排的字典。为了注音释义,《说文》一共援引《诗经》例句达380条,其中用以注音者15条,用以释义者365条。用以注音者如:《说文·目部》“(目必),直视也。读若《诗》曰‘泌彼泉水。’...
【正】 东汉许慎《说文解字》是我国第一部按部首编排的字典。为了注音释义,《说文》一共援引《诗经》例句达380条,其中用以注音者15条,用以释义者365条。用以注音者如:《说文·目部》“(目必),直视也。读若《诗》曰‘泌彼泉水。’”《说文·瞿部》:“矍,佳欲逸走也。读若《诗》云‘矿彼淮夷’之矿。”《毛诗》“泌”作“毖”,“(禾广)”作“憬”。可见,考察《说文》引《诗》注音,不仅可以明白字的读音,还可以了解《诗经》的异文。因这易于理解,故这里略而不论。用以释义者情况则相当复杂。王念孙说:“《说文》之训,首列制字之本意。而亦不废假借,凡言一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传
释义
诗经
说文解字注
引申义
意谓
王念孙
段玉裁
本义
易于理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再论《诗经》“有…其…”式——与华学诚同志商榷
7
作者
杨合鸣
李云贵
《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1988年第6期115-119,共5页
【正】 杨合鸣题为《略论〈诗经〉’有…其…’式》一文曾载《中国语文》82年第1期上.为叙述方便,姑且将这种句式写作'有A其B'式.本文的主要论点是:1.凡属'有A其B'式,其'A'当为形容词,其'B'当为名词,...
【正】 杨合鸣题为《略论〈诗经〉’有…其…’式》一文曾载《中国语文》82年第1期上.为叙述方便,姑且将这种句式写作'有A其B'式.本文的主要论点是:1.凡属'有A其B'式,其'A'当为形容词,其'B'当为名词,似无例外;2.'有A其B'式即等于'AA其B'和'其BAA'式.这三种句式有一共同特点,即句中之'A'和'AA'均为形容词,'B'均为名词,似亦无例外;3.'有A其B'式中的'其'为指示代词,它相当于现代汉语'它的'”之意,用作'B'的定语;4.'有A其B'、'AA其B'式中的'有A'、'AA'为倒置谓语.以上这些观点无疑是正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诗经
再论
毛传
形容词
无异议
左传
朱熹
今注
名词
现代汉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动·之·名”式新探
8
作者
杨合鸣
周秀霞
《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1996年第1期99-102,共4页
“动·之·名”式新探杨合鸣,周秀霞“动·之·名”是一种一向有争议的句式,至今尚无定论。或以为含述双宾及述宾补二式,或以为含述双宾及述单宾二式。以上二说均失之偏颇,不甚全面。其实这种句式内部语法结构关系...
“动·之·名”式新探杨合鸣,周秀霞“动·之·名”是一种一向有争议的句式,至今尚无定论。或以为含述双宾及述宾补二式,或以为含述双宾及述单宾二式。以上二说均失之偏颇,不甚全面。其实这种句式内部语法结构关系相当复杂,它包括连动、定中、兼语、述宾补、述单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之·名
“之”
介词“于”
双宾式
“其”
晏子春秋
兼语式
直接宾语
韩非子
语法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经传释词》黄侃批语略评
9
作者
杨合鸣
《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1992年第6期103-106,共4页
黄侃先生在《经传释词》天头之上所作的批语具有很高的学术价值和实用价值。本文从以下四个方面作了全面阐述:一是谈引申。实词虚化的途径之一是词义的引申。对此前贤少有论及。黄先生揭示了一条重要的词义演变规律,即由实词义引申出虚...
黄侃先生在《经传释词》天头之上所作的批语具有很高的学术价值和实用价值。本文从以下四个方面作了全面阐述:一是谈引申。实词虚化的途径之一是词义的引申。对此前贤少有论及。黄先生揭示了一条重要的词义演变规律,即由实词义引申出虚词义。这对探求虚词义的来源很有启迪作用。二是论通假。虚词通假现象前人虽有论及,但语焉不详。黄先生运用“声近义通”的原理,揭示了虚词“数义所由生”的奥秘。明乎此,可收到执简驭繁、事半功倍之效。三是作申补。黄先生对《释词》未尽未明之处均作了申补,如申补异体字、省文、本字、义通之理等。这对准确地理解虚词义颇有助益。四是正讹误。黄先生订正《释词》失误多处,皆有理有据,令人信服。这有助于推动训诂学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传释词
黄侃
声近义通
词义引申
演变规律
实词虚化
异体字
虚词
通假现象
通假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静女”非“美女”——与熊焰先生商榷
被引量:
4
1
作者
杨合鸣
赫琳
机构
武汉大学文学院
出处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96-98,共3页
文摘
《诗·邶风·静女》“静女其姝”之“静女”,有的学者训作“美女”。本文认为 ,“静”通“靖”,“靖”含“善”、“淑”义 ,因此 ,“静女”即“善女”、“淑女”,而非“美女”
关键词
诗经
静女
善女
淑女
Keywords
Shijing(诗经)
Jingnü(静女)
a kind girl
a gentle woman
分类号
H131 [语言文字—汉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诗经》叠根词皆为形容词
被引量:
7
2
作者
杨合鸣
周德旗
机构
武汉大学中文系
武汉市马房山中学
出处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7年第4期90-92,共3页
文摘
《诗经》中,叠根词使用频率颇高,且较为复杂,很有探讨的必要。叠根词属何种词性,古今学者看法并不一致。本文认为凡叠根词皆为形容词,而古今有的学者则认为叠根词中有少数名词和动词。文章从前人的训释及词根的意义两个方面论证了叠根词确属形容词。至于后代产生了一些重叠式的名词和动词则另当别论,不可与《诗经》中的叠根词混为一谈。
关键词
《诗经》
叠根词
形容词
分类号
I207.22 [文学—中国文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古代汉语多标被动句试论
3
作者
杨合鸣
王金芳
机构
武汉大学人文科学学院
出处
《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CSSCI
2003年第1期98-102,共5页
文摘
所谓多标被动句 ,即句中含有两个以上语标的被动句。按句中含语标多少 ,可将多标被动句分为三种类型 ,即双标被动句、三标被动句及四标被动句。多标被动句是由单标或双标被动句杂糅而成的。无论是双标被动句 ,还是三标、四标被动句 ,其中有一个语标为主标 ,其他一个或二个、三个语标则为次标。主标表明句子的被动性质 ,次标起凑足音节。
关键词
古代汉语
多标被动句
主标
次标
Keywords
classical Chinese
multi\|marked
passive sentence
分类号
H14 [语言文字—汉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诗经》特殊衬字式探析
4
作者
杨合鸣
机构
武汉大学人文学院
出处
《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9年第6期59-60,共2页
文摘
本文论述了《诗经》特殊衬字式的六种语法结构类型,即主谓式、述宾式、状中式、述补式、连谓式及定中式。此外还简要论述了特殊衬字式与非特殊衬字式的主要区别。研究特殊衬字式。
关键词
衬字
特殊衬字式
语法结构类型
分类号
I222.2 [文学—中国文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诗经》“名·是·动”式新考
被引量:
7
5
作者
杨合鸣
李云贵
出处
《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1987年第4期82-88,共7页
文摘
《诗经》中“名·是·动”句特多,据统计,共有七十余例。对这种句式,前贤虽有论及,但是,或执于一隅,失之偏颇;或考辨不周,尚欠允当。因而全面系统地探讨“名·是·动”式,无论是对正确研读《诗经》,还是对汉语史的研究,无疑是一项不可缺少的工作。
关键词
诗经
衬音助词
宾语前置
意谓
句式
前置宾语
不及物动词
小雅
汉语史
语法关系
分类号
C55 [社会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说文》引《诗》略考
被引量:
3
6
作者
杨合鸣
出处
《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1991年第1期20-23,共4页
文摘
【正】 东汉许慎《说文解字》是我国第一部按部首编排的字典。为了注音释义,《说文》一共援引《诗经》例句达380条,其中用以注音者15条,用以释义者365条。用以注音者如:《说文·目部》“(目必),直视也。读若《诗》曰‘泌彼泉水。’”《说文·瞿部》:“矍,佳欲逸走也。读若《诗》云‘矿彼淮夷’之矿。”《毛诗》“泌”作“毖”,“(禾广)”作“憬”。可见,考察《说文》引《诗》注音,不仅可以明白字的读音,还可以了解《诗经》的异文。因这易于理解,故这里略而不论。用以释义者情况则相当复杂。王念孙说:“《说文》之训,首列制字之本意。而亦不废假借,凡言一日。
关键词
毛传
释义
诗经
说文解字注
引申义
意谓
王念孙
段玉裁
本义
易于理解
分类号
C55 [社会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再论《诗经》“有…其…”式——与华学诚同志商榷
7
作者
杨合鸣
李云贵
出处
《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1988年第6期115-119,共5页
文摘
【正】 杨合鸣题为《略论〈诗经〉’有…其…’式》一文曾载《中国语文》82年第1期上.为叙述方便,姑且将这种句式写作'有A其B'式.本文的主要论点是:1.凡属'有A其B'式,其'A'当为形容词,其'B'当为名词,似无例外;2.'有A其B'式即等于'AA其B'和'其BAA'式.这三种句式有一共同特点,即句中之'A'和'AA'均为形容词,'B'均为名词,似亦无例外;3.'有A其B'式中的'其'为指示代词,它相当于现代汉语'它的'”之意,用作'B'的定语;4.'有A其B'、'AA其B'式中的'有A'、'AA'为倒置谓语.以上这些观点无疑是正确的.
关键词
诗经
再论
毛传
形容词
无异议
左传
朱熹
今注
名词
现代汉语
分类号
C55 [社会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动·之·名”式新探
8
作者
杨合鸣
周秀霞
出处
《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1996年第1期99-102,共4页
文摘
“动·之·名”式新探杨合鸣,周秀霞“动·之·名”是一种一向有争议的句式,至今尚无定论。或以为含述双宾及述宾补二式,或以为含述双宾及述单宾二式。以上二说均失之偏颇,不甚全面。其实这种句式内部语法结构关系相当复杂,它包括连动、定中、兼语、述宾补、述单宾、...
关键词
动·之·名
“之”
介词“于”
双宾式
“其”
晏子春秋
兼语式
直接宾语
韩非子
语法结构
分类号
H141 [语言文字—汉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经传释词》黄侃批语略评
9
作者
杨合鸣
出处
《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1992年第6期103-106,共4页
文摘
黄侃先生在《经传释词》天头之上所作的批语具有很高的学术价值和实用价值。本文从以下四个方面作了全面阐述:一是谈引申。实词虚化的途径之一是词义的引申。对此前贤少有论及。黄先生揭示了一条重要的词义演变规律,即由实词义引申出虚词义。这对探求虚词义的来源很有启迪作用。二是论通假。虚词通假现象前人虽有论及,但语焉不详。黄先生运用“声近义通”的原理,揭示了虚词“数义所由生”的奥秘。明乎此,可收到执简驭繁、事半功倍之效。三是作申补。黄先生对《释词》未尽未明之处均作了申补,如申补异体字、省文、本字、义通之理等。这对准确地理解虚词义颇有助益。四是正讹误。黄先生订正《释词》失误多处,皆有理有据,令人信服。这有助于推动训诂学的发展。
关键词
经传释词
黄侃
声近义通
词义引申
演变规律
实词虚化
异体字
虚词
通假现象
通假字
分类号
C55 [社会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静女”非“美女”——与熊焰先生商榷
杨合鸣
赫琳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4
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诗经》叠根词皆为形容词
杨合鸣
周德旗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7
7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古代汉语多标被动句试论
杨合鸣
王金芳
《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CSSCI
2003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诗经》特殊衬字式探析
杨合鸣
《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9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诗经》“名·是·动”式新考
杨合鸣
李云贵
《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1987
7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6
《说文》引《诗》略考
杨合鸣
《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1991
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7
再论《诗经》“有…其…”式——与华学诚同志商榷
杨合鸣
李云贵
《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1988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8
“动·之·名”式新探
杨合鸣
周秀霞
《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1996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9
《经传释词》黄侃批语略评
杨合鸣
《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1992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