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善恶有报”非迷信
1
作者 杨司佼 《养猪》 2014年第2期128-128,共1页
中国有句俗语:“善有善报,恶有恶报。”可能不少人会觉得这个说法有点迷信。其实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是有科学道理的。所谓善恶,是指个体的行为是否符合社会道德规范,是否利于社会与他人。一方面,道德感是我们每个人内一心的“法... 中国有句俗语:“善有善报,恶有恶报。”可能不少人会觉得这个说法有点迷信。其实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是有科学道理的。所谓善恶,是指个体的行为是否符合社会道德规范,是否利于社会与他人。一方面,道德感是我们每个人内一心的“法律”,当一个人的行为经常违背社会道德规范,危害社会与他人利益时,其内心会受到“良心”的自我拷问,因而会矛盾重重,心理压力很大。另一方面,人最害怕的是孤独。一个经常‘行恶”的人,往往为众人所不齿,被周围人疏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迷信 道德规范 人的行为 心理压力 社会 心理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精神病药物引起锥体外系副反应
2
作者 杨司佼 《护理学杂志(综合版)》 1990年第1期33-34,共2页
关键词 抗精神病药 锥体外系反应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恐怖症的心理护理
3
作者 杨司佼 《护理学杂志(综合版)》 1990年第4期174-174,169,共2页
恐怖症是一种与社会心理因素有密切关系的疾病。由于病人的个性特征和他们所遭遇的社会心理因素,对本症的发生、发展和预后都有着重要影响,故护理中以心理护理最为重要。本文就此谈几点体会。一、打断“病理性循环”:多数病人由于缺乏... 恐怖症是一种与社会心理因素有密切关系的疾病。由于病人的个性特征和他们所遭遇的社会心理因素,对本症的发生、发展和预后都有着重要影响,故护理中以心理护理最为重要。本文就此谈几点体会。一、打断“病理性循环”:多数病人由于缺乏对疾病的正确认识,对于疾病造成的痛苦及病后给工作、学习、生活等方面带来的影响不能正确对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恐怖症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莫在家旁找对象
4
作者 杨司佼 《农业开发与装备》 1997年第1期54-54,共1页
报载,中国科学院最近对我国六省19000余戶农民家庭的调查表明:我国绝大多数农民的通婚范围不超过25公里,其中80%的农民通婚不出县,57%不出乡,30%不出村。 看了这则报道,我想起了近年来国内心理学工作者做的两项调查。
关键词 儿童生长发育 非近亲结婚 遗传病 血缘关系 中国科学院 身体形态 社会适应能力 智能发展 农民家庭 民族素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治便秘验方二则
5
作者 杨司佼 《农村百事通》 1995年第10期56-56,共1页
一、核桃10枚、蜂蜜两汤匙。将核桃去壳后与蜂蜜拌匀,于睡觉前细嚼慢咽服下。 二、萝卜子即中药莱菔子,对儿童、成人、老年各年龄阶段的顽固性便秘均有良好效果。用法是将萝卜子炒黄碾粉,装瓶密封,每晚用开水送服10~30克,视年龄大小及... 一、核桃10枚、蜂蜜两汤匙。将核桃去壳后与蜂蜜拌匀,于睡觉前细嚼慢咽服下。 二、萝卜子即中药莱菔子,对儿童、成人、老年各年龄阶段的顽固性便秘均有良好效果。用法是将萝卜子炒黄碾粉,装瓶密封,每晚用开水送服10~30克,视年龄大小及体质强弱酌情增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萝卜子 验方二则 年龄阶段 顽固性便秘 视年龄 蜂蜜 核桃 应停服 儿童 莱菔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手淫无害”却为何影响精力
6
作者 杨司佼 《农村新技术》 1995年第12期58-58,共1页
关键词 手淫者 身心反应 身心健康 心理压力 疲劳感 感到头晕 疑惑不解 成绩下降 疲劳期 最好的办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