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性信息干扰素(PB-ROPEL)防治棉红铃虫试验 |
杨可胜
程福如
潘泽义
凌君扬
宋加祥
朱加保
刘方志
郑曙峰
野村裕子
青山勉
|
《中国棉花》
北大核心
|
2001 |
4
|
|
2
|
棉花抗虫性鉴定技术的研究 |
杨可胜
产焰坤
陈军
郑曙峰
朱加保
关文健
刘方志
胡积送
江本利
路曦结
唐胜
|
《安徽农业科学》
CAS
|
2002 |
3
|
|
3
|
信优灵PB-ROPEL防治棉红铃虫试验研究 |
杨可胜
程福如
潘泽义
董则鸿
刘效明
罗定荣
野村裕子
青山勉
凌万开
熊桂和
|
《安徽农业科学》
CAS
|
1999 |
2
|
|
4
|
棉花应用DPC化调效果及使用方法 |
杨可胜
易成新
朱延金
杨金龙
|
《安徽农业科学》
CAS
|
1995 |
4
|
|
5
|
性信息干扰素防治棉红铃虫、棉铃虫试验研究 |
杨可胜
潘泽义
程福如
刘方志
朱家保
郑曙峰
张协柔
石迪生
许小斌
马自胜
|
《安徽农业科学》
CAS
|
2001 |
0 |
|
6
|
棉田应用乙缩调节剂防病增产技术研究 |
杨可胜
程福如
姚大瑞
刘方志
潘泽义
石磊岩
王波
朱延金
|
《安徽农业科学》
CAS
|
1998 |
0 |
|
7
|
棉花花生间作复合群体效应及配套栽培技术 |
胡积送
杨可胜
产焰坤
吴应祥
|
《安徽农业科学》
CAS
|
2002 |
9
|
|
8
|
生物农药Bt对棉铃虫及其天敌的影响 |
朱加保
杨可胜
程福如
潘泽义
许晓斌
马自胜
钱玉霞
|
《安徽农业科学》
CAS
|
2001 |
2
|
|
9
|
乙缩调节剂防治棉花烂铃技术的研究 |
王波
石磊岩
姚大瑞
杨可胜
程福如
|
《植物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
1995 |
1
|
|
10
|
棉花高产优质高效优化栽培模型研究 |
程福如
姚大瑞
杨可胜
任德美
王永海
|
《安徽农业科学》
CAS
|
1998 |
1
|
|
11
|
安徽沿江棉区棉田杂草除草剂筛选 |
潘泽义
刘方志
杨可胜
|
《安徽农业科学》
CAS
|
1998 |
1
|
|
12
|
3种除草剂防除直播棉田杂草试验 |
李淑英
杨可胜
潘泽义
|
《中国棉花》
|
2000 |
1
|
|
13
|
转基因抗虫棉品种间配合力及杂种优势研究 |
产焰坤
江本利
郑曙峰
何团结
胡积送
杨可胜
易成新
|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
2006 |
0 |
|
14
|
棉花抗虫不育系特性及高产制种技术 |
产焰坤
杨可胜
路曦结
陈军
关文键
朱加保
江本利
杜庆喜
|
《安徽农业科学》
CAS
|
2002 |
0 |
|
15
|
“皖杂40”(皖棉13号)高效栽培平衡施肥技术研究 |
唐胜
郑曙峰
产焰坤
潘泽义
杨可胜
李文才
|
《安徽农业科学》
CAS
|
1999 |
0 |
|
16
|
江淮丘陵易旱地区棉花节本高效综合栽培技术规范 |
郑曙峰
唐胜
李文才
潘泽义
杨可胜
产焰坤
|
《安徽农业科学》
CAS
|
2000 |
0 |
|
17
|
栽培因子对棉花烂铃影响的数学模型研究 |
姚大瑞
杨可胜
程福如
任德美
|
《安徽农业科学》
CAS
|
1994 |
0 |
|
18
|
杂交棉皖杂8号在滁州市的种植表现及栽培技术 |
刘国斌
高山
产焰坤
杨可胜
|
《现代农业科技》
|
2006 |
0 |
|
19
|
抗虫杂交棉F_2代杂种优势利用初探 |
江本利
产焰坤
杨可胜
郑曙峰
|
《安徽农业科学》
CAS
|
2004 |
6
|
|
20
|
安徽沿江棉区栽培因子对烂铃的影响 |
杨可胜
胡积送
|
《中国棉花》
北大核心
|
1993 |
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