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3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贵阳市油炸食品中苯并芘的测定及其安全评价 被引量:18
1
作者 杨占南 彭全材 +3 位作者 罗世琼 曲明忻 余正文 张明时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0期449-452,共4页
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食用油炸食品中苯并[α]芘的测定方法。通过先超声提取,后皂化的处理,采用迪马C18色谱柱(4.6mm×250mm,5μm);乙腈-水为流动相,梯度洗脱;荧光检测器,激发波长为385nm;检测波长为405nm;苯并[α]芘在(0.005~1.... 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食用油炸食品中苯并[α]芘的测定方法。通过先超声提取,后皂化的处理,采用迪马C18色谱柱(4.6mm×250mm,5μm);乙腈-水为流动相,梯度洗脱;荧光检测器,激发波长为385nm;检测波长为405nm;苯并[α]芘在(0.005~1.0μg/ml)范围呈线性,其线性回归方程为:Y=2×107X+31012;相关系数R=0.9990;苯并[α]芘在0.005、0.015、0.050μg三个添加浓度水平上的回收率为118.08%、100.67%、104.54%。本法色谱条件易于掌握,测得数据重复性好,线性关系好,精密度和准确度均能满足分析要求。同时本实验对贵阳市主要油炸食品店油炸食品中苯并[α]芘含量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其含量在1.04~5.08μg/kg之间,平均含量为2.87μg/kg,表明传统的油炸食品安全性对人的健康造成不同程度的影响;人群复杂的地方食品安全受到威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评价 苯并[α]芘 油炸食品 高效液相色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聚类及主成分分析的山慈菇质量评价 被引量:7
2
作者 杨占南 桂阳 +3 位作者 余正文 刘作易 罗世琼 朱国胜 《广东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7期90-92,共3页
为了评价山慈菇的质量,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比较分析山慈菇的主要化学成分,基于聚类分析和主成分分析的基本原理和分析方法,对15个不同产地及采收期的山慈菇样品的色谱峰面积进行区分和分类。结果显示,相似化学成分可以进行分区及分类。聚... 为了评价山慈菇的质量,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比较分析山慈菇的主要化学成分,基于聚类分析和主成分分析的基本原理和分析方法,对15个不同产地及采收期的山慈菇样品的色谱峰面积进行区分和分类。结果显示,相似化学成分可以进行分区及分类。聚类分析和主成分分析评价山慈菇的质量具有一致性,研究结果对山慈菇的合理利用和开发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类分析 主成分分析 山慈菇 质量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贵州不同海拔鱼腥草代谢产物主要特征(英文) 被引量:2
3
作者 杨占南 彭全材 +5 位作者 罗世琼 余正文 赵超 朱国胜 桂阳 夏品华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6期261-269,共9页
对贵州不同海拔鱼腥草中绿原酸、芦丁、槲皮素、槲皮苷、金丝桃苷、山奈素、异鼠李素、槲皮素-3-O-β-D-葡萄糖苷以及挥发性化学成分行研究,通过HPLC分析绿原酸和黄酮类化合物,挥发性化学成分利用顶空固相微萃取结合气-质联用(HS-SPME-G... 对贵州不同海拔鱼腥草中绿原酸、芦丁、槲皮素、槲皮苷、金丝桃苷、山奈素、异鼠李素、槲皮素-3-O-β-D-葡萄糖苷以及挥发性化学成分行研究,通过HPLC分析绿原酸和黄酮类化合物,挥发性化学成分利用顶空固相微萃取结合气-质联用(HS-SPME-GC/MS)进行分析,总挥发油的含量用水蒸气蒸馏提取获得。结果表明:鱼腥中绿原酸和黄酮的含量分别在海拔1400~1500m和500~600m有较高的含量;鱼腥草精油在海拔600~700m有较高的含量,甲基正壬酮含量随海拔的增加而变化在700~800m有较高的含量;单萜(蒎烯)、倍半萜(石竹烯(Ⅱ))、脂肪酮(甲基正壬酮)、脂肪酸(羊油酸)和脂肪酸酯(2,6,10,14-四甲基十五酸甲酯)的含量在不同的海拔有显著的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相色谱-质联用仪(GC-MS) 顶空固相微萃取(HS-SPME) 高效液相色谱(HPLC) 鱼腥草 代谢产物 特征 海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鱼腥草浸泡酒的多酚和香味成分分析及其抗氧化活性 被引量:4
4
作者 杨占南 孙一铭 +3 位作者 罗世琼 谌金吾 余正文 孙敏 《酿酒科技》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0期40-42,45,共4页
利用顶空固相微萃取(HS-SPME)结合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GC-MS)分析鱼腥草浸泡酒中香味成分以及紫外分光光度计(UV)测定其多酚含量及1,1-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结果表明,主要香味成分为羧酸及羧酸酯、醇类、萜类以... 利用顶空固相微萃取(HS-SPME)结合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GC-MS)分析鱼腥草浸泡酒中香味成分以及紫外分光光度计(UV)测定其多酚含量及1,1-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结果表明,主要香味成分为羧酸及羧酸酯、醇类、萜类以及醛酮类物质,其中己酸乙酯占检出成分的66.94%,丁酸乙酯(6.55%),月桂烯(4.51%),戊酸乙酯(2.00%),并检测出药理学活性的甲基正壬酮和乙酰龙脑等物质;多酚含量为1.92 mg/mL,自由基清除率为62.00%。结果表明,因鱼腥草有较独特的化学以及丰富的营养成分,使得鱼腥草浸泡酒具有较丰富的营养及药理成分物质,具有一定的保健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鱼腥草 浸泡酒 多酚 香味成分 抗氧化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鱼腥草中酚类物质及其与土壤酶活性的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1
5
作者 杨占南 孙一铭 +3 位作者 罗世琼 余正文 谌金吾 孙敏 《广东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2期119-124,共6页
收集贵州省不同来源的35个鱼腥草(Houttuynia cordata Thunb.)样品及其生长地土壤样品,利用高效液相色谱仪和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分别测定植株样品中多酚、总黄酮、总绿原酸、山奈酚-3-O-葡萄糖苷、金丝桃苷、槲皮苷、芦丁、槲皮素、山... 收集贵州省不同来源的35个鱼腥草(Houttuynia cordata Thunb.)样品及其生长地土壤样品,利用高效液相色谱仪和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分别测定植株样品中多酚、总黄酮、总绿原酸、山奈酚-3-O-葡萄糖苷、金丝桃苷、槲皮苷、芦丁、槲皮素、山奈素和异鼠李素含量以及土壤中的土壤酶活性,并用SPSS软件对化合物含量与土壤酶活性进行相关性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样品中多酚、总黄酮和总绿原酸含量有显著差异;多酚与土壤中过氧化氢酶、多酚氧化酶和蔗糖酶活性具有极显著正相关;总黄酮和总绿原酸均分别与磷酸酶和尿酶、多酚氧化酶具有极显著正相关;样品中山奈酚-3-O-葡萄糖苷、金丝桃苷、槲皮苷、芦丁、槲皮素、山奈素和异鼠李素含量有显著差异,除磷酸酶、尿酶活性与山奈素和异鼠李素含量具有显著正相关外,与过氧化氢酶、多酚氧化酶和蔗糖酶相关不显著。试验结果表明,土壤酶活性引起的土壤代谢性能可揭示土壤代谢作用强度及其适应外界环境和维持植物生长条件的能力,植物生长条件反过来作用于土壤代谢从而影响酶的活性,其酚类物质通过根系分泌影响酶的活性作用,单个化合物代谢主要受其他环境因子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鱼腥草 多酚 总绿原酸 总黄酮 土壤酶活性 相关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厚朴和凹叶厚朴的质量评价 被引量:1
6
作者 杨占南 孙一铭 +3 位作者 罗世琼 谌金吾 余正文 孙敏 《广东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5期108-111,共4页
利用高效液相色谱-二极管阵列检测器(HPLC-DAD)建立简单、快速、精确、同时测定厚朴和凹叶厚朴中绿原酸、芦丁、金丝桃苷、槲皮苷、槲皮素、和厚朴酚、厚朴酚的测定方法。色谱分离是反相C_(18)柱,以乙腈-0.1%甲酸为流动相梯度洗脱,在检... 利用高效液相色谱-二极管阵列检测器(HPLC-DAD)建立简单、快速、精确、同时测定厚朴和凹叶厚朴中绿原酸、芦丁、金丝桃苷、槲皮苷、槲皮素、和厚朴酚、厚朴酚的测定方法。色谱分离是反相C_(18)柱,以乙腈-0.1%甲酸为流动相梯度洗脱,在检测波长294 nm处进行分析。在研究的浓度范围内线性良好,r大于0.9995,回收率为98.28%~104.19%。该方法有效地应用于测定24个源于不同产地、不同采集时间的厚朴和凹叶厚朴样品中7个化学成分的测定。根据这7个特征化合物的浓度,利用聚类分析(HCA)及组成分分析(PCA)对这些厚朴和凹叶厚朴样品进行分类和区分,为合理利用和指导中药资源提供了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厚朴:凹叶厚朴:质量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硫(醇)代α-酮酸酯类化合物的合成及其神经营养活性
7
作者 杨占南 杨小生 +2 位作者 范明 丁爱石 郝小江 《中国药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295-298,共4页
目的 :设计、合成硫 (醇 )代α 酮酸酯类化合物 ,并对其神经营养活性进行初步的评价。方法 :基于先期工作 ,根据功效相关等原理设计、合成硫 (醇 )代α 酮酸酯类化合物 ,并运用体外PC12细胞缺氧存活模型 ,观察了目标化合物的神经营养作... 目的 :设计、合成硫 (醇 )代α 酮酸酯类化合物 ,并对其神经营养活性进行初步的评价。方法 :基于先期工作 ,根据功效相关等原理设计、合成硫 (醇 )代α 酮酸酯类化合物 ,并运用体外PC12细胞缺氧存活模型 ,观察了目标化合物的神经营养作用。结果与讨论 :设计、合成硫 (醇 )代α 酮酸酯类化合物 10个 ,其结构经1HNMR、13 CNMR和MS确定。初筛实验结果表明 ,大部分目标化合物对PC12细胞缺氧损伤具有显著的保护作用 ,其具有进一步研究的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硫(醇)代α-酮酸酯 PC12细胞 营养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成品酒中沉淀物的分析及解决方法的探讨
8
作者 杨占南 张松 +2 位作者 罗世琼 余正文 彭全材 《酿酒科技》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0期20-21,25,共3页
对贵州某知名酒业集团提供的沉淀白酒进行成分分析,探讨沉淀物形成的原因。结果表明,白酒中的沉淀物主要是十六碳酸,并用模拟实验进行了进一步的证实。
关键词 白酒 沉淀物 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陈皮中黄曲霉毒素测定及其安全评价 被引量:15
9
作者 王帆 乙引 +3 位作者 杨占南 罗世琼 余正文 叶俊 《广东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84-86,共3页
经免疫亲和柱处理,结合高效液相色谱-荧光检测仪,测定23个不同来源的陈皮中的黄曲霉毒素B1、B2、G1、G2的含量,以评价陈皮的安全性。结果显示,黄曲霉毒素B1、B2、G1、G2的含量分别在0~6.20、0~3.34、0~54.80、0~20.13μg/kg之间。... 经免疫亲和柱处理,结合高效液相色谱-荧光检测仪,测定23个不同来源的陈皮中的黄曲霉毒素B1、B2、G1、G2的含量,以评价陈皮的安全性。结果显示,黄曲霉毒素B1、B2、G1、G2的含量分别在0~6.20、0~3.34、0~54.80、0~20.13μg/kg之间。试验结果揭示了陈皮中药材的安全性对人体健康造成不同程度的影响,必要的安全评价对陈皮中药材的挑选和污染控制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免疫亲和柱 黄曲霉毒素 HPLC 安全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几种黔产绿茶中重金属污染分析 被引量:9
10
作者 余正文 杨占南 +2 位作者 张来 张红霞 张松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9期425-426,460,共3页
为研究都匀毛尖、湄潭翠芽、贵定雪芽、瀑布毛峰及梵净山翠峰茶中重金属污染状况,用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Pb,Cd,Cu含量,原子荧光光谱法测定Hg,As含量,并参照GB16740-1997、NY659-2003、WM/T2-2004及GB2762-2005对茶叶的重金属污染状况进... 为研究都匀毛尖、湄潭翠芽、贵定雪芽、瀑布毛峰及梵净山翠峰茶中重金属污染状况,用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Pb,Cd,Cu含量,原子荧光光谱法测定Hg,As含量,并参照GB16740-1997、NY659-2003、WM/T2-2004及GB2762-2005对茶叶的重金属污染状况进行评价。结果表明:五种绿茶中重金属含量依次为Cu>Pb>As>Cd>Hg;不同品种及同一品种不同等级的黔产绿茶中重金属含量有差异,但均未超出国家及行业标准的限量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茶 重金属 含量 原子吸收光谱法 原子荧光光谱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贵州省苗族发酵型酸汤中特征性成分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28
11
作者 汤庆莉 杨占南 吴天祥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9期165-166,共2页
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测定了贵州省苗族地区6种不同风味的发酵型酸汤中有机酸的含量,另外测定了酸汤中Ca、p、Fe、Zn、Se等矿物质。分析结果表明,苗族酸汤中的有机酸主要是乳酸、乙酸、酒石酸、柠檬酸和苹果酸等,其中以乳酸含量最高。苗族... 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测定了贵州省苗族地区6种不同风味的发酵型酸汤中有机酸的含量,另外测定了酸汤中Ca、p、Fe、Zn、Se等矿物质。分析结果表明,苗族酸汤中的有机酸主要是乳酸、乙酸、酒石酸、柠檬酸和苹果酸等,其中以乳酸含量最高。苗族酸汤中的乳酸、Ca、P等成分是酸汤的特征性成分。本研究为挖掘和认识贵州省少数民族地区发酵型风味营养食品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酵食品 苗族酸汤 有机酸 矿物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效液相色谱法同时测定青蒿中东莨菪内酯、猫眼草酚及猫眼草黄素 被引量:5
12
作者 余正文 王伯初 +2 位作者 杨占南 祝连彩 乙引 《中国酿造》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9期175-178,共4页
建立青蒿素抗疟相关化合物东莨菪内酯、猫眼草酚及猫眼草黄素的同时提取及其含量测定方法。采用乙醇回流提取3种化合物,HPLC-UV测定其含量,结果表明:乙醇回流提取3个目标化合物的回收率均在97.83%-99.48%之间,相对标准偏差CRSD... 建立青蒿素抗疟相关化合物东莨菪内酯、猫眼草酚及猫眼草黄素的同时提取及其含量测定方法。采用乙醇回流提取3种化合物,HPLC-UV测定其含量,结果表明:乙醇回流提取3个目标化合物的回收率均在97.83%-99.48%之间,相对标准偏差CRSD〈5.00%);3种化合物在各自的检测限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该方法的稳定性(RSD〈5.00%)、重现性(RSD〈5.00%)及精密度(RSD〈5.00%)良好。该方法简便、快速、线性范围宽,可用于青蒿药材及提取物中3种化合物的质量控制;特别适宜不同生长阶段青蒿样品中东莨菪内酯、猫眼草酚及猫眼草黄素含量的跟踪监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莨菪内酯 猫眼草酚 猫眼草黄素 液相色谱-紫外检测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气相色谱-质谱法测定金铁锁根挥发油化学成分 被引量:6
13
作者 曹桂红 杨占南 +2 位作者 周欣 陈华国 赵超 《理化检验(化学分册)》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1期1276-1277,1281,共3页
采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金铁锁根挥发油,毛细管柱气相色谱-质谱法测定了金铁锁根挥发油的化学成分,用面积归一化法定量。分离出71个峰,鉴定了其中的33种化学成分,占挥发油的89.62%,其主要成分为十六烷酸(19.25 %)、3-二十八烷酮(15.93%)... 采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金铁锁根挥发油,毛细管柱气相色谱-质谱法测定了金铁锁根挥发油的化学成分,用面积归一化法定量。分离出71个峰,鉴定了其中的33种化学成分,占挥发油的89.62%,其主要成分为十六烷酸(19.25 %)、3-二十八烷酮(15.93%)、水杨酸甲酯(9.73%)、9,12-十八二烯酸(8.95%)、2-萘基苯基胺(7.91%)、9-十八碳炔酸(6.50 %)、二十五烷(4.26%)、十五烷基醇(3.81%)、二十四烷(3.47%)、二十三烷(2.41%)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相色谱-质谱法 金铁锁 挥发油 化学成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厚朴中7种代谢产物含量 被引量:7
14
作者 方小平 乙引 +2 位作者 余正文 杨占南 胡光平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4期13054-13057,共4页
[目的]采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同时测定厚朴(Magnolia officinalis Rend.et Wils.)中7种代谢产物含量。[方法]色谱条件:Shim-pack CLC-ODS色谱柱(150mm×6mm,5μm);检测波长:320和294nm;流动相:A相为乙腈,B相为0.1%甲酸,采用梯度... [目的]采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同时测定厚朴(Magnolia officinalis Rend.et Wils.)中7种代谢产物含量。[方法]色谱条件:Shim-pack CLC-ODS色谱柱(150mm×6mm,5μm);检测波长:320和294nm;流动相:A相为乙腈,B相为0.1%甲酸,采用梯度洗脱。[结果]峰面积(y)对绿原酸、芦丁、金丝桃苷、槲皮苷、槲皮素、厚朴酚和和厚朴酚对照品溶液浓度(x)的回归方程分别为:y=1E+05x-306360(r=0.9998)、y=5E+04x-79920(r=0.9994)、y=5E+04x-55280(r=0.9999)、y=5E+04x-60530(r=0.9999)、y=2.5E+04x-57010(r=0.9998)、y=2E+04x+7102(r=0.9999)和y=2E+04x+11028(r=0.9999),各对照品溶液在3.125~100.00μg/ml内与峰面积有良好的线性关系。绿原酸、芦丁、金丝桃苷、槲皮苷、槲皮素、厚朴酚和和厚朴酚对照品的加样回收率分别为103.98%、101.65%、99.17%、103.59%、103.59%、102.44%、104.62%,RSD分别为3.37%、2.86%、3.02%、2.89%、2.86%、1.18%、3.67%。厚朴中各部位7种化合物含量存在一定的差异,在叶中,7种代谢产物均有积累,其中和厚朴酚、厚朴酚和槲皮苷的含量较高,金丝桃苷和槲皮素的含量较低。[结论]该研究建立的HPLC法简捷、方便,稳定性和重复性好,可为进一步开发利用厚朴提供依据,并为同时测定黄酮类化合物及酚类化合物提供新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厚朴 代谢产物 HPLC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法测定白酒中敌敌畏的残留量 被引量:5
15
作者 罗世琼 杨占南 +2 位作者 赵超 余正文 彭全材 《酿酒科技》 北大核心 2008年第7期93-95,共3页
建立一种快速、简便、准确测量白酒中敌敌畏残留量的方法。通过固相微萃取(SPE)处理,GC-MS分析仪,采用选择性离子扫描(SIM)进行测定。敌敌畏的回归方程为:Y=1286275 X+52194,线性范围为:50~800μg/L,相关系数:r=0.9990;平均回收率为:81... 建立一种快速、简便、准确测量白酒中敌敌畏残留量的方法。通过固相微萃取(SPE)处理,GC-MS分析仪,采用选择性离子扫描(SIM)进行测定。敌敌畏的回归方程为:Y=1286275 X+52194,线性范围为:50~800μg/L,相关系数:r=0.9990;平均回收率为:81.87%。本法操作简便、准确,重复性好,可用于敌敌畏残留量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析检测 GC-MS 白酒 敌敌畏 测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云南含笑花不同部位挥发性成分研究 被引量:8
16
作者 胡光平 方小平 +1 位作者 杨占南 陈奔流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4期7321-7323,共3页
[目的]研究云南含笑(Michelia yunnanensis)花不同部位挥发性成分分布状况。[方法]用顶空固相微萃取(HS-SPME)技术提取挥发性成分,用气相色谱-质谱(GC-MS)技术分析其组成。[结果]从花托中共鉴定出28种化合物,其中β-榄香烯(21.07%)、石... [目的]研究云南含笑(Michelia yunnanensis)花不同部位挥发性成分分布状况。[方法]用顶空固相微萃取(HS-SPME)技术提取挥发性成分,用气相色谱-质谱(GC-MS)技术分析其组成。[结果]从花托中共鉴定出28种化合物,其中β-榄香烯(21.07%)、石竹烯(30.78%)和大牻牛儿烯D(15.41%)为主要成分;从花瓣中共鉴定出27种化合物,主要成分为乙酸丁酯(62.56%)、乙酸乙酯(6.36%)、2,4-二异酸甲苯酯(4.67%)、2,4-二甲基-5-甲酰基-3-腈吡咯(4.04%)和2-甲基-丙酸乙酯(4.13%);从花丝中共鉴定出19种化合物,主要成分为2-甲基-1-丙醇(28.43%)、乙酸丁酯(20.93%)、2,4-二异酸甲苯酯(18.58%)和2,4-二甲基-5-甲酰基-3-腈吡咯(16.29%)。[结论]云南含笑花中的药效成分主要分布在花托,赋香成分则主要分布在花瓣和花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云南含笑 挥发性成分 分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同时蒸馏萃取法提取黔产鹅不食草挥发油的化学成分分析 被引量:6
17
作者 范菊娣 何平 杨占南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5期6986-6987,6991,共3页
[目的]探讨黔产鹅不食草挥发油的化学成分,为进一步开发利用鹅不食草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同时蒸馏萃取法(SDE)提取鹅不食草挥发油,通过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GC-MS)对各个色谱峰定性,并用色谱峰面积归一法获得各化合物的相对含量。[... [目的]探讨黔产鹅不食草挥发油的化学成分,为进一步开发利用鹅不食草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同时蒸馏萃取法(SDE)提取鹅不食草挥发油,通过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GC-MS)对各个色谱峰定性,并用色谱峰面积归一法获得各化合物的相对含量。[结果]从鹅不食草挥发油中共鉴定出55种化合物,占总峰面积的96.45%。[结论]鹅不食草挥发油主要的成分为反式乙酸菊烯酯(62.46%)、β-甜没药烯(4.69%)、麝香草酚(3.88%)、马鞭草烯醇(3.03%)、1,1,5,6,6,9,9-七甲基-10-亚甲基-螺[2.7]癸-4-烯(2.66%)、香芹酚(2.57%)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鹅不食草 挥发油 同时蒸馏萃取法 气相色谱-质谱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鱼腥草土壤养分与微生物特征分析 被引量:1
18
作者 马敬 罗世琼 +3 位作者 杨占南 邸胜娟 吴丹 洪亮 《广东农业科学》 CAS 2015年第19期55-62,共8页
分析不同样地鱼腥草非根际和根际土壤的养分状况、微生物特性,以了解鱼腥草的土壤条件,提高栽培鱼腥草的品质。结果显示,不同样地鱼腥草非根际和根际土壤的养分、p H、酶活性、微生物生物量碳、氮,微生物磷脂脂肪酸(PLFAs)以及其群落特... 分析不同样地鱼腥草非根际和根际土壤的养分状况、微生物特性,以了解鱼腥草的土壤条件,提高栽培鱼腥草的品质。结果显示,不同样地鱼腥草非根际和根际土壤的养分、p H、酶活性、微生物生物量碳、氮,微生物磷脂脂肪酸(PLFAs)以及其群落特征存在差异;鱼腥草根际土壤p H显著低于非根际土壤,而有机质、碱解氮、有效磷和速效钾含量,过氧化氢酶、磷酸酶、脲酶、多酚氧化酶和蔗糖酶活性,微生物生物量碳、氮,微生物总PLFAs含量,微生物群落的多样性和均匀度指数显著高于非根际土壤。微生物总PFLAs含量与碱解氮、有效磷、有机质、脲酶、多酚氧化酶和蔗糖酶呈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微生物生物量碳与有效磷和蔗糖酶呈显著极显著正相关;微生物生物量氮与有效磷、碱解氮、有机质和多酚氧化酶呈极显著正相关。结果表明,鱼腥草的广泛生长适应性,是鱼腥草的根系分泌物及其残体适合多种微生物生长繁殖,增强酶活性,促进土壤酶和微生物对有机质及氮、磷转化,提高土壤养分的有效性,改善根际土壤理化性质,有益鱼腥草适应不同的土壤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鱼腥草 土壤 养分 微生物 磷脂脂肪酸(PLFA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江口县显齿蛇葡萄中二氢杨梅素和杨梅素含量分析 被引量:9
19
作者 张明生 张妮 +4 位作者 何磊磊 玉秋萍 杨占南 刘仕明 余正文 《广东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5期124-125,139,共3页
为了研究江口县显齿蛇葡萄中二氢杨梅素和杨梅素的含量,为该地区显齿蛇葡萄的野生抚育提供理论支撑,以超声波辅助提取显齿蛇葡萄中的二氢杨梅素和杨梅素,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二氢杨梅素和杨梅素的含量。结果显示,江口县不同地区显齿蛇葡... 为了研究江口县显齿蛇葡萄中二氢杨梅素和杨梅素的含量,为该地区显齿蛇葡萄的野生抚育提供理论支撑,以超声波辅助提取显齿蛇葡萄中的二氢杨梅素和杨梅素,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二氢杨梅素和杨梅素的含量。结果显示,江口县不同地区显齿蛇葡萄中二氢杨梅含量差别明显,而杨梅素的含量无显著差异;其中以德旺乡、坝盘乡、太平乡梵净山村、怒溪乡地楼村、双江镇艾门坳村、桃映乡任家店村二氢杨梅素含量较高,建议将这些地区作为优质藤茶原料基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显齿蛇葡萄 二氢杨梅素 杨梅素 超声波辅助提取 液相色谱-紫外检测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鱼腥草浸泡酒的工艺研究 被引量:5
20
作者 徐小蓉 杨占南 +1 位作者 罗世琼 余正文 《酿酒科技》 北大核心 2012年第9期96-99,共4页
利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和紫外可见分光仪(UV),以黄酮(山奈酚-3-O-葡萄糖苷、芦丁、金丝桃苷、槲皮苷、槲皮素、山奈素和异鼠李素)和多酚为考察指标,以乙醇体积分数、液固比和浸泡时间3个因素进行响应优化,研究鱼腥草泡酒的最佳工艺。... 利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和紫外可见分光仪(UV),以黄酮(山奈酚-3-O-葡萄糖苷、芦丁、金丝桃苷、槲皮苷、槲皮素、山奈素和异鼠李素)和多酚为考察指标,以乙醇体积分数、液固比和浸泡时间3个因素进行响应优化,研究鱼腥草泡酒的最佳工艺。结果表明,鱼腥草浸泡酒的最佳提取工艺为乙醇55%vol、液固比10∶1(mL/g)、存放时间40 d,山奈酚-3-O-葡萄糖苷、芦丁、金丝桃苷、槲皮苷、槲皮素、山奈素和异鼠李素和多酚理论含量分别为333.6 mg/L、157.4 mg/L、67.3 mg/L、137.3 mg/L、44.8 mg/L、161.7 mg/L、54.6 mg/L和1920.6 mg/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鱼腥草 浸泡酒 多酚 黄酮 工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