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GH4169锥形件橡皮囊成形工艺研究
1
作者 熊爱奎 刘傲 +1 位作者 董国疆 杨卓云 《塑性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24-32,共9页
以某GH4169锥形件为目标,研究了橡皮囊成形工艺中起皱和破裂难以协调的问题。通过单向拉伸试验测定了GH4169材料和聚氨酯材料的力学性能参数,并使用Mooney-Rivlin模型对聚氨酯材料超弹性力学行为进行描述。采用有限元软件对橡皮囊成形... 以某GH4169锥形件为目标,研究了橡皮囊成形工艺中起皱和破裂难以协调的问题。通过单向拉伸试验测定了GH4169材料和聚氨酯材料的力学性能参数,并使用Mooney-Rivlin模型对聚氨酯材料超弹性力学行为进行描述。采用有限元软件对橡皮囊成形工艺中板材在复杂加载路径下的变形过程进行仿真分析,发现冲头行程和囊内压力的匹配关系对板材悬空区的材料起皱和破裂情况具有重要影响。采用分段设计加载路径的方案,通过调控各阶段囊内压力与冲头位移的关系,实现了该零件的一道次成形,成形后零件的质量符合工艺要求。研究所用的方案设计思路可为同类型工艺研究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H4169合金 橡皮囊成形工艺 起皱 破裂 分段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加载路径对AA5083管件热态非金属颗粒介质成形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4
2
作者 陈晓华 赵长财 +2 位作者 董国疆 杨卓云 曹秒艳 《中国机械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8期2547-2555,共9页
将颗粒介质作为传力介质,应用于铝合金管件内高压热成形工艺。通过热单向拉伸试验建立AA5083板材的本构模型。通过管材热态颗粒介质胀形数值模拟,结合AA5083理论成形极限图的分析,研究了不同加载路径对管件壁厚分布、管端缩料量和主应... 将颗粒介质作为传力介质,应用于铝合金管件内高压热成形工艺。通过热单向拉伸试验建立AA5083板材的本构模型。通过管材热态颗粒介质胀形数值模拟,结合AA5083理论成形极限图的分析,研究了不同加载路径对管件壁厚分布、管端缩料量和主应变曲线的影响规律,并进行了相应的工艺试验验证。研究结果表明,合理匹配初始压头力和管端进给量参数,使预成形管坯在胀形区形成有益皱纹,可为胀形区管坯变形提供聚料作用,从而提高管件成形质量和胀形极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铝合金管材 热成形 非金属颗粒 加载路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韧性断裂准则新发展及其在轻合金板材成形中的应用 被引量:10
3
作者 赵长财 杨卓云 +1 位作者 董国疆 王贵开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8期1791-1801,共11页
韧性断裂准则依据金属材料的微观断裂机理建立宏观力学判定模型,对于应用越来越广、断裂前无明显颈缩现象的轻质合金板材的断裂性能分析有重要价值。随着对不同应力状态条件下断裂情况的研究,人们对断裂微观机理和宏观影响因素有了新的... 韧性断裂准则依据金属材料的微观断裂机理建立宏观力学判定模型,对于应用越来越广、断裂前无明显颈缩现象的轻质合金板材的断裂性能分析有重要价值。随着对不同应力状态条件下断裂情况的研究,人们对断裂微观机理和宏观影响因素有了新的认识,并在此基础上赋予韧性断裂准则新的发展。本文介绍韧性断裂准则的发展历程,归纳总结新型韧性断裂准则的特点和优势,整理准则中断裂参数的标定方法,梳理准则在板材成形中的两种重要应用途径——断裂成形极限图和断裂轨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韧性断裂准则 断裂成形极限图 断裂轨迹 轻合金板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凸环管件颗粒介质内高压成形工艺理论解析 被引量:3
4
作者 杨卓云 赵长财 +2 位作者 董国疆 张鑫 陈晓华 《中国机械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867-876,共10页
离散体颗粒介质使颗粒介质内高压成形工艺中的传压具有非均匀性、颗粒介质与管件之间摩擦作用显著等特征,基于此,建立了颗粒介质非均匀载荷传压模型,对凸环管件胀形工艺过程进行了理论推导和数值解析,探讨了内压状况和摩擦条件对管件成... 离散体颗粒介质使颗粒介质内高压成形工艺中的传压具有非均匀性、颗粒介质与管件之间摩擦作用显著等特征,基于此,建立了颗粒介质非均匀载荷传压模型,对凸环管件胀形工艺过程进行了理论推导和数值解析,探讨了内压状况和摩擦条件对管件成形性能的影响,并通过工艺试验对理论分析结果进行了验证。分析结果表明,颗粒介质内高压成形工艺所具有的内压非均匀性、介质与管坯摩擦作用显著两大特征可有效减小胀形过程中的壁厚减薄和成形压力。对比试验与理论分析结果表明,壁厚分布和成形压力的理论计算结果与试验结果一致,颗粒介质非均匀载荷传压模型的构建策略可用于管件成形的预测和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颗粒介质 内高压成形 管材 胀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神经网络和遗传算法的板材韧性断裂准则参数优化及成形极限预测 被引量:7
5
作者 董国疆 陈志伟 +2 位作者 赵长财 李潇逸 杨卓云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419-432,共14页
为有效预测AA7075-T6板材变形破裂问题,设计10种不同应力状态的板材拉伸试样,通过方程组法获取BP神经网络的样本数据,建立基于神经网络与遗传算法(BP+GA法)的韧性断裂准则参数预测模型,并依据方程组法最优试样组合方案以及优化后的断裂... 为有效预测AA7075-T6板材变形破裂问题,设计10种不同应力状态的板材拉伸试样,通过方程组法获取BP神经网络的样本数据,建立基于神经网络与遗传算法(BP+GA法)的韧性断裂准则参数预测模型,并依据方程组法最优试样组合方案以及优化后的断裂参数,绘制AA7075-T6板材成形极限曲线。通过缺口试样误差评估比较方程组法和BP+GA法的断裂预测精度,并应用半球形刚模胀形试验对方程组法和BP+GA法两种断裂参数标定方法绘制的成形极限曲线(FLC)进行验证。结果表明:方程组法筛选后的最佳试样组合方案接近于BP+GA法搜索得到的全局最优解;通过BP+GA法绘制的AA7075-T6板材理论成形极限曲线为成形极限实测数据点集的下轮廓,预测结果趋近安全;而缺少平面应变至双向等拉区域的试验样本导致理论FLC产生较大差距,从而反映了Lou-Huh准则参数求解对测试试样应力状态具有较高的敏感性。研究结果为高强铝板断裂理论参数分析和成形极限预测提供了借鉴和数据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韧性断裂准则 BP神经网络 遗传算法 高强铝板 成形极限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A5083管件颗粒介质非均匀内压温热胀形工艺性能解析 被引量:3
6
作者 陈晓华 赵长财 +2 位作者 董国疆 杨卓云 曹秒艳 《中国机械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4期3375-3381,共7页
基于管件热单向拉伸试验、颗粒介质传压性能试验和外摩擦因数试验,分析了采用温热颗粒介质压力成形工艺时,在非均匀内压下AA5083管材自由胀形区的受力情况,探讨了颗粒介质与管件内壁摩擦作用对管件胀形区壁厚分布和胀形极限的影响。理... 基于管件热单向拉伸试验、颗粒介质传压性能试验和外摩擦因数试验,分析了采用温热颗粒介质压力成形工艺时,在非均匀内压下AA5083管材自由胀形区的受力情况,探讨了颗粒介质与管件内壁摩擦作用对管件胀形区壁厚分布和胀形极限的影响。理论分析和工艺试验表明,温热颗粒介质压力成形工艺中颗粒介质与管坯之间存在的有益摩擦有效抑制了管件减薄,提高了管件胀形极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颗粒介质 铝合金管材 温热成形 胀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振动对板材固体颗粒介质成形的影响 被引量:2
7
作者 曹秒艳 李建超 +2 位作者 杨卓云 赵长财 毕江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0期2118-2127,共10页
针对常规变形方法难以实现的轻合金板成形问题,综合固体颗粒介质成形和超声振动塑性成形技术,提出超声激励颗粒介质成形工艺。采用ABAQUS对变幅杆及凹模按照20 k Hz工作频率进行设计并展开模态及谐响应分析,并以此为基础,设计并制造了... 针对常规变形方法难以实现的轻合金板成形问题,综合固体颗粒介质成形和超声振动塑性成形技术,提出超声激励颗粒介质成形工艺。采用ABAQUS对变幅杆及凹模按照20 k Hz工作频率进行设计并展开模态及谐响应分析,并以此为基础,设计并制造了最大输出功率1.5 k W的板材超声激励颗粒介质成形模具,进行AZ31B筒形件热态拉深试验,研究超声振动对板材颗粒介质拉深成形的影响。结果表明:超声激励促进颗粒介质的流动性及其传压性能;超声激励影响镁合金板材的极限拉深比,在振幅为6.7~11.6μm范围内,该极限拉深比呈现先增加后降低的规律。超声振动可以降低最佳压边力及成形载荷并抑制法兰区起皱,并且成形载荷随着超声振幅的增加,载荷降低比例越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颗粒介质 超声振动 板材 成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Q235覆管对AA5052铝合金基管颗粒介质胀形行为的影响 被引量:1
8
作者 陈光 赵长财 +2 位作者 杨卓云 董国疆 曹秒艳 《中国机械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101-110,共10页
采用AA5052铝合金挤压管作内层基管、Q235碳素结构钢卷焊管作外层覆管的钢铝复合管对复合管颗粒介质胀形行为进行研究。通过塑性理论分析胀形过程中管间切向摩擦力及法向压力对基管应力大小的影响;利用数值模拟分析管间摩擦因数和覆管... 采用AA5052铝合金挤压管作内层基管、Q235碳素结构钢卷焊管作外层覆管的钢铝复合管对复合管颗粒介质胀形行为进行研究。通过塑性理论分析胀形过程中管间切向摩擦力及法向压力对基管应力大小的影响;利用数值模拟分析管间摩擦因数和覆管各向异性对基管的应变成形极限的综合影响,并给出单管、复合管胀形时的壁厚减薄情况和基管的应力、应变分布;通过管材颗粒介质内高压胀形试验,对比单管和复合管胀形条件下铝合金管的极限胀形比,分析复合管的变形协调性。结果表明:通过施加Q235碳素结构钢覆管,减小了AA5052基管胀形区中间截面处的双向拉应力,基管胀形区壁厚减薄变小,胀形比提高了22%,复合管下基管最大减薄率为17.5%,成形性能显著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管 铝合金管材 颗粒介质胀形 成形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7075铝板弹性模量退化行为研究及回弹预测 被引量:2
9
作者 杨卓云 樊博成 +2 位作者 李萧逸 张子路 董国疆 《中国机械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8期2241-2248,共8页
金属板材的弹性模量随塑性变形发生衰退,这一现象对板材成形中的回弹预测影响巨大。为研究7075高强铝板的弹性模量衰退规律,采用传统的循环加载试验进行弹性模量测试,同时借助DIC应变测量系统设计弯曲卸载试验进行测试。试验结果表明:... 金属板材的弹性模量随塑性变形发生衰退,这一现象对板材成形中的回弹预测影响巨大。为研究7075高强铝板的弹性模量衰退规律,采用传统的循环加载试验进行弹性模量测试,同时借助DIC应变测量系统设计弯曲卸载试验进行测试。试验结果表明:弹性模量随塑性变形发生明显退化且衰退规律受材料变形所处的应力状态影响。将两种试验所得衰退规律用于C形梁成形过程中的有限元回弹仿真,仿真与试验的对比结果表明:弯曲卸载试验所得弹性模量衰退规律对C形梁回弹分析的结果明显优于循环加载试验所得规律的结果,四个回弹角的预测精度分别提高了42%、7%、40%和20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回弹 变弹性模量 铝合金板材 UMAT子程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强铝板韧性断裂准则参数求解及其成形极限 被引量:6
10
作者 陈志伟 赵长财 +1 位作者 董国疆 杨卓云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763-774,共12页
为确定符合高强铝板变形规律的韧性断裂准则的断裂参数,设计了10种不同形状和缺口的拉伸试样,分别采用积分式方程组法、解析式方程组法和曲面拟合法求解韧性断裂准则的多组断裂参数。通过分析统计理论断裂应变与试验断裂应变之间的相对... 为确定符合高强铝板变形规律的韧性断裂准则的断裂参数,设计了10种不同形状和缺口的拉伸试样,分别采用积分式方程组法、解析式方程组法和曲面拟合法求解韧性断裂准则的多组断裂参数。通过分析统计理论断裂应变与试验断裂应变之间的相对误差评价了断裂参数的预测精度。结果表明:采用积分式方程组法和解析式方程组法依据误差分析分别筛选出的两组试样组合方案的预测精度均较好(误差均值小于30%),而曲面拟合法由于样本数据较少预测误差较大。根据积分式方程组法、解析式方程组法和曲面拟合法求解的最优断裂参数,应用Lou-Huh 2013准则绘制7075-T6高强铝板成形极限图,并采用半球形刚模胀形试验进行验证。验证结果表明:积分式和解析式方程组法预测7075-T6高强铝板破裂失稳偏于安全,这与参数求解时断裂起始点的选取偏于安全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韧性断裂准则 断裂参数 误差分析 7075铝合金 成形极限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A7075板材热处理的增塑机制及成形性能 被引量:1
11
作者 孙宇飞 赵长财 +1 位作者 杨盛福 杨卓云 《中国机械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7期2128-2136,共9页
结合生产工艺过程,研究了成形所需固溶处理、工序衔接所需自然时效、性能恢复所需人工时效对板材力学性能和成形性能的影响;通过金相显微镜、扫描电子显微镜和能谱分析等手段,探索热处理对板材显微组织与宏观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A... 结合生产工艺过程,研究了成形所需固溶处理、工序衔接所需自然时效、性能恢复所需人工时效对板材力学性能和成形性能的影响;通过金相显微镜、扫描电子显微镜和能谱分析等手段,探索热处理对板材显微组织与宏观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AA7075板材经固溶(480℃,0.5 h)水淬且自然时效处理后,最大力总伸长率提高85%、屈服强度降低60%,后经人工时效(120℃,12 h)处理,板材可完全恢复力学性能;固溶后,板材成形极限大幅提高,回弹比率显著减小;后继时效处理对弯曲角变化影响微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A7075铝合金 热处理 显微组织 成形极限 回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tress-strain analysis on AA7075 cylindrical parts during hot granule medium pressure forming 被引量:1
12
作者 董国疆 杨卓云 +2 位作者 赵建培 赵长财 曹秒艳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CSCD 2016年第11期2845-2857,共13页
Hot granule medium pressure forming(HGMF) is a technology in which heat-resistant granules are used to replace liquids or gases in existing flexible-die forming technology as pressure-transfer medium. Considering the ... Hot granule medium pressure forming(HGMF) is a technology in which heat-resistant granules are used to replace liquids or gases in existing flexible-die forming technology as pressure-transfer medium. Considering the characteristic of granule medium that seals and loads easily, the technology provides a new method to realize the hot deep-drawing forming on high strength aluminum alloy sheet. Based on the pressure-transfer performance test of granule medium and the material performance test of AA7075-T6 sheet, plastic mechanics analysis is conducted for the areas, such as the flange area, force-transfer area and free deforming area, of cylindrical parts deep-drawn by HGMF technology, and the function relation of forming pressure is obtained under the condition of nonuniform distribution of internal pressure. The comparison between theoretical result and experimental data shows that larger deviation occurs in the middle and later period of forming process, and the maximum theoretical forming force is less than the experimental value by 24.6%. The variation tendency of the theoretical thickness curve is close to the practical situation, and the theoretical value basically agrees well with experimental value in the flange area and the top area of spherical cap which is in the free deforming are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ranule medium aluminum alloy sheet DEEP-DRAWING hot forming limit drawing ratio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