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3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缠结度对超高相对分子质量聚乙烯凝聚态结构和冲击强度的影响 被引量:1
1
作者 宋新月 胡本旻 +5 位作者 孟帅 石恒冲 施德安 王兆阳 杨华伟 栾世方 《应用化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58-68,共11页
以实验室合成的低缠结超高相对分子质量聚乙烯(UHMWPE)及11种商用UHMWPE树脂为实验对象,系统探究了熔体缠结度(G_(N)^(t))对UHMWPE凝聚态结构的影响,并将之与冲击强度进行了关联。实验结果表明,缠结度增加,结晶度(X_(m))变化较小,结晶... 以实验室合成的低缠结超高相对分子质量聚乙烯(UHMWPE)及11种商用UHMWPE树脂为实验对象,系统探究了熔体缠结度(G_(N)^(t))对UHMWPE凝聚态结构的影响,并将之与冲击强度进行了关联。实验结果表明,缠结度增加,结晶度(X_(m))变化较小,结晶活化能(?E)先减小后增大;在凝聚态结构上,片晶长周期(l)随缠结度的变化表现出与结晶活化能类似的现象。在缠结度较高的区域,l与缠结度具有指数相关性,缠结度越高,片晶厚度越大;最后,将凝聚态结构与冲击强度进行关联,发现UHMWPE的缺口冲击强度与非晶区厚度表现出负线性相关性,线性拟合系数达0.94,即非晶区厚度越小,UHMWPE冲击强度越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高相对分子质量聚乙烯 分子链缠结 长周期 凝聚态结构 冲击强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泥行业燃烧中碳捕集技术研究及应用进展
2
作者 王俊杰 杨华伟 +1 位作者 朱治平 蔡军 《洁净煤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37-51,共15页
水泥行业是CO_(2)排放大户,约占全球CO_(2)排放量7%。碳捕集被视为碳中和“兜底”技术,燃烧中碳捕集具有捕集能力强、过程能耗低、捕集成本小等优势。系统梳理了国内外水泥行业布局的燃烧中碳捕集项目,包括直接分离技术4项,富氧燃烧技... 水泥行业是CO_(2)排放大户,约占全球CO_(2)排放量7%。碳捕集被视为碳中和“兜底”技术,燃烧中碳捕集具有捕集能力强、过程能耗低、捕集成本小等优势。系统梳理了国内外水泥行业布局的燃烧中碳捕集项目,包括直接分离技术4项,富氧燃烧技术12项,钙循环技术4项。直接分离技术通过间接换热捕集生料分解产生的CO_(2),围绕该技术国外布局了LEILAC项目,核心为直接分离反应器,两期项目设计碳捕集规模分别为2.5万t/a和10万t/a,一期试验表明分离CO_(2)纯度>95%;国内某公司开发了外燃式旋窑技术,正在建设5万t/a碳捕集示范项目。富氧燃烧技术分为部分富氧燃烧、第1代全系统富氧燃烧和第2代全系统富氧燃烧。部分富氧燃烧技术仅在分解炉内实现富氧燃烧,可捕集60%~75%的碳排放。富氧气氛(O_(2)/CO_(2))下生料中碳酸钙分解受到抑制,分解炉温度需增加60~70℃以获得较高分解率。围绕该技术国内已建设2个项目。全系统富氧燃烧技术在回转窑、分解炉内构建富氧气氛,CO_(2)捕集能力90%~95%。第1代全系统富氧燃烧技术通过烟气循环控制燃烧温度,研究表明富氧气氛对于熟料质量无明显影响,通过参数调整可实现回转窑温度分布与空气气氛一致。与第1代相比,第2代全系统富氧燃烧技术取消了烟气循环系统,回转窑温度通过过剩O_(2)控制,研究表明增加O_(2)当量比具有理想的温度控制效果,围绕该技术国外已布局多个项目。由于CaCO_(3)、CaO分别是水泥原料和熟料的主要成分,且预分解工艺包含分解炉,钙循环技术在水泥行业具有天然优势。重点论述了集成钙循环工艺布置及CLEANKER项目工业试验结果,表明碳捕集率20%~80%,在碳酸化炉温度450~750℃,随着温度升高CO_(2)捕集效率明显增强,从0增加至最高100%。围绕碳捕集能力、项目规模、能耗及减排成本、技术风险,对燃烧中碳捕集技术进行了对比分析。我国水泥产量占全球约45%,建议加强新技术研发、加快推进技术工程验证、完善相关配套设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泥 碳捕集 富氧燃烧 直接分离 钙循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iFEM和虚实结合的加筋板应变场构建研究
3
作者 陈国材 汪雪良 +3 位作者 杨华伟 蒋镇涛 张涛 张正 《船舶力学》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409-421,共13页
iFEM(inverse finite element method)是目前进行结构应变场构建最有前景的方法之一,其目的是在结构离散应变采集过程中,以最少的实际测点获取满足精度要求的结构应变场。在一些局部区域应变数据不易采集时,可尝试采用虚实结合的方式进... iFEM(inverse finite element method)是目前进行结构应变场构建最有前景的方法之一,其目的是在结构离散应变采集过程中,以最少的实际测点获取满足精度要求的结构应变场。在一些局部区域应变数据不易采集时,可尝试采用虚实结合的方式进行离散应变数据的采集。本文以船舶典型结构加筋板为例,根据实测数据,结合仿真模型,依据Xgboost的测点回归方法,基于iFEM技术依次计算实测、仿真和虚实结合三种方法的应变场重构精度,分析误差原因。通过预测,当47个物理测点时平均误差最低,为1.92%,以虚实结合路径输入15个点和21个点时结果与验证点的误差均小于3%,验证了虚实结合快速补充缺失数据的应变场重构的方法操作性强、准确度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FEM 加筋板 虚实结合方法 应变场 Xgboost回归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onitoring and Data Analysis of Mooring Tension for Floating Platforms
4
作者 YANG Hua−wei ZHENG Qing−xin +2 位作者 XU Chun YANG Qi−fan JIANG Zhen−tao 《船舶力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941-951,共11页
Mooring cable tension is a crucial parameter for evaluating the safety and reliability of a floating platform mooring system.The real-time mooring tension in an actual marine environment has always been essential data... Mooring cable tension is a crucial parameter for evaluating the safety and reliability of a floating platform mooring system.The real-time mooring tension in an actual marine environment has always been essential data that mooring system designers aim to acquire.To address the need for long-term continuous monitoring of mooring tension in deep-sea marine environments,this paper presents a mooring cable tension monitoring method based on the principle of direct mechanical measurement.The developed tension monitoring sensors were installed and applied in the mooring system of the"Yongle"scientific experimental platform.Over the course of one year,a substantial amount of in-situ tension monitoring data was obtained.Under wave heights of up to 1.24 m,the mooring tension on the floating platform reached 16.5 tons.Through frequency domain and time domain analysis,the spectral characteristics of mooring tension,including waveinduced force,slow drift force,and mooring cable elastic restoring force,were determined.The mooring cable elastic restoring force frequency was approximately half of that of the wave signal.Due to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hinge connection structure of the dual module floating platform,under some specific working conditions the wave-induced force was the maximum of the three different frequency forces,and restoring force was the smalles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loating platform mooring tension tension monitoring sensor wave frequency force drift force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iRNA干扰LOX基因对乳腺癌细胞株侵袭性影响的研究 被引量:7
5
作者 杨华伟 彭浩 +3 位作者 刘剑仑 耿莹 蒋奕 韦薇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0期8-9,12,共3页
目的检测赖氨酰氧化酶(LOX)基因在低侵袭性乳腺癌细胞MCF-7和高侵袭性乳腺癌细胞MDA-MB-231中的表达差异,并探讨LOX基因对乳腺癌细胞生物学行为的影响。方法 RT-PCR扩增MCF-7和MDA-MB-231LOX基因,采用SYBR G reen I实时荧光定量RT-RCR... 目的检测赖氨酰氧化酶(LOX)基因在低侵袭性乳腺癌细胞MCF-7和高侵袭性乳腺癌细胞MDA-MB-231中的表达差异,并探讨LOX基因对乳腺癌细胞生物学行为的影响。方法 RT-PCR扩增MCF-7和MDA-MB-231LOX基因,采用SYBR G reen I实时荧光定量RT-RCR技术相对定量两种细胞的LOX基因表达。瞬转MDA-MB-231,并于转染后24、48、72 h行体外运动试验侵袭实验,观察干扰LOX基因表达后对MDA-MB-231侵袭的影响。结果 MDA-MB-231较MCF-7高表达LOX基因(P<0.05)。MDA-MB-231细胞中LOX mRNA在转染48 h表达下降明显。干扰LOX表达后,体外运动实验结果显示RNA i组中MDA-MB-231细胞穿过微孔滤膜到达下室面的细胞数少于未转染组和阴性对照组(P均<0.05)。结论 MDA-MB-231细胞高表达LOX基因,干扰其LOX基因表达后细胞的侵袭运动能力明显减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肿瘤 赖氨酰氧化酶基因 转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深海潜水器载人舱结构健康监测评估系统研究 被引量:4
6
作者 杨华伟 万正权 +1 位作者 李艳青 陈鹏 《舰船科学技术》 北大核心 2017年第9期74-80,共7页
深海载人潜水器是海洋资源勘探和开发的重要装备,其载人舱球壳是保证下潜人员安全及舱内设备正常工作的基础,为及时掌握载人舱球壳在长期使用过程中的安全状态,对其进行健康监测与实时评估十分必要。本文首先对4 500 m潜水器载人舱球壳... 深海载人潜水器是海洋资源勘探和开发的重要装备,其载人舱球壳是保证下潜人员安全及舱内设备正常工作的基础,为及时掌握载人舱球壳在长期使用过程中的安全状态,对其进行健康监测与实时评估十分必要。本文首先对4 500 m潜水器载人舱球壳进行受力分析;然后根据球壳特征和监测需求设计载人舱球壳健康监测评估系统;对钛合金蠕变对系统测量结果的影响进行了研究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在最大工作压力下蠕变对测量结果的影响小于1%;最后给出了结构安全性评估算法函数,并用球壳静水外压试验数据对结构评估算法进行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载人潜水器 球壳 健康监测 传感器 评估函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深海耐压结构健康监测实时安全评估方法和试验验证(英文) 被引量:1
7
作者 杨华伟 万正权 +1 位作者 黄进浩 向杨君 《船舶力学》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9期1136-1144,共9页
文中提出了一种可直接用于深海耐压结构健康监测系统的结构强度安全性评估算法,该算法基于实时监测数据、结构基准状态和系统测量误差,与常规方法相比不需要建立监测对象结构模型。研究出的结构安全性实时评估方法在耐压结构模型压力筒... 文中提出了一种可直接用于深海耐压结构健康监测系统的结构强度安全性评估算法,该算法基于实时监测数据、结构基准状态和系统测量误差,与常规方法相比不需要建立监测对象结构模型。研究出的结构安全性实时评估方法在耐压结构模型压力筒破坏试验中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结构健康监测系统在耐压结构破坏前发出了报警信息,与常规基于模型的结构安全性评估方法相比,报警压力值提高了0.76 MPa,对深海耐压结构的使用具有重要的工程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构健康监测 结构安全性评估 耐压结构 实时监测数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软土地区地铁车站半盖挖法施工技术 被引量:9
8
作者 杨华伟 《施工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7期30-33,共4页
采用半盖挖法可以有效减小城市交通与车站施工之间的相互干扰。结合天津地铁某车站,在对半盖挖法关键施工技术分析的基础上,对钢管柱施工、盖明挖结合段不均匀沉降控制提出相应的处理措施。监测结果表明,盖挖段和明挖段受力和变形具有... 采用半盖挖法可以有效减小城市交通与车站施工之间的相互干扰。结合天津地铁某车站,在对半盖挖法关键施工技术分析的基础上,对钢管柱施工、盖明挖结合段不均匀沉降控制提出相应的处理措施。监测结果表明,盖挖段和明挖段受力和变形具有不同的变化规律,盖挖段受力较大,变形较小。实践证明,半盖挖法具有较好的技术经济效益,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下工程 地铁 半盖挖法 沉降 监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结构应变监测的风帆推力测量方法研究 被引量:1
9
作者 杨华伟 汪雪良 +3 位作者 张涛 陈立 徐春 郑庆新 《装备环境工程》 CAS 2021年第4期109-114,共6页
目的提出一种用于实船测量的风帆推力测量方法。方法针对VLCC风帆推力实船测量的需求,首先对风帆推力计算公式和风帆桅杆推力状态进行分析,进一步根据梁结构应变测试方法提出基于应变监测的风帆推力测量方法和传感测点布置方案。通过陆... 目的提出一种用于实船测量的风帆推力测量方法。方法针对VLCC风帆推力实船测量的需求,首先对风帆推力计算公式和风帆桅杆推力状态进行分析,进一步根据梁结构应变测试方法提出基于应变监测的风帆推力测量方法和传感测点布置方案。通过陆基模拟试验对风帆推力测量方法进行试验验证。结果传感测点间结构应变差值随风帆推力增加而增大,具有显著线性关系,线性相关系数为0.9965,测试风帆推力与实际推力之间的平均误差为5%。结论提出的风帆推力测量方法用于实船测量是切实可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帆助推装置 应变监测 风帆推力 测量方法 测试推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胃肠道间质瘤32例外科治疗 被引量:2
10
作者 杨华伟 张传珉 +2 位作者 茹海明 刘剑仑 杨南武 《华夏医学》 CAS 2008年第3期457-459,共3页
目的:通过对胃肠道间质瘤手术患者的外科治疗和生存分析的研究,探讨GIST的诊断和外科治疗。方法:回顾分析2001年1月至2006年12月手术治疗的32例GIST患者的临床资料。32例患者中21例行肿物完全切除,主要为胃大切术和肠段切除术,11例行姑... 目的:通过对胃肠道间质瘤手术患者的外科治疗和生存分析的研究,探讨GIST的诊断和外科治疗。方法:回顾分析2001年1月至2006年12月手术治疗的32例GIST患者的临床资料。32例患者中21例行肿物完全切除,主要为胃大切术和肠段切除术,11例行姑息切除或单纯活检术。3例患者服用甲磺酸伊马替尼,均取得部分缓解(PR),其中1例得以行手术治疗.对不同侵袭危险性病例各组以随访结果作生存分析。结果:所有患者均行病理检查,包括CD1l7及CD34免疫组化检查,并根据Fletcher标准进行肿瘤恶性分类判断。32例患者中31例患者得到随访,随访率96.87%,在随访的31例患者中12例死亡,死于肿瘤扩散、复发或转移;在肿瘤完整切除21例中7例复发,复发率33.3%,中位复发时间为手术后7个月。结论:GIST的诊断依赖于细胞形态学及免疫组化的结果;螺旋CT有助于术前诊断;Fletcher分类标准符合GIST的生物行为特性并可指导临床治疗和预后;伊马替尼的新辅助治疗给GIST的患者提供一个新的治疗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肠道间质瘤 诊断 外科手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杂环境下城市地铁深基坑开挖实测与分析 被引量:2
11
作者 杨华伟 李亮 《岩土工程技术》 2011年第6期281-285,共5页
城市地铁施工中由于周边环境复杂,基坑开挖引起的土层扰动,可能会造成建筑物及地下管线破坏,甚至引起基坑失稳。以深圳地铁中心公园停车场深基坑工程为例,介绍了该基坑工程的设计与施工,讨论了基坑开挖监测方案,并结合施工中出现的问题... 城市地铁施工中由于周边环境复杂,基坑开挖引起的土层扰动,可能会造成建筑物及地下管线破坏,甚至引起基坑失稳。以深圳地铁中心公园停车场深基坑工程为例,介绍了该基坑工程的设计与施工,讨论了基坑开挖监测方案,并结合施工中出现的问题,对现场监测结果进行了分析和总结。结果表明,在复杂环境下进行基坑开挖工程,选用合理的监测方案,对基坑开挖过程中周边环境及支护结构进行实时动态控制,确保了支护结构及周边环境的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铁 深基坑 监测 变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软土地区盾构侧穿建筑物沉降分析 被引量:1
12
作者 杨华伟 《施工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1期100-102,111,共4页
以某软土地区盾构区间工程为背景,研究分析了软弱土层盾构侧穿建筑物主要施工参数,总结了穿越期间沉降控制辅助施工措施。结果表明:盾构穿越建筑物期间土仓压力应考虑建筑物引起的附加应力的影响,适当增加土仓压力以保证开挖面稳定。通... 以某软土地区盾构区间工程为背景,研究分析了软弱土层盾构侧穿建筑物主要施工参数,总结了穿越期间沉降控制辅助施工措施。结果表明:盾构穿越建筑物期间土仓压力应考虑建筑物引起的附加应力的影响,适当增加土仓压力以保证开挖面稳定。通过建筑物沉降监测数据分析,穿越期间建筑物安全稳定,其沉降主要发生在盾尾脱出48h以后,应结合沉降发生的时间规律采取一定的沉降控制措施以减小建筑物累计沉降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隧道工程 盾构 沉降 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发现左乳肿物并进行性增大3个月
13
作者 杨华伟 黄真 +2 位作者 刘剑仑 蒋奕 韦薇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2期117-118,共2页
关键词 进行性增大 肿物 无乳头溢液 2009年 乳头内陷 患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含氟两亲性大分子单体的合成及其N-乙烯基单体辅助熔融接枝
14
作者 杨华伟 栾世方 +3 位作者 袁帅帅 石恒冲 王建卫 殷敬华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32-36,共5页
采用N-乙烯基吡咯烷酮(NVP)作为辅助接枝单体,利用熔融接枝法将直链型("I"型)和"Y"型2种含氟聚乙二醇大分子单体(fPEGA)键合到苯乙烯类热塑性弹性体(STPE)分子链上,以降低STPE的疏水性。深入考察了接枝反应参数和fP... 采用N-乙烯基吡咯烷酮(NVP)作为辅助接枝单体,利用熔融接枝法将直链型("I"型)和"Y"型2种含氟聚乙二醇大分子单体(fPEGA)键合到苯乙烯类热塑性弹性体(STPE)分子链上,以降低STPE的疏水性。深入考察了接枝反应参数和fPEGA的化学结构对接枝反应的影响。研究表明:当NVP/fPEGA摩尔比大于2.0时,fPEGA的接枝效率可达55%以上;丙烯酸酯类单体的接枝活性明显高于甲基丙烯酸酯;由于空间位阻效应,"Y"型含氟PEG的接枝效率低于直链型单体。两亲性大分子接枝链中含氟组分解决了接枝聚合物聚乙二醇(PEG)易于包埋于本体中的问题,明显改善了亲水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苯乙烯类热塑性弹性体 含氟聚乙二醇 N-乙烯基单体辅助熔融接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软土地区超长钻孔灌注桩后注浆试验研究
15
作者 杨华伟 李亮 舒海明 《西部交通科技》 2009年第10期97-100,128,共5页
文章结合工程实践,选取同一场地中两根未注浆桩和两根后注浆桩进行对比试验研究,得出注浆前后超长钻孔灌注桩的承载特性,证明了后注浆技术可以明显的降低桩基的工后沉降,并能提高桩基承载力。
关键词 灌注桩 后注浆技术 桩侧摩阻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川渝地区地方和育成大豆品种SSR标记多样性分析 被引量:6
16
作者 何庆元 向仕华 +3 位作者 杨华伟 黄守程 舒英杰 李正鹏 《中国油料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326-334,共9页
利用基本均匀分布于大豆20条染色体的135对SSR标记,对232份包括6个地方品种地域亚群和1个育成品种亚群进行全基因组扫描。结果表明:所有的标记都有多态性,所有检测到的位点都是纯合基因型,说明所选用品种高度纯合,每个标记存在2~4个等... 利用基本均匀分布于大豆20条染色体的135对SSR标记,对232份包括6个地方品种地域亚群和1个育成品种亚群进行全基因组扫描。结果表明:所有的标记都有多态性,所有检测到的位点都是纯合基因型,说明所选用品种高度纯合,每个标记存在2~4个等位变异,平均2.66个。亚群多态性信息含量变异范围0.275 1~0.316 5,整个群体为0.320 8;亚群内Nei遗传距离变异范围0.325 8~0.359 4,整个群体为0.371 1,说明川渝地区大豆遗传变异较小。亚群间的遗传一致度(GI≥0.886 2)较高,遗传距离(GD≤0.120 8)较小,地方品种亚群间遗传差异更小,育成品种亚群与自然地域亚群的遗传差异相对较大。亚群间基因分化系数(Fst)平均为0.072 2,基因流(Nm)平均为3.214,说明不同亚群之间存在一定的基因交流。主坐标分析表明第一、二和三主成分分别解释总变异的4.97%、3.54%和3.33%。来自同一区域的品种资源基本聚集在同一亚群,聚类分析同样表明同一自然地域亚群品种资源虽不能完全聚集到同一个遗传类群中,但具有一定的聚集效应,说明川渝大豆品种资源遗传变异与地理位置有一定的关系。分子方差分析表明亚群内变异占总变异的97%,亚群间变异仅占总变异的3%。Mantel收敛分析表明地方品种自然地域亚群的遗传距离与所处的地理位置距离(纬度和海拔)呈显著的正相关关系(R2=0.722)。川渝地区大豆种质资源群体遗传丰富度不高,当前的育成品种未蕴含本地区所有遗传变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 川渝地区 SSR标记 进化 地方品种 育成品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甘蓝型油菜花瓣发育过程中类胡萝卜素含量变化 被引量:5
17
作者 曾德志 郭世星 +3 位作者 张星星 杨华伟 李霖超 牛应泽 《广东农业科学》 CAS 2015年第21期25-29,F0002,共6页
为了解不同颜色花瓣不同时期所含主要类胡萝卜素含量差异及其与花色的关系,将甘蓝型油菜花瓣发育划分为5个时期,采用分光光度法和HPLC法,对不同颜色油菜花瓣中总类胡萝卜素及其中3种主要胡萝卜素(叶黄素、番茄红素和β-胡萝卜素)含量进... 为了解不同颜色花瓣不同时期所含主要类胡萝卜素含量差异及其与花色的关系,将甘蓝型油菜花瓣发育划分为5个时期,采用分光光度法和HPLC法,对不同颜色油菜花瓣中总类胡萝卜素及其中3种主要胡萝卜素(叶黄素、番茄红素和β-胡萝卜素)含量进行测定分析。结果表明:油菜花瓣中总类胡萝卜素含量变化与其花瓣颜色变化一致,表明不同时期花瓣颜色变化与总类胡萝卜素含量变化密切相关;不同颜色花瓣中类胡萝卜素含量不同。黄色花中类胡萝卜素含量最高,白花油菜花瓣中类胡萝卜含量最低;叶黄素和β-胡萝卜素含量随花瓣发育逐渐减少,与总类胡萝卜素含量变化一致,而番茄红素含量变化为先增加后减少;不同颜色花瓣之间,3种类胡萝卜素中差异最大的是番茄红素,其在黄花中含量最高,在白花中含量最少。初步推测,总类胡萝卜素对油菜花瓣颜色的形成具有重要作用,而番茄红素则是花瓣颜色形成的主要影响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蓝型油菜 花瓣 花色 类胡萝卜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尿道刀口变向钬激光膀胱黏膜剥脱术治疗女性腺性膀胱炎临床观察 被引量:4
18
作者 龙蠡 唐汇龙 +4 位作者 杨华伟 蔡蔚 谢晓 谭谈 谢海平 《山东医药》 CAS 2021年第33期40-43,共4页
目的观察经尿道刀口变向钬激光膀胱黏膜剥脱术(THoLBMS)治疗女性腺性膀胱炎的临床效果。方法腺性膀胱炎女性患者67例,其中35例接受THoLBMS治疗(THoLBMS组),32例接受经尿道等离子汽化术(TUV)治疗(TUV组)。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 目的观察经尿道刀口变向钬激光膀胱黏膜剥脱术(THoLBMS)治疗女性腺性膀胱炎的临床效果。方法腺性膀胱炎女性患者67例,其中35例接受THoLBMS治疗(THoLBMS组),32例接受经尿道等离子汽化术(TUV)治疗(TUV组)。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后膀胱冲洗时间、留置导尿管时间及住院时间,手术过程中有无膀胱穿孔及闭孔反射,术前术后血红蛋白(HGB)和Na^(+)变化值,术后有无出现膀胱刺激征状、术后6个月时膀胱炎症量表(ICSI)评分。术后6个月进行疗效评价。结果THoLBMS组患者治疗有效34例、无效1例,TUV组患者治疗有效26例、无效6例,两组相比,P<0.05。THoLBMS组患者术前术后HGB变化值、术后出现膀胱刺激征者、术后6个月时ICSI评分均低于TUV组(P均<0.05)。结论与TUV相比,THoLBMS治疗女性腺性膀胱炎疗效好、出血少、并发症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刀口变向钬激光 膀胱黏膜剥脱术 等离子汽化术 腺性膀胱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下垂直发射装置对弹头冲击力影响的仿真研究 被引量:3
19
作者 杨华伟 杨洋 赵铮 《兵器装备工程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6-9,共4页
基于ANSYS/LS-DYNA对水下垂直发射装置结构,分别对有撕裂带和无撕裂带的弹头出筒过程进行了有限元建模,利用罚函数接触法进行仿真计算。仿真结果表明,弹头出筒过程中,先与缓冲层碰撞,再与头罩外层碰撞,撕裂带对弹头和缓冲层之间的冲击... 基于ANSYS/LS-DYNA对水下垂直发射装置结构,分别对有撕裂带和无撕裂带的弹头出筒过程进行了有限元建模,利用罚函数接触法进行仿真计算。仿真结果表明,弹头出筒过程中,先与缓冲层碰撞,再与头罩外层碰撞,撕裂带对弹头和缓冲层之间的冲击力影响不大,但能有效降低弹头和外层之间的冲击力。无撕裂带时弹头与外层冲击力为1 228 N,有撕裂带时弹头与外层冲击力为108 N,降低了91. 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下垂直发射 冲击力 LS-DYNA 罚函数 撕裂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乳腺癌组织中LOX的表达变化及其与MMP-2、MMP-9、HIF-1α的关系 被引量:3
20
作者 韦薇 刘剑仑 +3 位作者 唐玮 杨华伟 蒋奕 刘起鹏 《山东医药》 CAS 2013年第24期6-8,I0001,共4页
目的观察赖氨酰氧化酶(LOX)在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变化,探讨其与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低氧诱导因子-1α(HIF-1α)的关系。方法分别应用RT-PCR和免疫组化法检测120例乳腺癌组织、癌旁乳腺组织及30例乳腺良性... 目的观察赖氨酰氧化酶(LOX)在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变化,探讨其与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低氧诱导因子-1α(HIF-1α)的关系。方法分别应用RT-PCR和免疫组化法检测120例乳腺癌组织、癌旁乳腺组织及30例乳腺良性病变组织中的LOX mRNA和蛋白,分析乳腺癌组织中LOX表达与淋巴结转移的关系;用免疫组化法检测上述组织中的MMP-2、MMP-9、HIF-1α蛋白,分析其在乳腺癌组织中表达与LOX的相关性。结果乳腺癌组织中LOX mRNA相对表达水平为0.44±0.08、LOX蛋白表达率为67.5%(81/120),均高于相应癌旁组织及乳腺良性病变组织(P均<0.05);伴腋窝淋巴结转移的乳腺癌组织中,LOX表达高于无腋窝淋巴结转移者(P=0.000);MMP-2、MMP-9、HIF-1α蛋白在乳腺癌中的表达阳性率为70.0%(84/120)、68.3%(82/120)、61.7%(74/120),均高于相应癌旁组织及乳腺良性病变组织(P均<0.05);相关分析显示,LOX蛋白表达与MMP-2、MMP-9和HIF-1α蛋白之间呈显著正相关(r分别为0.450、0.423、0.462,P均<0.05)。结论LOX在乳腺癌中高表达,并与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它可能与MMP-2、MMP-9和HIF-1α相互作用,共同促进乳腺癌的侵袭、转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肿瘤 赖氨酰氧化酶 基质金属蛋白酶 低氧诱导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