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2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风景文饰:一种以题名创作升华风景意境的本土营造方法
1
作者
杨晓丹(
图/
文
)
李小龙(
图/
文
)
+1 位作者
杨凌凡
(
图/
文
)
林予欣(
图/
文
)
《城市规划》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I0001-I0002,共2页
1.何谓“风景文饰”中国本土风景营造善于在物质空间建设的基础上,注入一番人文意涵,升华一地人居意境。在实践中,往往将寓于空间之内的审美意趣、历史典故、先贤事迹等进行精华萃取和诗文凝练,采用匾额、楹联、碑刻、砖雕等形式进行“...
1.何谓“风景文饰”中国本土风景营造善于在物质空间建设的基础上,注入一番人文意涵,升华一地人居意境。在实践中,往往将寓于空间之内的审美意趣、历史典故、先贤事迹等进行精华萃取和诗文凝练,采用匾额、楹联、碑刻、砖雕等形式进行“题名”,补充和升华空间本体所不能传达之意蕴,“使游者入其地,览景而生情文”。由此累代形成“风景文饰”的优秀营造传统,历史文献亦作“景题”“品题”“题咏”“点题”等之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物质空间
历史典故
审美意趣
文饰
空间本体
历史文献
题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合美离伤:一种追求多元融汇与协同发展的营城理念
2
作者
李小龙(
图/
文
)
赵冰婧(
图/
文
)
+2 位作者
原野(
图/
文
)
杨凌凡
(
图/
文
)
王树声(
图/
文
)
《城市规划》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I0001-I0002,共2页
1.何谓“合美离伤”中华文化强调以和为贵,崇尚“和合共生”。在此优秀传统文化的影响下,中国本土规划素来葆有强烈的整体意识和融合思维,强调多元要素、不同系统之间的融合共进与协同发展,着力创造超越个体的整体结构。面对经济、人口...
1.何谓“合美离伤”中华文化强调以和为贵,崇尚“和合共生”。在此优秀传统文化的影响下,中国本土规划素来葆有强烈的整体意识和融合思维,强调多元要素、不同系统之间的融合共进与协同发展,着力创造超越个体的整体结构。面对经济、人口、功能、空间等新变化,规划始终强调新与老、内与外、本来与外来、人工与自然的秩序相合,以空间动态调适为手段,统筹协调和促进城市的经济发展、风景营造、社会进步、文明延续,由此积淀形成了“合美离伤”的营城准则。历史文献中亦有“合异类共成一体”“合则利、分则伤”等诸多记载,均蕴含此番义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营城理念
整体意识
和合共生
协同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风景文饰:一种以题名创作升华风景意境的本土营造方法
1
作者
杨晓丹(
图/
文
)
李小龙(
图/
文
)
杨凌凡
(
图/
文
)
林予欣(
图/
文
)
机构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中国城乡建设与文化传承研究院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建筑学院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陕西省新型城镇化和人居环境研究院
出处
《城市规划》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I0001-I0002,共2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2108062)
陕西省自然科学基金(2021JQ-514)。
文摘
1.何谓“风景文饰”中国本土风景营造善于在物质空间建设的基础上,注入一番人文意涵,升华一地人居意境。在实践中,往往将寓于空间之内的审美意趣、历史典故、先贤事迹等进行精华萃取和诗文凝练,采用匾额、楹联、碑刻、砖雕等形式进行“题名”,补充和升华空间本体所不能传达之意蕴,“使游者入其地,览景而生情文”。由此累代形成“风景文饰”的优秀营造传统,历史文献亦作“景题”“品题”“题咏”“点题”等之谓。
关键词
物质空间
历史典故
审美意趣
文饰
空间本体
历史文献
题名
分类号
TU984 [建筑科学—城市规划与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合美离伤:一种追求多元融汇与协同发展的营城理念
2
作者
李小龙(
图/
文
)
赵冰婧(
图/
文
)
原野(
图/
文
)
杨凌凡
(
图/
文
)
王树声(
图/
文
)
机构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中国城乡建设与文化传承研究院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建筑学院
不详
出处
《城市规划》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I0001-I0002,共2页
基金
陕西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2024J035)资助。
文摘
1.何谓“合美离伤”中华文化强调以和为贵,崇尚“和合共生”。在此优秀传统文化的影响下,中国本土规划素来葆有强烈的整体意识和融合思维,强调多元要素、不同系统之间的融合共进与协同发展,着力创造超越个体的整体结构。面对经济、人口、功能、空间等新变化,规划始终强调新与老、内与外、本来与外来、人工与自然的秩序相合,以空间动态调适为手段,统筹协调和促进城市的经济发展、风景营造、社会进步、文明延续,由此积淀形成了“合美离伤”的营城准则。历史文献中亦有“合异类共成一体”“合则利、分则伤”等诸多记载,均蕴含此番义理。
关键词
营城理念
整体意识
和合共生
协同发展
分类号
TU984 [建筑科学—城市规划与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风景文饰:一种以题名创作升华风景意境的本土营造方法
杨晓丹(
图/
文
)
李小龙(
图/
文
)
杨凌凡
(
图/
文
)
林予欣(
图/
文
)
《城市规划》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4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合美离伤:一种追求多元融汇与协同发展的营城理念
李小龙(
图/
文
)
赵冰婧(
图/
文
)
原野(
图/
文
)
杨凌凡
(
图/
文
)
王树声(
图/
文
)
《城市规划》
北大核心
2025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