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经济增长与能源消费:来自山东的经验证据 被引量:20
1
作者 杨冠琼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95-102,共8页
以山东省为样本,通过对产出变量和能源消费变量进行单位根检验和协整检验,利用Granger因果关系模型检验了能源消费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因果关系。构建能源消费与经济增长之间的误差修正模型,发现不同类型的能源消费与产出之间存在不同的协... 以山东省为样本,通过对产出变量和能源消费变量进行单位根检验和协整检验,利用Granger因果关系模型检验了能源消费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因果关系。构建能源消费与经济增长之间的误差修正模型,发现不同类型的能源消费与产出之间存在不同的协整关系;在具有协整关系的变量中,存在从经济增长到能源消费的单向因果关系;经济结构对能源消费具有显著影响。这表明,山东省为非能源依赖型经济,如果方式合适,节能政策对山东经济增长目标的达成影响不大。为了在2010年实现单位地区生产总值能源消耗降低20%的政策目标,山东必须制定相关政策,促进第三产业的发展,促进第二产业节能技术的进步,激励采用节约电力的生产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东省 经济增长 能源消费 GRANGER因果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济全球化中非对称性竞争与复杂性动态优势 被引量:3
2
作者 杨冠琼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88-92,共5页
各国经济发展水平的不同导致在共同规则下各国之间经济竞争出现非对称性。这种非对称性主要表现在市场化广度和深度、企业家精神与洞察力、技术水平与技术开发能力、市场监控能力、资本存量与资本形成能力、市场信号反应能力、市场规律... 各国经济发展水平的不同导致在共同规则下各国之间经济竞争出现非对称性。这种非对称性主要表现在市场化广度和深度、企业家精神与洞察力、技术水平与技术开发能力、市场监控能力、资本存量与资本形成能力、市场信号反应能力、市场规律的把握能力等。非对称性竞争会导致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很容易过早地进入低水平稳定态并在低水平稳定态中徘徊 ,进而导致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之间在人均产出与劳动生产率方面差距的扩大。在非对称竞争格局中 ,中国为了能够有效地追赶发达国家 ,必须开发出“复杂性动态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济全球化 非对称性竞争 复杂性动态优势 自组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法治与市场:通向民主富强的新界碑
3
作者 杨冠琼 《社会主义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8年第2期4-9,共6页
法治与市场:通向民主富强的新界碑杨冠琼党的十五大报告明确提出,“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跨世纪的发展,要求我们……进一步扩大社会主义民主,健全社会主义法制,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这一科学论断... 法治与市场:通向民主富强的新界碑杨冠琼党的十五大报告明确提出,“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跨世纪的发展,要求我们……进一步扩大社会主义民主,健全社会主义法制,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这一科学论断,在我国通向民主富强的道路上,立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治化 机制化 人力资本存量 邓小平 人的发展 国有大中型企业 社会主义现代化 制度创新 体制改革 市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省直管县”是否改善了县域经济绩效:一个自然实验证据 被引量:24
4
作者 罗植 杨冠琼 赵安平 《财贸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91-99,共9页
近年来,部分省份出现"省直管县"的体制创新试点,理论分析表明这一体制对地方经济绩效有积极的影响,但目前仍缺少可信的经验证据予以支持。利用浙江和福建两省的县域面板数据建立双差分(DID)模型,通过构造一个自然实验,检验&qu... 近年来,部分省份出现"省直管县"的体制创新试点,理论分析表明这一体制对地方经济绩效有积极的影响,但目前仍缺少可信的经验证据予以支持。利用浙江和福建两省的县域面板数据建立双差分(DID)模型,通过构造一个自然实验,检验"省直管县"体制对经济绩效的净因果效应,结果表明,"省直管县"体制对县域经济具有显著、持续的积极影响。稳健性检验进一步证实结论的可靠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省直管县” 经济绩效 自然实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晋升锦标赛与中国的基础教育发展失衡 被引量:10
5
作者 蔡芸 杨冠琼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17-22,共6页
任何政策都是具有不同信念或政策偏好的博弈参与人之间所形成的博弈均衡。中国基础教育发展失衡正是具有不同信念的博弈参与人之间博弈所形成的一种均衡。导致这种均衡的机制是中国地方政府官员晋升锦标赛。锦标赛激励在目标具有可分离... 任何政策都是具有不同信念或政策偏好的博弈参与人之间所形成的博弈均衡。中国基础教育发展失衡正是具有不同信念的博弈参与人之间博弈所形成的一种均衡。导致这种均衡的机制是中国地方政府官员晋升锦标赛。锦标赛激励在目标具有可分离且任务单一的情形下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激励机制。然而在多目标或目标间具有相互影响的情形下,锦标赛激励在不同情形下会引发不同的严重问题。中国地方政府官员晋升锦标赛激励机制,由于是一种自上而下的评判准则,形成了意想不到的外部效应,其中重要的包括激励的有偏性、短期行为及其产生的逆向选择问题、人为制造绩效以及退出竞赛等,造成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长期要素被严重忽视,从而导致基础教育发展失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晋升锦标赛 有偏性 基础教育 发展失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决策体制、政府偏好与中国社会发展失衡 被引量:2
6
作者 蔡芸 杨冠琼 《北京信息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1年第2期88-95,共8页
中国社会发展失衡引发了一系列社会问题。如何矫正这些"失衡"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但与此至少同等重要的是如何预防未来可能出现的新失衡。因此,探寻中国社会发展失衡形成的内在机制意义重大。政府偏好是识别与诊断社会问题... 中国社会发展失衡引发了一系列社会问题。如何矫正这些"失衡"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但与此至少同等重要的是如何预防未来可能出现的新失衡。因此,探寻中国社会发展失衡形成的内在机制意义重大。政府偏好是识别与诊断社会问题的过滤镜,是政策选择的基础与前提。政府偏好决定了中国财政支出结构,而正是后者的失衡导致中国社会发展失衡。政府偏好是决策体制的内生结果。因此,矫正与预防中国社会发展失衡的根本在于优化决策体制与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决策体制 政府偏好 财政支出结构 发展失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邓小平政治哲学解析 被引量:2
7
作者 张静如 杨冠琼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1996年第4期3-8,共6页
中国的改革之所以能有正确的方向、目标和步骤,在于有邓小平的政治哲学为指导。唯物史观与唯心史观、制度化、法制化、民主化与官僚主义、市场经济与政治腐败的冲突及其消解,构成了邓小平政治哲学的核心范畴与概念构架;而以发展为主... 中国的改革之所以能有正确的方向、目标和步骤,在于有邓小平的政治哲学为指导。唯物史观与唯心史观、制度化、法制化、民主化与官僚主义、市场经济与政治腐败的冲突及其消解,构成了邓小平政治哲学的核心范畴与概念构架;而以发展为主轴,通过波浪式和主动控制的推进,最终达到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协同互动,则是其基本实施方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邓小平政治哲学 《邓小平文选》 官僚主义 政治过程 冲突与互动 民主化 历史唯物主义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唯物史观 政治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邓小平中国社会现代化模式论纲 被引量:1
8
作者 张静如 杨冠琼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1994年第2期1-8,29,共9页
邓小平中国社会现代化模式论纲张静如,杨冠琼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和国际贸易的广泛进行,使世界成为一个互为相关的整体,每一个国家都毫无例外地被卷入激烈竞争的网络之中。发达国家和落后国家共处同一网络之中的局面使落后国家不断受... 邓小平中国社会现代化模式论纲张静如,杨冠琼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和国际贸易的广泛进行,使世界成为一个互为相关的整体,每一个国家都毫无例外地被卷入激烈竞争的网络之中。发达国家和落后国家共处同一网络之中的局面使落后国家不断受到来自发达国家的政治、经济、文化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邓小平 中国社会现代化 现代化模式 中国式的现代化 落后国家 经济体制改革 发展生产力 政治体制改革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模式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