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比色法检测乳中掺加的动物胶原水解蛋白 被引量:30
1
作者 李景红 杨再山 孟祥晨 《中国乳品工业》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9期50-52,57,共4页
采用比色法快速定量检测乳中掺加的动物胶原水解蛋白。首先通过比色方法测得羟脯氨酸的质量浓度,由测得的羟脯氨酸换算得出乳中掺加的动物胶原水解蛋白的量。此法快速、简便、重复性好、回收率高。
关键词 羟脯氨酸 动物胶原水解蛋白 比色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倍硫磷在牛体内的药代动力学研究
2
作者 范桂兰 邰喜连 +5 位作者 关红 哈斯苏荣 杨再山 呼和巴特尔 田瑞华 李秉真 《中国兽药杂志》 北大核心 1996年第1期12-14,共3页
为防治牛皮蝇蛆病,研制成倍硫磷浇背剂Fenthion pour on,一种透皮给药系统制剂。此剂型在近百头牛上试验,药效显著,安全范围明显增大。为了从药物代谢理论上阐明其代谢规律,特与倍硫磷油原液肌注后的药代动力学参... 为防治牛皮蝇蛆病,研制成倍硫磷浇背剂Fenthion pour on,一种透皮给药系统制剂。此剂型在近百头牛上试验,药效显著,安全范围明显增大。为了从药物代谢理论上阐明其代谢规律,特与倍硫磷油原液肌注后的药代动力学参数进行了比较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倍硫磷 药物代谢 动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控式同步机位置伺服系统滑模控制器设计
3
作者 胡玉兰 蔡振江 +1 位作者 杨再山 童大至 《沈阳理工大学学报》 CAS 1990年第3期53-62,共10页
具有较强鲁棒性的滑模控制方法由,Chandrasekhar Nam-uduri And Paresh C.Seh 应用于同步电机位置伺服系统中,但只采用了一段直线滑模线,使系统从初始状态到进入滑模运动之间对参数变化及扰动是敏感的。为了克服这个不足,本文选用了三... 具有较强鲁棒性的滑模控制方法由,Chandrasekhar Nam-uduri And Paresh C.Seh 应用于同步电机位置伺服系统中,但只采用了一段直线滑模线,使系统从初始状态到进入滑模运动之间对参数变化及扰动是敏感的。为了克服这个不足,本文选用了三段切换曲线组成的滑模线对控制器进行了重新设计,使系统在整个响应过程中均是不敏感的。仿真结果表明,系统在整个响应过程中均具有较强的鲁棒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滑模控制 自控式同步机 伺服控制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添加不同品种和类型的马铃薯全粉对鲜湿面条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16
4
作者 朱永 梁杉 +1 位作者 张敏 杨再山 《食品科学技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94-101,共8页
为探讨添加不同品种和类型的马铃薯全粉鲜湿面条加工适用性,系统研究了3个马铃薯主栽培品种制作的生全粉、熟全粉以及市售马铃薯雪花粉的品质特性。以小麦面粉鲜湿面条为对照,从流变学特性、烹调特性、质构特性等方面分析了添加马铃薯... 为探讨添加不同品种和类型的马铃薯全粉鲜湿面条加工适用性,系统研究了3个马铃薯主栽培品种制作的生全粉、熟全粉以及市售马铃薯雪花粉的品质特性。以小麦面粉鲜湿面条为对照,从流变学特性、烹调特性、质构特性等方面分析了添加马铃薯粉原料对鲜湿面条产品品质的影响。对比3种不同类型的马铃薯全粉,发现糊化度、碘蓝值较低的生全粉细胞完整率相对较好,由其制作的面团筋力较强,制作的鲜湿面条无断条,烹调损失率较低,感官评分较高,硬度、内聚性、弹性、胶着性、咀嚼性各项质构评价指标较大,黏性相对较小,其品质更接近于小麦粉鲜湿面条,因此认为,生全粉更适宜制作马铃薯鲜湿面条。对比3个不同品种的马铃薯全粉,发现夏菠蒂这一品种更适合作为马铃薯鲜湿面条产品的原料。对比马铃薯全粉类型和马铃薯品种这两个影响因素,虽然添加不同类型的全粉对鲜湿面条品质的影响更为显著,但品种间的差异也较大;研究不同品种加工鲜湿面条的适用性,对改良马铃薯鲜湿面条品质具有一定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铃薯全粉 马铃薯品种 马铃薯类型 鲜湿面条 流变学特性 烹调特性 质构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脂肪酸对米饭食味的影响 被引量:12
5
作者 毕雪 赛里木汗·阿斯米 +2 位作者 张敏 周琦 杨再山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4期8-14,共7页
研究脂肪酸对米饭食味的作用,以垦育38号为原料,采用米饭硬度黏度仪、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及快速黏度分析仪等测定添加油酸、亚油酸对米饭的质构特性、挥发性风味化合物及淀粉糊化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在1%~3%添加量范围内,随脂肪酸添... 研究脂肪酸对米饭食味的作用,以垦育38号为原料,采用米饭硬度黏度仪、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及快速黏度分析仪等测定添加油酸、亚油酸对米饭的质构特性、挥发性风味化合物及淀粉糊化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在1%~3%添加量范围内,随脂肪酸添加量的增加,油酸、亚油酸与大米淀粉形成的淀粉-脂质复合物增多,米饭的硬度分别升高了9.02%~30.97%、12.45%~29.10%,黏度分别降低了23.28%~53.44%、11.64%~30.17%;与亚油酸相比,油酸分子更易与大米淀粉形成复合物,对米饭黏度的降低作用更显著。添加油酸和亚油酸可显著提高大米淀粉的最终黏度和回生值,使最终黏度由198.88 RVU分别升至232.21 RVU和237.96 RVU,回生值由59.04 RVU分别升至126.96 RVU和90.96 RVU。与亚油酸相比,油酸对大米淀粉糊化特性和米饭挥发性风味化合物的作用更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脂肪酸 米饭 挥发性风味 淀粉-脂质复合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添加食用油对米饭食味影响的研究 被引量:4
6
作者 毕雪 张敏 +1 位作者 周琦 杨再山 《食品科学技术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39-50,共12页
为研究植物油脂对米饭食味的影响,对添加稻米油、芝麻油和大豆油的粳稻米饭进行质构、感官品质及挥发性风味成分的测定。结果表明,添加食用油可显著增加米饭的硬度和弹性,降低黏度。在0~100μL油脂/(50 g米)的添加范围内,随稻米油添加... 为研究植物油脂对米饭食味的影响,对添加稻米油、芝麻油和大豆油的粳稻米饭进行质构、感官品质及挥发性风味成分的测定。结果表明,添加食用油可显著增加米饭的硬度和弹性,降低黏度。在0~100μL油脂/(50 g米)的添加范围内,随稻米油添加量的增加,米饭硬度和弹性显著增加、黏度显著降低。与对照组米饭相比,添加稻米油、芝麻油、大豆油的米饭,挥发性风味成分总含量分别减少了65. 77%、59. 75%、74. 79%。结合米粒微观结构的观察发现,添加食用油会抑制米饭中挥发性风味物质的挥发释放。结合感官评价的结果表明,添加食用油会使米饭的香气变淡,更多的风味物质保留在米粒内部,使米饭的滋味更加醇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米饭 食用油 感官品质 风味成分 OAV值 微观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豆分离蛋白凝胶性影响因素研究 被引量:12
7
作者 秦传军 刘宝才 +1 位作者 杨再山 田雪 《粮食与油脂》 2007年第11期18-20,共3页
大豆分离蛋白具有良好凝胶性,因而在食品中有广泛应用。该实验对影响大豆分离蛋白热致凝胶和盐致凝胶外部因素进行研究,研究表明,大豆分离蛋白凝胶性能与蛋白质浓度、加热温度、加热时间、pH值、CaCl_2浓度等因素密切相关。
关键词 大豆分离蛋白 凝胶 持水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饲料原料的质量控制
8
作者 宋冰玲 杨再山 周再忠 《现代化农业》 1999年第4期19-20,共2页
饲料生产中原料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最终产品的质量,如果原料出了问题,无论采用多先进的饲料加工工艺都很难挽回由此而造成的损失。因此,饲料原料的质量控制在整个产品加工的质控中显得尤为重要。1谷实类饲料这类原料(如玉米、小麦... 饲料生产中原料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最终产品的质量,如果原料出了问题,无论采用多先进的饲料加工工艺都很难挽回由此而造成的损失。因此,饲料原料的质量控制在整个产品加工的质控中显得尤为重要。1谷实类饲料这类原料(如玉米、小麦、高粱、大麦等)的质量主要看品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饲料 原料 质量控制 谷实类饲料 饼粕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饲料的品质控制
9
作者 于勇 杨再山 《现代化农业》 1999年第10期22-23,共2页
关键词 饲料 品质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