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1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余庆县2011—2022年农区鼠种组成与种群数量变化
1
作者 秦治勇 白智江 杨再学 《山地农业生物学报》 2024年第2期51-55,共5页
探讨鼠种组成及种群数量变化规律,为农区鼠类预测预报及科学防控提供参考依据。对贵州省余庆县2011—2022年住宅区、稻田区、旱作区鼠情进行监测分析。结果表明,所捕获的3492只样本隶属2目(啮齿目、食虫目)2科(鼠科、鼩鼱科)10种,即黑... 探讨鼠种组成及种群数量变化规律,为农区鼠类预测预报及科学防控提供参考依据。对贵州省余庆县2011—2022年住宅区、稻田区、旱作区鼠情进行监测分析。结果表明,所捕获的3492只样本隶属2目(啮齿目、食虫目)2科(鼠科、鼩鼱科)10种,即黑线姬鼠、褐家鼠、黄胸鼠、小家鼠、高山姬鼠、社鼠、针毛鼠、白腹鼠、红耳巢鼠、鼩鼱。住宅区鼠种种类有3种,以褐家鼠为优势种,占总鼠数的88.57%;稻田区、早作区鼠种种类有10种,以黑线姬鼠为优势种,平均占总鼠数的83.42%。不同时期鼠种组成明显不同,住宅区褐家鼠、稻田区和早作区黑线姬鼠是当地监测和防治的主要对象。与当地1986—2010年相比,鼠类种群数量呈明显下降趋势,总平均捕获率为4.79%,其中,住宅区、稻田区、早作区平均捕获率分别为0.24%、6.35%、5.48%。不同年度、月份、季节鼠类种群数量存在明显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鼠种种类 鼠种组成 种群数量 变化规律 余庆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贵州省1984—2010年农区鼠情监测结果分析 被引量:62
2
作者 杨再学 金星 +5 位作者 刘晋 郑元利 雷邦海 潘世昌 周朝霞 龙贵兴 《农学学报》 2011年第7期11-17,共7页
为研究农区鼠类种群组成及种群数量变化规律,并为其种群数量预测预报和防治提供科学依据。通过分析1984—2010年贵州省30个县(市、区)农区鼠情监测结果表明,贵州省家栖鼠类和农田鼠类隶属2目(啮齿目、食虫目)3科(鼠科、仓鼠科、鼩鼱科)1... 为研究农区鼠类种群组成及种群数量变化规律,并为其种群数量预测预报和防治提供科学依据。通过分析1984—2010年贵州省30个县(市、区)农区鼠情监测结果表明,贵州省家栖鼠类和农田鼠类隶属2目(啮齿目、食虫目)3科(鼠科、仓鼠科、鼩鼱科)18种,主要集中于鼠科,占总种数的77.78%,在区系组成上以东洋界种类占绝对优势,占总种数的66.67%。褐家鼠、黄胸鼠为家栖鼠优势种,分别占总鼠数的51.26%、29.16%,小家鼠为常见种,占总鼠数的16.80%;黑线姬鼠为农田区(稻田、旱地)害鼠优势种,占总鼠数的62.57%,褐家鼠、黄胸鼠为常见种,分别占总鼠数的12.29%、14.73%,在部分地区为农田害鼠优势种,高山姬鼠为黔西北部分地区优势种。贵州省农区灭鼠的重点是黑线姬鼠、高山姬鼠、褐家鼠、黄胸鼠、小家鼠5种害鼠,应将其列为贵州省主要的监测对象。住宅区混合鼠种种群数量明显高于农田区,种群数量呈明显的下降趋势,不同年度、不同时期、不同月份、不同季节种群数量存在明显差异。根据贵州省多年来的农区鼠害测报及防治实践,明确了农区鼠害监测及综合防治的技术路线,提出了一套切实可行的农区鼠害监测技术和综合防治配套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鼠种种类 鼠种组成 种群动态 农区鼠害 配套技术 贵州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BS技术监测及控制农田害鼠效果初报 被引量:32
3
作者 杨再学 郭永旺 +5 位作者 金星 刘晋 郑元利 李大庆 潘开忠 胡支先 《山地农业生物学报》 2012年第4期301-306,共6页
通过2010~2011年在贵州省余庆县开展TBS技术监测及控制农田害鼠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共设置TBS围栏3个,捕获鼠类124只,鼠种种类有黑线姬鼠、褐家鼠、小家鼠、臭鼩4种,鼠种种类及鼠种组成与历年鼠夹法调查结果相吻合。每个TBS围栏平均捕... 通过2010~2011年在贵州省余庆县开展TBS技术监测及控制农田害鼠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共设置TBS围栏3个,捕获鼠类124只,鼠种种类有黑线姬鼠、褐家鼠、小家鼠、臭鼩4种,鼠种种类及鼠种组成与历年鼠夹法调查结果相吻合。每个TBS围栏平均捕鼠数为24.80只,前2~3个月的捕鼠数明显多于后5~6个月的捕鼠数。对玉米地、水稻田害鼠的控制效果为53.13%。TBS技术在农田害鼠防治中,具有很好的推广应用价值,并可用于开展鼠种普查和鼠情监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BS技术 农田害鼠 控制效果 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贵州省2020年鼠害防治农民田间学校培训效果分析 被引量:8
4
作者 杨再学 周朝霞 +10 位作者 尹文书 艾祯仙 秦治勇 李恩涛 韦应敏 潘会 杨高乾 王天毅 罗全丽 吴琦 谈孝凤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21年第18期279-282,共4页
2020年8—10月在贵州省余庆县、都匀市、息烽县、三都县、瓮安县、安龙县、关岭县、播州区、岑巩县9个县(市、区)共举办鼠害防治农民田间学校(FFS)10间,共培训学员300人,采用参与式、互动式培训方式进行培训。培训前学员测试题正确率为7... 2020年8—10月在贵州省余庆县、都匀市、息烽县、三都县、瓮安县、安龙县、关岭县、播州区、岑巩县9个县(市、区)共举办鼠害防治农民田间学校(FFS)10间,共培训学员300人,采用参与式、互动式培训方式进行培训。培训前学员测试题正确率为71.10%,培训后正确率为92.93%,正确率提高12.33%~32.33%,平均提高21.83%;测试题按照鼠害防控意识、鼠害传统防控技术掌握、鼠害新型防控技术了解、农业环保意识分类统计,正确率分别提高17.78%、29.92%、14.83%、24.33%;学员非常满意率为97.40%,满意率为2.60%,无不满意评价;质量控制指标“是”的指标占89.05%,“否”的指标占10.95%。主要措施:举办辅导员培训班,充实师资力量;制定项目实施方案,明确培训目标;召开项目专题会,落实培训任务;统一培训材料,提高培训效果;组建专家团队,开展督促指导;召开项目总结会,交流培训经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民田间学校(FFS) 鼠害防治 培训效果 主要措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黑腹绒鼠的形态及其种群生态特征 被引量:11
5
作者 杨再学 郑元利 +2 位作者 郭永旺 金星 刘晋 《山地农业生物学报》 2009年第3期218-224,共7页
采用夹夜法调查逐月捕获率,对2000—2008年贵州省余庆县黑腹绒鼠的形态及其种群生态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黑腹绒鼠主要栖息于旱地耕作区,占总鼠数的5.60%,为当地常见鼠种。黑腹绒鼠两性之间体重、胴体重、体长、尾长无显著性... 采用夹夜法调查逐月捕获率,对2000—2008年贵州省余庆县黑腹绒鼠的形态及其种群生态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黑腹绒鼠主要栖息于旱地耕作区,占总鼠数的5.60%,为当地常见鼠种。黑腹绒鼠两性之间体重、胴体重、体长、尾长无显著性差异,不同季节之间差异亦不显著,不同年龄之间存在显著差异。研究期间,平均捕获率为0.24%,种群性比为0.70,平均怀孕率为61.90%,平均胎仔数为2.31只,平均睾丸下降率为73.33%,平均繁殖指数为0.59。全年种群数量在11月出现1个数量高峰,捕获率达0.52%,不同年度、不同季节种群数量存在显著差异。在秋季出现1个繁殖高峰,不同年龄组之间种群繁殖力存在明显差异,随着种群年龄的增长,黑腹绒鼠种群繁殖力不断增加,成年Ⅰ、成年Ⅱ组、老年组是种群繁殖的主体。比较全国各地黑腹绒鼠种群生态特征认为,黑腹绒鼠不同地区种群组成比例不同;不同地区之间形态特征具有相对稳定性和差异性,尤其是体重易受食物和环境的影响而变化;种群繁殖和种群数量变化不同地区之间存在显著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腹绒鼠 形态特征 种群繁殖 种群数量 贵州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遵义市农区鼠种种类及其种群数量变动规律 被引量:10
6
作者 杨再学 杨光灿 +4 位作者 罗建平 郑元利 李大庆 杨高乾 张永治 《山地农业生物学报》 2013年第3期209-213,共5页
为进一步摸清农区鼠种种类及其种群数量变动规律,给农区鼠害防治提供理论依据,对贵州省遵义市6个县1986~2012年农区鼠情监测结果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遵义市农区鼠种种类隶属2目3科12种,主要集中于鼠科,占总种数的83.33%,以东洋界种... 为进一步摸清农区鼠种种类及其种群数量变动规律,给农区鼠害防治提供理论依据,对贵州省遵义市6个县1986~2012年农区鼠情监测结果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遵义市农区鼠种种类隶属2目3科12种,主要集中于鼠科,占总种数的83.33%,以东洋界种类为主,占总种数的66.67%。住宅区优势种为褐家鼠,占总鼠数的79.47%,小家鼠、黄胸鼠为常见种,分别占总鼠数的14.15%、3.39%;农田区优势种为黑线姬鼠,占总鼠数的91.62%,褐家鼠为常见种,占总鼠数的4.23%。农田区混合鼠种种群数量明显高于住宅区。住宅区和农田区种群数量随着时间的推移,呈明显的下降趋势。不同年度、不同月份、不同季节种群数量存在明显差异,住宅区混合鼠种全年种群数量在11月出现1个数量高峰,农田区全年种群数量分别在6月和11月出现2个数量高峰。据此,遵义市农区灭鼠的重点是褐家鼠、黑线姬鼠、小家鼠、黄胸鼠,每年春季3~4月和秋季8~9月是农区鼠类防治的最佳适期,农田区是防治的重点区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鼠种种类 鼠种组成 种群数量 变动规律 遵义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贵州省不同地区黑线姬鼠种群数量动态分析 被引量:17
7
作者 杨再学 金星 +5 位作者 郭永旺 雷邦海 潘世昌 周朝霞 龙贵兴 李恩涛 《山地农业生物学报》 2015年第1期13-17,27,共6页
为探讨贵州省不同地区黑线姬鼠种群数量变化规律,为其预报提供科学依据。利用1984~2014年贵州省余庆县、息烽县、岑巩县、凯里市、雷山县、都匀市、瓮安县、大方县8个县(市)黑线姬鼠种群数量动态资料分析,结果表明,该调查区域共有小... 为探讨贵州省不同地区黑线姬鼠种群数量变化规律,为其预报提供科学依据。利用1984~2014年贵州省余庆县、息烽县、岑巩县、凯里市、雷山县、都匀市、瓮安县、大方县8个县(市)黑线姬鼠种群数量动态资料分析,结果表明,该调查区域共有小型兽类14种,不同生境黑线姬鼠组成比例存在明显差异,主要分布于稻田区和旱地耕作区,平均占捕获兽类数的71.01%,不同地区组成比例有所不同,占捕获兽类数的22.01%~91.34%,均为当地农田害鼠优势种。不同地区、年度、月份种群数量存在显著差异。各地多年平均捕获率0.75%~5.83%,总体平均捕获率为3.04%。一年内种群数量高峰出现的次数和早迟有所不同,其中,余庆县、息烽县、岑巩县、凯里市、都匀市、瓮安县在5~7月和8~11月出现2个数量高峰,大方县仅在6月、雷山县在7月出现1个数量高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线姬鼠 种群数量 变化规律 不同地区 贵州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黑线姬鼠不同胴体重种群繁殖力变化 被引量:6
8
作者 杨再学 郑元利 +2 位作者 郭永旺 金星 刘晋 《山地农业生物学报》 2008年第5期407-410,共4页
对贵州省余庆县2002~2007年1143只黑线姬鼠胴体重统计分析,结果表明,黑线姬鼠胴体重最低4.13g,最高34.58g,平均胴体重为(19.06±5.34)g,其个体胴体重主要分布在12.01~24.00g,占总鼠数的75.40%,是活动能力较强的... 对贵州省余庆县2002~2007年1143只黑线姬鼠胴体重统计分析,结果表明,黑线姬鼠胴体重最低4.13g,最高34.58g,平均胴体重为(19.06±5.34)g,其个体胴体重主要分布在12.01~24.00g,占总鼠数的75.40%,是活动能力较强的个体。黑线姬鼠怀孕鼠最低胴体重为13.82g,睾丸下降鼠最低胴体重为13.41g,胴体重达13.0g以上时开始繁殖,随着胴体重的增加,种群繁殖力不断增加,胴体重达17.0g以上时,种群繁殖力迅速增加,怀孕率、睾丸下降率分别达26.83%、62.50%,接近雌鼠总怀孕率24.76%和雄鼠总睾丸下降率64.56%,繁殖指数达0.5921,接近总繁殖指数0.5755。黑线姬鼠不同年龄组种群繁殖力存在显著差异,随着种群年龄的增长,雌鼠怀孕率、胎仔数、雄鼠睾丸下降率、繁殖指数不断增加,成年Ⅰ组、成年Ⅱ组、老年组是黑线姬鼠种群的繁殖群体,因此,其在种群中所占比例的多少与种群数量消长关系密切,可以作为预测黑线姬鼠种群数量的重要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线姬鼠 胴体重 个体分布 繁殖力 贵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0.005%溴鼠灵毒饵毒杀吴茱萸种植区鼠类药效试验 被引量:9
9
作者 杨再学 郑元利 《山地农业生物学报》 2004年第6期549-551,共3页
关键词 种植区 投放方法 农田 药效试验 植保 毒饵 交替使用 吴茱萸 溴鼠灵 鼠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贵州鼠害控制项目农民田间学校实施效果与建议 被引量:13
10
作者 杨再学 周朝霞 +10 位作者 尹文书 李恩涛 艾祯仙 田勇 白智江 肖卫平 李梅 陆晓欢 许兴亮 罗全丽 谈孝凤 《山地农业生物学报》 2019年第1期51-56,92,共7页
2018年4~10月,在贵州省余庆县、三都县、息烽县、瓮安县、岑巩县、都匀市举办了联合国粮农组织(FAO)贵州鼠害控制减少粮食损失保护农业生态安全项目农民田间学校(FFS)15间,培训农民451人,培训采用FAO推荐的参与式、启发式、互动式、成... 2018年4~10月,在贵州省余庆县、三都县、息烽县、瓮安县、岑巩县、都匀市举办了联合国粮农组织(FAO)贵州鼠害控制减少粮食损失保护农业生态安全项目农民田间学校(FFS)15间,培训农民451人,培训采用FAO推荐的参与式、启发式、互动式、成人非正规教育方式进行,学员能力得到明显提升,测试题总体正确率由培训前的75.40%提高到培训后的93.36%;学员对培训过程充分认可,学员非常满意为96.07%,满意率为3.93%;FFS质量控制指标完成良好。为使鼠害控制FFS得到长足发展,不断提高鼠害防控能力,在今后举办FFS时,培训时间与农事活动需要合理协调,培训课程设置需要不断完善,灭鼠技术培训需要长期坚持,培训经费需要加大支持力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鼠害控制 农民田间学校 实施效果 建议 贵州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胴体重鉴定高山姬鼠种群年龄 被引量:8
11
作者 杨再学 金星 +2 位作者 郭永旺 刘晋 龙贵兴 《山地农业生物学报》 2011年第2期104-109,共6页
为完善贵州省农区主要害鼠种群年龄鉴定划分标准体系建设内容,对2008-2010年贵州省大方县捕获的285只高山姬鼠(雌鼠138只,雄鼠147只)胴体重数据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表明:高山姬鼠平均胴体重为(16.29±3.41)g。根据胴体重的频... 为完善贵州省农区主要害鼠种群年龄鉴定划分标准体系建设内容,对2008-2010年贵州省大方县捕获的285只高山姬鼠(雌鼠138只,雄鼠147只)胴体重数据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表明:高山姬鼠平均胴体重为(16.29±3.41)g。根据胴体重的频次分配特征,参照繁殖状况,将高山姬鼠划分为5个年龄组,制定了各年龄组的胴体重划分标准:幼年组(Ⅰ)(≤12.0 g);亚成年组(Ⅱ)(12.1-16.0 g);成年Ⅰ组(Ⅲ)(16.1-20.0 g);成年Ⅱ组(Ⅳ)(20.1-24.0 g);老年组(Ⅴ)(〉24.0 g)。不同年龄组胴体重之间具有显著差异,随着种群年龄的增长而不断增加。不同年龄组种群繁殖力存在显著差异,随着种群年龄的增长,种群繁殖力不断增加,参与种群繁殖的主要群体为成年Ⅰ组、成年Ⅱ组和老年组,平均怀孕率为41.27%,平均睾丸下降率为97.78%,平均繁殖指数为0.7656。种群年龄组成具有明显的季节变化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山姬鼠 年龄鉴定 胴体重 划分标准 繁殖 年龄组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胴体重指标鉴定贵州省褐家鼠的年龄 被引量:8
12
作者 杨再学 潘世昌 +5 位作者 周朝霞 周显明 龙贵兴 郑元利 艾祯仙 李梅 《山地农业生物学报》 2010年第1期14-20,共7页
为完善贵州省农区主要害鼠种群年龄鉴定划分标准体系建设内容。对2002—2009年贵州省余庆、息烽、三都、关岭、大方5个县捕获的441只褐家鼠(雌鼠201只,雄鼠240只)胴体重统计分析表明,褐家鼠平均胴体重为(69.16±30.45)g,... 为完善贵州省农区主要害鼠种群年龄鉴定划分标准体系建设内容。对2002—2009年贵州省余庆、息烽、三都、关岭、大方5个县捕获的441只褐家鼠(雌鼠201只,雄鼠240只)胴体重统计分析表明,褐家鼠平均胴体重为(69.16±30.45)g,雌、雄鼠之间胴体重差异不显著。根据胴体重的频次分配特征,参照繁殖状况,本研究将褐家鼠划分为5个年龄组,并制定了各年龄组胴体重划分标准:幼年组(Ⅰ)(≤40.0g),亚成年组(Ⅱ)(40.1—80.0g),成年Ⅰ组(Ⅲ)(80.1—120.0g),成年Ⅱ组(Ⅳ)(120.1~160.0g),老年组(V)(160.0g以上)。研究表明,不同年龄组胴体重、体重、体长、尾长、后足长、耳长之间具有极显著差异,随着种群年龄的增长而不断增加;胴体重与体重、体长、尾长、后足长、耳长之间具有极显著的正相关关系;不同年龄组种群繁殖力存在显著差异,随着种群年龄的增长,种群繁殖力不断增加;参与种群繁殖的主要群体为成年Ⅰ组、成年Ⅱ组和老年组,平均怀孕率为51.39%,平均睾丸下降率为93.51%,平均繁殖指数为2.5839。种群年龄组成具有明显的季节变化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褐家鼠 年龄鉴定 胴体重 划分标准 繁殖 年龄组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锡金小家鼠肥满度的研究 被引量:7
13
作者 杨再学 郑元利 +3 位作者 潘会 周显明 周朝霞 龙贵兴 《山地农业生物学报》 2013年第2期95-100,共6页
采用体重与体长立方的比值(K=100 W/L3)作为测定肥满度的指标,对贵州省关岭县、三都县、大方县1984~2012年采集的249只锡金小家鼠肥满度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锡金小家鼠平均肥满度为(3.68±0.67)g/cm3,不同地区、不同性别、不同生... 采用体重与体长立方的比值(K=100 W/L3)作为测定肥满度的指标,对贵州省关岭县、三都县、大方县1984~2012年采集的249只锡金小家鼠肥满度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锡金小家鼠平均肥满度为(3.68±0.67)g/cm3,不同地区、不同性别、不同生境之间肥满度差异不显著;不同年龄组之间肥满度差异极显著,且随种群年龄的增长,肥满度不断增加;不同年度、不同月份之间肥满度差异不显著,不同季节之间肥满度具有显著差异;肥满度与种群繁殖之间的相关性不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锡金小家鼠 肥满度 变化规律 贵州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贵州省农区鼠害监测结果与灾变规律分析 被引量:58
14
作者 杨再学 金星 《山地农业生物学报》 2006年第3期197-202,共6页
通过分析1984—2005年贵州省23个县(市、区)鼠情监测结果表明,贵州省家栖鼠类和农田鼠类主要种类有16种,褐家鼠、黄胸鼠、小家鼠为家栖鼠优势种,占总鼠数的96.35%;黑线姬鼠为稻田、旱地耕作区害鼠优势种,占总鼠数的64.88%;... 通过分析1984—2005年贵州省23个县(市、区)鼠情监测结果表明,贵州省家栖鼠类和农田鼠类主要种类有16种,褐家鼠、黄胸鼠、小家鼠为家栖鼠优势种,占总鼠数的96.35%;黑线姬鼠为稻田、旱地耕作区害鼠优势种,占总鼠数的64.88%;褐家鼠、黄胸鼠为常见鼠种,分别占总鼠数的11.68%、13.42%,在部分地区也为农田害鼠优势种;高山姬鼠为黔西北部分地区优势种。贵州省农区灭鼠的重点是黑线姬鼠、高山姬鼠、褐家鼠、黄胸鼠、小家鼠5种害鼠。应将其列为贵州省主要的监测对象。同时分析了5种害鼠的种群繁殖特征和种群数量灾变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鼠害 鼠种组成 灾变规律 种群繁殖 贵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贵州省TBS灭鼠技术规范及应用前景 被引量:21
15
作者 杨再学 谈孝凤 《山地农业生物学报》 2018年第3期56-61,共6页
通过2010~2017年在贵州省余庆县、岑巩县、三都县、息烽县、瓮安县、凯里市、新蒲新区、安龙县、大方县、关岭县开展TBS灭鼠技术试验示范研究,取得了一定成效,明确了TBS安装方式和使用技术,探讨了TBS技术在农田鼠害监测中的作用,提升了... 通过2010~2017年在贵州省余庆县、岑巩县、三都县、息烽县、瓮安县、凯里市、新蒲新区、安龙县、大方县、关岭县开展TBS灭鼠技术试验示范研究,取得了一定成效,明确了TBS安装方式和使用技术,探讨了TBS技术在农田鼠害监测中的作用,提升了鼠类无害化控制技术,实现了灭鼠技术向安全、绿色、无害化方向迈进,初步形成了一套行之有效的TBS灭鼠技术规范,在全省农田鼠害绿色防控技术推广应用中发挥了重要作用。TBS灭鼠技术的特点是不使用杀鼠剂就可实现对农田害鼠的可持续控制,具有安全、高效、绿色、环保等优点,作为一种新兴的农田害鼠绿色防控技术,在我国未来农田害鼠防治中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针对贵州省农田害鼠绿色防控工作,就推广应用TBS灭鼠技术提出三点建议:一是加强TBS灭鼠技术经费投入,提高农田害鼠绿色防控建设能力;二是加强TBS灭鼠技术示范区建立,提高农田害鼠绿色防控覆盖率;三是加强TBS灭鼠技术试验研究,提高农田害鼠绿色防控技术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BS灭鼠 技术规范 控制效果 应用前景 贵州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贵州省鼠害防治“揭榜挂帅”实施效果与展望 被引量:2
16
作者 杨再学 邵昌余 +5 位作者 尹文书 韦应敏 白智江 李恩涛 艾祯仙 周朝霞 《山地农业生物学报》 2023年第5期62-66,共5页
为实现“鼠口夺粮”保丰收,确保粮食安全,对2022年组织实施的“揭榜挂帅”榜单《粮食作物鼠害绿色防控技术集成示范与推广》项目取得的成效进行全面总结分析。结果表明,全省共建立鼠害绿色防控示范基地10个,累计完成推广应用面积1293.37... 为实现“鼠口夺粮”保丰收,确保粮食安全,对2022年组织实施的“揭榜挂帅”榜单《粮食作物鼠害绿色防控技术集成示范与推广》项目取得的成效进行全面总结分析。结果表明,全省共建立鼠害绿色防控示范基地10个,累计完成推广应用面积1293.37 hm^(2),其中,核心示范面积387.83 hm^(2),辐射带动面积905.54 hm^(2),绿色防控覆盖率达100%,总体防控效果为86.03%,累计挽回粮食损失234.9 t,挽回产值73.63万元,实现新增纯收益61.14万元。共举办灭鼠现场培训会28期次,培训人员1559人,举办鼠害防治农民田间学校(FFS)10期,培训学员300人,学员成绩提高22.07%,培训对象总体满意率达100%。项目示范区较农民自防区减少化学鼠药使用量(商品量)45.12 g/667m^(2),化学鼠药使用量减少33.45%,取得了明显的经济、社会、生态效益。持续开展鼠害防治“揭榜挂帅”项目,应用前景广阔,值得深入推广应用。今后将进一步加强团队协作,集成防控技术,创新培训方式,优化推广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鼠害防治 揭榜挂帅 实施效果 展望 贵州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速效生根灵浸泡时间对吴茱萸扦插出苗的影响 被引量:1
17
作者 杨再学 李大庆 文西明 《山地农业生物学报》 2004年第4期313-314,320,共3页
为了研究速效生根灵浸泡不同时间对吴茱萸Euodiarutaecarpa(Juss.)Benth扦插出苗的影响,通过用质量浓度100mg·L-1速效生根灵浸泡吴茱萸扦插枝条2h、6h、12h试验,结果表明,在扦插60d和扦插150d调查,随着浸泡时间的增加,吴茱萸出苗... 为了研究速效生根灵浸泡不同时间对吴茱萸Euodiarutaecarpa(Juss.)Benth扦插出苗的影响,通过用质量浓度100mg·L-1速效生根灵浸泡吴茱萸扦插枝条2h、6h、12h试验,结果表明,在扦插60d和扦插150d调查,随着浸泡时间的增加,吴茱萸出苗率、株高、茎粗也相应增加,其中,以浸泡12h处理为最佳,平均出苗率达67 25%,比对照未浸泡的增加90 78%,平均株高、茎粗分别为26 53cm和2 39mm,比对照未浸泡的增加20 92%和34 27%,可在实际生产中应用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速效生根灵 浸泡时间 吴茱萸 扦插繁殖 出苗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贵州省农区鼠害绿色防控农民田间学校辅导员培训成果与建议 被引量:4
18
作者 杨再学 邵昌余 谈孝凤 《山地农业生物学报》 2021年第2期21-28,共8页
为加强贵州省农区鼠害防治人才培养,增加农民田间学校(FFS)师资力量,不断提升鼠害防治团队成员科技创新能力,进一步提高鼠情监测与防治技术水平。2020年9月,在余庆县举办了贵州省农区鼠害绿色防控农民田间学校辅导员培训班(TOT),培训采... 为加强贵州省农区鼠害防治人才培养,增加农民田间学校(FFS)师资力量,不断提升鼠害防治团队成员科技创新能力,进一步提高鼠情监测与防治技术水平。2020年9月,在余庆县举办了贵州省农区鼠害绿色防控农民田间学校辅导员培训班(TOT),培训采取联合国粮农组织(FAO)倡导的参与式、互动式培训方式进行,训后30名学员测试平均成绩由训前48.90分上升到85.47分,及格率由训前36.67%上升为100%,学员成绩提升74.78%;学员参与式培训理念得到转变;学员个人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得到增强;学员和领导对培训模式和培训成果给予充分认可和肯定,各项测评内容的非常满意率均为100%。针对今后举办农民田间学校辅导员培训班,培训时间和培训内容要进一步优化,建议增加培训时间1~2 d,进一步丰富培训活动内容,举办时间安排在农田鼠害发生高峰期的5—7月为宜;培训经费投入要进一步加强,建议贵州省植保植检站增加培训经费投入,确保农民田间学校辅导员培训班的持续举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鼠害绿色防控 农民田间学校(FFS) 辅导员 培训成果 启示与建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贵州省大足鼠种群年龄鉴定和繁殖参数变化 被引量:4
19
作者 杨再学 雷邦海 +2 位作者 潘世昌 潘会 周显明 《山地农业生物学报》 2015年第4期39-42,共4页
为准确地鉴定大足鼠的年龄,制订适合贵州省大足鼠种群年龄鉴定的体重划分标准.对贵州省岑巩县、息烽县、关岭县1984-2014年采集的57 只大足鼠体重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大足鼠平均体重为(107.82 ± 38.86) g,根据体重的频次分... 为准确地鉴定大足鼠的年龄,制订适合贵州省大足鼠种群年龄鉴定的体重划分标准.对贵州省岑巩县、息烽县、关岭县1984-2014年采集的57 只大足鼠体重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大足鼠平均体重为(107.82 ± 38.86) g,根据体重的频次分配特征,结合雌、雄鼠的繁殖情况,将大足鼠年龄划分为5个年龄组,确定各年龄组的体重划分标准为:幼年组(Ⅰ):体重小于或等于45.0 g,亚成年组(Ⅱ):体重45.1-85.0 g,成年Ⅰ组(Ⅲ):体重85.1-125.0 g,成年Ⅱ组(Ⅳ):体重125.1-165.0 g,老年组(Ⅴ):体重大于165.0 g.大足鼠不同年龄组体重、体长、尾长、后足长、耳长差异显著,且随着年龄的增长而不断增加.不同年龄组种群繁殖力存在显著差异,成年Ⅰ组、成年Ⅱ组为繁殖的主要群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贵州省)大足鼠 年龄鉴定 划分标准 繁殖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贵州省农区鼠害研究成果的统计与分析 被引量:3
20
作者 杨再学 金星 谈孝凤 《山地农业生物学报》 2014年第5期76-80,89,共6页
对1984~2013年贵州省各级植保植检站植保人员在农区鼠害研究方面获得的各级科技成果奖励、发表的论文及其引文和被引用情况、出版著作图书、制订标准情况进行统计分析表明,先后有137人185人次获得各级科技成果奖励30项,省(部)级奖励7... 对1984~2013年贵州省各级植保植检站植保人员在农区鼠害研究方面获得的各级科技成果奖励、发表的论文及其引文和被引用情况、出版著作图书、制订标准情况进行统计分析表明,先后有137人185人次获得各级科技成果奖励30项,省(部)级奖励7项,市(州、厅)级奖励23项;有159人592人次在国内31种期刊上发表论文196篇,年均发表论文6.53篇;有引文论文占总论文数的60.20%,共有引文1343篇,平均引文量6.85篇;被引用论文占总论文数的66.84%,共被引用次数711次,平均被引次数3.63次。有13人30人次参与编著出版鼠害著作及科普图书13部144万字;有10人33人次参与制订贵州省地方标准6项,国家农业行业标准2项。全省农区鼠害研究水平发展不平衡,其研究热点主要集中在贵州省5种优势鼠种的种群生态学特征、农区鼠害监测和综合防治技术等方面,研究地区主要集中在遵义市、黔东南州、贵阳市、黔南州4个市(州)。据此针对贵州省未来农区鼠害研究和灭鼠工作提出了相应的建议和研究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鼠害 成果 论文 引文 评价 贵州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