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我国公共服务供给的最优市场结构研究——基于混合寡头垄断市场的博弈分析及模拟检验 被引量:8
1
作者 杨全社 王文静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0期18-24,共7页
针对我国公共服务行业的寡头垄断市场环境,本文讨论了包含公共、私人和混合制这三类企业的古诺均衡和三种斯塔克尔伯格均衡,得出公共企业产量领先机制较为低效的结论。在具体化模型参数的基础上进行了数值模拟分析,给出了企业总数为5和1... 针对我国公共服务行业的寡头垄断市场环境,本文讨论了包含公共、私人和混合制这三类企业的古诺均衡和三种斯塔克尔伯格均衡,得出公共企业产量领先机制较为低效的结论。在具体化模型参数的基础上进行了数值模拟分析,给出了企业总数为5和10时的最高行业产量及其对应的市场结构,并指出在单一公共企业供给的情形下直接引入私人企业或混合制企业可能是更为低效的。基于限制垄断、增加行业总产量的目标,在我国公共服务供给市场中引入更多公共企业、或者对当前公共企业进行拆分、或者对当前公共企业实施私有化,都是有益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共服务 供给效率 混合寡头垄断 最优市场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美国金融危机以来财税政策演变及其实施效果评价 被引量:2
2
作者 杨全社 英杰 +1 位作者 皇甫建华 李依玲 《经济研究参考》 2020年第1期76-89,共14页
2008年金融危机至今,作为金融危机重灾区的美国,通过持续调整、实施财税政策,逐步走出金融危机,使经济企稳回升。本文梳理了美国2008年以来实施的财税政策及其演变,并对其实施效果进行评价。在借鉴美国经验和教训的基础上,就改善我国财... 2008年金融危机至今,作为金融危机重灾区的美国,通过持续调整、实施财税政策,逐步走出金融危机,使经济企稳回升。本文梳理了美国2008年以来实施的财税政策及其演变,并对其实施效果进行评价。在借鉴美国经验和教训的基础上,就改善我国财税政策、提升社会资源配置效率和创新能力、推动我国经济高质量和可持续性发展提出了相关的政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国 金融危机 财税政策 高质量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的公共产品分类及其对公共产品供给管理的意义 被引量:9
3
作者 杨全社 《经济研究参考》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0期19-28,共10页
关键词 公共产品供给 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 产品分类 供给管理 意义 公共需要 个体需要 人的需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方公共定价理论——发展脉络及最新进展 被引量:1
4
作者 杨全社 王文静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110-115,共6页
在私人部门经济中,令价格等于边际成本是最优定价法则。在公共部门经济中,由于公共产品的特殊性以及公共部门与国家之间的内在关系,直接将边际成本定价法作为公共部门最优定价法则受到了众多质疑。20世纪中后期,西方经济学界围绕最优公... 在私人部门经济中,令价格等于边际成本是最优定价法则。在公共部门经济中,由于公共产品的特殊性以及公共部门与国家之间的内在关系,直接将边际成本定价法作为公共部门最优定价法则受到了众多质疑。20世纪中后期,西方经济学界围绕最优公共定价理论展开了热烈的讨论,在经典的Ramsey-Boiteux法则的基础上,基于公平和效率两个目标,众多学者对最优公共定价机制进行了深入探讨。纵观西方公共定价理论的发展,呈现出以下过程:由现实中公共企业的扩张引发了学界对最优公共定价问题的关注,基于公平和效率的目标约束,该理论不断得到修正、完善,在融合各领域的最新研究的基础上,理论与现实的之间的距离不断被拉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共定价 公平 效率 发展脉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京市在疏解非首都核心功能中的事权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杨全社 李林君 王海南 《经济研究参考》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2期91-98,104,共9页
明确北京市在"疏解非首都核心功能"中的事权角色对于京津冀协同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按照"概念—原则—依据"的思路,对北京针对"疏解非首都核心功能"这一国家战略的事权配置问题进行了探讨。研... 明确北京市在"疏解非首都核心功能"中的事权角色对于京津冀协同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按照"概念—原则—依据"的思路,对北京针对"疏解非首都核心功能"这一国家战略的事权配置问题进行了探讨。研究认为北京在"疏解非首都核心功能"中的事权调整应遵循服务首都、基本公共服务先行、完善社会治理体系、正确处理"政府—市场"关系、合理补偿成本等五方面原则。同时提出地理空间维度下的北京事权匹配和阶段时间维度下的事权匹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琉解 非首都核心功能 事权 京津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资源流动性与经济转型时期的中国地方财政职能
6
作者 杨全社 武彦民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1-5,共5页
传统财政理论在论述地方财政职能时, 都隐含着资源可以在各辖区间充分流动的理论前提,在此前提下, 地方政府在宏观经济稳定和再分配方面的作用有限; 但是, 新近的一些观点对此提出了挑战, 而处于经济转型时期的中国地方财政的实际职能... 传统财政理论在论述地方财政职能时, 都隐含着资源可以在各辖区间充分流动的理论前提,在此前提下, 地方政府在宏观经济稳定和再分配方面的作用有限; 但是, 新近的一些观点对此提出了挑战, 而处于经济转型时期的中国地方财政的实际职能也充分地印证了这些新的观点。从长远来看, 中国地方财政职能的有效发挥, 有赖于中央和地方之间合理地划分事权。在此基础上, 经济转型时期的中国地方财政职能才能不断优化, 财政支出效率也能得到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动性 中国地方财政 财政职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公司治理结构看国有股减持
7
作者 杨全社 彭辉 《河南金融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25-26,共2页
国有股减持的真正目标应确立为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亦即合理的公司治理结构。若仅以减持为目的的方案可能留下更多的后遗症。从公司治理结构的两个标准来看待国有股减持方案是合理可行的 。
关键词 公司 治理结构 内部人控制 经营者选择 激励问题 国有股减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试论预算改革对中国和谐社会秩序构建的推动作用
8
作者 杨全社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CSSCI 2008年第6期66-69,共4页
预算是政治、经济、社会、文化和技术等多个领域的交汇点,是公共资源配置和公共秩序形成的关键环节。从人类社会发展历史来看,预算制度的不断改进,可以推动社会秩序的不断完善。在一个较长的时期内,中国都要致力于和谐社会的构建。中国... 预算是政治、经济、社会、文化和技术等多个领域的交汇点,是公共资源配置和公共秩序形成的关键环节。从人类社会发展历史来看,预算制度的不断改进,可以推动社会秩序的不断完善。在一个较长的时期内,中国都要致力于和谐社会的构建。中国社会当前存在的诸多不和谐因素,都和中国预算制度不完善有着直接或间接的关系。通过预算改革,可以推动中国的政治和经济体制改革,进而构建和谐的社会秩序,这是中国当前深化改革进程中要高度重视的一个战略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预算改革 社会秩序 预算完整 预算透明 和谐社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创新我国人口和计划生育公共财政保障机制研究
9
作者 杨全社 《经济研究参考》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5期22-29,共8页
新的人口形势下,需要不断创新我国人口和计划生育的公共财政保障机制。本文依据我国财政改革的总体要求,结合人口和计划生育部门的工作实际,提出了一系列政策建议:合理配置财权和事权架构;完善公共资金结算平台;根据生命周期理论优化公... 新的人口形势下,需要不断创新我国人口和计划生育的公共财政保障机制。本文依据我国财政改革的总体要求,结合人口和计划生育部门的工作实际,提出了一系列政策建议:合理配置财权和事权架构;完善公共资金结算平台;根据生命周期理论优化公共政策;建立公共服务均等化制度;加大总量投入和优化投入结构并重;开展人口财政外交等政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口 计划生育 公共财政 保障机制 创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央企业的财政收入贡献及其对政府间财政关系影响分析
10
作者 杨全社 《经济研究参考》 2019年第2期34-40,共7页
党的十九大之后,我国财政改革转向了加快建立现代财政制度以及完善中央和地方财政关系。其中的重点是事权和支出责任的划分。财政收入和支出之间关系密切,二者相互影响,互为因果。回顾分税制历史可以发现,我国政府间财政收入分配关系远... 党的十九大之后,我国财政改革转向了加快建立现代财政制度以及完善中央和地方财政关系。其中的重点是事权和支出责任的划分。财政收入和支出之间关系密切,二者相互影响,互为因果。回顾分税制历史可以发现,我国政府间财政收入分配关系远远没有理顺,也影响着政府间支出和事权责任划分。本文在政府间财政关系这一框架下,对中央企业为中央财政收入做出的贡献及其对政府间财政关系的影响进行了分析,结果发现,中央财政收入严重依赖中央企业,这与其划入了较多的"中央专属"企业所得税的制度安排关系密切。这一安排违背了税收分配的"受益原则",对政府间财政关系以及资源配置带来了负面的影响。未来需要借鉴国际通行规则,按照"受益原则"对我国的财政收入分配格局做出新的变革,以适应深化市场化取向的改革,优化资源配置,提升经济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央企业 中央政府 财政收入 政府间财政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际金融危机影响下农民增收对策研究 被引量:8
11
作者 贺德方 王国振 +5 位作者 杨全社 段学智 杜英民 康金城 郑德刚 王静波 《中国软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8期20-26,共7页
扩大内需是我国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最有效途径之一。我国扩大内需的潜力在农村,但现有政策在推动农民收入持续增长和撬动农村内需市场方面的效果并不明显。为此,本文结合在农业大省河南和河北的实地调研情况,对我国农民收入增长的现状... 扩大内需是我国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最有效途径之一。我国扩大内需的潜力在农村,但现有政策在推动农民收入持续增长和撬动农村内需市场方面的效果并不明显。为此,本文结合在农业大省河南和河北的实地调研情况,对我国农民收入增长的现状进行了深入分析,归纳总结了两省当前促进农民增收的主要做法及存在的问题;继而阐述了国际金融危机对我国农民收入增长产生的负面影响;最后从宏观制度建设、市场环境改善和农民培训三个层面探讨了继续推动农民增收的政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际金融危机 农民增收 河南 河北 宏观制度建设 市场环境改善 农民培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在放权和约束间建立新平衡——完善我国政府间转移支付制度的思路和行动框架 被引量:6
12
作者 魏加宁 张俊伟 +2 位作者 杨全社 郑培 孙磊 《经济研究参考》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9期2-20,59,共20页
本文全面回顾了我国政府间转移支付的历史、现状和取得的主要成就,归纳了我国政府间转移支付制度存在的不足和问题。笔者认为:我国转移支付制度存在的问题是政府间事权财权划分不清的反映;而由行政主导、旨在"加强管理和控制"... 本文全面回顾了我国政府间转移支付的历史、现状和取得的主要成就,归纳了我国政府间转移支付制度存在的不足和问题。笔者认为:我国转移支付制度存在的问题是政府间事权财权划分不清的反映;而由行政主导、旨在"加强管理和控制"的改革方式,则是事权财权划分不清问题长期得不到有效解决的根源。传统改革模式的弊端、财政改革外部环境的变化,要求我们将指导思想从"强化管理和控制"转向"在放权和约束间建立新平衡",即在向基层政府下放财权的同时构建对基层政府的新型约束体系,在扩大基层政府自主权的同时全面强化对基层政府行为的约束,以确保其资金使用符合国家法律法规、体现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客观需要、资金使用节俭高效;并以此带动中央和省级政府行政与资金管理方式的改革,最终达到提高政府整体效能、推进政府职能转变的目标。本文提出了完善我国政府间转移支付制度的目标,主要包括如下内容:(1)通过把地级市降格为与县级平行的管理层级,实行省直管县;通过由县政府直接管理农村社区服务机构,把乡级政府降格为派出机构,确立中央、省、县三级政府行政架构;(2)建立以一般性转移支付为主导、两纵两横相交织的转移支付新格局,在全国范围内形成既有差异、又能保障公共服务大体均等的政府资金保障体系;(3)完善的财政监督是转移支付新框架的重要组成部分,应在继续加强财政管理的同时,加快构建与完善对地方财政运行的全方位监督和控制体系。本文提出,要平稳推进政府间支付制度的改革和完善,需要牢牢把握改善民生、建设服务型政府这个中心环节;需要把制度建设和强化监督作为重点;需要调动上级政府、下级政府以及社会公众三方的积极性,形成推动改革和发展的合力;需要高度重视改革方案的设计,使改革方案充分体现决策科学化和民主化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移支付制度 财政 省级 财政金融 一般性转移支付 政府间事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