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人脑胶质瘤p53、p15、VEGF的表达及与恶性程度的相关分析 被引量:7
1
作者 曾冉 况建国 +5 位作者 邓世钢 夏亮 邓圣泽 徐奖 杨全喜 公茂田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366-370,共5页
目的研究人脑胶质瘤中p53、p15、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的蛋白表达与病理分级的相互关系。方法选取50例不同病理分级的胶质瘤,包括20例Ⅱ级、17例Ⅲ级、13例Ⅳ级,应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其p53、p15和... 目的研究人脑胶质瘤中p53、p15、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的蛋白表达与病理分级的相互关系。方法选取50例不同病理分级的胶质瘤,包括20例Ⅱ级、17例Ⅲ级、13例Ⅳ级,应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其p53、p15和VEGF蛋白表达。结果 p53、VEGF的表达均随胶质瘤病理级别的升高而升高,p15的表达随胶质瘤病理等级的升高而下降。病理分级Ⅱ~Ⅳ级中p53阳性率分别为30%(6/20)、52.9%(9/17)、76.9%(10/13);p15阳性率分别为70%(14/20)、52.9%(9/17)、23.1%(3/13);VEGF阳性率分别为45%(9/20)、70.6%(12/17)、86.7%(12/13)。p53(r=0.374)、p15(r=-0.364)和VEGF(r=0.402)蛋白的表达均与胶质瘤病理分级显著相关(P<0.05)。p53与p15同时阳性表达率18.0%(9/50)、p53与VEGF同时阳性表达率44.0%(22/50)、p15与VEGF同时阳性表达率26%(13/50),p53与p15(r=-0.320)、p53与VEGF(r=0.464)、p15与VEGF(r=-0.352)之间均存在显著相关性(P<0.05)。结论 p53、p15和VEGF蛋白的表达是判断胶质瘤生物学行为的重要指标;其与胶质瘤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且彼此之间相互协同,共同促进肿瘤细胞的增殖与新生血管的生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胶质瘤 P53蛋白 P15蛋白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 免疫组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熔点和凝固点的准确测量 被引量:8
2
作者 贾瑞华 杨全喜 +2 位作者 季可 张大建 常宪歧 《化学分析计量》 CAS 1999年第1期8-9,12,共3页
介绍了英国政府化学家研究所(IGC)和兵总第204所样品的熔点和凝固点的准确测量方法,熔点和凝固点的测量结果,并进行了讨论。
关键词 熔点 凝固点 热力学熔点 测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脑皮层电图监测下显微手术治疗耐药性癫痫的效果 被引量:2
3
作者 李家亮 苗鹏飞 +3 位作者 杨全喜 黄琦 刘文祥 沈向辉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21年第26期77-80,共4页
目的探讨皮层脑电监测下显微手术治疗耐药性癫痫的效果。方法对2014年1月至2019年10月于河南省商丘市第一人民医院就诊的30例耐药性癫痫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所有患者术中均在脑皮层电图监测下,应用显微外科技术切除致痫灶。术后第... 目的探讨皮层脑电监测下显微手术治疗耐药性癫痫的效果。方法对2014年1月至2019年10月于河南省商丘市第一人民医院就诊的30例耐药性癫痫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所有患者术中均在脑皮层电图监测下,应用显微外科技术切除致痫灶。术后第1天复查头颅CT,了解颅内有无出血及脑水肿等情况,观察有无癫痫发作及并发症,并监测生命体征。术后随访3个月至5年,按谭氏分类法评价手术效果。结果所有患者平均随访(2.78±1.46)年,其中术后发生同向性偏盲1例,占颞叶癫痫手术的6.25%(1/16),无手术死亡、颅内感染、颅内出血、偏瘫、失语等其他并发症发生。手术效果满意22例,显著改善5例,良好3例。结论在脑皮层电图监测下应用显微外科技术切除致痫灶是治疗药物难治性癫痫的有效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耐药性癫痫 显微外科手术 脑皮层电图 监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尿道膀胱肿瘤切除术对膀胱癌患者膀胱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1
4
作者 温芳 杨全喜 赵倩 《临床心身疾病杂志》 CAS 2019年第5期150-152,M0005,共4页
目的探讨经尿道膀胱肿瘤切除术对膀胱癌患者膀胱功能的影响.方法将98例膀胱癌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50例和对照组48例,观察组给予经尿道膀胱肿瘤切除术,对照组给予膀胱部分切除术,比较两组手术状况、膀胱功能分级、膀胱功能指标... 目的探讨经尿道膀胱肿瘤切除术对膀胱癌患者膀胱功能的影响.方法将98例膀胱癌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50例和对照组48例,观察组给予经尿道膀胱肿瘤切除术,对照组给予膀胱部分切除术,比较两组手术状况、膀胱功能分级、膀胱功能指标恢复情况.结果观察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导尿时间、住院时间均显著少于或短于对照组(P<0.01);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复发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存活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膀胱功能处于Ⅰ级标准率(68.00%)显著高于对照组(47.92%)(P<0.05);术后残余尿量、尿潴留率、再置管率显著少于对照组(P<0.05或0.01),自解小便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经尿道膀胱肿瘤切除术治疗膀胱癌患者能显著提高临床疗效,有效控制术后并发症及复发现象的发生,有利于快速恢复患者的膀胱功能,显著优于膀胱部分切除术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膀胱癌 膀胱功能 经尿道膀胱肿瘤切除术 膀胱切除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柿果常见病害的发生与防治
5
作者 杨全喜 张建东 +2 位作者 刘学臣 王坤宇 刘若楠 《现代农村科技》 2010年第24期20-21,共2页
本文着重介绍了河南周口市柿树栽培区常见的3种柿树果实病害,并对病害的症状鉴别、病原、发病规律以及防治技术进行了阐述,以供种植者参考。
关键词 柿树 果实病害 症状鉴别 防治要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冻融状态和含水率对林区土壤力学性能的影响
6
作者 周远 赵秋月 +3 位作者 张博锐 杨全喜 于淼 孙术发 《山西建筑》 2020年第18期48-50,共3页
林区土壤的冻融扰动一直是阻碍林区装备通过性研究的重要难题,为了进一步了解林区土壤性能,对取自帽儿山实验林场的两种林区土壤进行三轴剪切试验,将得到的试验数据进行统计分析,以含水率和冻融状态为自变量,研究其对林区土壤抗剪强度... 林区土壤的冻融扰动一直是阻碍林区装备通过性研究的重要难题,为了进一步了解林区土壤性能,对取自帽儿山实验林场的两种林区土壤进行三轴剪切试验,将得到的试验数据进行统计分析,以含水率和冻融状态为自变量,研究其对林区土壤抗剪强度的影响。结果表明:无论是在冻融状态还是未冻状态,两种土的粘聚力和内摩擦角均随着含水率的增加而减小,而且变化趋势各不相同。试验结果对于林区土壤力学性能的研究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林区土壤 土壤含水率 冻融状态 三轴剪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桃树疮痂病和褐腐病的发病规律及防治技术 被引量:2
7
作者 刘学臣 周海洋 +1 位作者 杨全喜 王坤宇 《现代农业科技》 2010年第23期180-180,共1页
介绍了周口市川汇区和西华县桃区的桃树疮痂病和褐腐病的症状鉴别、发病规律,并提出了防治技术,以供种植者参考。
关键词 桃树 果实病害 症状 发生规律 防治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樱桃常见病害的症状鉴别及防治 被引量:1
8
作者 张建东 赵娜 +1 位作者 杨全喜 王坤宇 《现代农村科技》 2010年第23期19-19,共1页
本文着重介绍了樱桃树常见的樱桃幼果菌核病、樱桃黑霉病、樱桃灰霉病3种果实病害,并就各种病害的症状鉴别、发病规律以及防治技术要点进行了详细阐述,以供种植者参考。
关键词 樱桃 果实病害 症状鉴别 防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开颅动脉瘤夹闭术后发生脑积水的危险因素
9
作者 袁琦斌 杨全喜 李家亮 《河南医学研究》 CAS 2020年第22期4059-4062,共4页
目的探讨开颅动脉瘤夹闭术后发生脑积水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12月于新乡医学院附属商丘市第一人民医院接受开颅动脉瘤夹闭术治疗的109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术后是否发生脑积水将患者分为非脑积水组(86例)和脑积水组(23... 目的探讨开颅动脉瘤夹闭术后发生脑积水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12月于新乡医学院附属商丘市第一人民医院接受开颅动脉瘤夹闭术治疗的109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术后是否发生脑积水将患者分为非脑积水组(86例)和脑积水组(23例)。分析脑积水与临床指标的关系。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开颅动脉瘤夹闭术后发生脑积水的危险因素。结果脑积水组吸烟史、入院时改良Fisher分级、术前急性脑积水、术后颅内感染、术后去骨瓣分别与非脑积水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结果显示,术后去骨瓣、入院时改良Fisher分级较高、吸烟史、术前急性脑积水是开颅动脉瘤夹闭术后发生脑积水的独立危险因素(均P<0.05)。结论术后去骨瓣、入院时改良Fisher分级较高、吸烟史、术前急性脑积水是开颅动脉瘤夹闭术后发生脑积水的独立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开颅动脉瘤夹闭术 脑积水 危险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枣树主要病害防治技术
10
作者 周海洋 杨全喜 +2 位作者 赵娜 刘学臣 王坤宇 《现代农村科技》 2010年第23期21-21,共1页
1枣锈病1.1病原菌。为枣多层锈菌,属担子菌亚门真菌。1.2症状。只为害叶片。发病初期叶背面散生淡绿色小点,后渐变为暗黄褐色不规则突起,即病菌的夏孢子堆,直径0.5mm左右,多发生于叶脉两侧、叶片尖端或基部,叶片边缘和侧脉易凝集水滴... 1枣锈病1.1病原菌。为枣多层锈菌,属担子菌亚门真菌。1.2症状。只为害叶片。发病初期叶背面散生淡绿色小点,后渐变为暗黄褐色不规则突起,即病菌的夏孢子堆,直径0.5mm左右,多发生于叶脉两侧、叶片尖端或基部,叶片边缘和侧脉易凝集水滴的部位也见发病,有时夏孢子堆密集在叶脉两侧连成条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病害防治技术 枣树 担子菌亚门 夏孢子 病原菌 枣锈病 叶片 发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