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转动课堂”模式下“泛在式”学习资源平台的建构 |
杨允
|
《继续教育研究》
北大核心
|
2017 |
5
|
|
2
|
新媒体环境下媒介素养教育再思考——兼论“传播学”课程应在基础教育阶段开设 |
杨允
杨月
|
《继续教育研究》
|
2018 |
4
|
|
3
|
文艺作品的理想形态与文艺人民性创作导向的合理建构 |
杨允
张方舟
|
《渤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16 |
1
|
|
4
|
出土文献视野下的“上甲微”考论 |
杨允
杨闯
|
《渤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12 |
1
|
|
5
|
“立德树人”视域下大学生古代文学经典教育研究 |
杨允
|
《渤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20 |
3
|
|
6
|
两汉魏晋诫子书的文体形态与文化意蕴管窥 |
杨允
赵女女
|
《渤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22 |
1
|
|
7
|
此“宋玉”非彼宋玉——宋玉赋中“宋玉”形象的特质与意义担当 |
杨允
|
《渤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19 |
1
|
|
8
|
人本主义与农业新闻报道 |
杨允
|
《渤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05 |
1
|
|
9
|
身份、知识与文学创作——基于汉代文学主体的思考 |
杨允
许志刚
|
《北方论丛》
CSSCI
北大核心
|
2015 |
0 |
|
10
|
汉语言文学国家特色专业特色实训体系的建构与实践 |
杨允
葛东雷
|
《继续教育研究》
北大核心
|
2015 |
0 |
|
11
|
《君子偕老》“副笄六珈”及诗旨考辨 |
杨允
黄丽
|
《北方论丛》
|
2022 |
0 |
|
12
|
汉大夫的身份特征与文学言说 |
杨允
|
《渤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17 |
0 |
|
13
|
论汉代文学主体身份的多元形态 |
杨允
|
《渤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14 |
0 |
|
14
|
《长笛赋》艺术特色探索 |
杨允
|
《渤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09 |
0 |
|
15
|
氯化锂对成年小鼠海马神经发生的影响 |
胡坚莉
张立平
杨允
|
《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4 |
1
|
|
16
|
脊髓型颈椎病前路手术后并发症18例报告 |
张凯宁
任延军
吴莹光
张虎
杨允
邹德波
|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
2011 |
0 |
|
17
|
高速公路规划建设中路线方案比选探讨 |
杨允
|
《交通世界》
|
2022 |
3
|
|
18
|
我国煤炭企业新形势下节能减排发展方向 |
杨允
|
《煤质技术》
|
2020 |
6
|
|
19
|
我国小型热电联产政策解读与发展方向分析 |
杨允
|
《煤质技术》
|
2020 |
5
|
|
20
|
基于生态环保理念的绿色公路路线设计应用分析 |
杨允
|
《工程建设与设计》
|
2022 |
4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