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不同颜色光对正视眼与近视眼调节反应和调节微波动影响的比较
1
作者 张黎悦 郭东煜 +4 位作者 谢忱 杨倩婕 孙远 童剑萍 沈晔 《中华实验眼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351-356,共6页
目的比较视觉显示终端上不同色光产生冲突的刺激对近视眼和正视眼调节反应及调节微波动的影响,探讨色光、调节与近视发生和发展之间可能的关系。方法采用非随机对照研究设计,纳入2020年1—5月于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就诊的22~30... 目的比较视觉显示终端上不同色光产生冲突的刺激对近视眼和正视眼调节反应及调节微波动的影响,探讨色光、调节与近视发生和发展之间可能的关系。方法采用非随机对照研究设计,纳入2020年1—5月于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就诊的22~30岁受试者41人41眼,其中近视组22人22眼,正视组19人19眼,受试者色觉正常且无眼部器质性疾病。干预措施为不同色光屏幕,共有7种色光类型,分别是3种单色光(红、绿、蓝)、3种双色光(红+绿、红+蓝、绿+蓝)和1种混合光(白色:红+绿+蓝)。受试者持续注视33 cm处可视性视频终端上的黑色E视标20 s以上,随机变换屏幕背景颜色,用Grand Seiko WAM-5500开放视野自动验光仪每0.2 s自动检测1次,记录受试者调节反应,调节微波动以调节反应的标准差计算,比较各组受试眼不同色光条件下调节反应值和调节微波动。结果近视组与正视组调节反应值总体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_(分组)=2.626,P=0.113),不同色光条件下调节反应值总体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_(色光)=39.070,P<0.01)。各种色光对近视组和正视组的影响趋势相似,均为红光单色光调节反应值最大,其次为含红光的混合光,而蓝光单色光最小,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正视组红、绿、蓝、红+蓝、红+绿、蓝+绿和白色光条件下调节微波动值分别为(0.142±0.033)、(0.128±0.038)、(0.131±0.043)、(0.139±0.039)、(0.127±0.034)、(0.131±0.043)和(0.139±0.042)D,近视组分别为(0.178±0.043)、(0.164±0.043)、(0.159±0.039)、(0.174±0.042)、(0.166±0.036)、(0.159±0.031)和(0.174±0.035)D,总体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_(分组)=12.146,P<0.01;F_(色光)=2.782,P<0.05),其中每种色光下近视组调节微波动值均高于正视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近视组红光调节微波动最大,显著大于蓝光,蓝绿混合光最小,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双色光的调节微波动与组成该光的2种单色光的调节微波动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混合光(白光)与组成该光的3种单色光的调节微波动差异亦无统计学意义(P>0.05);正视组不同色光条件下调节微波动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近视者调节微波动比正视者大;包含长波长色光的刺激引起的调节微波动更大,但混合色光提供冲突的调节刺激并不会显著增加调节微波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视 正视 眼调节 色光 调节反应 调节微波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