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7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西洋参多糖的超滤分离及其免疫增强活性研究
被引量:
21
1
作者
杨修仕
周闲容
+4 位作者
王丽君
于晓娜
石振兴
任贵兴
董川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49-52,57,共5页
采用超滤法分离西洋参多糖并研究其免疫增强活性。采用不同分子截留量的超滤膜将西洋参根水提物分为〉100ku(AGPl)、30-100ku(AGP2)、10~30ku(AGP3)和〈10ku(AGP4)四个多糖组分,测定了四个多糖组分的总糖含量、单糖组成及免...
采用超滤法分离西洋参多糖并研究其免疫增强活性。采用不同分子截留量的超滤膜将西洋参根水提物分为〉100ku(AGPl)、30-100ku(AGP2)、10~30ku(AGP3)和〈10ku(AGP4)四个多糖组分,测定了四个多糖组分的总糖含量、单糖组成及免疫增强活性。结果表明:西洋参多糖的得率为5.17%,其中,AGP1-AGP4分别约占46.61%、3.30%、12.11%和37.98%。四个多糖组分的总糖含量范围为42.87%-56.55%。单糖组成分析表明,各组分分别由6—8种单糖组成,且均含有阿拉伯糖、鼠李糖、甘露糖、半乳糖、葡萄糖和葡萄糖醛酸。免疫增强活性研究表明,AGP1与AGP2可显著促进巨噬细胞NO、TNF-α、IL-6及IL-10的生成,具有较强的免疫增强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洋参
多糖
超滤分离
免疫增强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藜麦粉末中主要营养成分近红外预测模型的建立及验证
被引量:
18
2
作者
石振兴
朱莹莹
+1 位作者
杨修仕
任贵兴
《粮食与油脂》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2期55-57,共3页
选取国内外101份藜麦材料,经过剔除筛选,用其中79份藜麦材料构建最小二乘回归预测模型,得到最优校正模型统计参数。藜麦粉末中蛋白质、淀粉和脂肪含量的决定系数(R^2)分别为0.919 1、0.952 8和0.898 9,相关系数分别为(r^2)0.958 8、0.97...
选取国内外101份藜麦材料,经过剔除筛选,用其中79份藜麦材料构建最小二乘回归预测模型,得到最优校正模型统计参数。藜麦粉末中蛋白质、淀粉和脂肪含量的决定系数(R^2)分别为0.919 1、0.952 8和0.898 9,相关系数分别为(r^2)0.958 8、0.976 1和0.948 1,相对分析误差(PRD)分别为3.52、4.60和3.15。预测模型的准确性评价采用外部检验的方法,3个营养成分的平均差异为0.28%~1.78%。表明构建的近红外预测模型可以应用于藜麦的品质分析工作,但其脂肪模型的准确度还有一定的提升空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藜麦
蛋白质
淀粉
脂肪
近红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中国大豆品质性状的地理分布
被引量:
7
3
作者
宋雯雯
秦培友
+2 位作者
杨修仕
任贵兴
韩天富
《大豆科技》
2013年第3期5-5,共1页
为了解我国各地大豆品质状况,国家大豆产业技术体系于2010—2012年组织31个综合试验站从各服务区域内的科技示范县收集到1176份大豆主栽品种样品,对40余项品质性状进行分析测定。结果表明,大豆粗蛋白平均含量以南方为高,达43.75%,...
为了解我国各地大豆品质状况,国家大豆产业技术体系于2010—2012年组织31个综合试验站从各服务区域内的科技示范县收集到1176份大豆主栽品种样品,对40余项品质性状进行分析测定。结果表明,大豆粗蛋白平均含量以南方为高,达43.75%,其次为黄淮海流域(41.94%),再次为西北地区(40.01%),东北地区最低(39.16%)。从省份分布情况看,四川、浙江和广西居前3位。粗蛋白含量位居前列的主栽品种包括中黄42、晋遗19、菏豆12、山宁16、豫豆29、浙秋豆3号、南豆12、桂夏1号、桂夏3号、高雄2号等。粗脂肪含量以东北地区最高(20.47%),西北地区及黄淮流域相近(分别为19.85%和19.83%),南方最低(18.94%)。各省份粗脂肪含量以江西、吉林和河北为最高。粗脂肪含量位居前列的品种包括北豆14、合丰50、长农17、冀豆17、沧豆6号、中黄30等。将2010年收集到的269份代表性样品进行化学品质检测,结果表明,硬脂酸、亚麻酸和脯氨酸的含量由北向南呈递减趋势,而总蛋白与大部分氨基酸的含量则由北向南逐渐升高。异黄酮含量以东北地区最高,南方地区次之,西北地区较低。异黄酮含量排在前3位的品种是北8731、北豆5号和南农99-1;低聚糖含量排在前3位的品种依次为新大豆1号、赤豆1号和邯豆7号;磷脂含量则以合丰50、合丰55和石大豆2号为最高。从整体情况来看,我国大豆品质呈现脂肪含量“北高南低”、蛋白质含量“南高北低”的态势,低温及适度的降水条件适宜生产高异黄酮、高磷脂的大豆,可建立相关原料生产基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大豆
品质性状
地理分布
粗脂肪含量
原料生产基地
异黄酮含量
主栽品种
粗蛋白含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藜麦营养功能成分及生物活性研究进展
被引量:
197
4
作者
魏爱春
杨修仕
+5 位作者
么杨
刘浩
秦培友
赵德刚
李怡
任贵兴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5期272-276,共5页
藜麦是适宜人类食用的全营养食品,不仅含有丰富的蛋白质、淀粉、VB1、叶酸、矿物质(Ca、Zn、Fe)等营养物质,还含有多酚、黄酮、芦丁、槲皮素、异槲皮素、皂苷等功能成分,具有抗氧化、抗炎、降血糖、减肥等生理活性。本文综述藜麦的营养...
藜麦是适宜人类食用的全营养食品,不仅含有丰富的蛋白质、淀粉、VB1、叶酸、矿物质(Ca、Zn、Fe)等营养物质,还含有多酚、黄酮、芦丁、槲皮素、异槲皮素、皂苷等功能成分,具有抗氧化、抗炎、降血糖、减肥等生理活性。本文综述藜麦的营养功能成分及其生物活性的国内外研究进展,并对其发展应用前景进行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藜麦
营养成分
功能成分
生物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不同品种藜麦粉对馒头品质及抗氧化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
12
5
作者
陈银焕
杨修仕
+2 位作者
郭慧敏
任贵兴
李进才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157-164,共8页
为了明确小麦粉中添加藜麦粉对馒头的品质及抗氧化活性的影响,该文探讨了高筋小麦粉中添加不同比例不同品种藜麦粉(红藜麦、白藜麦以及黑藜麦)对混配粉面团和馒头品质的影响,分析了混配粉面团粉质特性、馒头质构特性和感官品质以及馒头...
为了明确小麦粉中添加藜麦粉对馒头的品质及抗氧化活性的影响,该文探讨了高筋小麦粉中添加不同比例不同品种藜麦粉(红藜麦、白藜麦以及黑藜麦)对混配粉面团和馒头品质的影响,分析了混配粉面团粉质特性、馒头质构特性和感官品质以及馒头加工过程中多酚含量和抗氧化活性的变化。结果表明,添加10%和20%藜麦粉的3种藜麦混配粉馒头均能保持较好的弹性、黏聚性和回复性,且感官评价总分均在82分以上,而添加30%藜麦粉严重降低了馒头品质。3种藜麦混配粉馒头的多酚含量均显著高于高筋小麦粉馒头(40.39 mg GAE/100g),尤其添加20%藜麦粉的黑藜麦混配粉馒头最高(165.41 mg GAE/100g)。在藜麦馒头加工过程中,抗氧化活性降低。与小麦馒头相比,添加20%藜麦粉的馒头抗氧化活性显著增加,其中,添加黑藜麦粉的馒头抗氧化活性最高(ORAC值为2624.4μmol TE/100g)。3种藜麦粉的适宜添加比例为20%,此添加比例可以在保证藜麦混配粉馒头品质的同时有效提高馒头的抗氧化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藜麦粉
馒头
质构特性
感官评价
抗氧化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小米营养及功能成分研究进展
被引量:
36
6
作者
刘宇杰
陈银焕
+1 位作者
杨修仕
任贵兴
《粮食与油脂》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1-3,共3页
综述了小米的营养功能成分及相关生物活性的国内外研究进展,并对其发展和应用前景进行展望。
关键词
小米
营养
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藜麦开发利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
17
7
作者
郭慧敏
耿艳楼
+1 位作者
吕玮
杨修仕
《粮食与油脂》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9-11,共3页
综述了国内外藜麦食用及食品加工现状,介绍了藜麦在医药保健、饲用等方面的潜在应用价值,提出我国藜麦开发利用的重点发展方向,以期为藜麦加工业的发展提供参考。
关键词
藜麦
食品开发
药用价值
饲用价值
发展前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西洋参多糖的超滤分离及其免疫增强活性研究
被引量:
21
1
作者
杨修仕
周闲容
王丽君
于晓娜
石振兴
任贵兴
董川
机构
山西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研究中心
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
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产品加工研究所
齐鲁工业大学食品与生物工程学院
出处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49-52,57,共5页
基金
国家国际科技合作专项项目(2011DFG32500)
文摘
采用超滤法分离西洋参多糖并研究其免疫增强活性。采用不同分子截留量的超滤膜将西洋参根水提物分为〉100ku(AGPl)、30-100ku(AGP2)、10~30ku(AGP3)和〈10ku(AGP4)四个多糖组分,测定了四个多糖组分的总糖含量、单糖组成及免疫增强活性。结果表明:西洋参多糖的得率为5.17%,其中,AGP1-AGP4分别约占46.61%、3.30%、12.11%和37.98%。四个多糖组分的总糖含量范围为42.87%-56.55%。单糖组成分析表明,各组分分别由6—8种单糖组成,且均含有阿拉伯糖、鼠李糖、甘露糖、半乳糖、葡萄糖和葡萄糖醛酸。免疫增强活性研究表明,AGP1与AGP2可显著促进巨噬细胞NO、TNF-α、IL-6及IL-10的生成,具有较强的免疫增强活性。
关键词
西洋参
多糖
超滤分离
免疫增强活性
Keywords
American ginseng
polysaccharide
ultrafiltration separation
immune enhancing activity
分类号
TS201.2 [轻工技术与工程—食品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藜麦粉末中主要营养成分近红外预测模型的建立及验证
被引量:
18
2
作者
石振兴
朱莹莹
杨修仕
任贵兴
机构
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国家杂粮加工技术研发分中心(北京)
出处
《粮食与油脂》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2期55-57,共3页
基金
科技部科技伙伴计划(KY201402023)
中国农业科学院科技创新工程(作物种质资源鉴定与发掘科研创新团队)
文摘
选取国内外101份藜麦材料,经过剔除筛选,用其中79份藜麦材料构建最小二乘回归预测模型,得到最优校正模型统计参数。藜麦粉末中蛋白质、淀粉和脂肪含量的决定系数(R^2)分别为0.919 1、0.952 8和0.898 9,相关系数分别为(r^2)0.958 8、0.976 1和0.948 1,相对分析误差(PRD)分别为3.52、4.60和3.15。预测模型的准确性评价采用外部检验的方法,3个营养成分的平均差异为0.28%~1.78%。表明构建的近红外预测模型可以应用于藜麦的品质分析工作,但其脂肪模型的准确度还有一定的提升空间。
关键词
藜麦
蛋白质
淀粉
脂肪
近红外
Keywords
quinoa
protein
starch
fat
near-infrared reflectance spectroscopy
分类号
TS213 [轻工技术与工程—粮食、油脂及植物蛋白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中国大豆品质性状的地理分布
被引量:
7
3
作者
宋雯雯
秦培友
杨修仕
任贵兴
韩天富
机构
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
出处
《大豆科技》
2013年第3期5-5,共1页
文摘
为了解我国各地大豆品质状况,国家大豆产业技术体系于2010—2012年组织31个综合试验站从各服务区域内的科技示范县收集到1176份大豆主栽品种样品,对40余项品质性状进行分析测定。结果表明,大豆粗蛋白平均含量以南方为高,达43.75%,其次为黄淮海流域(41.94%),再次为西北地区(40.01%),东北地区最低(39.16%)。从省份分布情况看,四川、浙江和广西居前3位。粗蛋白含量位居前列的主栽品种包括中黄42、晋遗19、菏豆12、山宁16、豫豆29、浙秋豆3号、南豆12、桂夏1号、桂夏3号、高雄2号等。粗脂肪含量以东北地区最高(20.47%),西北地区及黄淮流域相近(分别为19.85%和19.83%),南方最低(18.94%)。各省份粗脂肪含量以江西、吉林和河北为最高。粗脂肪含量位居前列的品种包括北豆14、合丰50、长农17、冀豆17、沧豆6号、中黄30等。将2010年收集到的269份代表性样品进行化学品质检测,结果表明,硬脂酸、亚麻酸和脯氨酸的含量由北向南呈递减趋势,而总蛋白与大部分氨基酸的含量则由北向南逐渐升高。异黄酮含量以东北地区最高,南方地区次之,西北地区较低。异黄酮含量排在前3位的品种是北8731、北豆5号和南农99-1;低聚糖含量排在前3位的品种依次为新大豆1号、赤豆1号和邯豆7号;磷脂含量则以合丰50、合丰55和石大豆2号为最高。从整体情况来看,我国大豆品质呈现脂肪含量“北高南低”、蛋白质含量“南高北低”的态势,低温及适度的降水条件适宜生产高异黄酮、高磷脂的大豆,可建立相关原料生产基地。
关键词
中国大豆
品质性状
地理分布
粗脂肪含量
原料生产基地
异黄酮含量
主栽品种
粗蛋白含量
分类号
S816.17 [农业科学—饲料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藜麦营养功能成分及生物活性研究进展
被引量:
197
4
作者
魏爱春
杨修仕
么杨
刘浩
秦培友
赵德刚
李怡
任贵兴
机构
贵州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
出处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5期272-276,共5页
基金
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201410)
科技部港澳台科技合作专项(2013DFH30050)
香港博大东方集团有限公司藜麦基金项目
文摘
藜麦是适宜人类食用的全营养食品,不仅含有丰富的蛋白质、淀粉、VB1、叶酸、矿物质(Ca、Zn、Fe)等营养物质,还含有多酚、黄酮、芦丁、槲皮素、异槲皮素、皂苷等功能成分,具有抗氧化、抗炎、降血糖、减肥等生理活性。本文综述藜麦的营养功能成分及其生物活性的国内外研究进展,并对其发展应用前景进行展望。
关键词
藜麦
营养成分
功能成分
生物活性
Keywords
quinoa
nutritional components
functional components
bioactivity
分类号
S512.9 [农业科学—作物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不同品种藜麦粉对馒头品质及抗氧化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
12
5
作者
陈银焕
杨修仕
郭慧敏
任贵兴
李进才
机构
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
天津大学化工学院
出处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157-164,共8页
基金
河北省重点研发计划项目课题“藜麦种质资源引进收集及品质评价”(19227527D-01)
中国农业科学院科技创新工程“作物种质资源品质和抗逆性状评价”团队
文摘
为了明确小麦粉中添加藜麦粉对馒头的品质及抗氧化活性的影响,该文探讨了高筋小麦粉中添加不同比例不同品种藜麦粉(红藜麦、白藜麦以及黑藜麦)对混配粉面团和馒头品质的影响,分析了混配粉面团粉质特性、馒头质构特性和感官品质以及馒头加工过程中多酚含量和抗氧化活性的变化。结果表明,添加10%和20%藜麦粉的3种藜麦混配粉馒头均能保持较好的弹性、黏聚性和回复性,且感官评价总分均在82分以上,而添加30%藜麦粉严重降低了馒头品质。3种藜麦混配粉馒头的多酚含量均显著高于高筋小麦粉馒头(40.39 mg GAE/100g),尤其添加20%藜麦粉的黑藜麦混配粉馒头最高(165.41 mg GAE/100g)。在藜麦馒头加工过程中,抗氧化活性降低。与小麦馒头相比,添加20%藜麦粉的馒头抗氧化活性显著增加,其中,添加黑藜麦粉的馒头抗氧化活性最高(ORAC值为2624.4μmol TE/100g)。3种藜麦粉的适宜添加比例为20%,此添加比例可以在保证藜麦混配粉馒头品质的同时有效提高馒头的抗氧化活性。
关键词
藜麦粉
馒头
质构特性
感官评价
抗氧化活性
Keywords
quinoa flour
steamed bread
texture characteristics
sensory evaluation
antioxidant activity
分类号
TS213.2 [轻工技术与工程—粮食、油脂及植物蛋白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小米营养及功能成分研究进展
被引量:
36
6
作者
刘宇杰
陈银焕
杨修仕
任贵兴
机构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
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
出处
《粮食与油脂》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1-3,共3页
基金
中国农业科学院科技创新工程(作物种质资源品质和抗逆性状评价创新团队)。
文摘
综述了小米的营养功能成分及相关生物活性的国内外研究进展,并对其发展和应用前景进行展望。
关键词
小米
营养
功能
Keywords
millet
nutrition
function
分类号
TS210.1 [轻工技术与工程—粮食、油脂及植物蛋白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藜麦开发利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
17
7
作者
郭慧敏
耿艳楼
吕玮
杨修仕
机构
中国农业科学作物科学研究所
国家半干旱农业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出处
《粮食与油脂》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9-11,共3页
基金
河北省重点研发计划项目(19227527D)。
文摘
综述了国内外藜麦食用及食品加工现状,介绍了藜麦在医药保健、饲用等方面的潜在应用价值,提出我国藜麦开发利用的重点发展方向,以期为藜麦加工业的发展提供参考。
关键词
藜麦
食品开发
药用价值
饲用价值
发展前景
Keywords
quinoa
food development
medicinal value
feeding value
development prospect
分类号
TS210.1 [轻工技术与工程—粮食、油脂及植物蛋白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西洋参多糖的超滤分离及其免疫增强活性研究
杨修仕
周闲容
王丽君
于晓娜
石振兴
任贵兴
董川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
2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藜麦粉末中主要营养成分近红外预测模型的建立及验证
石振兴
朱莹莹
杨修仕
任贵兴
《粮食与油脂》
北大核心
2017
18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中国大豆品质性状的地理分布
宋雯雯
秦培友
杨修仕
任贵兴
韩天富
《大豆科技》
2013
7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藜麦营养功能成分及生物活性研究进展
魏爱春
杨修仕
么杨
刘浩
秦培友
赵德刚
李怡
任贵兴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
197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不同品种藜麦粉对馒头品质及抗氧化活性的影响
陈银焕
杨修仕
郭慧敏
任贵兴
李进才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
1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6
小米营养及功能成分研究进展
刘宇杰
陈银焕
杨修仕
任贵兴
《粮食与油脂》
北大核心
2020
36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7
藜麦开发利用研究进展
郭慧敏
耿艳楼
吕玮
杨修仕
《粮食与油脂》
北大核心
2021
17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