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人工鼻泪管植入术后并发症的分析研究 被引量:15
1
作者 杨俭伟 李妍 +2 位作者 武群英 肖丽 白萍 《国际眼科杂志》 CAS 2012年第4期728-729,共2页
目的:探讨人工鼻泪管植入术后并发症发生的原因,寻找有效的处理方法。方法:对我院2009-05/2010-10行人工鼻泪管植入3mo以上的泪囊炎及鼻泪管阻塞患者146例160眼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分析手术后并发症发生原因,观察并发症处理的方法和效... 目的:探讨人工鼻泪管植入术后并发症发生的原因,寻找有效的处理方法。方法:对我院2009-05/2010-10行人工鼻泪管植入3mo以上的泪囊炎及鼻泪管阻塞患者146例160眼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分析手术后并发症发生原因,观察并发症处理的方法和效果。结果:患者146例160眼中共37眼发生并发症,3眼(8.1%)因眉弓过高、泪囊-鼻泪管夹角太大;3眼(8.1%)因外伤性泪囊炎鼻泪管狭窄,扩张器不能进入鼻泪管而改行手术治疗;5眼(13.5%)在1mo后出现人工鼻泪管下滑移位行再次植入;20眼(54.1%)术后6mo发生肉芽组织增生和阻塞;6眼(16.2%)术后12mo发生肉芽组织增生和阻塞。经扩张后注入丝裂霉素C与妥布霉素地塞米松眼膏5眼恢复通畅,失败病例行泪囊鼻腔吻合术或经鼻泪囊开窗引流术。结论:人工鼻泪管蘑菇头部位肉芽组织增生造成阻塞是人工鼻泪管植入最常见并发症,发生率与植入时间成正比,人工鼻泪管植入要严格掌握适应证,慢性泪囊炎的治疗应以手术治疗为首选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鼻泪管 泪囊炎 鼻泪管阻塞 并发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眼睑基底细胞癌差异基因的筛选和分析 被引量:1
2
作者 杨俭伟 宋丽华 +5 位作者 王娟 张璐璐 肖丽 张宏彬 刘立民 刘延东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454-457,共4页
目的采用RNA测序技术对眼睑基底细胞癌差异基因进行筛选和分析。方法选取2021年7月至11月因眼睑基底细胞癌就诊于河北省眼科医院并行扩大切除及一期眼睑重建的患者6例,分别取切除的部分癌组织及修复缺损时修剪的癌旁正常组织各一块进行... 目的采用RNA测序技术对眼睑基底细胞癌差异基因进行筛选和分析。方法选取2021年7月至11月因眼睑基底细胞癌就诊于河北省眼科医院并行扩大切除及一期眼睑重建的患者6例,分别取切除的部分癌组织及修复缺损时修剪的癌旁正常组织各一块进行研究。通过RNA测序技术进行建库测序。使用DESeq2软件设定P<0.05及|log 2(foldchange)|>1为显著差异表达的阈值。鉴定出差异表达的基因。采用clusterProfiler软件对差异基因集进行GO功能富集分析和KEGG通路富集分析,进一步分析这些特异性基因的生物学意义。结果使用DESeq2软件进行癌组织和癌旁组织之间的差异表达分析,共筛选出1317个差异基因,其中在6例癌组织中表达上调的基因有906个,表达下调的基因有411个。GO富集分析结果中上调最显著的前30个差异基因主要富集于体液免疫反应、免疫球蛋白复合物、B细胞受体信号通路、细胞外基质、抗原结合、受体调节剂活性等方面。下调基因前10位在生物过程、细胞组成、分子功能层面主要与表皮发展相关。KEGG通路富集主要集中在黑色素生成通路及WNT信号通路、免疫相关信号通路等,相关基因通路有8个。根据基因上调的显著性由大到小,最终确定核心基因包括FZD2、PTCH1、WNT7B、TCF3、MMP-9、TEAD2。结论基底细胞癌的发生与各种通路相互影响和共同作用密切相关,各种高表达基因中,FZD2、PTCH1、WNT7B、TCF3、MMP-9、TEAD2在眼睑基底细胞癌患者组织中表达升高最显著,与眼睑基底细胞癌的发生和发展有密切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底细胞癌 差异基因 信号通路 富集分析 生物信息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下睑缩肌切除术治疗轻中度下睑退缩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5
3
作者 武群英 杨俭伟 +1 位作者 肖丽 白萍 《国际眼科杂志》 CAS 2011年第11期2035-2036,共2页
目的:研究下睑缩肌切除术在治疗轻中度下睑退缩中应用的可行性。方法:选择自2007-04/2010-12到我院整形门诊就诊的轻中度下睑退缩患者16例24眼,均在局部麻醉下行下睑缩肌切除术。随访6~18(平均8.9)mo。结果:所有患者术后下睑退缩均得... 目的:研究下睑缩肌切除术在治疗轻中度下睑退缩中应用的可行性。方法:选择自2007-04/2010-12到我院整形门诊就诊的轻中度下睑退缩患者16例24眼,均在局部麻醉下行下睑缩肌切除术。随访6~18(平均8.9)mo。结果:所有患者术后下睑退缩均得到矫正,矫正量1.0~3.0(平均2.5)mm。结论:下睑缩肌切除术对于治疗轻中度下睑退缩是一种理想的手术方法,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睑退缩 眼睑 甲状腺相关性眼病 眼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睑退缩手术治疗与效果观察 被引量:4
4
作者 李妍 武群英 +3 位作者 肖丽 杨俭伟 白萍 李楠 《国际眼科杂志》 CAS 2012年第3期514-516,共3页
目的:通过临床病例探讨和研究上睑退缩的分度,及选择不同的手术方案,并观察手术治疗效果,以便对不同患者提供更加有效的治疗方案。方法:回顾性总结2000-11/2010-12上睑退缩患者98例146眼,对其病情程度进行分度及根据其分度选择不同的手... 目的:通过临床病例探讨和研究上睑退缩的分度,及选择不同的手术方案,并观察手术治疗效果,以便对不同患者提供更加有效的治疗方案。方法:回顾性总结2000-11/2010-12上睑退缩患者98例146眼,对其病情程度进行分度及根据其分度选择不同的手术治疗,观察其手术疗效。结果:针对不同分度选择适宜的手术方法,可以有效矫正眼睑退缩。结论:眼睑退缩由于病因及眼睑退缩的程度进行分度,对不同类型患者实施个性化手术,规范眼睑退缩临床治疗路径,填补国内同种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方法的空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睑退缩 分度 手术治疗 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眼睑退缩病因流行病学分析 被引量:1
5
作者 肖丽 武群英 +3 位作者 杨俭伟 李妍 李楠 白萍 《国际眼科杂志》 CAS 2012年第3期587-587,共1页
眼睑退缩是眼整形常见病,发病率为8%,分为上睑退缩和下睑退缩,其发病的主要因素有甲状腺相关性眼病、各种外伤、手术创伤等。正常原位注视时,上睑缘位置位于角膜上缘下2mm,当上睑缘位置在这上方,是上睑退缩(upperlidretraction);
关键词 眼睑退缩 流行病学分析 甲状腺相关性眼病 上睑缘位置 病因 上睑退缩 下睑退缩 手术创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穿支皮瓣眼睑重建术对眼睑肿瘤术后患者眼睑修复和重建的疗效和安全性 被引量:3
6
作者 张宏彬 赵晓天 +3 位作者 王旭玲 杨俭伟 庞润晖 白萍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23-126,共4页
目的探讨穿支皮瓣眼睑重建术对眼睑肿瘤术后患者眼睑修复和重建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取2012年1月至2022年12月在我院收治的需行穿支皮瓣眼睑重建术的眼睑肿瘤术后患者80例80眼,均为早、中期眼睑肿瘤,且未发生局部眶内转移和全身转移... 目的探讨穿支皮瓣眼睑重建术对眼睑肿瘤术后患者眼睑修复和重建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取2012年1月至2022年12月在我院收治的需行穿支皮瓣眼睑重建术的眼睑肿瘤术后患者80例80眼,均为早、中期眼睑肿瘤,且未发生局部眶内转移和全身转移。采用穿支皮瓣眼睑重建术治疗眼睑缺损。比较患者修复前后睑裂高度和长度差值,美观功能评分,抑郁、焦虑水平;评价患者的临床疗效、不良反应以及预后情况。结果本组80眼中,显效35眼,有效35眼,无效10眼,总有效率为87.5%。修复后患者睑裂高度和长度差值分别为(1.49±0.47)mm和(1.43±0.55)mm,均低于修复前[(2.55±0.35)mm和(2.38±0.49)mm],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1)。修复前患者的美观功能评分为(0.91±0.23)分,修复后患者美观功能评分为(1.87±0.19)分,患者修复后的评分高于修复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修复后患者的焦虑自评量表和抑郁自评量表评分分别为(40.14±6.54)分和(39.45±7.65)分,均低于修复前[(59.56±8.23)分和(57.93±8.19)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1)。本组80眼患者中,并发症总发生率为27.5%(22/80)。所有患者进行6~36个月的随访,随访时间(12.39±6.17)个月,无肿瘤复发病例。所有复合皮瓣均成活,未发生感染、坏死或移位等。结论穿支皮瓣眼睑重建术对眼睑肿瘤术后患者全层眼睑缺损的修复疗效好且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穿支皮瓣 眼睑重建术 眼睑肿瘤 临床疗效 安全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鼻内镜辅助眶壁整复术治疗眶壁骨折60例临床疗效观察
7
作者 王娟 杨俭伟 +3 位作者 肖丽 姬永娟 范美如 白萍 《山东医药》 CAS 2024年第7期85-87,共3页
目的观察鼻内镜辅助眶壁整复术对不同部位眶壁骨折的修复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眶壁骨折整复手术患者60例,其中眶内壁、眶下壁和眶尖各20例,患者均采用鼻内镜辅助眶壁整复术治疗。术后3 d观察眼球运动受限、复视、眼球突出度以及视力改... 目的观察鼻内镜辅助眶壁整复术对不同部位眶壁骨折的修复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眶壁骨折整复手术患者60例,其中眶内壁、眶下壁和眶尖各20例,患者均采用鼻内镜辅助眶壁整复术治疗。术后3 d观察眼球运动受限、复视、眼球突出度以及视力改善情况;对照术前、术后3个月骨折部位CT检查,评价眶腔骨架修复效果;记录手术部位有无感染及置入物是否移位等并发症情况。结果60例患者,修复治疗后眼球运动受限完全消失,眼球运动受限治愈率为100%;复视治愈51例、好转7例,无效1例,治愈率为85.00%;患者术后均无眼球内陷,两侧眼球突出度差值均低于2 mm。60例患者整复重建手术后视力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视力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CT检查显示患者眶腔骨架完全修复51例,完全修复率为85.00%。患者置入物均未发生移位,术后切口未发生感染,均正常愈合。结论鼻内镜辅助眶壁整复术对眶内壁、眶下壁以及眶尖等不同部位眶壁骨折患者的眼球运动受限、复视、眼球内陷以及视力损害均有良好治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眶壁骨折 鼻内镜 手术修复 治疗结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巩膜咬切器治疗泪小点息肉疗效观察
8
作者 杨俭伟 史俊虎 +2 位作者 张宏彬 白萍 宋丽华 《临床眼科杂志》 2020年第1期75-76,共2页
目的观察巩膜咬切器治疗泪小点息肉的临床疗效。方法对2018年就诊于我院的单纯泪小点息肉患者53例(103只眼)进行回顾性研究,所有患者均有溢泪症状,在爱尔卡因滴眼液表面麻醉下,利用巩膜咬切器切除泪小点息肉,分别于术后1周、1个月、3个... 目的观察巩膜咬切器治疗泪小点息肉的临床疗效。方法对2018年就诊于我院的单纯泪小点息肉患者53例(103只眼)进行回顾性研究,所有患者均有溢泪症状,在爱尔卡因滴眼液表面麻醉下,利用巩膜咬切器切除泪小点息肉,分别于术后1周、1个月、3个月、1年进行疗效观察。结果所有53例(103只眼)患者流泪症状均治愈,随访1个月至1年均无复发。结论巩膜咬切器治疗泪小点息肉具有操作简单,效果确切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泪小点息肉 巩膜咬切器 溢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泪小管炎主要临床特征及致病菌分析 被引量:5
9
作者 刘杉 周传奇 +4 位作者 史俊虎 白萍 宋丽华 王慧星 杨俭伟 《国际眼科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1期2012-2017,共6页
目的:探讨泪小管炎的主要临床特征、致病菌分布及其药物敏感性特征,为临床诊治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研究。选择2016-12/2020-10于河北省眼科医院确诊为泪小管炎的患者45例45眼,分析患者的一般资料、临床表现及治疗史、细菌培养及药物... 目的:探讨泪小管炎的主要临床特征、致病菌分布及其药物敏感性特征,为临床诊治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研究。选择2016-12/2020-10于河北省眼科医院确诊为泪小管炎的患者45例45眼,分析患者的一般资料、临床表现及治疗史、细菌培养及药物敏感性试验结果。结果:纳入的45例患者均单眼发病,其中21眼表现为流泪、分泌物增多、内眦部结膜充血,14眼表现为内眦部红肿,6眼表现为类似眼睑囊肿,行常规术前检查时发现并诊断4眼。既往被诊断为其他眼部疾病27眼,误诊率为60.0%。细菌培养阳性率为80.0%(36/45),以表皮葡萄球菌最为常见,其次为链球菌属;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占52.8%(19/36)。细菌对氟喹诺酮类抗生素敏感率(82.9%,97/117)高于氨基糖苷类(70.1%,68/97)和头孢菌素类(68.1%,111/163)抗生素;除万古霉素以外,利福平、左氧氟沙星、氯霉素对革兰氏阳性菌的敏感性较高。结论:表皮葡萄球菌是泪小管炎最常见致病菌、其次为链球菌属;左氧氟沙星、利福平可作为局部抗感染的首选抗生素,合理用药可减少多重耐药菌形成;行泪小管切开成形术彻底清除结石,可提高治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泪小管炎 临床特征 致病菌 药物敏感性 左氧氟沙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视觉诱发电位对外伤性视神经病变患者联合治疗效果的评价作用 被引量:2
10
作者 张宏彬 杨俭伟 白萍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5期84-86,共3页
目的探讨视觉诱发电位(VEP)对外伤性视神经病变(TON)患者视神经管减压术+甲基强的松龙疗效的评估价值。方法对120例TON患者进行鼻内镜视神经减压术+甲基强的松龙治疗。有光感患者30例,无光感患者90例。于治疗前,治疗后2、6、12周分别行... 目的探讨视觉诱发电位(VEP)对外伤性视神经病变(TON)患者视神经管减压术+甲基强的松龙疗效的评估价值。方法对120例TON患者进行鼻内镜视神经减压术+甲基强的松龙治疗。有光感患者30例,无光感患者90例。于治疗前,治疗后2、6、12周分别行VEP及视力检查,VEP结果均与自身健眼对比,评估治疗效果,分析治疗前后VEP与疗效的关系。结果经鼻内镜视神经减压术治疗TON患者后2、6、12周,治疗有效率分别为58.33%、62.65%、66.67%。其中术后12周有光感患者疗效高于无光感患者,无光感但VEP有波形患者(70例)视力高于无光感VEP无波形患者(20例)(P均<0.05)。治疗前VEP有波形患者100例中视力都有不同程度恢复,而无波形患者20例中仅5例恢复光感。与有光感患者比较,各时间点无光感患者均表现为P2波潜伏期延长值增大,P2波峰值降低(P均<0.05)。与有效患者比较,各时间点无效患者表现为P2波潜伏期延长值增大,P2波峰值降低(P均<0.05)。不同时间视力与P2波潜伏期延长值均呈正相关(r值分别为0.799、0.835、0.830、0.847,P<0.05),与VEP中P2峰值正相关(r值分别为0.563、0.635、0.646、0.635,P均<0.05)。结论 VEP检查可评价TON患者视神经管减压术+甲基强的松龙治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伤性视神经病变 视觉诱发电位 视神经管减压术 鼻内镜手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性泪囊炎致病菌分布及药物敏感性分析 被引量:1
11
作者 史俊虎 周传奇 +3 位作者 刘杉 杨俭伟 肖丽 白萍 《国际眼科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368-371,共4页
目的:探讨急性泪囊炎致病菌和耐药性,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2014-01/2019-10在河北省眼科医院搜集80例急性泪囊炎患者,并抽取泪囊脓液标本做细菌培养及药物敏感试验,分析各年份致病菌菌株的检出率变化,被送检急性泪囊炎致病菌... 目的:探讨急性泪囊炎致病菌和耐药性,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2014-01/2019-10在河北省眼科医院搜集80例急性泪囊炎患者,并抽取泪囊脓液标本做细菌培养及药物敏感试验,分析各年份致病菌菌株的检出率变化,被送检急性泪囊炎致病菌菌种种类,急性泪囊炎的主要致病菌、药物敏感及耐药情况,急性泪囊炎的致病菌平均检出率。结果:56例标本的致病菌菌株阳性,其中55例为细菌、1例为真菌,平均检出率为70%。各年份致病菌菌株的检出率呈逐渐降低趋势,被送检急性泪囊炎致病菌菌种种类繁多。革兰氏阳性球菌构成急性泪囊炎的主要致病菌,占68%(38例),以金黄色葡萄球菌为主,占38%(21例)。大部分革兰氏阳性球菌对利福平、左氧氟沙星、氯霉素敏感。革兰氏阴性杆菌对妥布霉素、左氧氟沙星、环丙沙星、庆大霉素较敏感。55例细菌标本对第一、二代头孢菌素有明显耐药。结论:革兰氏阳性球菌构成急性泪囊炎的主要致病菌,左氧氟沙星可作为治疗急性泪囊炎的首选局部用抗生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泪囊炎 革兰氏阳性球菌 革兰氏阴性杆菌 敏感性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丝裂霉素C对阻塞性泪道MEK/ERK信号通路的影响
12
作者 李妍 白萍 +1 位作者 张红彬 杨俭伟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期634-636,639,共4页
目的探讨丝裂霉素C(mitomycin C,MMC)对阻塞性泪道MEK/ERK信号转导通路及其相关蛋白表达水平的影响,旨在为临床阻塞性泪道疾病的诊治提供实验依据。方法 30只健康家兔,分为正常对照组(NC组)、模型组、Nd-YAG激光组(Y组)、MMC组及Nd-YAG... 目的探讨丝裂霉素C(mitomycin C,MMC)对阻塞性泪道MEK/ERK信号转导通路及其相关蛋白表达水平的影响,旨在为临床阻塞性泪道疾病的诊治提供实验依据。方法 30只健康家兔,分为正常对照组(NC组)、模型组、Nd-YAG激光组(Y组)、MMC组及Nd-YAG激光+MMC组(Y+M组),每组各6只。通过球囊导管摩擦泪道建立阻塞性泪道模型,Y组、MMC组、Y+M组家兔分别给予Nd-YAG激光、MMC、Nd-YAG激光联合MMC治疗,治疗3个月后处死,光镜观察泪道上皮组织形态学变化,免疫组织化学法测定各组PCNA、ERK1、ERK2、MMP-3、MMP-9阳性细胞面积。分离阻塞性泪道细胞,随机分为空白组、阴性对照组(加入DMSO)及阳性荧光组(加入MEK抑制剂PD98059),采用Western Blot检测各组细胞ERK1、ERK2表达情况。结果模型组PCNA、ERK1、ERK2、MMP-3、MMP-9阳性细胞面积均大于NC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Y组、MMC组、Y+M组PCNA、ERK1、ERK2、MMP-3、MMP-9阳性细胞面积均显著小于模型组,其中Y+M组小于Y组及MMC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空白组、阴性对照组、阳性荧光组ERK1的相对表达量分别为152.32±7.45、149.36±7.96、64.32±5.23,ERK2的相对表达量分别为154.98±6.78、151.22±8.23、65.45±3.45,阳性荧光组中ERK1、ERK2蛋白表达水平显著低于空白组及阴性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结论 Nd-YAG激光与MMC联合应用可增加激光泪道成形术治疗效果,其作用机制可能与MMC阻断MEK/ERK信号转导通路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D-YAG激光 丝裂霉素C 阻塞性泪道 MEK/ERK信号通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