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无(少)侧芽切花菊种苗生产技术
1
作者 周琳 姚建军 +3 位作者 杨信程 郭昊 杨柳燕 张永春 《现代农业科技》 2025年第7期204-207,共4页
切花菊生产是一个高度劳动密集型的产业,尤其是大花型单头品种的生产,需要花费大量人工抹除侧芽和侧蕾,这一步骤占全部劳动力成本的30%左右。目前,在农业从业人口下降、劳动力成本不断上升的背景下,国内外选育出了无(少)侧芽特性切花菊... 切花菊生产是一个高度劳动密集型的产业,尤其是大花型单头品种的生产,需要花费大量人工抹除侧芽和侧蕾,这一步骤占全部劳动力成本的30%左右。目前,在农业从业人口下降、劳动力成本不断上升的背景下,国内外选育出了无(少)侧芽特性切花菊新品种。然而,无(少)侧芽切花菊在扦插繁育阶段面临萌芽少、母本采穗率低等问题,在高温阶段尤其突出,增加了优质菊花种苗繁育的难度。针对以上问题,总结了无(少)侧芽切花菊种苗生产技术,以期提升种苗繁育效率,满足市场对无(少)侧芽切花菊品种的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切花菊 无(少)侧芽 种苗 繁育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切花小菊主要分枝性状的混合遗传分析 被引量:8
2
作者 杨信程 苏江硕 +4 位作者 吴洋洋 张飞 管志勇 陈发棣 房伟民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440-446,共7页
[目的]本文旨在解析切花小菊一、二级分枝性状的变异情况和主基因遗传效应。[方法]以切花小菊‘南农雪峰’בMonalisa’F_1代为试验材料,调查了F_1分离群体的总侧芽数、中上部一级分枝数、一级分枝长度、一级分枝角度、二级分枝... [目的]本文旨在解析切花小菊一、二级分枝性状的变异情况和主基因遗传效应。[方法]以切花小菊‘南农雪峰’בMonalisa’F_1代为试验材料,调查了F_1分离群体的总侧芽数、中上部一级分枝数、一级分枝长度、一级分枝角度、二级分枝总数、二级分枝长度、二级分枝角度在2015年和2016年的表型变异,利用F_2群体主基因+多基因混合遗传模型方法分析了这7个分枝性状。[结果]7个分枝性状均呈连续分布,变异系数为12.89%~61.55%;各分枝性状均存在正向或负向的中亲优势和超亲分离个体,其中总侧芽数、中上部一级分枝数、一级分枝角度和二级分枝总数的中亲优势较大,中亲优势率分别为-9.69%、-9.10%、12.99%和25.51%。混合遗传分析表明,总侧芽数、二级分枝长度、一级分枝角度和二级分枝角度符合0MG模型,无主基因控制;中上部一级分枝数和二级分枝总数符合2MG-AD模型,由2对加-显性主基因控制;一级分枝长度符合1MG-AD遗传模型,由1对加性-显性主基因控制。中上部一级分枝数、一级分枝长度、二级分枝总数的主基因遗传率分别为74%、46%、72%。[结论]初步明确了切花小菊主要分枝性状的遗传变异和主基因遗传效应,对今后切花小菊的株型育种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切花小菊 分枝性 主基因+多基因混合遗传模型 遗传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