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不同配比头孢呋辛/三唑巴坦的体外抗菌活性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杨信怡 向倩 +7 位作者 李聪然 王跃明 娄人慧 刘京芳 张伟新 母立新 陈慧贞 游雪甫 《中国抗生素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37-48,53,共13页
目的评价不同配比头孢呋辛/三唑巴坦(CXM/TB)的体外抗菌活性。方法采用平皿琼脂二倍稀释法测定不同配比CXM/TB对1436株临床分离致病菌的最低抑菌浓度(MIC)。结果不同配比CXM/TB(1:1、2:1、3:1、4:1、8:1和16:1)对1436株临床分离菌具有... 目的评价不同配比头孢呋辛/三唑巴坦(CXM/TB)的体外抗菌活性。方法采用平皿琼脂二倍稀释法测定不同配比CXM/TB对1436株临床分离致病菌的最低抑菌浓度(MIC)。结果不同配比CXM/TB(1:1、2:1、3:1、4:1、8:1和16:1)对1436株临床分离菌具有广谱抗菌作用,CXM/TB 1:1、2:1、3:1的抗菌活性相近,稍强于CXM/TB 4:1、8:1、16:1。不同配比CXM/TB对1109株产β-内酰胺酶菌株中的金葡菌、表皮葡萄球菌、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醋酸钙不动杆菌、普通变形菌、奇异变形菌、雷氏普罗威登斯菌、摩氏摩根菌、阴沟肠杆菌、产气肠杆菌、异型柠檬酸杆菌和黏质沙雷菌的MIC90值分别为CXM的1/4~1/32,对产ESBLs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的MIC90值分别为CXM的1/8~1/16,但对产β-内酰胺酶的铜绿假单胞菌、假单胞菌属(除铜绿假单胞菌)的MIC90值与CXM相近;对不产β-内酰胺酶的金葡菌、表皮葡萄球菌、化脓链球菌、肺炎链球菌、流感嗜血菌、副流感嗜血菌的抗菌活性与CXM相近。不同配比CXM/TB对612株产酶耐药临床分离菌中的金葡菌、表皮葡萄球菌、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醋酸钙不动杆菌、普通变形菌、奇异变形菌、产气肠杆菌的MIC90分别为CXM的1/8~1/64。不同配比CXM/TB对MRSA、MRSE、粪肠球菌、假单胞菌属的抗菌活性差。结论不同配比CXM/TB均有较强的体外抗菌活性,CXM/TB 1:1、2:1、3:1的抗菌活性相近,稍优于CXM/TB 4:1、8:1、16:1,TB增强了CXM抗产β-内酰胺酶细菌的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头孢呋辛/三唑巴坦 头孢呋辛 三唑巴坦 最低抑菌浓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十五”期间NSFC资助的药物代谢与药物动力学研究项目简析
2
作者 杨信怡 游雪甫 吴镭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421-424,共4页
该文总结了"十五"期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对药物代谢与药物动力学领域研究项目的资助情况,分析了这些项目的主要研究内容和特点,简单地总结了不足,并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 药物代谢与药物动力学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鲍曼不动杆菌耐药机制 被引量:63
3
作者 陈代杰 郭蓓宁 +2 位作者 杨信怡 钱峰 刘笑芬 《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286-288,共3页
1国内外鲍曼不动杆菌耐药性的变迁及治疗困境 细菌耐药性是21世纪全球关注的热点。2012年,由国内知名专家发起和起草的《中国鲍曼不动杆菌感染诊治与防控专家共识》,将鲍曼不动杆菌列为我国目前最重要的“超级细菌”。
关键词 鲍曼不动杆菌 耐药性变迁 耐药机制 感染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头孢卡品酯的体内外抗菌药效学研究 被引量:8
4
作者 李国庆 胡辛欣 +6 位作者 杨信怡 王秀坤 张伟新 宋坤改 母立新 游雪甫 李聪然 《中国抗生素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450-454,共5页
目的评价头孢卡品酯的体内外抗菌活性,并与其他三种头孢类抗生素进行比较,为头孢卡品酯在我国的临床应用及了解其抗菌特性提供依据。方法使用2008至2009年从北京地区收集的临床菌株,采用平皿二倍稀释法、试管二倍稀释法和菌落计数等测... 目的评价头孢卡品酯的体内外抗菌活性,并与其他三种头孢类抗生素进行比较,为头孢卡品酯在我国的临床应用及了解其抗菌特性提供依据。方法使用2008至2009年从北京地区收集的临床菌株,采用平皿二倍稀释法、试管二倍稀释法和菌落计数等测定各药物的体外抗菌活性,包括最低抑菌浓度、最低杀菌浓度、杀菌曲线等等,同时以小鼠感染保护试验评价头孢卡品酯及对照药物头孢妥仑酯的体内抗菌活性。结果头孢卡品酯对包括革兰阳性菌和革兰阴性菌在内的多种细菌均具有很强的体内外抗菌活性,尤其对细菌性肺炎相关的致病菌具有非常好的疗效。结论头孢卡品酯是一种有效的广谱头孢类抗生素,具有良好的临床使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头孢卡品酯 体内外抗菌活性 头孢菌素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他沙星药理研究与临床应用新进展 被引量:11
5
作者 李雪 游雪甫 杨信怡 《中国抗生素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2期893-900,共8页
西他沙星为日本第一制药三共株式会社创研的新型氟喹诺酮类药,已在日本上市,商品名Gracevit。研究显示,该品种抗菌谱广,对革兰阳性菌、革兰阴性菌、厌氧菌及非典型病原菌具有良好体内、外活性,药动学性质优良,口服吸收迅速,组织渗透性强... 西他沙星为日本第一制药三共株式会社创研的新型氟喹诺酮类药,已在日本上市,商品名Gracevit。研究显示,该品种抗菌谱广,对革兰阳性菌、革兰阴性菌、厌氧菌及非典型病原菌具有良好体内、外活性,药动学性质优良,口服吸收迅速,组织渗透性强,无肝脏潴留,对人体主要肝药酶无抑制。治疗剂量下,西他沙星对受治各科感染病例的临床疗效不劣于左氧氟沙星、托氟沙星等现主流药,常见不良反应为轻、中度消化道反应和实验室检测异常,停药后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他沙星 药效学 药动学 人体治疗 不良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菌药物药效学非临床研究技术指南 被引量:5
6
作者 李聪然 杨信怡 +3 位作者 王秀坤 胡辛欣 李国庆 游雪甫 《中国抗生素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7,共7页
抗菌药物药效学非临床研究属于抗菌药物临床前研究的重要内容,是指研究药物在体外或体内抑制病原菌生长和复制(抑菌)或使病原菌死亡(杀菌)的作用,主要包括抗菌药物对细菌的最低抑菌浓度、最低杀菌浓度、杀菌曲线、抗生素后效应和半数有... 抗菌药物药效学非临床研究属于抗菌药物临床前研究的重要内容,是指研究药物在体外或体内抑制病原菌生长和复制(抑菌)或使病原菌死亡(杀菌)的作用,主要包括抗菌药物对细菌的最低抑菌浓度、最低杀菌浓度、杀菌曲线、抗生素后效应和半数有效剂量等测定。本技术指南对抗菌药物药效学非临床研究的常用术语、研究内容及方法进行论述,旨在为创新抗菌药物,包括化学药物、生物药物和中药的临床前药效学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菌药物 药效学 技术指南 抑菌活性 杀菌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药物代谢酶细胞色素P450 2D6的遗传多态性研究进展 被引量:10
7
作者 徐田雪 杨信怡 +2 位作者 赵昆 张喜川 游雪甫 《中国抗生素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7期385-391,共7页
CYP2D6是肝脏中重要的药物代谢酶,其代谢的药物占临床应用药物的20%~25%。其遗传多态性对依赖CYP2D6代谢的药物具有重要的影响。本文综述了CYP2D6在遗传多态性方面的研究进展及其临床意义。
关键词 CYP2D6 药物代谢 遗传多态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氨基糖苷类抗生素威替米星的体外抗菌活性研究 被引量:4
8
作者 李聪然 游雪甫 +5 位作者 娄人慧 张伟新 杨信怡 王跃明 陈慧贞 蒋建东 《中国抗生素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162-168,共7页
目的评价威替米星对革兰阴性菌的体外抗菌活性。方法采用琼脂平皿稀释法测定威替米星及其对照药威大霉素、庆大霉素、依替米星、阿米卡星、奈替米星、妥布霉素、哌拉西林、头孢噻肟、环丙沙星对892株革兰阴性菌的体外抗菌作用。结果威... 目的评价威替米星对革兰阴性菌的体外抗菌活性。方法采用琼脂平皿稀释法测定威替米星及其对照药威大霉素、庆大霉素、依替米星、阿米卡星、奈替米星、妥布霉素、哌拉西林、头孢噻肟、环丙沙星对892株革兰阴性菌的体外抗菌作用。结果威替米星对892株临床分离革兰阴性菌具有较强的抗菌活性,对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阴沟肠杆菌、产气肠杆菌、弗氏柠檬酸杆菌、差异柠檬酸杆菌、摩氏摩根菌、奇异变形菌、粘质沙雷菌、流感嗜血杆菌、副流感嗜血杆菌和乙酸钙不动杆菌的MIC50值为0.25~1mg/L,对铜绿假单胞菌、假单胞菌、雷氏普罗威登斯菌的MIC50值分别为8、64、4mg/L。威替米星对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显示浓度依赖性杀菌作用。威替米星对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的抗菌活性随着pH的升高而增强,而2价金属阳离子可降低其抗菌活性,接种量和血清浓度对其抗菌活性无明显影响。结论威替米星对革兰阴性菌具有较强体外抗菌作用,值得进一步研究和开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威替米星 氨基糖苷类 最小抑菌浓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组溶葡萄球菌酶体外诱导的金黄色葡萄球菌耐药株生物学特征 被引量:2
9
作者 卢曦 任志涛 +9 位作者 李聪然 胡辛欣 聂彤颖 黄青山 陆海荣 李雪 李国庆 蒋建东 游雪甫 杨信怡 《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230-235,共6页
目的:探究重组溶葡萄球菌酶体外诱导金黄色葡萄球菌(金葡菌)耐药发生规律和机制。方法用3株临床分离金葡菌,体外以亚抑菌浓度重组溶葡萄球菌酶一步法诱导耐药,观察耐药株对多种抗菌药物的药敏改变情况,测序分析肽聚糖甘氨酸五肽... 目的:探究重组溶葡萄球菌酶体外诱导金黄色葡萄球菌(金葡菌)耐药发生规律和机制。方法用3株临床分离金葡菌,体外以亚抑菌浓度重组溶葡萄球菌酶一步法诱导耐药,观察耐药株对多种抗菌药物的药敏改变情况,测序分析肽聚糖甘氨酸五肽桥联的关键合成酶编码基因 femABX。并观察其中1株耐甲氧西林金葡菌(MRSA)和1株甲氧西林敏感金葡菌(MSSA)的生长曲线、小鼠感染毒力情况。结果金葡菌耐药发生频率为10-4~10-8水平,与原代株比较,耐药株体外生长速率和小鼠体内毒力显著降低,对β内酰胺类敏感性提高2~4000倍。测序结果显示耐药株 f emA编码基因存在突变,可致终止密码子提前。结论重组溶葡萄球菌酶体外可诱导金葡菌耐药性产生,但耐药株生长繁殖力、致病力及抵抗β内酰胺类抗生素的能力显著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组溶葡萄球菌酶 金黄色葡萄球菌 诱导耐药 FEMA B X基因 基因突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氨基糖苷类抗生素vertimicin的体内抗菌活性研究 被引量:1
10
作者 李聪然 游雪甫 +5 位作者 张伟新 娄人慧 杨信怡 王跃明 陈慧贞 蒋建东 《中国抗生素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357-361,共5页
目的评价新氨基糖苷类抗生素vertimicin(VTM)的体内抗菌活性。方法采用小鼠全身感染模型,观察VTM对临床分离大肠埃希菌(E.coli)、肺炎克雷伯菌(K.pneumoniae)、铜绿假单胞菌(Ps.aeruginosa)和金葡菌(S.aureus)腹腔感染小鼠的体内疗效;... 目的评价新氨基糖苷类抗生素vertimicin(VTM)的体内抗菌活性。方法采用小鼠全身感染模型,观察VTM对临床分离大肠埃希菌(E.coli)、肺炎克雷伯菌(K.pneumoniae)、铜绿假单胞菌(Ps.aeruginosa)和金葡菌(S.aureus)腹腔感染小鼠的体内疗效;采用兔皮肤烫伤感染模型、小鼠泌尿道上行性感染模型观察VTM对临床分离大肠埃希菌局部感染的体内疗效,并与对照药进行比较。结果VTM皮下或静脉给药对E.coli 96-12、K.pneumoniae 93-5、Ps.aeruginosa 94-17和S.aureus 93-44腹腔感染小鼠具有相似的体内疗效,皮下给药的ED50值分别为0.67、0.29、2.41和0.99mg/kg,静脉给药的ED50值分别为0.46、0.23、0.99和1.52mg/kg,体内疗效与奈替米星相近。兔皮肤烫伤感染模型中,VTM各剂量组兔皮肤组织活菌落数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或0.01)。小鼠泌尿道上行性感染模型中,VTM各剂量组肾组织活菌落数明显低于对照组,肾剖面盖印细菌阴性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抗菌活性优于庆大霉素。结论VTM对全身和局部感染动物均显示较好保护作用,体内疗效与奈替米星相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Vertimicin 半数有效量 泌尿道上行性感染 皮肤烫伤感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体外诱导大肠埃希菌对厄他培南敏感性降低及机制研究 被引量:1
11
作者 白银磊 聂璐 +7 位作者 李雪 李国庆 乔峰 张健美 王秀坤 李聪然 杨信怡 游雪甫 《中国抗生素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8期618-623,共6页
目的体外诱导获得对厄他培南敏感性降低的大肠埃希菌,并分析可能的产生机制。方法将厄他培南敏感大肠埃希菌经厄他培南体外诱导后分离突变株;药敏试验测定MIC(无或含PAβN);PFGE检测同源性;SDS-PAGE及Real-time PCR检测外膜蛋白表达;MAL... 目的体外诱导获得对厄他培南敏感性降低的大肠埃希菌,并分析可能的产生机制。方法将厄他培南敏感大肠埃希菌经厄他培南体外诱导后分离突变株;药敏试验测定MIC(无或含PAβN);PFGE检测同源性;SDS-PAGE及Real-time PCR检测外膜蛋白表达;MALDI-TOF/TOF鉴定差异蛋白;并对外膜蛋白基因进行测序。结果厄他培南处理得到的两个突变株(大肠埃希菌08-1E及大肠埃希菌08-3E)除对厄他培南敏感性显著降低外,对美罗培南、头孢西丁及头孢吡肟等β-内酰胺类药物敏感性也呈现不同程度的降低。PFGE显示突变株与亲本株同源,进一步的研究发现突变株对厄他培南敏感性降低与外排泵无关,而与基因的插入失活等机制引起的外膜蛋白(OmpC、NmpC、LamB、OmpF)缺失或表达降低有关。结论体外诱导大肠埃希菌对厄他培南敏感性降低与外膜蛋白缺失或表达降低紧密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肠埃希菌 厄他培南 敏感性降低 外膜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他沙星溶解度与表观油水分配系数研究 被引量:1
12
作者 丁维明 李桂玲 +2 位作者 蔡聪 王菊仙 杨信怡 《医药导报》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0期1357-1360,共4页
目的测定西他沙星在不同溶剂中的溶解度以及表观油水分配系数,为剂型研究和制备工艺提供依据。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Dikma Diamonsil C18(2)色谱柱(4.6 mm×250 mm,5μm);流动相:0.05 mol·L-1磷酸二氢钾溶液(用磷酸调... 目的测定西他沙星在不同溶剂中的溶解度以及表观油水分配系数,为剂型研究和制备工艺提供依据。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Dikma Diamonsil C18(2)色谱柱(4.6 mm×250 mm,5μm);流动相:0.05 mol·L-1磷酸二氢钾溶液(用磷酸调节pH至2.4)∶乙腈=70∶30;柱温:室温;流速1.0 mL·min-1;检测波长:295 nm;进样量10μL。考察西他沙星在pH为2.0,4.3,5.8,6.6,7.4,8.0,10.0,11.2磷酸盐缓冲液中溶解度和表观油水分配系数。结果在(37±2)℃条件下,西他沙星在水中的平衡溶解度为0.44 mg·mL-1,表观油水分配系数(P)为0.23(lgP=-0.64);在不同pH磷酸盐缓冲液中,西他沙星在pH 7.4的中性条件下溶解度最低,仅为0.13 mg·mL-1,表观油水分配系数最大,在pH>10及pH<5.8,西他沙星平衡溶解度显著增大,表观油水分配系数相应减小。结论西他沙星难溶于水,脂溶性也较差,但在酸性和碱性条件下有较高的溶解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他沙星 溶解度 表观油水分配系数 色谱法 高效液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配比头孢呋辛钠/舒巴坦钠的体外药效学研究
13
作者 王跃明 赵昆 +7 位作者 李聪然 杨信怡 向倩 娄人慧 刘京芳 张伟新 陈慧贞 游雪甫 《中国抗生素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0期621-631,共11页
目的评价头孢呋辛钠/舒巴坦钠(cefuroxime/sulbactam,CXM/SB)的体外抗菌活性。方法采用平皿二倍稀释法测定CXM/SB对1436株临床分离菌的MIC分布、试管二倍稀释测定最低杀菌浓度、活菌落计数法测定杀菌曲线。结果CXM/SB1:1和CXM... 目的评价头孢呋辛钠/舒巴坦钠(cefuroxime/sulbactam,CXM/SB)的体外抗菌活性。方法采用平皿二倍稀释法测定CXM/SB对1436株临床分离菌的MIC分布、试管二倍稀释测定最低杀菌浓度、活菌落计数法测定杀菌曲线。结果CXM/SB1:1和CXM/SB2:1对1436株临床分离菌具有广谱抗菌作用,抗菌活性与哌拉西林/三唑巴坦、头孢哌酮/舒巴坦相近,强于CXM/SB3:1、4:1、8:1。CXM/SB1:1和CXM/SB2:1对1109株产β-内酰胺酶菌株的MIC90值比CXM低4~32倍,对产ESBLs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的MIC90值比CXM低16和8倍。不同pH值、细菌接种量、血清浓度对CXM/SB2:1抗金葡菌、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的活性无明显影响。结论sB增强了CXM的抗菌活性,CXM/SB1:1和CXM/SB2:1具有较强和相近的广谱抗菌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头孢呋辛 舒巴坦 最低抑菌浓度 体外抗菌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艾帕培南的小鼠泌尿道上行性感染药效学研究
14
作者 庞晶 王秀坤 +7 位作者 杨信怡 胡辛欣 宋坤改 聂彤颖 卢曦 李雪 李聪然 游雪甫 《中国抗生素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1期864-867,共4页
目的评价艾帕培南对小鼠大肠埃希菌泌尿道上行性感染的体内疗效。方法通过泌尿道钝针头插管法,向小鼠膀胱内注入0.05m L浓度为1010CFU/m L的大肠埃希菌9612菌液,建立小鼠泌尿道感染模型。于感染后6、24和30h皮下给药,感染后48h处死动物... 目的评价艾帕培南对小鼠大肠埃希菌泌尿道上行性感染的体内疗效。方法通过泌尿道钝针头插管法,向小鼠膀胱内注入0.05m L浓度为1010CFU/m L的大肠埃希菌9612菌液,建立小鼠泌尿道感染模型。于感染后6、24和30h皮下给药,感染后48h处死动物,取肾剖面盖印和研磨计数,评价艾帕培南的疗效,并与对照药美罗培南、厄他培南进行比较。结果艾帕培南对小鼠的大肠埃希菌9612泌尿道上行性感染具有较好疗效,给药后0.5、2和8 mg/kg剂量组小鼠肾组织匀浆菌落计数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0.125、0.5、2和8mg/kg剂量组肾剖面盖印结果均与对照组有显著差异(P<0.01)。艾帕培南与相同剂量组美罗培南、厄他培南相比,肾组织匀浆菌落计数和肾剖面盖印结果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艾帕培南对小鼠泌尿道大肠埃希菌9612上行性感染具有较好疗效,体内抗菌活性与美罗培南、厄他培南相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艾帕培南 泌尿道上行性感染 药效学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碳青霉烯类异质性耐药铜绿假单胞菌的耐药机制研究 被引量:7
15
作者 乔涵 胡辛欣 +3 位作者 聂彤颖 杨信怡 游雪甫 李聪然 《中国抗生素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9期933-938,共6页
目的筛选铜绿假单胞菌临床分离株的碳青霉烯类异质性耐药菌株,并分析相关机制。方法采用E-test纸条法、群体分析法(PAP)法对30株铜绿假单胞菌临床分离株进行亚胺培南异质性耐药的初筛和复筛、肉汤微量稀释法测定异质性耐药菌株对亚胺培... 目的筛选铜绿假单胞菌临床分离株的碳青霉烯类异质性耐药菌株,并分析相关机制。方法采用E-test纸条法、群体分析法(PAP)法对30株铜绿假单胞菌临床分离株进行亚胺培南异质性耐药的初筛和复筛、肉汤微量稀释法测定异质性耐药菌株对亚胺培南及其他药物的MIC值、全基因组测序分析碳青霉烯类异质性耐药菌株的可能耐药机制。结果通过E-test纸条法和PAP法鉴别筛选出8株亚胺培南异质性耐药铜绿假单胞菌,检测发现异质性耐药菌株对多黏菌素B、头孢他啶、美罗培南耐药率较高,对环丙沙星等更敏感。全基因组测序分析发现碳青霉烯类异质性耐药铜绿假单胞菌无可确证的基因突变,但可能与延伸因子P基因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质性耐药 铜绿假单胞菌 亚胺培南 碳青霉烯类 耐药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肠球菌属细菌高水平庆大霉素耐药及其转座子的检测 被引量:4
16
作者 张健美 乔峰 +6 位作者 胡辛欣 白银磊 李雪 杨信怡 李国庆 游雪甫 李聪然 《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306-309,共4页
目的研究2006—2009年北京地区临床分离高水平庆大霉素耐药(HLGR)肠球菌属细菌的双功能修饰酶基因转座子结构。方法采用脑心肉汤微稀释法测定北京地区169株临床分离粪肠球菌和21株屎肠球菌的高水平庆大霉素耐药性,应用菌落PCR扩增方法检... 目的研究2006—2009年北京地区临床分离高水平庆大霉素耐药(HLGR)肠球菌属细菌的双功能修饰酶基因转座子结构。方法采用脑心肉汤微稀释法测定北京地区169株临床分离粪肠球菌和21株屎肠球菌的高水平庆大霉素耐药性,应用菌落PCR扩增方法检测HLGR菌株中双功能修饰酶基因及两端插入序列(IS256),分析转座子结构。结果 169株粪肠球菌中,111株(65.7%)为HLGR株,HLGR菌中97.3%含有双功能修饰酶基因,其中10.2%含有完整结构的转座子(双功能修饰酶基因两端均含有IS256插入序列),89.8%含有截断结构的转座子(缺失一端或两端的插入序列)。21株屎肠球菌中,15株(71.4%)为HLGR株,所有HLGR菌株均含有双功能修饰酶基因,其中13.3%含有完整结构的转座子,86.7%含有截断结构的转座子。结论 2006—2009年北京地区临床分离肠球菌HLGR率高,并且绝大多数HLGR株含双功能修饰酶基因,通常形成截断结构的转座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球菌 高水平庆大霉素耐药 双功能修饰酶基因 IS256 转座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lazomicin的药理学研究及临床应用进展 被引量:1
17
作者 陈虹彤 李国庆 +1 位作者 游雪甫 杨信怡 《中国抗生素杂志》 CAS CSCD 2020年第2期122-130,共9页
Plazomicin是美国Achaogen公司开发的新一代氨基糖苷类药物,商品名Zemdri■,近期在美国经FDA批准用于肠杆菌科细菌引起,且其他药物治疗无效的尿路感染及急性肾盂肾炎成人患者的治疗。研究显示,plazomicin抗菌谱广,对多数病原菌中携带的... Plazomicin是美国Achaogen公司开发的新一代氨基糖苷类药物,商品名Zemdri■,近期在美国经FDA批准用于肠杆菌科细菌引起,且其他药物治疗无效的尿路感染及急性肾盂肾炎成人患者的治疗。研究显示,plazomicin抗菌谱广,对多数病原菌中携带的氨基糖苷类修饰酶有良好稳定性,血浆蛋白结合率低,与人体主要肝药酶无相互作用。治疗剂量下,plazomicin对受治感染病例的临床疗效不劣于美罗培南、黏菌素。常见不良反应为轻、中度恶心、呕吐、头晕、腹泻,停药后可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lazomicin 药效学 药动学 临床疗效 不良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硫仑及其代谢产物的抗感染药理活性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8
作者 孙宇 游雪甫 杨信怡 《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699-706,共8页
双硫仑(disulfiram)是二乙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酯(diethyldithiocarbamate,DDC)的二聚体,起初通过临床试验证明双硫仑通过抑制醛脱氢酶,阻碍乙醇在体内的代谢,致使饮酒者出现乙醛中毒样症状,并将这种症状表现命名为"双硫仑样反应&quo... 双硫仑(disulfiram)是二乙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酯(diethyldithiocarbamate,DDC)的二聚体,起初通过临床试验证明双硫仑通过抑制醛脱氢酶,阻碍乙醇在体内的代谢,致使饮酒者出现乙醛中毒样症状,并将这种症状表现命名为"双硫仑样反应".基于这一作用,双硫仑被用作乙醇增敏药,促使嗜酒者对乙醇产生厌恶感,从而用于戒酒治疗[1-2].当前,双硫仑作为戒酒药已被包括美国药典、日本药典、欧洲药典在内的多国药典收录.双硫仑安全性良好,口服用药量可高达500 mg/d[3].双硫仑用于临床后,其代谢产物DDC通过调节抗氧化酶活性对抗体内过多自由基而产生的抗白内障作用也被发现,并被认为是颇具潜力的抗白内障药物[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硫仑 二乙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酯 药动学 抗感染 药理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菌新药zoliflodacin研究进展
19
作者 陈虹彤 李国庆 +1 位作者 游雪甫 杨信怡 《中国抗生素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121-132,共12页
Zoliflodacin是螺嘧啶三酮类抗菌药,结构新颖,是一种新型细菌Ⅱ型拓扑异构酶抑制剂,其作用位点不同于氟喹诺酮类药物,目前正开发用于单纯性淋病的治疗。Zoliflodacin对包括多重耐药菌株在内的淋病奈瑟球菌具有良好的体外抗菌活性,单用zo... Zoliflodacin是螺嘧啶三酮类抗菌药,结构新颖,是一种新型细菌Ⅱ型拓扑异构酶抑制剂,其作用位点不同于氟喹诺酮类药物,目前正开发用于单纯性淋病的治疗。Zoliflodacin对包括多重耐药菌株在内的淋病奈瑟球菌具有良好的体外抗菌活性,单用zoliflodacin或与其他抗菌药物联用对淋病奈瑟球菌具有快速杀菌作用,对多种革兰阳性菌、革兰阴性苛养菌、非典型病原体也具有良好抗菌活性。实验室条件下,zoliflodacin诱导淋病奈瑟球菌及金黄色葡萄球菌发生自发耐药突变的频率较低(10-8~10-9)。已有研究中,未观察到zoliflodacin与氟喹诺酮类、大环内酯类、β-内酰胺类、糖肽类、恶唑烷酮类和四环素类抗菌药存在交叉耐药性。Ⅰ期临床试验显示zoliflodacin具有良好的口服生物利用度及较高的安全性;Ⅱ期临床试验表明zoliflodacin可有效治疗泌尿生殖道和直肠淋病奈瑟球菌感染,主要药物相关不良反应为胃肠道反应。目前,正在开展一项zoliflodacin的全球Ⅲ期临床试验研究。该药有望成为一种治疗耐药淋病奈瑟球菌感染的新型口服抗菌药,应用前景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Zoliflodacin 药效学 药动学 临床应用 不良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产bla_(NDM-1)肺炎克雷伯菌的高水平多黏菌素耐药株制备及耐药机制研究 被引量:3
20
作者 梁振伟 胡辛欣 +6 位作者 聂彤颖 卢曦 李雪 王秀坤 杨信怡 李聪然 游雪甫 《中国抗生素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9期873-878,共6页
目的研究产bla_(NDM-1)肺炎克雷伯菌产生多黏菌素耐药的可能性,并对相关机制进行分析。方法通过黏菌素肉汤传代培养研究携带bla_(NDM-1)菌株产生多黏菌素耐药的可能性,并对分离出的耐药株通过PCR、Real-time PCR、脉冲场凝胶电泳等方法... 目的研究产bla_(NDM-1)肺炎克雷伯菌产生多黏菌素耐药的可能性,并对相关机制进行分析。方法通过黏菌素肉汤传代培养研究携带bla_(NDM-1)菌株产生多黏菌素耐药的可能性,并对分离出的耐药株通过PCR、Real-time PCR、脉冲场凝胶电泳等方法进行耐药分子机制研究。结果通过黏菌素肉汤传代培养,产bla_(NDM-1)肺炎克雷伯菌可进一步表现高水平多黏菌素耐药表型。检测发现耐药株中膜孔蛋白基因及双组分调节系统中多黏菌素耐药相关基因发生表达水平变化,可能导致菌株对多黏菌素高水平耐药。结论产bla_(NDM-1)肺炎克雷伯菌经黏菌素传代诱导培养后可进一步发展多黏菌素耐药,需要引起临床注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炎克雷伯菌 bla_(NDM-1) 多黏菌素 诱导耐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