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MAPK1基因多态性及mRNA表达与缺血性脑卒中神经功能缺损程度的相关分析 被引量:3
1
作者 陈昭霞 龙建雄 +5 位作者 郭晓婧 黄焦 杨佳磊 朱路路 吴旭龙 苏莉 《内科》 2019年第2期125-128,141,共5页
目的探讨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1(MAPK1)基因rs6928、rs13515、rs1063311多态性及MAPK1基因mRNA表达与缺血性脑卒中(IS)患者神经功能缺损严重程度的相关性。方法采用Massarray SNP基因分型技术对MAPK1基因的rs6928、rs13515、rs1063311多... 目的探讨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1(MAPK1)基因rs6928、rs13515、rs1063311多态性及MAPK1基因mRNA表达与缺血性脑卒中(IS)患者神经功能缺损严重程度的相关性。方法采用Massarray SNP基因分型技术对MAPK1基因的rs6928、rs13515、rs1063311多态性进行基因分型,运用qRT-PCR实验技术测定MAPK1基因mRNA表达水平,使用NIHSS量表对IS患者进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结果校正性别、年龄之后,在加性模型、隐性模型中,rs6928多态性与IS患者NIHSS评分具有相关性(P <0. 05)。MAPK1基因mRNA表达水平与IS患者NIHSS评分无相关性(P> 0. 05)。结论 MAPK1基因rs6928多态性可能会影响IS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的严重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血性脑卒中 MAPK1基因 单核苷酸多态性 MRNA表达 NIHSS评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外周血hsa_circRNA_104600表达水平与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关系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吴旭龙 朱路路 +4 位作者 杨佳磊 徐冰一 赵直 古联 苏莉 《内科》 2021年第2期133-136,164,共5页
目的探讨外周血hsa_circRNA_104600的表达水平与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关系。方法选取2017年8月至2019年9月在广西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神经内科住院治疗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45例作为病例组,根据《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 目的探讨外周血hsa_circRNA_104600的表达水平与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关系。方法选取2017年8月至2019年9月在广西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神经内科住院治疗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45例作为病例组,根据《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分为轻度神经功能缺损组(<5分,32例)、中重度神经功能缺损组(≥5分,13例);选取同期在南宁市青秀区2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参加健康体检的健康志愿者45人作为对照组。检测比较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和对照组健康志愿者外周血hsa_circRNA_104600的表达水平;绘制根据hsa_circRNA_104600水平诊断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ROC曲线;比较轻度神经功能缺损组与中重度神经功能缺损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外周血的hsa_circRNA_104600表达水平。结果病例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外周血hsa_circRNA_104600表达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健康志愿者(P<0.05)。由ROC曲线得出,根据hsa_circRNA_104600外周血表达水平诊断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ROC曲线下面积(AUC)为0.725、灵敏度为0.933、特异度为0.533。中重度神经功能缺损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外周血hsa_circRNA_104600表达水平显著高于轻度神经功能缺损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外周血hsa_circRNA_104600表达水平与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发病及其神经功能缺损的严重程度存在比较密切的关系,可作为潜在的治疗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 环状RNA hsa_circRNA_104600 NIHSS评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准Z源逆变器自适应级联模型预测控制
3
作者 吴春 杨佳磊 《高技术通讯》 CAS 2021年第10期1065-1074,共10页
针对准Z源逆变器(qZSI)系统中有限集模型预测控制(FCS-MPC)策略存在权重系数调整繁琐和控制性能依赖于准确模型参数的问题,提出一种适用于qZSI的自适应级联模型预测控制(AS-MPC)策略。该策略根据被控对象的优先级,依次计算各自对应的代... 针对准Z源逆变器(qZSI)系统中有限集模型预测控制(FCS-MPC)策略存在权重系数调整繁琐和控制性能依赖于准确模型参数的问题,提出一种适用于qZSI的自适应级联模型预测控制(AS-MPC)策略。该策略根据被控对象的优先级,依次计算各自对应的代价函数,从而消除了权重系数。同时,针对负载电气参数摄动,将其当做系统总扰动,用自适应方法进行估计并更新控制律,因此所提策略无需依赖准确负载电气参数,从而提高了系统对负载电气参数摄动的鲁棒性。实验结果表明,AS-MPC策略无需设计权重系数,结构简单,且电感电流、电容电压和输出电流控制性能优异,输出电流谐波小,动态响应快,对参数摄动鲁棒性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准Z源逆变器(qZSI) 有限集模型预测控制(FCS-MPC) 自适应级联模型预测控制(AS-MPC) 权重系数 参数鲁棒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