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黄颡鱼源拟态弧菌的分离鉴定 被引量:5
1
作者 陈彦希 杨佰启 +8 位作者 温贵兰 田浪 张升波 徐丽 李昌红 龚新勇 汪德生 文明 程振涛 《动物医学进展》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53-57,共5页
采用病理剖检、分离培养、染色镜检、生化试验和16S rRNA基因序列分析等方法对分离菌株进行鉴定,结果显示该分离菌的培养特性、菌落形特征、生理生化特征均与拟态弧菌相同;药敏试验结果表明,该分离菌对链霉素、罗红霉素、丁胺卡那、氧... 采用病理剖检、分离培养、染色镜检、生化试验和16S rRNA基因序列分析等方法对分离菌株进行鉴定,结果显示该分离菌的培养特性、菌落形特征、生理生化特征均与拟态弧菌相同;药敏试验结果表明,该分离菌对链霉素、罗红霉素、丁胺卡那、氧氟沙星高度敏感,对多黏菌素敏感,对青霉素、氟苯尼考、头孢曲松、强力霉素耐药;16S rRNA基因序列同源性分析结果显示,该分离菌与弧菌科弧菌属的同源性为92.8%~99.9%,其中与中国分离的2株拟态弧菌的同源性最高(99.9%)。遗传进化树结果表明,分离株与霍乱弧菌、易北河弧菌、溶藻弧菌、拟态弧菌等自成一个分支,其中在这分支下与中国分离的拟态弧菌SCCF04(KC503059.1)、拟态弧菌XQ(KJ604709.1)单独另成一个小分支。从黄颡鱼中分离出1株拟态弧菌,并将命名为201811,试验结果可为黄颡鱼拟态弧菌病的防控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拟态弧菌 黄颡鱼 16S RRNA基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犬股骨骨折并发肝脏损伤的诊治 被引量:4
2
作者 杨佰启 温贵兰 +5 位作者 徐在品 陈丽 许玉兰 杨世波 刘海繁 任玥颖 《动物医学进展》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141-144,共4页
骨折指骨或软骨的完整性完全或不完全断裂。骨折同时伴随有不同程度的周围软组织损伤。引起骨折的原因很多,主要是由汽车撞伤或压伤、打击、高处摔落及枪击等引起。犬骨折多以骨盆、股骨、胫腓骨、后脚骨、大转子等处多发,其中股骨骨折... 骨折指骨或软骨的完整性完全或不完全断裂。骨折同时伴随有不同程度的周围软组织损伤。引起骨折的原因很多,主要是由汽车撞伤或压伤、打击、高处摔落及枪击等引起。犬骨折多以骨盆、股骨、胫腓骨、后脚骨、大转子等处多发,其中股骨骨折较为常见。肝脏损伤是指在一些致病因素严重损伤肝细胞和枯否氏细胞,致使肝脏组织结构发生变化和功能表达出现障碍,然后出现肿大、黄疸、继发性感染等一系列症状。笔者在实习期间遇到一个较为少见的病例,通过X光拍片检查、血常规检查、生化检查、CRP检测确诊为股骨骨折并发肝脏损伤,虽然经过手术治疗与术后精心的护理,但是该病犬最终还是死亡。论文对该病例进行综合分析整理,提示车祸引起的骨折要注意是否发生内脏特别是肝脏的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折 肝脏损伤 诊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斑点叉尾鮰源致病性维氏气单胞菌的分离与生物学特性鉴定 被引量:20
3
作者 田浪 温贵兰 +5 位作者 张升波 杨佰启 李昌红 徐丽 林汉卿 管国丹 《中国畜牧兽医》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1期3203-3210,共8页
为鉴定一起致斑点叉尾鮰突然发病死亡的病原,本研究从发病斑点叉尾鮰中分离到1株致病菌GZTL2017,通过临床解剖观察、细菌分离培养、革兰氏染色镜检、动物回归试验、生化试验、16SrDNA序列分析、部分毒力基因检测和药敏试验进行鉴定。临... 为鉴定一起致斑点叉尾鮰突然发病死亡的病原,本研究从发病斑点叉尾鮰中分离到1株致病菌GZTL2017,通过临床解剖观察、细菌分离培养、革兰氏染色镜检、动物回归试验、生化试验、16SrDNA序列分析、部分毒力基因检测和药敏试验进行鉴定。临床解剖观察结果显示,患病斑点叉尾鮰呈现体表溃疡、鳍根部出血、烂腮、肠管充血等症状;分离菌在培养基中呈现表面湿润凸起、边缘光滑半透明、形态均一的乳白色菌落;革兰氏染色镜检显示,分离菌为单个或成双存在、两端钝圆的短直阴性杆菌;动物回归试验显示,该分离菌有较强的致病性;生化试验结果显示,分离菌具有运动性,且氧化酶、V-P、赖氨酸脱氢酶等反应阳性,精氨酸双水解酶、硫化氢等反应阴性;16SrDNA基因序列系统进化树显示,该菌与维氏气单胞菌聚为一支,同源性均>99%;毒力基因检测结果显示,该菌能检出气溶素基因(Aer)、黏附素基因(Aha)、外膜蛋白基因(OmpA)3种毒力基因;药敏试验结果显示,该菌对氟苯尼考、强力霉素、氧氟沙星等14种药物敏感;对诺氟沙星、新霉素、万古霉素等7种药物中度敏感;对麦迪霉素、苯唑西林、头孢拉定等8种药物耐药,且对氟苯尼考、强力霉素的药物最小抑菌浓度分别为1和2μg/mL。本试验成功分离到1株维氏气单胞菌,为斑点叉尾鮰维氏气单胞菌病防治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斑点叉尾鮰 维氏气单胞菌 细菌分离 生物学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禽源产色葡萄球菌的分离鉴定及其耐药性分析 被引量:10
4
作者 陈广 温贵兰 +2 位作者 张喜懿 田浪 杨佰启 《中国畜牧兽医》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7期2215-2222,共8页
为了解禽源产色葡萄球菌的耐药性,本研究从发病金陵花鸡中分离到1株产色葡萄球菌GZQX2019,并进行细菌分离培养、革兰氏染色镜检、生化试验、16S rDNA序列分析、药敏试验、部分耐药与肠毒素基因检测和动物回归试验。结果显示,分离菌在鲜... 为了解禽源产色葡萄球菌的耐药性,本研究从发病金陵花鸡中分离到1株产色葡萄球菌GZQX2019,并进行细菌分离培养、革兰氏染色镜检、生化试验、16S rDNA序列分析、药敏试验、部分耐药与肠毒素基因检测和动物回归试验。结果显示,分离菌在鲜血琼脂培养基上长出表面凸起、边缘整齐的溶血现象白色菌落;革兰氏染色镜检呈葡萄串状球菌。生化试验结果显示,分离菌蔗糖、精氨酸水解酶、木糖等反应阳性,尿素、木糖醇、麦芽糖等反应阴性。系统进化树显示,分离菌与产色葡萄球菌处于同一分支;药敏试验结果显示,分离菌对红霉素、头孢他啶、多西环素等6种抗菌药耐药,对头孢呋辛、头孢哌酮、新霉素等11种抗菌药敏感。耐药与肠毒素基因检测结果显示,分离菌能检测出热敏感细胞肠毒素基因Alt,耐大环内酯类基因ermB,β-内酰胺类基因VIM、TEM,四环素类基因tetB。动物回归试验结果显示,分离菌对小鼠和雏鸡致病能力不强或者没有致病力。试验成功分离到1株禽源产色葡萄球菌,丰富了禽源产色葡萄球菌的认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陵花鸡 产色葡萄球菌 耐药基因 毒力基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贵州株GZ-RNSP2基因的克隆与遗传变异分析 被引量:5
5
作者 张喜懿 温贵兰 +3 位作者 管国丹 陈广 田浪 杨佰启 《中国畜牧兽医》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1期3659-3666,共8页
为了解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PRRSV)贵州株GZ-R的遗传变异情况及其NSP2基因的特征,本试验基于NSP2基因设计了2对特异性引物对目的基因进行巢式RT-PCR、克隆和序列分析。结果显示,第二轮巢式PCR除扩增出约3000 bp的预期条带外,还扩增... 为了解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PRRSV)贵州株GZ-R的遗传变异情况及其NSP2基因的特征,本试验基于NSP2基因设计了2对特异性引物对目的基因进行巢式RT-PCR、克隆和序列分析。结果显示,第二轮巢式PCR除扩增出约3000 bp的预期条带外,还扩增出另一条约1200 bp的条带;将两DNA片段克隆至pMD19-T载体后经测序得到两条片段,大片段长2980 bp,命名为GZR-NSP2-L;小片段长1131 bp,命名为,GZR-NSP2-S;两片段同源性比对发现,GZR-NSP2-S具有GZR-NSP2-L N端第1-945位核苷酸与C端第2795-2980位核苷酸,缺失GZR-NSP2-L第946-2794位之间的核苷酸;GZR-NSP2-L与VR-2332株、Lelystad virus株的核苷酸同源性分别为81.2%、48.6%;编码氨基酸同源性比对结果与核苷酸同源性结果一致,揭示PRRSV GZ-R株属于美洲型毒株;氨基酸缺失位点比对发现,GZ-R NSP2在其第481位、第533-561位存在30个不连续氨基酸的缺失,缺失位点与PRRSV高致病性毒株一致。综上所述,可鉴定PRRSV GZ-R株为美洲型高致病性毒株。试验结果可为进一步探索PRRSV在贵州省的流行趋势以及NSP2在PRRSV复制过程中的作用机制提供一定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PRRSV) NSP2 遗传变异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株罗曼粉鸡源申氏不动杆菌的分离鉴定及耐药性分析 被引量:1
6
作者 张喜懿 温贵兰 +2 位作者 陈广 田浪 杨佰启 《中国畜牧兽医》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7期2304-2311,共8页
为了解贵州省某养殖场罗曼粉鸡发病病原的特征及其耐药性,本试验从病死鸡中分离出一株革兰氏阴性菌,命名为GZ2019,并对其进行纯化培养、生化试验、16S rRNA序列分析、药敏试验及动物回归试验。分离菌在普通琼脂培养基上呈圆形凸起、表... 为了解贵州省某养殖场罗曼粉鸡发病病原的特征及其耐药性,本试验从病死鸡中分离出一株革兰氏阴性菌,命名为GZ2019,并对其进行纯化培养、生化试验、16S rRNA序列分析、药敏试验及动物回归试验。分离菌在普通琼脂培养基上呈圆形凸起、表面光滑、半透明的灰白色小菌落,鲜血营养琼脂培养基上菌落形态与普通琼脂培养基上的一致,但不溶血;革兰氏染色结果镜检显示,分离菌为成双排列的阴性球杆菌,偶见单个存在或链状排列;生化试验结果显示,分离菌枸橼酸盐利用、过氧化氢酶反应为阳性,硝酸还原、氧化酶、葡萄糖发酵等反应为阴性,无运动性;16S rRNA序列分析结果显示,分离株与不动杆菌的核苷酸同源性在72.6%~99.9%之间,与申氏不动杆菌LUH 4760株(GenBank登录号:AJ275041)、SNSK 752株(GenBank登录号:MG584984)、MCDA01株(GenBank登录号:KY385627)及RP1株(GenBank登录号:MG461636)的核苷酸同源性高达99.9%;药敏试验结果显示,分离菌对头孢曲松和痢特灵敏感,对头孢哌酮、头孢呋辛、头孢他啶等5种药物中度敏感,对新霉素、环丙沙星、羧苄西林等17种药物耐药;动物回归试验结果显示,试验组小鼠隔离饲养1周仅死亡1只,死亡率为20%,表明该分离菌致病性较弱。本试验成功分离出1株低致病性申氏不动杆菌GZ2019,可为鸡源申氏不动杆菌病的预防和治疗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罗曼粉鸡 申氏不动杆菌 耐药性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山羊腔静脉滤器的植入
7
作者 杨世波 徐在品 +4 位作者 陈颖 刘海繁 刘巧玲 杨佰启 王克平 《动物医学进展》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1期141-144,共4页
旨在判断B超引导能否实施山羊腔静脉滤器植入。腔静脉滤器4枚,在B超影像引导下分别正向和反向植入山羊颈静脉内,每种植入方法使用2枚滤器;术后第2天应用计算机X线摄影图像判断滤器位置;术后12 d注射自体血栓,并在术后14 d手术取出滤器,... 旨在判断B超引导能否实施山羊腔静脉滤器植入。腔静脉滤器4枚,在B超影像引导下分别正向和反向植入山羊颈静脉内,每种植入方法使用2枚滤器;术后第2天应用计算机X线摄影图像判断滤器位置;术后12 d注射自体血栓,并在术后14 d手术取出滤器,观察血栓捕捉情况以及是否存在血管内膜损伤。山羊颈静脉直径为8.14 mm^12.5 mm,平均9.97 mm。4枚滤器3枚安装成功,一枚滤器正向安装失败,被肌肉包裹。反向安装的滤器术后第2 d迁移至前腔静脉并固定,未发生明显偏移,所有植入的滤器均能捕捉到血栓,滤器安装处血管内膜无肉眼可见损伤。B超引导能够顺利实施山羊腔静脉滤器植入,滤器能够捕捉到血栓,对血管内膜损伤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腔静脉滤器 介入疗法 安装 山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