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职业人群工作倦怠的研究与干预 被引量:11
1
作者 杨佩娣 陈思路 +3 位作者 姜益明 朱紫青 颜士勇 赖绍融 《上海精神医学》 2009年第4期243-244,248,共3页
关键词 工作倦怠 职业人群 临床心理学家 职业倦怠 身体疲劳 服务对象 负性症状 效率降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海有机肥工厂化生产现状及建议 被引量:1
2
作者 杨佩娣 杨佩珍 朱恩 《上海农村经济》 2002年第2期16-16,40,共2页
一、有机肥工厂化生产概况 上海以畜禽粪便为主的有机肥生产,经过近几年的努力,发展进程加快,畜禽粪便由原来的干湿分离处理,调整为畜禽粪便集中处理和分散处理相结合的处理方式.畜禽粪便集中处理量增加30%,有机肥工厂化生产逐步形成... 一、有机肥工厂化生产概况 上海以畜禽粪便为主的有机肥生产,经过近几年的努力,发展进程加快,畜禽粪便由原来的干湿分离处理,调整为畜禽粪便集中处理和分散处理相结合的处理方式.畜禽粪便集中处理量增加30%,有机肥工厂化生产逐步形成规模效应,生产能力显著提高,有机肥质量也有明显改进,为上海发展有机农业提供了有利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海 有机肥 肥料工业 工厂化生产 农业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住院精神疾病患者中自杀行为的调查 被引量:2
3
作者 沈一峰 李华芳 +6 位作者 宋振华 张广歧 杨佩娣 陈美娣 冯永林 陈驿祺 顾牛范 《上海精神医学》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281-283,300,共4页
目的 调查上海市市级、区级精神卫生中心住院患者中的自杀行为。方法 使用自制调查表、阳性阴性症状量表(PANSS),汉密尔顿17项抑郁量表(HAMD-17),临床总体印象量表(CGI)调查2001年1月至2002年2月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和上海市5家区级精神... 目的 调查上海市市级、区级精神卫生中心住院患者中的自杀行为。方法 使用自制调查表、阳性阴性症状量表(PANSS),汉密尔顿17项抑郁量表(HAMD-17),临床总体印象量表(CGI)调查2001年1月至2002年2月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和上海市5家区级精神卫生中心住院患者中的自杀行为。结果 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住院患者中自杀行为出现比例为10.13%,区级精神卫生中心该比例为5.52%,平均为7.26%;出现自杀行为患者集中于35~54岁年龄段,病程多5~30年;女性患者自杀比例高于男性患者;自杀方式前三位为:服用药物和各种物品、尖锐物自杀、高处跳下;自杀1次者为多(62.1%),最多者自杀11次;诊断构成比以精神分裂症和情感性障碍为主(两者合计占87.5%)。结论 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与区级精神卫生中心住院患者中出现自杀行为比例上存在的差异,可能与收治患者病情相对严重和复杂程度有关,服用药物和各种物品为第一位的自杀方式,不容忽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杀行为 住院患者 精神病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气功所致精神障碍患者的人格和心理特征对照研究 被引量:2
4
作者 单怀海 沈文龙 +12 位作者 虞一萍 陶明毅 王义芳 姚维菊 宋立升 徐一峰 瞿正万 李亚明 陈圣祺 韩鹤松 陈银娣 杨佩娣 宋专平 《四川精神卫生》 2000年第3期159-161,共3页
目的 探讨气功所致精神障碍患者的人格和心理特征。方法 对 5 5例气功所致精神障碍患者进行了MMPI评定 ,并与正常人进行对照。结果 研究组MMPI的七个临床量表均分 ,无论在发病期和缓解期均高于正常对照组 ,而发病期和症状缓解后的临... 目的 探讨气功所致精神障碍患者的人格和心理特征。方法 对 5 5例气功所致精神障碍患者进行了MMPI评定 ,并与正常人进行对照。结果 研究组MMPI的七个临床量表均分 ,无论在发病期和缓解期均高于正常对照组 ,而发病期和症状缓解后的临床量表均分比较无显著性差异。结论 表明气功所致精神障碍患者存在明显的心理障碍和人格偏移。可能提示患者练气功前的人格和心理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功 精神障碍 人格特征 心理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美心”治疗精神分裂症28例
5
作者 杨佩娣 王祖承 朱为冰 《上海精神医学》 1992年第1期80-80,共1页
“美心”(matcine)是泰国大西洋制药有限公司生产的氯丙嗪,每片100mg。我们用该药治疗28例精神分裂症女病人,现报道如下。
关键词 精神分裂症 药物治疗 美心 副反应 氯丙嗪 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01例首次住院气功所致精神障碍患者的5年随访 被引量:2
6
作者 单怀海 沈文龙 +16 位作者 陶明毅 黄继忠 徐一峰 姚维菊 宋立升 虞一萍 瞿正万 李亚明 陈圣棋 韩鹤松 杨佩娣 陈银娣 李文杰 宋专平 张少觐 赵宝龙 杨栋元 《上海精神医学》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12-14,共3页
目的 探讨气功所致精神病性障碍患者的预后。方法 采用门诊检查和访问家属的形式,对101例气功所致精神障碍患者5年以后的状况进行随访。结果 67例(66.34%)稳定,34例复发(33.66%),其中3例死亡。80例(79.2%)维持出院诊断,18例(17.8%)... 目的 探讨气功所致精神病性障碍患者的预后。方法 采用门诊检查和访问家属的形式,对101例气功所致精神障碍患者5年以后的状况进行随访。结果 67例(66.34%)稳定,34例复发(33.66%),其中3例死亡。80例(79.2%)维持出院诊断,18例(17.8%)改诊为其他精神疾病。72例(71.29%)停止精神科治疗。92例(91.1%)缓解期社会功能正常,9例(8.9%)减退。结论 使用CCMD诊断的气功所致精神障碍患者的短期结局比较稳定,停止治疗和继续练功可能导致疾病复发。改诊的原因比较复杂,可能与诊断标准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功 精神障碍 CCMD 随访研究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用利培酮治疗精神分裂症16周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5
7
作者 陈银娣 周天骍 +8 位作者 瞿正万 韩鹤松 杨佩娣 李文杰 张少靓 张雪琴 任史菲 陆志德 薛振邦 《上海精神医学》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217-219,共3页
目的 通过利培酮治疗精神分裂症16周疗效观察,进一步验证利培酮的疗效和安全性,了解利培酮起效时间和剂量。方法 201例精神分裂症患者完成为期16周的观察。其中男性119例,女性 82例,平均年龄(39.35±12.41)岁,利培酮平均治疗剂量4~... 目的 通过利培酮治疗精神分裂症16周疗效观察,进一步验证利培酮的疗效和安全性,了解利培酮起效时间和剂量。方法 201例精神分裂症患者完成为期16周的观察。其中男性119例,女性 82例,平均年龄(39.35±12.41)岁,利培酮平均治疗剂量4~6mg/日,治疗前及治疗后1、2、4、8、16周分别评定BPRS、SANS、CGI、TESS量表。结果 利培酮总有效率86.56%,显效率67.66%,锥体外系副反应6.97%。结论 利培酮对阳性症状及阴性症状均有效,起效快,治疗量低,安全性高,患者对该药依从性好,可作为精神分裂症的首先药物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利培酮 精神分裂症 精神疾病 抗精神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气功所致精神病与精神分裂症的临床特征对照研究
8
作者 单怀海 陶明毅 +9 位作者 徐一峰 瞿正万 陈银娣 杨佩娣 陈圣祺 韩鹤松 李文杰 沈文龙 宋立升 李亚明 《四川精神卫生》 2002年第4期216-219,共4页
目的 比较气功所致精神病与精神分裂症的临床特征。方法 比较分析按CCMD - 2诊断为气功所致精神病 84例、气功所致精神分裂样障碍 4 4例和精神分裂症 37例的临床特征。结果 气功所致精神病平均发病年龄大于精神分裂症。三组BPRS总分... 目的 比较气功所致精神病与精神分裂症的临床特征。方法 比较分析按CCMD - 2诊断为气功所致精神病 84例、气功所致精神分裂样障碍 4 4例和精神分裂症 37例的临床特征。结果 气功所致精神病平均发病年龄大于精神分裂症。三组BPRS总分均值比较 ,说明初次精神病发作时症状严重程度没有差别。抗精神病药平均日剂量 ,气精组 <分裂样组 <分裂症组 ,而显效率分别为 88.1%、75 .0 %、32 .4 %。结论 气功所致的精神病初次发作严重程度与分裂症没有明显差异 ,且抗精神病药物能有效地控制其精神病发作 ;短期治疗效果比分裂症要好 ;发病有独特的文化基础与病因。如果属于气功诱发精神分裂样精神障碍 ,而短期内又不能确诊者 ,笔者倾向于诊断为精神分裂症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功 精神病 精神分裂症 临床特征 对照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