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日本的雇佣保险制度与我国失业保险制度的改革 被引量:5
1
作者 杨体仁 蒋琢 吴耀敏 《财经问题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8年第6期61-67,共7页
日本的雇佣保险制度与我国失业保险制度的改革●杨体仁蒋琢吴耀敏日本的雇佣保险制度最初名为失业保险制度,为适应社会经济生活不断变化的需要,在制度结构与功能上进行了积极调整,发展成为现在颇具特色的以生活保障为基本任务、促进... 日本的雇佣保险制度与我国失业保险制度的改革●杨体仁蒋琢吴耀敏日本的雇佣保险制度最初名为失业保险制度,为适应社会经济生活不断变化的需要,在制度结构与功能上进行了积极调整,发展成为现在颇具特色的以生活保障为基本任务、促进就业为根本目标的就业保障制度,对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本 雇佣保险制度 中国 失业保险制度 改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瑞雷波勘探方法的原理、特点及应用效果 被引量:16
2
作者 夏宇靖 杨体仁 战宁 《煤炭科学技术》 CAS 北大核心 1995年第3期29-33,共5页
由非均匀平面纵波与非均匀横波沿自由界面传播时相互迭加形成的瑞雷面波,具有能量强、衰减慢、波速低的特点。根据瑞雷波的频散特性开发的瑞雷波勘探方法,能够弥补常规地震勘探浅层盲区的不足,且具有更高的勘探分辨率,尤其适合浅层... 由非均匀平面纵波与非均匀横波沿自由界面传播时相互迭加形成的瑞雷面波,具有能量强、衰减慢、波速低的特点。根据瑞雷波的频散特性开发的瑞雷波勘探方法,能够弥补常规地震勘探浅层盲区的不足,且具有更高的勘探分辨率,尤其适合浅层的工程勘探及煤矿井下独头巷道的超前探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瑞雷波 独头巷道 超前探测 煤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独头巷道超前勘探的有效手段——瑞雷波勘探技术井下超前勘探试验结果述评 被引量:2
3
作者 夏宇靖 杨体仁 战宁 《煤田地质与勘探》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2年第5期50-52,共3页
迄今,用于煤矿井下独头巷道超前勘探的有效手段寥寥无几。常规的钻探方法费工、费时、效率很低,而且有引起突水的危险。瑞雷波勘探方法是一种使用瑞雷面波作为有效波进行零到几十米范围内地震勘探的新型物探方法。它的测线基距与勘探深... 迄今,用于煤矿井下独头巷道超前勘探的有效手段寥寥无几。常规的钻探方法费工、费时、效率很低,而且有引起突水的危险。瑞雷波勘探方法是一种使用瑞雷面波作为有效波进行零到几十米范围内地震勘探的新型物探方法。它的测线基距与勘探深度的比值可以达到1∶20以上,即1~2m的测线布置,勘探深度可达30~40m以上。完全适用于独头巷道超前勘探的需要。把这样一种地面地质勘探的方法技术移植到井下,在煤巷、岩巷中进行超前探测断层、空巷、冲刷带的试验并获得成功,无疑为煤矿井下独头巷道的超前探测开创了一种全新的物探手段,必将在煤矿的安全掘进和生产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矿井 巷道 勘探 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市场机制与企业工资改革——探索企业工资改革的新路子 被引量:1
4
作者 赵履宽 杨体仁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1986年第4期3-9,共7页
企业工资改革是整个经济体制改革的一个十分重要的组成部分。当前,企业工资改革的关键是目标模式的选择问题。本文拟就这个问题谈一点看法。一、步履维艰的企业工资改革最近几年,企业工资改革迈出了两大步。第一步:扩大了企业支配奖金... 企业工资改革是整个经济体制改革的一个十分重要的组成部分。当前,企业工资改革的关键是目标模式的选择问题。本文拟就这个问题谈一点看法。一、步履维艰的企业工资改革最近几年,企业工资改革迈出了两大步。第一步:扩大了企业支配奖金的自主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市场机制 经济体制改革 工资水平 分配方式 有计划商品经济 目标模式 劳动积极性 非商品经济 社会主义社会 生产要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通过劳动市场实现按劳分配
5
作者 赵履宽 杨体仁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1988年第2期34-39,20,共7页
在社会主义商品经济条件下,应通过建立劳动市场而不是劳动力市场来分配体现人的因素的生产要素和实现按劳分配。
关键词 劳动力价值 按劳分配 生产要素 劳动力市场 劳动市场 马克思恩格斯 劳动者 市场机制 社会主义商品经济 市场实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革中的一个大难题:如何使个人收入分配趋向合理——兼论当前的工资、物价、通货问题
6
作者 杨体仁 赵履宽 《北京社会科学》 1988年第4期26-33,共8页
经过近几年的改革,现在我国居民的个人收入很难用“劳动收入”这一种收入来概括了。由于农民的自有生产资料增多,城市里个体户和私营工商业学增多,资产收入由原来的国家和集体两家所有,变为现在多家所有。经营收入也发生了类似的变化。... 经过近几年的改革,现在我国居民的个人收入很难用“劳动收入”这一种收入来概括了。由于农民的自有生产资料增多,城市里个体户和私营工商业学增多,资产收入由原来的国家和集体两家所有,变为现在多家所有。经营收入也发生了类似的变化。劳动收入在我国居民的个人收入中还是主要的,但劳动者除了拿劳动收入外,还享受着社会保险和社会福利,他们还通过储畜、购买债券和股票获得利息、股息。因此,现在我国居民的个人收入分配,形成了一种有资产、经营、劳动、社会保障和其他收入这样五种来源、五种收入并存的新格局。分配格局的变化,使个人收入分配问题变得异常复杂,而且,与物价问题、货币问题紧密联系。所以,必须进行综合考察,才能找到分配不合理的缘由和解决办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收入分配不公 个人收入分配 健全市场机制 工资标准 物价 商品经济 劳动市场 不合理现象 改革 劳动收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政府、所有者、经营者、劳动者职能分离与配套改革
7
作者 赵履宽 杨体仁 《改革》 1988年第2期23-29,196-197,共9页
配套改革的根本问题,是权力结构问题,即政府、资产所有者、经营者和劳动者之间的职能划分和利益划分。在商品经济条件下,企业应以资产增殖为动力,其运行目标只能是"利润最大化"。它与政府的目标——财政收入最大化,劳动者的... 配套改革的根本问题,是权力结构问题,即政府、资产所有者、经营者和劳动者之间的职能划分和利益划分。在商品经济条件下,企业应以资产增殖为动力,其运行目标只能是"利润最大化"。它与政府的目标——财政收入最大化,劳动者的目标——工资最大化相比,有着不同的利益导向。在传统体制下,由于四者职能混淆,企业目标的多元化导致企业行为畸形倾斜。因此,配套改革的基础是,实施四者职能分离,把政府目标和劳动者目标从企业运行目标中排除出去。这应成为改革的目标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劳动者 配套改革 经营者 职能分离 利润最大化 运行目标 资产所有者 企业经营 商品经济 利益导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