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2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柱塞气举排水采气研究现状及展望
被引量:
4
1
作者
韩国庆
邢志晟
+3 位作者
岳震铎
杨伯客
左昊龙
梁星原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52-63,共12页
气井积液是大部分天然气井在开发中后期存在的主要问题,排水采气工艺是排出井底积液并恢复和提高气井产量的关键技术之一。柱塞气举是一种可以高效排出井底积液的间歇生产工艺,该工艺具有结构简单、成本低等优点,适用于低产井和高气液比...
气井积液是大部分天然气井在开发中后期存在的主要问题,排水采气工艺是排出井底积液并恢复和提高气井产量的关键技术之一。柱塞气举是一种可以高效排出井底积液的间歇生产工艺,该工艺具有结构简单、成本低等优点,适用于低产井和高气液比井,是目前我国最主要的排水采气技术之一。为此,系统地从柱塞类型及应用场景、柱塞气举速度模型、工作制度优化及故障诊断、新型柱塞气举工艺4个方面进行研究综述,分析了不同模型的优缺点,并总结了8种新型柱塞的特点和应用场景,进而针对目前气井生产效率低和井底积液难排出的情况,展望了柱塞气举工艺的技术发展方向。研究结果表明:(1)相比于国外,中国柱塞气举工艺应用广泛,发展较为成熟,新型柱塞气举工艺的发展进一步扩大了其应用范围。(2)速度模型可精确模拟柱塞在井筒中的运动状态;工作制度优化逐步向智能化发展。(3)目前仍存在柱塞气举工艺智能化程度低和无法适应复杂油气井生产的问题。结论认为,柱塞气举工艺下一步发展应聚焦4个方向:智能化技术的应用、适应复杂井条件下的技术开发、结合其他采气工艺的复合应用、基于气藏—井筒—地面一体化的井群制度优化。该研究成果对进一步推动国内柱塞气举相关研究与应用,具有较好的参考作用,并可以为柱塞气举未来发展方向提供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柱塞气举
气井积液
排水采气
速度模型
工作制度优化
故障诊断
智能柱塞
新型柱塞工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水力喷射工具外壁反溅冲蚀数值分析
被引量:
4
2
作者
秦彦斌
杨伯客
+2 位作者
韦亮
米红学
窦益华
《西安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74-80,共7页
水力射孔技术利用高速含颗粒两相流的冲蚀作用对目标壁面打孔或切割作业,在射孔过程中高速两相流会反溅至工具外壁引起冲蚀破坏,严重时会使工具失效。本文利用欧拉-拉格朗日模型计算高速颗粒喷射反弹后的运动状态,得到水力射孔工具外壁...
水力射孔技术利用高速含颗粒两相流的冲蚀作用对目标壁面打孔或切割作业,在射孔过程中高速两相流会反溅至工具外壁引起冲蚀破坏,严重时会使工具失效。本文利用欧拉-拉格朗日模型计算高速颗粒喷射反弹后的运动状态,得到水力射孔工具外壁的反溅冲蚀速率及区域,得到颗粒的反溅运动规律及反溅冲蚀的主要影响因素。计算结果显示随着射孔孔深的变化,颗粒反溅撞击速度和角度发生改变;随射孔深度增加反溅冲蚀速率降低,而反溅冲蚀区域增大;反溅冲蚀速率会随着喷射速度增大而增加,而反溅冲蚀区域基本不受喷射速度影响。因此,反溅冲蚀速率主要受射孔液喷射速度影响,而反溅冲蚀区域主要受射孔深度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力喷射工具
水力射孔
液固两相流
反溅冲蚀
离散相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柱塞气举排水采气研究现状及展望
被引量:
4
1
作者
韩国庆
邢志晟
岳震铎
杨伯客
左昊龙
梁星原
机构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石油工程学院
出处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52-63,共12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科学基金项目“致密油储层压裂后渗吸动用程度微观控制机理研究”(编号:52204059)。
文摘
气井积液是大部分天然气井在开发中后期存在的主要问题,排水采气工艺是排出井底积液并恢复和提高气井产量的关键技术之一。柱塞气举是一种可以高效排出井底积液的间歇生产工艺,该工艺具有结构简单、成本低等优点,适用于低产井和高气液比井,是目前我国最主要的排水采气技术之一。为此,系统地从柱塞类型及应用场景、柱塞气举速度模型、工作制度优化及故障诊断、新型柱塞气举工艺4个方面进行研究综述,分析了不同模型的优缺点,并总结了8种新型柱塞的特点和应用场景,进而针对目前气井生产效率低和井底积液难排出的情况,展望了柱塞气举工艺的技术发展方向。研究结果表明:(1)相比于国外,中国柱塞气举工艺应用广泛,发展较为成熟,新型柱塞气举工艺的发展进一步扩大了其应用范围。(2)速度模型可精确模拟柱塞在井筒中的运动状态;工作制度优化逐步向智能化发展。(3)目前仍存在柱塞气举工艺智能化程度低和无法适应复杂油气井生产的问题。结论认为,柱塞气举工艺下一步发展应聚焦4个方向:智能化技术的应用、适应复杂井条件下的技术开发、结合其他采气工艺的复合应用、基于气藏—井筒—地面一体化的井群制度优化。该研究成果对进一步推动国内柱塞气举相关研究与应用,具有较好的参考作用,并可以为柱塞气举未来发展方向提供指导。
关键词
柱塞气举
气井积液
排水采气
速度模型
工作制度优化
故障诊断
智能柱塞
新型柱塞工艺
Keywords
Plunger lift
Liquid loading in gas well
Deliquification and gas recovery
Velocity model
Working system optimization
Fault diagnosis
Intelligent plunger
New plunger technology
分类号
TE375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油气田开发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水力喷射工具外壁反溅冲蚀数值分析
被引量:
4
2
作者
秦彦斌
杨伯客
韦亮
米红学
窦益华
机构
西安石油大学机械工程学院
中国石油西部钻探试油公司
出处
《西安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74-80,共7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页岩气水平井压裂与生产套管变形机理及其控制机制研究”(51674199)
文摘
水力射孔技术利用高速含颗粒两相流的冲蚀作用对目标壁面打孔或切割作业,在射孔过程中高速两相流会反溅至工具外壁引起冲蚀破坏,严重时会使工具失效。本文利用欧拉-拉格朗日模型计算高速颗粒喷射反弹后的运动状态,得到水力射孔工具外壁的反溅冲蚀速率及区域,得到颗粒的反溅运动规律及反溅冲蚀的主要影响因素。计算结果显示随着射孔孔深的变化,颗粒反溅撞击速度和角度发生改变;随射孔深度增加反溅冲蚀速率降低,而反溅冲蚀区域增大;反溅冲蚀速率会随着喷射速度增大而增加,而反溅冲蚀区域基本不受喷射速度影响。因此,反溅冲蚀速率主要受射孔液喷射速度影响,而反溅冲蚀区域主要受射孔深度影响。
关键词
水力喷射工具
水力射孔
液固两相流
反溅冲蚀
离散相模型
Keywords
hydraulic jet tool
hydraulic perforation
solid-liquid two-phase flow
erosion
discrete phase model
分类号
TE357.1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油气田开发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柱塞气举排水采气研究现状及展望
韩国庆
邢志晟
岳震铎
杨伯客
左昊龙
梁星原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
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水力喷射工具外壁反溅冲蚀数值分析
秦彦斌
杨伯客
韦亮
米红学
窦益华
《西安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9
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