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非奇异三对角矩阵的显式逆(英文) 被引量:2
1
作者 杨传胜 徐成贤 高岳林 《工程数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48-52,共5页
三对角矩阵的可逆性在应用线性代数的不同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本文给出一般非奇异的三对角矩阵的逆矩阵的求解公式。其结果极大的改进了与三对角矩阵的逆矩阵有关的几个著名的结果 。
关键词 三对角矩阵 LU分解 UL分解 矩阵的可逆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称不定矩阵的校正分解
2
作者 杨传胜 徐成贤 袁玉波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214-217,共4页
在分析对称正定矩阵的校正分解算法的基础上 ,提出了解决对称不定矩阵的校正分解算法 .一对称不定矩阵的Bunch Parlett分解需要 0 (n3)次运算 ,而根据对称不定矩阵的Bunch Parlett分解得到的Bunch Parlett校正分解算法仅需 0 (n2 )次运... 在分析对称正定矩阵的校正分解算法的基础上 ,提出了解决对称不定矩阵的校正分解算法 .一对称不定矩阵的Bunch Parlett分解需要 0 (n3)次运算 ,而根据对称不定矩阵的Bunch Parlett分解得到的Bunch Parlett校正分解算法仅需 0 (n2 )次运算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校正分解 对角旋转方法 Bunch-Parlett分解 对称正定矩阵 对称不定矩阵 数值线性代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五对角逆M-矩阵的性质(英文)
3
作者 杨传胜 徐成贤 袁玉波 《电子科技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S1期352-354,共3页
研究逆M-矩阵的结构性质和五对角逆M-矩阵在Hadamard积下的封闭性,分析五对角逆M-矩阵和广义Hessenberg逆M-矩阵的优美的组合性质,证明了广义Hessenberg逆M-矩阵与其转置矩阵在Hadamard积下是封闭的.
关键词 五对角矩阵 HADAMARD积 逆M-矩阵 M-矩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海“神狐型”BSR特征及影响因素 被引量:8
4
作者 龚建明 何玉华 +3 位作者 闫桂京 杨传胜 李刚 苑春芳 《石油实验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602-606,共5页
为了深入探讨神狐海域BSR特征及其影响因素,对天然气水合物钻探区高分辨率地震资料进行了精细解释。结果表明,神狐海域天然气水合物与BSR具有较好的对应关系,研究区BSR总体表现出多轴(或不光滑)和连续性较差的特征;BSR振幅强度主要与水... 为了深入探讨神狐海域BSR特征及其影响因素,对天然气水合物钻探区高分辨率地震资料进行了精细解释。结果表明,神狐海域天然气水合物与BSR具有较好的对应关系,研究区BSR总体表现出多轴(或不光滑)和连续性较差的特征;BSR振幅强度主要与水合物稳定带之下的游离气有关。结合世界典型水合物发现区BSR特征分析认为,"神狐型"BSR的形成可能主要与不同成因水合物在纵向上的相互叠置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影响因素 BSR特征 神狐海域 南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VC_p/Fe复合材料的耐蚀性研究 被引量:5
5
作者 姚秀荣 杨传胜 +4 位作者 刘兆晶 高跃岗 任善之 李凤珍 左锋 《材料科学与工艺》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145-148,共4页
采用原位反应铸造法制备了VCP/Fe复合材料.利用X射线衍射、X射线能谱对复合材料的相结构和微区成分进行了分析;利用金相显微镜、扫描电子显微镜对复合材料的微观组织进行了观察.通过测定复合材料及对比材料在1M H2SO4中(25℃)的阳极极... 采用原位反应铸造法制备了VCP/Fe复合材料.利用X射线衍射、X射线能谱对复合材料的相结构和微区成分进行了分析;利用金相显微镜、扫描电子显微镜对复合材料的微观组织进行了观察.通过测定复合材料及对比材料在1M H2SO4中(25℃)的阳极极化曲线,表明VCp/Fe复合材料的致钝电位Ecr与不锈钢(Cr18Ni9)接近,显著小于白口铸铁(15Cr3Mo),说明复合材料易于钝化;同时复合材料的钝化区域较宽,其钝化膜比较稳定,有较好的抗电化学腐蚀性能.98%浓硫酸和3.5%NaCl水溶液浸泡实验证明,复合材料的腐蚀速度与不锈钢相当,远小于白口铸铁,耐蚀性能优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位反应铸造法 VCP/FE复合材料 耐蚀性 阳极极化曲线 浸泡实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带有界约束非凸二次规划问题的整体优化方法 被引量:8
6
作者 高岳林 徐成贤 杨传胜 《工程数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99-103,共5页
通过研究带有界约束非凸二次规划问题 ,给出了求解该问题的整体最优解的分枝定界方法及其收敛性 ;提出了定界的紧、松驰策略 ,把球约束二次规划问题作为子问题来确定原问题的整体最优值下界和上界 ,应用分枝定界方法达到了对原问题的求解。
关键词 非凸二次规划 分枝定界方法 整体优化 球约束 界约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冠状动脉严重狭窄SAP患者的侧支循环、EPCs、SDF-1α变化及意义 被引量:3
7
作者 祁学文 刘海峰 杨传胜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3期28-30,共3页
目的探讨冠状动脉严重狭窄稳定型心绞痛(SAP)患者循环内皮祖细胞(EPCs)及基质细胞衍生因子(SDF)-1α与冠状动脉侧支循环(CCC)形成的关系,为冠心病的治疗提供新思路。方法研究对象为同期收治的92例冠状动脉严重狭窄的SAP患者(CCC良好42... 目的探讨冠状动脉严重狭窄稳定型心绞痛(SAP)患者循环内皮祖细胞(EPCs)及基质细胞衍生因子(SDF)-1α与冠状动脉侧支循环(CCC)形成的关系,为冠心病的治疗提供新思路。方法研究对象为同期收治的92例冠状动脉严重狭窄的SAP患者(CCC良好42例、不良50例),均采集外周血测定EPC数量、体外生成血管能力,并用ELISA法检测其血浆SDF-1α水平,采用直线相关和Pearson检验分析CCC良好与不良者各指标间及与CCC分级的相关性;同上分离92例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并随机分为6组,分别加入含有PBS、SDF-1α(10 5、0、100 ng/ml)、SDF-1α(100 ng/ml)+CXCR4拮抗剂AMD3100、SDF-1α(100 ng/ml)+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特异性受体酪氨酸激酶抑制剂KI8751的培养液,培养至第7天同上测定EPCs数量、体外生成血管能力,采用ELISA法检测培养液中VEGF水平。结果与CCC不良者比较,CCC良好者EPCs集落形成数量增加、体外生成血管能力增强,且血浆SDF-1α水平增加,三指标间及与CCC分级均呈显著正相关(P均<0.01);与PBS及SDF-1α+AMD3100、SDF-1α+KI8751干预者比较,SDF-1α可呈剂量依赖性显著上调EPCs数量、增强其体外生成血管能力及VEGF水平(P<0.05、0.01)。结论冠状动脉严重狭窄的SAP患者CCC形成情况与循环EPCs及血浆SDF-1α水平有关,VEGF可能参与此过程的调节;提高VEGF及SDF-1α活性可能对冠心病患者有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 内皮祖细胞 基质细胞衍生因子-1Α 侧支循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腔镜辅助下经锁骨下单切口行双侧甲状腺手术体会(附18例报告) 被引量:1
8
作者 雷睿文 黄湛 +4 位作者 欧林扬 杨传胜 卢海 张凯 陈卓荣 《中国内镜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414-417,共4页
目的探讨腔镜辅助下经锁骨下单切口行双侧甲状腺结节手术切除的可行性和治疗效果。方法 18例双侧甲状腺良性结节,取结节较大侧锁骨下切口入路,切口长约3~4cm,行腔镜辅助下甲状腺部分或全部切除。结果 所有患者均手术顺利,手术时间在60~... 目的探讨腔镜辅助下经锁骨下单切口行双侧甲状腺结节手术切除的可行性和治疗效果。方法 18例双侧甲状腺良性结节,取结节较大侧锁骨下切口入路,切口长约3~4cm,行腔镜辅助下甲状腺部分或全部切除。结果 所有患者均手术顺利,手术时间在60~90min之间,出血量20~50mL,无手术并发症,术后3~4d出院,切口一期愈合。随访1~24个月,无肿瘤复发,无颈部麻木、疼痛、吞咽不适。结论严格掌握指征,腔镜辅助下经锁骨下单切口行双侧甲状腺结节手术切除是安全可行的,术后并发症少,颈部外形美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腔镜辅助 甲状腺结节 手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东海陆架盆地中生界识别及其分布特征 被引量:1
9
作者 杨艳秋 杨传胜 +1 位作者 李刚 杨长清 《石油地质与工程》 CAS 2016年第6期5-8,13,共5页
根据近几年新采集、处理的地震剖面,主要从构造特征、地震反射特征、接触关系和地震层速度等4个方面对东海陆架盆地进行了中生界的识别。分析表明:中生界的断裂不发育,而火成岩较发育是区别于新生界的首要特征;中生界地震反射特征与新... 根据近几年新采集、处理的地震剖面,主要从构造特征、地震反射特征、接触关系和地震层速度等4个方面对东海陆架盆地进行了中生界的识别。分析表明:中生界的断裂不发育,而火成岩较发育是区别于新生界的首要特征;中生界地震反射特征与新生界相比,其连续性变差、能量降低、频率降低;中生界与新生界的接触关系主要有2类:平行不整合接触关系和角度不整合接触关系;中生界与新生界的层速度差较大。研究区中生代地层分布广泛,厚度较大,具有南厚北薄的特征,呈北东、北北东向为主的东西分带的构造格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海陆架盆地 中生界识别 分布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丙泊酚复合小剂量芬太尼应用于无痛人流麻醉的效果和安全性探讨 被引量:3
10
作者 杨传胜 《中国卫生产业》 2012年第29期73-73,共1页
目的探讨丙泊酚复合小剂量芬太尼应用于无痛人流麻醉的效果和安全性。方法选取该院自2010年5月—2011年3月自愿做无痛人流的孕妇100例,随机分成2组,分别称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无痛人流采用丙泊酚复合小剂量芬太尼麻醉,对照组无痛人... 目的探讨丙泊酚复合小剂量芬太尼应用于无痛人流麻醉的效果和安全性。方法选取该院自2010年5月—2011年3月自愿做无痛人流的孕妇100例,随机分成2组,分别称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无痛人流采用丙泊酚复合小剂量芬太尼麻醉,对照组无痛人流采用丙泊酚麻醉。结果观察组镇痛效果满意度更高,观察组睫毛反射消失时间、术后苏醒时间、体动次数和丙泊酚用药总量高于对照组。结论丙泊酚复合小剂量芬太尼应用于无痛人流麻醉的效果更好、更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丙泊酚 复合 小剂量芬太尼 无痛人流 麻醉 安全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虚反射走时和道集相干联合的电缆等浮校正方法 被引量:1
11
作者 颜中辉 王小杰 +3 位作者 徐华宁 陈珊珊 杨佳佳 杨传胜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1365-1373,共9页
海洋高分辨率小道距地震勘探中,因设备固有问题引起电缆不等浮效应,造成了地震道集上同相轴动校正不平,甚至弯曲抖动现象,影响同相叠加的效果,降低了地震成像精度。常规的剩余时差校正方法难以准确识别由电缆不等浮引起的时差,在校正结... 海洋高分辨率小道距地震勘探中,因设备固有问题引起电缆不等浮效应,造成了地震道集上同相轴动校正不平,甚至弯曲抖动现象,影响同相叠加的效果,降低了地震成像精度。常规的剩余时差校正方法难以准确识别由电缆不等浮引起的时差,在校正结果上产生误差。为此,提出一种基于虚反射走时和道集相干联合的电缆等浮校正方法。首先,采用交互拾取虚反射走时方法获得实时的电缆沉放深度,计算初始的剩余时差;然后,基于模型参考道进行道集之间的二维相干分析,获取参考的剩余时差;最后,取上述两个时差的加权平均得到修正的电缆不等浮剩余时差,应用后达到同相叠加的效果,从而提升地震资料成像品质。在模型数据和实际数据的测试分析中,通过与常规的互相关电缆等浮校正方法进行对比表明,该校正方法的精度更高、效果更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道距采集 电缆等浮校正 剩余时差 互相关分析 虚反射走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