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创面肉芽生长情况及血清炎症因子评估疮愈膏在肛痈术后患者中的应用价值
1
作者 李晓洁 杨会举 《河南医学研究》 2025年第6期1086-1093,共8页
目的分析疮愈膏治疗肛痈的效果与患者创面肉芽生长情况以及血清炎症因子水平之间的关系。方法选取2022年2月至2023年2月于郑州人民医院肛肠外科接受治疗的100例肛痈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疮愈膏疗效将其分为治疗有效组(78例)和治疗无效... 目的分析疮愈膏治疗肛痈的效果与患者创面肉芽生长情况以及血清炎症因子水平之间的关系。方法选取2022年2月至2023年2月于郑州人民医院肛肠外科接受治疗的100例肛痈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疮愈膏疗效将其分为治疗有效组(78例)和治疗无效组(22例)。采用Spearman相关性、Kaplan-Meier曲线,多变量Cox回归分析,限制性立方样条(RCS)来分析创面肉芽生长评分与疮愈膏疗效的相关性,采用亚组森林图进一步分析影响疮愈膏疗效的血清炎症因子[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8(IL-8)、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以及C反应蛋白(CRP)水平]。结果100例肛痈患者中疮愈膏治疗有效率为78.00%,创面肉芽生长评分为0、1、2、3分患者治疗有效率分别为100.00%、100.00%、97.14%、34.38%。Spearman分析创面面积缩小的百分比与时间为负相关关系,创面肉芽生长评分与创面面积缩小百分比之间存在很强的负相关关系。Kaplan-Meier曲线表明,随着不同创面肉芽生长评分增高,患者术后累积治疗有效率显著降低(P<0.05)。组间比较发现,治疗无效组患者年龄、创面愈合时间、创面相对面积、肛门疼痛评分、创面肉芽生长评分以及IL-6、IL-8、TNF-α水平均高于治疗有效组(P<0.05),VEGF则更低(P<0.05)。进一步通过单因素、多因素logistic分析发现,创面肉芽生长评分(OR=1.162,P=0.016)、IL-6(OR=1.952,P=0.036)、TNF-α(OR=1.036,P=0.042)、VEGF(OR=0.756,P=0.025)为治疗无效的独立预测因子。多因素Cox比例风险模型分析发现,未调整模型时[组1作为参考;组2 HR(95%CI)=1.843(1.147~1.934),P=0.042]和调整后[组1作为参考;组2 HR(95%CI)=1.648(1.526~1.967),P=0.005]随着创面肉芽生长评分增加,患者治疗无效风险增加。RCS模型对创面肉芽生长评分与治疗无效发生存在非线性正相关。亚组分析显示,在VEGF<3.24 g·L^(-1)、IL-6≥35.18 ng·L^(-1)和TNF-α≥156.27 ng·L^(-1)亚组中创面肉芽生长评分与治疗无效的相关性更强。结论疮愈膏对肛痈术后创面愈合治疗有效率与创面肉芽生长评分呈显著负相关。同时,在低VEGF、高IL-6和高TNF-α亚组人群中,疮愈膏治疗肛痈患者治疗有效率降低。创面肉芽生长评分、VEGF、IL-6和TNF-α水平为疮愈膏治疗肛痈术后患者的疗效的独立预测因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肛痈 疮愈膏 创面肉芽生长情况 血清炎症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提插泻法针刺外治联合痛泻汤内服治疗湿热内蕴证溃疡性结肠炎患者的效果分析
2
作者 叶道冰 杨会举 高宗跃 《中医药临床杂志》 2025年第1期176-180,共5页
目的:探讨提插泻法针刺外治联合痛泻汤内服应用于湿热内蕴证溃疡性结肠炎(UC)患者的临床价值。方法:2022年6月—2024年6月,南阳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81例UC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40例,采用美沙拉嗪口服治疗,观察组41例,在对... 目的:探讨提插泻法针刺外治联合痛泻汤内服应用于湿热内蕴证溃疡性结肠炎(UC)患者的临床价值。方法:2022年6月—2024年6月,南阳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81例UC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40例,采用美沙拉嗪口服治疗,观察组41例,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痛泻汤、提插泻法针刺治疗。两组均治疗4周。比较两组治疗4周后的临床疗效,治疗前、治疗4周后的视觉模拟评分法(VAS)、炎症性肠病简明健康量表(SHS)评分、溃疡性结肠炎Mayo评分(Mayo)、肠黏膜屏障功能指标,炎症因子及治疗期间的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治疗4周后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与治疗前比,治疗4周后对照组、观察组的VAS评分、SHS评分、Mayo评分及血清二胺氧化酶(DAO)、脂多糖(LPS)、D-乳酸(D-LA)、白细胞介素(IL)-23、IL-17水平均降低,且观察组更低;血清IL-4水平均上升,且观察组更高(P<0.05)。治疗期间,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无差异(P>0.05)。结论:提插泻法针刺外治联合痛泻汤内服应用于湿热内蕴证UC的疗效显著,可降低痛感,提高肠黏膜屏障功能,同时降低炎症反应,安全性良好,整体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痛泻汤 提插泻法 针刺 湿热内蕴证 溃疡性结肠炎 炎症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甘草泻心汤联合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片治疗溃疡性结肠炎患者的效果
3
作者 闵连永 徐芳 +1 位作者 商湘 杨会举 《河南医学研究》 2025年第11期2083-2087,共5页
目的 观察甘草泻心汤联合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片治疗溃疡性结肠炎(UC)的效果及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选取2023年3月至2024年3月信阳市中心医院收治的80例UC患者,依据治疗方案分为对照组(40例)、观察组(40例)。两组均接受常规治疗。... 目的 观察甘草泻心汤联合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片治疗溃疡性结肠炎(UC)的效果及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选取2023年3月至2024年3月信阳市中心医院收治的80例UC患者,依据治疗方案分为对照组(40例)、观察组(40例)。两组均接受常规治疗。对照组加以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片治疗,观察组加以甘草泻心汤+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片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病情程度[溃疡性结肠炎改良梅奥评分(MMS)]、Baron内镜分级评分、肠道菌群水平、肠黏膜屏障功能[二胺氧化酶(DAO)、D-乳酸、内毒素、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炎症指标[白细胞介素-4(IL-4)、白细胞介素-8(IL-8)、白细胞介素-6(IL-6)、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免疫功能(CD3^(+)、CD4^(+)、CD4^(+)/CD8^(+))。比较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治疗后MMS评分、Baron内镜分级评分降低(P<0.05);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治疗后双歧杆菌、乳酸杆菌增加,大肠埃希菌、肠球菌减少(P<0.05);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治疗后血清DAO、D-乳酸、内毒素水平降低,血清IGF-1水平升高(P<0.05);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治疗后血清IL-4水平升高,IL-8、IL-6、hs-CRP水平降低(P<0.05);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治疗后外周血CD3^(+)、CD4^(+)、CD4^(+)/CD8^(+)水平升高(P<0.05);两组不良反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甘草泻心汤联合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片治疗UC的效果显著,可减轻病情程度、肠黏膜病变程度,重建肠道微生态平衡,改善肠黏膜屏障功能,抑制炎症反应,提高机体免疫力,且具有一定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溃疡性结肠炎 甘草泻心汤 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片 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LuxS/AI-2群体感应系统研究疮愈膏促进肛周慢性创面愈合的作用机制 被引量:1
4
作者 杨会举 刘佃温 +3 位作者 崔世超 姜亚欣 卢玉阳 杨新玉 《中医药临床杂志》 2024年第4期715-719,共5页
目的:研究疮愈膏对肛周慢性创面形成的抑制作用及其对创面细菌生物被膜主要调控基因LuxS和信号分子AI-2的影响。方法:采用SD大鼠60只(200±20)g雄性大鼠随机分为普通创面组(n=15),实验组(n=15),阳性对照组(n=15),安慰剂组(n=15);通... 目的:研究疮愈膏对肛周慢性创面形成的抑制作用及其对创面细菌生物被膜主要调控基因LuxS和信号分子AI-2的影响。方法:采用SD大鼠60只(200±20)g雄性大鼠随机分为普通创面组(n=15),实验组(n=15),阳性对照组(n=15),安慰剂组(n=15);通过背部新鲜创面每日滴加离心粪液构建肛周慢性创面模型。造模成功后,实验组给予疮愈膏外敷,阳性对照组给予莫匹罗星软膏外敷,安慰剂组给予凡士林纱条外敷,普通创面组给予生理盐水纱条外敷,1次/d,持续14 d。于治疗前和治疗后对各组大鼠创面进行记录分析;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检测生物被膜主要调控基因LuxS的变化;哈氏弧菌测定AI-2信号分子活性。结果:与安慰剂组比较,实验组和阳性对照组大鼠创面面积均明显缩小,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与阳性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与安慰剂组对比,实验组和阳性对照组大鼠创面组织提取细菌中LuxS mRNA相对表达量,信号分子AI-2活性均明显降低(P<0.05),实验组和阳性对照组则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疮愈膏能够加速肛周慢性创面的愈合同时抑制创面细菌生物被膜的形成,其机制可能与下调创面细菌LuxS基因的表达及降低其AI-2信号分子活性有关,LuxS/AI-2群体感应系统可能为疮愈膏治疗肛周慢性创面的机制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疮愈膏 LuxS/AI-2 肛周慢性创面 细菌生物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穴位贴敷治疗功能性便秘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5
作者 赵允阳 杨会举 +2 位作者 李敏 孙浩格 张苗 《中国民间疗法》 2024年第7期110-112,共3页
功能性便秘(FC)是临床常见的功能性胃肠道疾病,临床主要表现为排便次数减少、粪便量减少、粪便干结、排便费力。西医主要采用药物、精神心理疗法、生物反馈疗法、骶神经刺激疗法治疗该病,虽有一定的疗效,但仅能短暂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 功能性便秘(FC)是临床常见的功能性胃肠道疾病,临床主要表现为排便次数减少、粪便量减少、粪便干结、排便费力。西医主要采用药物、精神心理疗法、生物反馈疗法、骶神经刺激疗法治疗该病,虽有一定的疗效,但仅能短暂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且存在较多的不良反应。中药穴位贴敷可以显著改善FC患者的临床症状,且毒副作用较小,患者易于接受。该文总结近几年穴位贴敷治疗FC的相关文献,以期为临床诊治FC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功能性便秘 便秘 大便难 脾约 秘结 穴位贴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煨脓生肌理论研究疮愈膏祛腐生新治疗肛周慢性创面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1
6
作者 杨会举 仝若平 +2 位作者 李敏 姜亚欣 刘佃温 《中医药临床杂志》 2020年第8期1565-1568,共4页
目的:研究疮愈膏祛腐生新治疗肛周慢性创面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收集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三附属医院2018年6月-2019年11月符合纳入标准的肛周慢性创面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治疗组给予疮愈膏外涂,对照组给... 目的:研究疮愈膏祛腐生新治疗肛周慢性创面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收集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三附属医院2018年6月-2019年11月符合纳入标准的肛周慢性创面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治疗组给予疮愈膏外涂,对照组给予龙珠软膏外涂。两组均以7天为一疗程,两个疗程结束后观察两组临床疗效、创面愈合时间、创面肉芽组织生长评分、创面疼痛、出血、水肿情况。并观察两组肝肾功能变化、不良反应等安全性指标。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创面愈合时间治疗组较对照组缩短(P<0.01);创面肉芽组织生长评分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1);创面疼痛、出血、水肿改善情况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均未见不良反应。结论:疮愈膏能促进创面肉芽组织生长,缩短创面愈合时间,加快创面愈合。同时亦能缓解创面疼痛、出血、和水肿。证实了在煨脓生肌理论指导下的疮愈膏在治疗肛周慢性创面治疗中安全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疮愈膏 煨脓生肌 肛周慢性创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溃结汤直肠滴入治疗溃疡性直肠炎30例疗效观察 被引量:1
7
作者 周鹏飞 王朝阳 +3 位作者 刘佃温 刘世举 杨会举 李晓栋 《国医论坛》 2018年第4期45-46,共2页
目的:观察中药溃结汤直肠滴入治疗溃疡性直肠炎的疗效。方法:将60例诊断为溃疡性直肠炎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0例。实验组给予溃结汤直肠滴入治疗,对照组给予康复新液直肠滴入治疗,治疗1月后观察患者直肠黏膜修复情况。结果:实验组... 目的:观察中药溃结汤直肠滴入治疗溃疡性直肠炎的疗效。方法:将60例诊断为溃疡性直肠炎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0例。实验组给予溃结汤直肠滴入治疗,对照组给予康复新液直肠滴入治疗,治疗1月后观察患者直肠黏膜修复情况。结果:实验组患者直肠黏膜修复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能改善肠道炎症,促进直肠溃疡面的愈合,且无不良反应。结论:溃结汤直肠滴入治疗溃疡性直肠炎疗效可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溃疡性直肠炎 溃结汤 直肠滴入 疗效观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位直肠黏膜套扎联合硬化剂注射治疗直肠黏膜内脱垂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3
8
作者 刘俊红 雷丽亚 +1 位作者 仝若平 杨会举 《中国民间疗法》 2020年第6期75-77,共3页
目的:观察高位套扎联合硬化剂注射治疗直肠黏膜内脱垂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18例直肠黏膜内脱垂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60例)和治疗组(58例),对照组采用低位直肠黏膜套扎联合硬化剂注射治疗,治疗组采用高位直肠黏膜套扎联合硬化剂注射治疗... 目的:观察高位套扎联合硬化剂注射治疗直肠黏膜内脱垂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18例直肠黏膜内脱垂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60例)和治疗组(58例),对照组采用低位直肠黏膜套扎联合硬化剂注射治疗,治疗组采用高位直肠黏膜套扎联合硬化剂注射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每日排便频次、每次排便时间、排便不尽感、肛门下坠、大便形状等症状评分,观察术后并发症与临床疗效。结果:两组均能有效减少患者排便次数,缩短每次排便时间,缓解排便不尽感、排便困难、肛门下坠等症状;治疗组的治愈率、总有效率均高于对照组(P<0.01),术后3个月有效者复发率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高位直肠黏膜套扎联合硬化注射术治疗直肠内脱垂疗效良好,可降低术后复发率,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位直肠黏膜套扎 硬化剂注射 直肠黏膜内脱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祛痰散结方治疗结直肠癌术后患者的疗效及对免疫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5
9
作者 曾笛 张聪敏 +1 位作者 郭金培 杨会举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 CAS CSCD 2023年第1期148-152,共5页
目的观察祛痰散结方治疗结直肠癌术后患者的效果及对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80例结直肠癌术后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术后予卡培他滨联合奥沙利铂(XELOX)化疗,治疗组加用祛痰散结方,2组均3周为1个疗程,... 目的观察祛痰散结方治疗结直肠癌术后患者的效果及对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80例结直肠癌术后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术后予卡培他滨联合奥沙利铂(XELOX)化疗,治疗组加用祛痰散结方,2组均3周为1个疗程,连续治疗6个疗程,随访1年。观察2组临床疗效,比较2组治疗前后中医症状评分、血清癌胚抗原(CEA)、糖类抗原19-9(CA19-9)及免疫相关细胞因子CD3^(+)、CD4^(+)、CD8^(+)、CD4^(+)/CD8^(+)水平,监测治疗过程中不良反应,并随访肿瘤复发转移情况。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7.50%(35/40),对照组为72.50%(29/40),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本组治疗前比较,2组治疗后中医症状积分、血清CEA、CA19-9及CD8^(+)显著降低,CD3^(+)、CD4^(+)、CD4^(+)/CD8^(+)显著升高(P<0.05);2组治疗后比较,治疗组上述各项指标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恶心、呕吐及手足综合征、贫血的不良反应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肿瘤局部复发及远处转移例数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祛痰散结方可缓解结直肠癌术后患者临床症状,减轻化疗相关不良反应,减少肿瘤复发转移,其机制可能与下调血清CEA、CA19-9表达及提高免疫功能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直肠癌 术后 免疫功能 祛痰散结方 临床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溃结一号联合复方黄柏液灌肠治疗克罗恩病验案1例 被引量:3
10
作者 仝若平 高莉莉 +2 位作者 刘廷福 杨会举 刘佃温 《中国民间疗法》 2020年第1期84-85,共2页
本文介绍刘佃温教授采用溃结一号联合复方黄柏液灌肠治疗克罗恩病验案1例。
关键词 克罗恩病 溃结一号 复方黄柏液 灌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刘佃温中医药内服加灌肠结合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经验 被引量:1
11
作者 刘廷富 高莉莉 +3 位作者 仝若平 张申 凡会霞 杨会举 《中医药临床杂志》 2020年第6期1063-1066,共4页
溃疡性结肠炎,中医称为肠澼,目前其发病年龄趋向年轻化,发病率逐年升高,为世界性难治疾病。笔者通过跟师学习,系统总结了刘师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辩证思路,辨证分型以及治疗方法。刘师擅长采用中医药内服加灌肠结合的方法治疗溃疡性结肠... 溃疡性结肠炎,中医称为肠澼,目前其发病年龄趋向年轻化,发病率逐年升高,为世界性难治疾病。笔者通过跟师学习,系统总结了刘师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辩证思路,辨证分型以及治疗方法。刘师擅长采用中医药内服加灌肠结合的方法治疗溃疡性结肠炎,效果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溃疡性结肠炎 中医药 刘佃温 名师经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刘佃温治疗肛门湿疡的经验撷要
12
作者 张申 刘思琦 +2 位作者 凡会霞 杨会举 刘佃温 《中国民间疗法》 2022年第13期12-14,共3页
肛门湿疡属于中医“浸淫疮”范畴。该文介绍刘佃温教授治疗肛门湿疡的临床经验与治疗特色。其治疗肛门湿疡善于审证求因,辨证论治,内治与外治相结合,同时注重防治结合,常取得显著的效果。
关键词 肛门湿疡 浸淫疮 湿疹 防治经验 刘佃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