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9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44例偏侧舞蹈症患者临床特征分析
1
作者 苏贝晴 李瑶瑶 +7 位作者 刘娅 胡文彬 汤其强 孙权 吴君霞 喻绪恩 王训 杨任民 《安徽医学》 2025年第5期589-593,共5页
目的分析比较非酮症高血糖性偏侧舞蹈症(HC-NH)与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致偏侧舞蹈症(AIS致HC-HB)的临床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7月至2024年4月安徽中医药大学神经病学研究所附属医院、安徽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附... 目的分析比较非酮症高血糖性偏侧舞蹈症(HC-NH)与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致偏侧舞蹈症(AIS致HC-HB)的临床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7月至2024年4月安徽中医药大学神经病学研究所附属医院、安徽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治疗的HC-NH 44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病因将患者分为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导致偏侧舞蹈症组(AIS致HC-HB组,24例)和非酮症性高血糖导致偏侧舞蹈症组(HC-NH组,20例),两组患者均出院随访3个月,对比两组患者入院时的实验室指标、影像学特征,以及入院时与出院时的Fugl-Meyer评分,并比较两组患者出院时、出院1个月及出院3个月的临床疗效。结果与AIS致HC-HB组相比,HC-NH组入院空腹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入院影像学特征比较,AIS致HC-HB组患者以基底节区急性缺血性改变为主,常见CT低密度灶和T1WI低信号灶,HC-NH组患者常出现基底节区CT高密度灶,T1WI高信号灶。两组患者出院时Fugl-Meyer评分相较于入院时均升高(P<0.05),HC-NH组患者出院时Fugl-Meyer评分及其差值优于AIS致HC-H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出院时、出院1个月及出院3个月的疗效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AIS致HC-HB和HC-NH在实验室指标、影像学特征上存在差异,HC-NH的临床疗效与预后均优于AIS致HC-HB。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偏侧舞蹈症 临床表现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 高血糖 头颅影像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联合驱铜治疗对WD患者肝脏剪切波弹力成像与肝纤维化肝功能检测指标的影响
2
作者 刘娅 胡文彬 +9 位作者 严彦 苏贝晴 李瑶瑶 蒋雨晨 吴君霞 喻绪恩 王训 胡纪源 韩咏竹 杨任民 《安徽医学》 2025年第1期77-82,共6页
目的 探讨联合驱铜治疗对Wilson病(WD)患者的肝脏剪切波弹力成像与肝纤维化、肝功能检测指标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1年1月至2023年12月于安徽中医药大学神经病学研究所附属医院住院治疗的87例住院WD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其治疗方案... 目的 探讨联合驱铜治疗对Wilson病(WD)患者的肝脏剪切波弹力成像与肝纤维化、肝功能检测指标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1年1月至2023年12月于安徽中医药大学神经病学研究所附属医院住院治疗的87例住院WD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其治疗方案不同进行分组,使用金属络合剂等西药联合中药肝豆片驱铜治疗的患者作为联合治疗组(n=45),单纯使用金属络合剂等西药驱铜治疗的患者作为西医治疗组(n=42);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记录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肝脏剪切波弹力成像检测值(pSWE)、层黏蛋白(LN)、Ⅲ型前胶原肽(P-ⅢNP)及Ⅳ型胶原蛋白(C-Ⅳ)等肝纤维化指标,总胆汁酸(TBA)、清蛋白(ALB)、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总胆红素(TBIL)等肝功能指标水平。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前肝脏剪切波弹力成像检测值与肝纤维化、肝功能检验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驱铜治疗后,两组患者治疗前与治疗后剪切波弹力成像测值、C-Ⅳ及TBA及差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WD患者肝脏剪切波弹力成像测值与IV型胶原蛋白及总胆汁酸均呈正相关(P<0.05)。结论 驱铜治疗可改善WD患者的肝脏损害,并且联合治疗组疗效优于西医治疗组,更加有利于患者的康复与生活质量的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WILSON病 剪切波弹力成像 肝纤维化 肝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脑分水岭梗死 被引量:11
3
作者 杨任民 《安徽医学》 2002年第3期1-2,共2页
关键词 脑分水岭梗死 CT 临床表现 WI 病因 诊断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有关颈源性椎底动脉供血不足诊断的探讨 被引量:4
4
作者 杨任民 《安徽医学》 北大核心 1992年第5期58-60,共3页
一、脑供血不足与短暂脑缺血发作 1889年Peabody首先对突然出现半身不遂、失语或失明等神经功能障碍,历时24小时至数日自愈的一组高血压或/及动脉粥样硬化的患者称为“脑血管痉挛”。1951年Denny-Brown发现,由于中毒性肺炎或心源性休克... 一、脑供血不足与短暂脑缺血发作 1889年Peabody首先对突然出现半身不遂、失语或失明等神经功能障碍,历时24小时至数日自愈的一组高血压或/及动脉粥样硬化的患者称为“脑血管痉挛”。1951年Denny-Brown发现,由于中毒性肺炎或心源性休克等各种原因引起全身血压下降,或脑血管狭窄惹致脑内血流量的不足,可出现一过性神经功能障碍,命名为脑供血不足(CVI),并根据不同临床表现,后者又分为颈动脉供血不足和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二大类。1955年Millikan发现,这种可逆性的反复短暂发作的神经功能缺失,可能是由于大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溃疡表面的微栓子脱落所致。其后,由于Fisher(1959)、Russell(196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源性 椎底动脉 供血不足 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发性硬化(2002年)的诊断和治疗近况 被引量:4
5
作者 杨任民 《安徽医学》 2003年第3期1-7,共7页
关键词 多发性硬化 诊断 治疗 2002年 述评 神经免疫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特发震颤 被引量:1
6
作者 杨任民 《安徽医学》 北大核心 1989年第3期55-56,共2页
特发性震颤(ET)是一种以震颤为唯一症状的常见运动障碍。其在人群中的发病率为0.31~5.55%。本病可见于任何年龄,但大多在青春期发病;无性别或种族差异。约半数有家族史,属外显率不全的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故又称为家族性震颤。一、临床... 特发性震颤(ET)是一种以震颤为唯一症状的常见运动障碍。其在人群中的发病率为0.31~5.55%。本病可见于任何年龄,但大多在青春期发病;无性别或种族差异。约半数有家族史,属外显率不全的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故又称为家族性震颤。一、临床表现本病表现为单一的姿位性震颤,两上肢向前平举或取特定的姿位时可出现快速的3~14(平均4~8)Hz的细震颤,一般两上肢,特别是双手,最常呈对称性受累,有时头部(立位或坐位时)、舌(伸舌时)、下肢(伸展上抬时)也可出现。通常起病隐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震颤 病理 病因 特发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偏头痛的治疗 被引量:1
7
作者 杨任民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1992年第9期40-41,共2页
一,头痛发作期的处理1.麦角胺制剂:麦角胺制剂可抑制去甲肾上腺素(NE)被机体再吸收、贮存,促使NE与α-受体结合而引起血管持续强力收缩;
关键词 偏头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肝性脑病
8
作者 杨任民 《安徽医学》 北大核心 1989年第2期47-49,共3页
肝性脑病分为分流术型(慢性型、外源型)与肝实质坏死型(急性型、内源型)二大型。临床上前者以埃克瘘综合征、猪濑型肝脑变性和类疤痕异常行为型肝脑变性为代表,因门脉—体循环手术或自然形成侧支循环,而胃肠道中的氨等有害物质未能被肝... 肝性脑病分为分流术型(慢性型、外源型)与肝实质坏死型(急性型、内源型)二大型。临床上前者以埃克瘘综合征、猪濑型肝脑变性和类疤痕异常行为型肝脑变性为代表,因门脉—体循环手术或自然形成侧支循环,而胃肠道中的氨等有害物质未能被肝脏代谢去毒,直接经体循环入脑;后者以暴发型肝炎为代表,由于肝细胞广泛坏死引起肝功能衰竭所致;肝硬化是上述二种因素共同的作用,即在门脉—体侧支循环形成的基础上,因各种诱因引起可逆性脑病反复发作,逐渐进入肝功能衰竭的终末期,称做中间型或末期进行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性脑病 脑变性 侧支循环 肝功能衰竭 埃克瘘 肝细胞 暴发型肝炎 分流术 假神经递质 肝脏代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Wilson病的肝症状
9
作者 杨任民 《临床荟萃》 CAS 1987年第4期179-180,共2页
Wilson病又名肝豆状核变性。临床以神经症状、肝症状及角膜色素环为三大主征。若以肝症状开始,则被误诊为肝炎者不少。作者对确诊的200例肝豆状核变性住院患者中有肝肿大及肝功能损害(其中3例尸检证明)的76例,分析如下。临床资料一、首... Wilson病又名肝豆状核变性。临床以神经症状、肝症状及角膜色素环为三大主征。若以肝症状开始,则被误诊为肝炎者不少。作者对确诊的200例肝豆状核变性住院患者中有肝肿大及肝功能损害(其中3例尸检证明)的76例,分析如下。临床资料一、首发症状本组有症状的198例临床型患者中,22例(11.11%)以肝症状起病较国内其他报道为少。二、完成期的临床症状本组仅79例有肝症状(38.38%)。76例中,男50例,女26例;15岁以下发病者35例(46.05%)。三、肝脾肿大及腹水肝脏肿大75例,脾脏肿大40例,腹水12例。其中4例误诊为门脉高压症而行脾切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铜代谢 肝硬化 角膜色素环 WILSON 肝豆状核变性 先天性脂类代谢异常 驱铜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慢性疲劳综合征
10
作者 杨任民 《安徽医学》 北大核心 1994年第3期54-56,共3页
健康人通常在剧烈地、长时期劳动或精神应激后,产生疲劳感,经过一定时间的休息而恢复,属生理性疲劳。倘若,无任何躯体劳动、精神活动;或仅轻度活动便产生疲劳感,虽通过充分休息后,疲劳感长期持续、迁延而不能消除者,属病理性疲劳。 198... 健康人通常在剧烈地、长时期劳动或精神应激后,产生疲劳感,经过一定时间的休息而恢复,属生理性疲劳。倘若,无任何躯体劳动、精神活动;或仅轻度活动便产生疲劳感,虽通过充分休息后,疲劳感长期持续、迁延而不能消除者,属病理性疲劳。 1980年在美国一村庄,发生具有EB病毒的病毒壳膜抗原和红细胞抗体补体轻度增高的慢性疲劳患者流行。美国预防中心(CDC)不能肯定这组病例是EB病毒感染所致,于1988年提出慢性疲劳综合征(下称CFS)的诊断名称和诊断标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疲劳综合征 E-B病毒 肌电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主(植物)神经功能紊乱
11
作者 杨任民 《安徽医学》 北大核心 1990年第5期51-53,共3页
曾用名迷走神经症(Rosenbach 1878),癔病型迷走神经症(Noorden 1891),慢性迷走神经症(Zuelzer 1908),交感神经或副交感神经紧张症(Bergrman 1928),交感神经—肾上腺系紧张症(Cannon 1933),Reilly现象(Reilly 1934),自主神经功能紊乱症(W... 曾用名迷走神经症(Rosenbach 1878),癔病型迷走神经症(Noorden 1891),慢性迷走神经症(Zuelzer 1908),交感神经或副交感神经紧张症(Bergrman 1928),交感神经—肾上腺系紧张症(Cannon 1933),Reilly现象(Reilly 1934),自主神经功能紊乱症(Wichmann 1934),自主神经不稳症(Siebeck 1939),(心因性)自主神经官能症(九鸠 1958),自主神经功能失调综合征(阿部),精神—自主神经综合征(Delius 1966)。一、概念与分类早在本世纪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主神经 神经功能紊乱 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六种金属中毒解毒药治疗肝豆状核变性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23
12
作者 胡纪源 杨任民 +4 位作者 韩咏竹 洪铭范 王训 李凯 胡文彬 《安徽医学》 2004年第5期361-365,共5页
目的 探讨金属中毒解毒药治疗肝豆状核变性 (HLD)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将 85 2例HLD随机分为还原型谷胱甘肽组 (GSH组 )、二巯基丁二钠组 (DMS组 )、依地酸钙钠组 (EDTA组 )、二巯基丙磺酸钠组 (DMPS组 )、青霉胺组 (PCA组 )及二巯... 目的 探讨金属中毒解毒药治疗肝豆状核变性 (HLD)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将 85 2例HLD随机分为还原型谷胱甘肽组 (GSH组 )、二巯基丁二钠组 (DMS组 )、依地酸钙钠组 (EDTA组 )、二巯基丙磺酸钠组 (DMPS组 )、青霉胺组 (PCA组 )及二巯基丁二酸组 (DMSA组 )等六个治疗组 ,对各组治疗前后的尿铜等元素、疗效及不良反应进行对比。结果 治疗前后尿排铜量对比GSH组无显著变化 ,其他各组由高到低依次为DMPS组 ( 4 8.68± 2 0 .67) μmol·2 4h-1、PCA组 ( 3 0 .0 4± 10 .5 1) μmol·2 4h-1、DMS组 ( 2 4.3 0± 8.60 ) μmol·2 4h-1、DMSA组 ( 18.2 5± 7.73 ) μmol·2 4h-1、EDTA组 ( 10 .5 8± 4.67) μmol·2 4h-1,均较疗前有显著增高 (P <0 .0 1)。上述解毒药对HLD的锌、铁、钙元素代谢亦有一定影响。治疗后各组的有效率依次为DMPS组 ( 78.9% ) >DMS组 ( 74.5 % ) >PCA组 ( 71.3 % ) >DMSA组 ( 69.1% )>EDTA组 ( 5 3 .7% ) >GSH组 ( 2 8.8% ) ,组间对比差异有非常显著性 ( χ2 =73 .5 ,P <0 .0 1)。各治疗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依次为 :PCA组 ( 4 4.5 % ) >DMPS组 ( 4 3 .8% ) >DMS组 ( 4 2 .2 % ) >DMSA组 ( 4 1.2 % ) >EDTA组 ( 3 9.8% ) ,与GSH组对比差异有非常显著性 ( χ2 =3 3 .6,P <0 .0 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治疗 GSH 解毒药 DMSA HLD 肝豆状核变性 金属中毒 代谢 EDTA 钙元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安徽省金寨县和利辛县汉族人群肝豆状核变性的患病率调查(附一家系报道) 被引量:16
13
作者 胡文彬 韩咏竹 +6 位作者 杨任民 程楠 薛本春 孙道银 喻绪恩 韩永升 叶冬青 《安徽医学》 2012年第6期734-737,共4页
目的调查安徽省金寨县和利辛县汉族人群肝豆状核变性(HLD)的患病率,分析筛查出的HLD患者ATP7B基因的突变特点。方法于2009年11月至2010年6月期间,根据随机整群抽样、阶段调查和年龄分层分析的原则与方法,由专业人员采用裂隙灯检查双眼角... 目的调查安徽省金寨县和利辛县汉族人群肝豆状核变性(HLD)的患病率,分析筛查出的HLD患者ATP7B基因的突变特点。方法于2009年11月至2010年6月期间,根据随机整群抽样、阶段调查和年龄分层分析的原则与方法,由专业人员采用裂隙灯检查双眼角膜K-F环作为筛查方法,在金寨县和利辛县境内的学校、工厂、社区、机关单位和村庄等地点的7~75岁年龄组的汉族人群进行调查,同时了解每位被检查者有无肝、脑、肾、皮肤损害等与HLD相关的临床表现,对发现K-F环阳性及有可疑HLD临床表现者,询问其神经遗传性疾病的家族史,由神经科专科医师行神经系统检查并行铜生化、腹部超声检查及ATP7B基因突变检测等,从而确诊或排除HLD。结果在上述人群中共调查了40 560人,发现2例同胞姐妹均为HLD患者的一个家系。2例患者血清铜、血清铜蓝蛋白和铜氧化酶水平均明显减低,ATP7B基因突变检测提示2例患者均存在第8外显子Arg778Leu错义突变和第14外显子3061-3C>A剪接点突变。安徽省金寨县和利辛县本组人群HLD的患病率约为4.93/10万人口。结论 HLD在我国并非为少见病,又因其为可治性遗传病,临床医师在日常临床诊疗实践中应该提高对该病的警惕性,对疑似本病的患者应尽早行角膜K-F环、铜生化等检查,力争做到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从而减少漏诊、误诊和误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豆状核变性 金寨县 利辛县 裂隙灯筛查 流行病学 患病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山豆根中毒致亚急性坏死性基底节脑病6例 被引量:29
14
作者 胡纪源 陆松 +2 位作者 何光远 李凯 杨任民 《安徽中医学院学报》 CAS 2002年第3期20-22,共3页
关键词 山豆根中毒 亚急性坏死性基底节脑病 山豆根 不良反应 毒性 SNBGE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针百劳穴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32例 被引量:16
15
作者 胡纪原 韩咏竹 +2 位作者 任明山 许圣弘 杨任民 《安徽中医学院学报》 CAS 1998年第1期38-39,共2页
采用醋酸曲安缩松百劳穴位注射治疗32例椎动脉型颈椎病,总有效率为96.9%,与加服颈复康及眩晕停综合疗法组31例对照,总有效率为96.8%,两组治疗前后TCD检查提示椎基底动脉血流速度在疗后有明显提高(P<0.01... 采用醋酸曲安缩松百劳穴位注射治疗32例椎动脉型颈椎病,总有效率为96.9%,与加服颈复康及眩晕停综合疗法组31例对照,总有效率为96.8%,两组治疗前后TCD检查提示椎基底动脉血流速度在疗后有明显提高(P<0.01),两组间疗效无显著性差异,表明百劳穴位注射疗法对椎动脉型颈椎病具有确切的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椎动脉型 颈椎病 百劳 醋酸曲安缩松 水针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肝豆状核变性患者血常规检验结果分析 被引量:12
16
作者 方明娟 杨任民 +5 位作者 吴君霞 王翼洁 程楠 胡文彬 胡纪源 韩咏竹 《安徽医学》 2015年第5期516-518,共3页
目的观察肝豆状核变性(HLD)及不同临床分型患者血常规各项指标水平,探讨其相关病理机制。方法对493例HLD患者和153例正常对照组用sysmex XT-2000五分类血细胞计数仪检测19项血常规项目。结果 HLD组WBC、NEUT%、RBC、HGB、HCT、MCV、MCH... 目的观察肝豆状核变性(HLD)及不同临床分型患者血常规各项指标水平,探讨其相关病理机制。方法对493例HLD患者和153例正常对照组用sysmex XT-2000五分类血细胞计数仪检测19项血常规项目。结果 HLD组WBC、NEUT%、RBC、HGB、HCT、MCV、MCH、MCHC、PLT、PCT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均显著降低,而LYMPH%、MONO%、EO%、RDW-CV%与正常组相比均升高,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MPV、PDW、PLCR与正常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P>0.05);HLD患者肝型、脑型、脑内脏型3种临床分型血常规分析:3种临床分型以WBC、RBC、HGB、PLT水平降低比较明显,其中脑内脏型患者WBC、PLT低于标准的异常率明显高于其他两组。结论 HLD患者血细胞各项指标均有异常,对临床的诊断、治疗有指导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豆状核变性 静脉血细胞 白细胞 血小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肝豆状核变性的中医辨证分型 被引量:37
17
作者 洪铭范 胡纪原 +1 位作者 胡文彬 杨任民 《安徽中医学院学报》 CAS 1998年第1期10-11,共2页
根据中医八纲及脏腑气血辨证理论对81例HLD患者通过望、闻、问、切进行辨证分型,结果表明,HLD可初步分为肝肾阴虚、气血两亏、湿热内蕴、痰蒙心窍、痰火扰心五种常见证型,统计学处理显示各证型间年龄无显著差异,但在病程上... 根据中医八纲及脏腑气血辨证理论对81例HLD患者通过望、闻、问、切进行辨证分型,结果表明,HLD可初步分为肝肾阴虚、气血两亏、湿热内蕴、痰蒙心窍、痰火扰心五种常见证型,统计学处理显示各证型间年龄无显著差异,但在病程上存在明显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豆状核变性 中医 辨证分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肝豆状核变性肝脏声像图特征的再探讨 被引量:15
18
作者 王兴族 王金萍 +6 位作者 王宁新 鲍远程 兴涛 宋执云 许红强 杨任民 胡纪原 《安徽中医学院学报》 CAS 1998年第2期51-5,共1页
140例肝豆状核变性(HLD)的肝脏声像图特征分为7型:脂肪均匀浸润型、脂肪非均匀多灶浸润型、脂肪非均匀弥漫浸润型、光点闪烁型、岩层征型、树枝状光带型和结节型。HLD多样而复杂的肝脏声像图特征与其病程发展的不同阶段有... 140例肝豆状核变性(HLD)的肝脏声像图特征分为7型:脂肪均匀浸润型、脂肪非均匀多灶浸润型、脂肪非均匀弥漫浸润型、光点闪烁型、岩层征型、树枝状光带型和结节型。HLD多样而复杂的肝脏声像图特征与其病程发展的不同阶段有关,反映肝脏铜沉积由轻到重的病理过程,有助于对HLD的诊断和病情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豆状核变性 肝脏 声像图 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脑型肝豆状核变性成人患者智商测定结果分析 被引量:6
19
作者 胡文彬 吴舒梅 +3 位作者 金鹏 苏增锋 马心锋 杨任民 《安徽医学》 2009年第2期97-100,共4页
目的明确非脑型肝豆状核变性(HLD)成人患者智商(IQ)情况。方法使用龚氏修订的韦氏成人智力量表(WAIS-RC)对40例非脑型HLD成人患者进行IQ测定,并与30位正常人对照组进行比较。对该组非脑型HLD成人患者进行神经系统检查和辅助检查。结果... 目的明确非脑型肝豆状核变性(HLD)成人患者智商(IQ)情况。方法使用龚氏修订的韦氏成人智力量表(WAIS-RC)对40例非脑型HLD成人患者进行IQ测定,并与30位正常人对照组进行比较。对该组非脑型HLD成人患者进行神经系统检查和辅助检查。结果非脑型HLD患者WAIS-RC11项测试中有相似、数字广度、填图、图片排列、图形拼凑5项结果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余6项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非脑型HLD患者组言语智商(VIQ)、操作智商(PIQ)、及全量表智商(FIQ)均值分别为111.6±10.85、101.6±10.5、106.7±10.39,正常对照组VIQ、PIQ、及FIQ均值分别为112.1±10.97、100.5±9.6、107.3±10.5;两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非脑型HLD患者IQ120~129者4例(10%),110~119者13例(32.5%),90~109者21例(51%),均高于正常人韦氏量表实际分布百分数。非脑型HLD患者虽然临床上均尚未出现明显锥体外系损害表现、精神障碍等,但神经系统检查、化验、B超及神经电生理等检查结果表明依然存在着全身组织器官的铜沉积表现,头颅CT和MRI检查却基本上尚未产生脑组织明显异常的结构性改变。结论非脑型HLD患者不存在智力障碍,IQ总体水平与正常成人无差异,并且部分测试项目高于正常对照组。考虑非脑型HLD患者脑组织处于轻微的铜沉积阶段,可能存在着与铜相关酶的活性增强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脑型肝豆状核变性 韦氏成人智力量表 患者 临床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肝豆汤Ⅱ号干预治疗Wilson病患者肝纤维化机制探讨 被引量:5
20
作者 薛本春 杨任民 +2 位作者 胡纪源 韩咏竹 王居华 《安徽医学》 2007年第4期296-299,共4页
目的观察我院经验方-肝豆汤Ⅱ号治疗对Wilson病(WD)患者血清基质金属蛋白酶-1(MMP-1)、金属蛋白酶-1组织抑制因子(TIMP-1)和其它肝纤维化血清学指标(HA、LN、PCⅢ、C-IV)以及肝功能的影响,进一步阐释该方抗肝纤维化作用机制。方法61例W... 目的观察我院经验方-肝豆汤Ⅱ号治疗对Wilson病(WD)患者血清基质金属蛋白酶-1(MMP-1)、金属蛋白酶-1组织抑制因子(TIMP-1)和其它肝纤维化血清学指标(HA、LN、PCⅢ、C-IV)以及肝功能的影响,进一步阐释该方抗肝纤维化作用机制。方法61例WD患者分为DMPS组(30例)和DMPS+肝豆汤Ⅱ号组(31例)。DMPS组单纯予DMPS驱铜治疗8个疗程,DMPS+肝豆汤Ⅱ号组予DMPS驱铜同时,口服肝豆汤Ⅱ号治疗8周。两组治疗前后分别采用双抗体夹心ABC-EIASA法检测血清MMP-1、TIMP-1;放射免疫法(RIA)检测血清HA、LN、PCⅢ、C-IV;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ALT等肝功能指标。结果DMPS组治疗前后所有肝纤维化血清学指标及肝功能指标变化不明显(P>0.05);而DMPS+肝豆汤Ⅱ号组治疗后血清TIMP-1水平明显下降(P<0.05),血清MMP-1/TIMP-1的比值明显升高(P<0.01);ALT等肝功能指标明显下降(P<0.05)而血清HA、LN、PCⅢ水平仅略有下降(P>0.05),血清C-IV、MMP-1亦仅略有升高(P>0.05)。结论WD患者短期内单纯驱铜治疗并不能改变血清MMP-1、TIMP-1等肝纤维化指标水平及肝功能,而联合应用肝豆汤Ⅱ号治疗可以改善肝功能,并且通过抑制TIMP-1的表达,提高MMP-1/TIMP-1的比值,即间接通过提高MMP-1对细胞外基质(ECM)的降解活性,而发挥抗肝纤维化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WILSON病 MMP-1 TIMP-1 肝豆汤Ⅱ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