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阅读贵在自我发问
被引量:3
- 1
-
-
作者
杨仕威
-
机构
浙江师范大学人文学院
-
出处
《语文建设》
北大核心
2006年第9期42-42,共1页
-
-
关键词
阅读教学
课堂提问
阅读心理机制
阅读过程
中学
语文教学
课程标准
自我发问
-
分类号
G633.3
[文化科学—教育学]
-
-
题名此“民”非彼“民”——《寡人之于国也》教学设计
被引量:2
- 2
-
-
作者
杨仕威
-
机构
浙江省青田中学
-
出处
《语文建设》
北大核心
2009年第7期52-54,共3页
-
文摘
自我们刊发了两组有关文言文教学的文章后,不断收到一线老师的反馈信息,希望继续刊发这类设计。本期我们刊发的四篇文言文教学设计,从四个角度探求了"文"与"言"的有机融合,希望广大同人能从中找到适合自己阅读的视角,拓宽文言文的教学思路。
-
关键词
教学设计
《寡人之于国也》
“民”
文言文教学
反馈信息
有机融合
教学思路
“言”
-
分类号
G633.3
[文化科学—教育学]
-
-
题名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蜀道难》教学设计
被引量:1
- 3
-
-
作者
杨仕威
-
机构
浙江省青田中学
-
出处
《中学语文教学》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1期59-61,共3页
-
文摘
《蜀道难》作为经典名篇,选在苏教版语文必修四“笔落惊风雨”这一专题下“诗从肺腑出”板块中。“诗从肺腑出”萃集了唐代代表诗人的四酋诗作,另外三首是《登高》《琵琶行》《锦瑟》。学习这些诗歌.主要是初步尝试欣赏诗歌,在文本研习的过程中体验诗人的不同诗风,从而把握诗人的人生情怀。欣赏诗歌,首先是加强朗读体验,朗读是入诗境、品诗味的一把钥匙:
-
关键词
《蜀道难》
诗作
教学设计
风雨
鬼神
《琵琶行》
经典名篇
《锦瑟》
-
分类号
G634.33
[文化科学—教育学]
-
-
题名《赤壁赋》教学设计
被引量:1
- 4
-
-
作者
杨仕威
-
机构
浙江青田中学
-
出处
《语文建设》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15-17,共3页
-
文摘
1、教学设想
《赤壁赋》被选入多家语文教材,其中语文版把它安排在高中必修第一册“情动于衷而形于言”板块中,苏教版把它安排在高中必修一“感悟自然”板块。《赤壁赋》是景、情、理完美结合的佳作。景是触点,情是主线,理是结点。苏轼遭“乌台诗案”被贬,处境困难,内心悲苦层层纠结。当此之际,大自然给了他精神的滋养,
-
关键词
《赤壁赋》
教学设计
教学设想
语文教材
乌台诗案
第一册
语文版
苏教版
-
分类号
G633.3
[文化科学—教育学]
-
-
题名如何走出二轮复习教学的误区
- 5
-
-
作者
杨仕威
-
机构
浙江省青田中学
-
出处
《中学语文教学》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65-67,共3页
-
文摘
高三语文进入第二轮复习阶段。新的问题以及复习盲点不断出现。前期复习的许多内容学生逐渐淡忘。同时学生投入到语文复习上的时间和精力被其他学科严重挤压。如何解决这些现实问题?教师在思考,并不断学习先进的教学经验。可是,许多教师的做法都过头了,结果走向另一个极端,导致二轮复习存在着严重的认识与操作误区。
-
关键词
复习教学
操作误区
学生投入
复习阶段
高三语文
其他学科
语文复习
教学经验
-
分类号
G633.3
[文化科学—教育学]
-
-
题名论语:两种阅读姿态——《仁者爱人》高考复习设计
- 6
-
-
作者
杨仕威
-
机构
浙江青田中学
-
出处
《语文建设》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24-26,共3页
-
文摘
随着高中语文课程改革的逐步深入,"文化论著研读"已成为高考的考试内容,而在众多的文化著作中,《论语》是高中语文必修与选修的重要选编内容。如何指导学生学习此类著作是教师面临的一个新课题。本期刊发的两篇文章为论著类作品的复习与教学提供了借鉴。
-
关键词
高考复习
《论语》
仁者爱人
设计
姿态
阅读
语文课程改革
高中语文
-
分类号
G633.3
[文化科学—教育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