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8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陕西蓝田新街遗址仰韶文化晚期遗存的分期及相关问题研究 被引量:5
1
作者 邸楠 杨亚长 邵晶 《考古与文物》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44-50,113,共8页
本文利用考古地层学与类型学的方法,将新街遗址的仰韶文化晚期遗存分为四段,并与周邻遗址同期遗存进行对比,揭示出这一阶段关中东、西部已出现发展的不平衡性,且逐步增大。通过分析其文化遗存,本文认为其晚段大河村和屈家岭文化的扩张... 本文利用考古地层学与类型学的方法,将新街遗址的仰韶文化晚期遗存分为四段,并与周邻遗址同期遗存进行对比,揭示出这一阶段关中东、西部已出现发展的不平衡性,且逐步增大。通过分析其文化遗存,本文认为其晚段大河村和屈家岭文化的扩张是造成这一现象的主因,并一直影响到龙山早期的文化格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街遗址 仰韶晚期遗存 分期研究 文化因素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陕西史前考古的发现和研究 被引量:17
2
作者 杨亚长 马明志 +1 位作者 胡松梅 王炜林 《考古与文物》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17-65,95,共50页
The chronological framework of the Palaeolithic archaeology in Shaanxi Province has been largely established during the past fifty years on basis of the discoveries of Lantian Man,Dali Man,Huanglong Man and others,pro... The chronological framework of the Palaeolithic archaeology in Shaanxi Province has been largely established during the past fifty years on basis of the discoveries of Lantian Man,Dali Man,Huanglong Man and others,providing with important material evidence to the understanding of lithic industry,features and their origination. Among which,the most recent important discoveries represented by the systematic excavations and researches at the Longyadong Cave,other open-air sites at Luonan Basin,and the late Palaeolithic site at Longwanchan. In terms of the Neolithic discoveries in the Province,fruitful results have been achieved during the past decades. The temporal framework in the Weihe valley is firstly established by the archaeological discoveries in this area,which can be chronologically listed as the Laoguantai culture,the Lower-Beishouling culture,Banpo culture,Miaodigou culture,and Banpo Phase IV and Quanhu Phase II culture,following by the cultures identified in Longshan Times (including Miaodigou Phase II culture,Anban Phase III culture and Keshengzhuang culture). Based on these discoveries and researches,the cultural pedigree along the Weihe Valley becomes more and more distinguishable and identifiable. Meanwhile,archaeologists began to pay more attention on observing the cultural distribution and characteristics in a broader region while putting the Guanzhong area under the entire Yellow River Valley,and are trying to understand the interior and exterior impetus which made the different cultures coexisted and developed. In addition,the tentative researches and probes to the mortuary system,settlement pattern and social structure in the Neolithic Shaanxi also attracted much concerns recently,and the cooperative research between different subjects becomes more and more regular. It is also worth to mention here that the systematic surveys along the Dali River Valley in the past five years produce many important discoveries which help to establish the chronological framework in the Northern Shaanxi during Early Neolithic to Shang-Zhou dynasties,and help to resolve the regional unbalance of researches due to the deficiency of archaeological excavations and investigations in this reg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史前考古 陕西 新石器时代 延安地区 意大利人 石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地湾地画含义新释 被引量:10
3
作者 杨亚长 《考古与文物》 CSSCI 北大核心 1995年第3期75-77,共3页
大地湾地画含义新释杨亚长《文物》1986年2期发表了《大地湾遗址仰韶晚期地画的发现》一文,详细介绍了地画的出土位置、内容、时代以及共存遗物等情况,同时对这幅地画的含义进行了分析阐述。此文发表之后,曾有数位学者先后著文... 大地湾地画含义新释杨亚长《文物》1986年2期发表了《大地湾遗址仰韶晚期地画的发现》一文,详细介绍了地画的出土位置、内容、时代以及共存遗物等情况,同时对这幅地画的含义进行了分析阐述。此文发表之后,曾有数位学者先后著文对地画的含义进行分析研究,并且提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地湾遗址 地画 巫术活动 巫术仪式 经济形态 黑色颜料 狩猎经济 向后弯曲 仰韶 长方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陕西地区史前考古的主要收获 被引量:6
4
作者 杨亚长 《考古与文物》 CSSCI 北大核心 1998年第5期12-20,共9页
关键词 陕西地区 史前考古 公王岭蓝田人 早期智人 大荔人 晚期智人 动物群 直立人 下颌骨 北京猿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文所见之益公、穆公与武公考 被引量:7
5
作者 杨亚长 《考古与文物》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71-75,共5页
关键词 金文 青铜器铭文 穆公 武公 西周时期 考古工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试论“华渭文化区” 被引量:5
6
作者 杨亚长 《考古与文物》 CSSCI 北大核心 1998年第4期28-56,共21页
试论“华渭文化区”杨亚长(陕西省考古研究所副研究员)窃以为,日益增多的考古资料表明,在距今约8000-4000年时,以关中地区为中心的新石器文化不仅有自己明确的分布地域和鲜明的文化特征,而且具有较清晰的一脉相承的发展... 试论“华渭文化区”杨亚长(陕西省考古研究所副研究员)窃以为,日益增多的考古资料表明,在距今约8000-4000年时,以关中地区为中心的新石器文化不仅有自己明确的分布地域和鲜明的文化特征,而且具有较清晰的一脉相承的发展脉络,因此事实上已经构成了一个相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半坡文化 关中地区 郑洛文化区 尖底瓶 文化面貌 西部类型 文化因素 福临 文化遗存 陶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陕西蓝田新街遗址发掘简报 被引量:27
7
作者 杨亚长 刘军幸 +3 位作者 张明惠 李钦宇 邵晶 邸楠 《考古与文物》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3-23,共21页
新街遗址位于陕西省蓝田县华胥镇卞家寨村西南,灞河东岸二级台塬之上。2009-2010年,陕西省考古研究院为配合公路建设对该遗址进行了抢救性发掘,发掘面积共6000平方米,获得了一批丰富的仰韶文化和庙底沟二期文化遗存。其中仰韶文化遗存... 新街遗址位于陕西省蓝田县华胥镇卞家寨村西南,灞河东岸二级台塬之上。2009-2010年,陕西省考古研究院为配合公路建设对该遗址进行了抢救性发掘,发掘面积共6000平方米,获得了一批丰富的仰韶文化和庙底沟二期文化遗存。其中仰韶文化遗存可分为前后相继的两期,面貌均属于仰韶晚期的范畴。新街遗址的发掘,是目前本地区仰韶晚期遗存规模较大的一次发现,为进一步探讨该时期文化面貌、聚落形态和文化交流等问题提供了新资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街遗址 仰韶文化晚期遗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陕西陇县店子村四座周墓发掘简报 被引量:5
8
作者 杨亚长 田正歧 《考古与文物》 CSSCI 北大核心 1995年第1期8-11,43,共5页
陕西陇县店子村四座周墓发掘简报陕西省考古研究所宝中铁路考古队水(今作千河)是渭水上游的一条支流,发源于今甘肃华亭县境内关山,东南流经今陕西宝鸡地区的陇县、千阳和宝鸡县,在宝鸡市卧龙寺以东流入渭水。商周之际,千水河谷曾... 陕西陇县店子村四座周墓发掘简报陕西省考古研究所宝中铁路考古队水(今作千河)是渭水上游的一条支流,发源于今甘肃华亭县境内关山,东南流经今陕西宝鸡地区的陇县、千阳和宝鸡县,在宝鸡市卧龙寺以东流入渭水。商周之际,千水河谷曾是周族和西北地区少数民族交往的通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陕西陇县 二层台 店子 西周墓葬 喇叭口形 陶器 考古研究所 考古学文化 千河流域 陶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再说金文所见之益公——兼与韩巍先生商榷 被引量:4
9
作者 杨亚长 《考古与文物》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60-62,67,共4页
关键词 益公 金文 西周时期 单氏家族 王之 先祖 后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略论陕南地区的战国墓葬 被引量:3
10
作者 杨亚长 《考古与文物》 CSSCI 北大核心 1997年第4期42-45,共4页
略论陕南地区的战国墓葬●杨亚长陕南指陕西省秦岭以南地区,其地北临关中,南交四川,西接甘陇,东连鄂豫,面积约7万平方公里。根据地形等因素,陕南可分成秦岭山地、大巴山地和汉水谷地等三个大致呈东西向平行分布的地带。汉水谷地... 略论陕南地区的战国墓葬●杨亚长陕南指陕西省秦岭以南地区,其地北临关中,南交四川,西接甘陇,东连鄂豫,面积约7万平方公里。根据地形等因素,陕南可分成秦岭山地、大巴山地和汉水谷地等三个大致呈东西向平行分布的地带。汉水谷地由汉中、安康等大小不等的盆地组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陕南地区 战国墓葬 战国时期 巴蜀 战国中期 随葬品 《史记·秦本纪》 文化特征 省博物馆 秦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商洛东龙山遗址Ⅰ区发掘简报 被引量:5
11
作者 杨亚长 王昌富 《考古与文物》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3-15,I0001-I0008,共21页
东龙山遗址位于陕西省东南部的丹江上游,考古发掘表明该遗址包含有仰韶、龙山、夏、商和西周五个时期的遗存,遗址I区主要为夏代晚期与商代早期遗存。夏代晚期遗存的文化面貌与二里头文化同期遗存基本相同,或可将该遗存视作二里头文化的... 东龙山遗址位于陕西省东南部的丹江上游,考古发掘表明该遗址包含有仰韶、龙山、夏、商和西周五个时期的遗存,遗址I区主要为夏代晚期与商代早期遗存。夏代晚期遗存的文化面貌与二里头文化同期遗存基本相同,或可将该遗存视作二里头文化的一个地方类型,故我们提议将其称作"商洛类型"。商代遗存的文化面貌则与郑州二里岗等商代遗存基本相同,应属同一文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陕西商洛 东龙山遗址 夏代晚期 商代早期遗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半坡文化先民之饮食考古 被引量:3
12
作者 杨亚长 《考古与文物》 CSSCI 北大核心 1994年第3期63-72,共10页
半坡文化先民之饮食考古杨亚长饮食是人类的最基本的生理要求。如果离开饮食,人就无法生存,因此常言道,"民以食为天"。由饮食而产生的饮食文化是人类物质文化的一项重要内容.而开展我国古代饮食文化的研究,则是我国古代物质文化... 半坡文化先民之饮食考古杨亚长饮食是人类的最基本的生理要求。如果离开饮食,人就无法生存,因此常言道,"民以食为天"。由饮食而产生的饮食文化是人类物质文化的一项重要内容.而开展我国古代饮食文化的研究,则是我国古代物质文化史研究的重要课题之一。本文拟以考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半坡文化遗址 梅花鹿 肉类食物 考古资料 姜寨遗址 烹饪方法 新石器时代遗址 裴李岗文化 原始农业 半坡遗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陕西史前玉器的发现与初步研究 被引量:3
13
作者 杨亚长 《考古与文物》 CSSCI 北大核心 2001年第6期46-52,共7页
Based on an overall view of findings of prehistoric jades in Shaanxi,the author puts out an understanding that the development of prehistoric jades industry in Shaanxi had experienced 3 different stages:first is the o... Based on an overall view of findings of prehistoric jades in Shaanxi,the author puts out an understanding that the development of prehistoric jades industry in Shaanxi had experienced 3 different stages:first is the origination period,equal to Laoguantai Culture (7000 BP.);second is the initial development,lasting from 6800 to 4500 BP., equal to Yangshao Culture and early Longshan Culture;third,eq ual to later Longshan,lasting from 4500 to 4000 BP., is the maximum perio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器 史前 发现 陕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试论洛南县发现的东周遗存 被引量:2
14
作者 杨亚长 《考古与文物》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42-44,共3页
洛南县位于陕西省东南部,东与河南省卢氏县和灵宝县毗邻,南接丹凤县,西连商州区(原称商县),北邻潼关与华阴.洛南地处南洛河上游,北逾华山山脉后为关中平原,南越蟒岭群山后则为丹江上游,由于洛南盆地的气候条件相对较为适宜,因而很久以... 洛南县位于陕西省东南部,东与河南省卢氏县和灵宝县毗邻,南接丹凤县,西连商州区(原称商县),北邻潼关与华阴.洛南地处南洛河上游,北逾华山山脉后为关中平原,南越蟒岭群山后则为丹江上游,由于洛南盆地的气候条件相对较为适宜,因而很久以来便有人类在此繁衍生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洛南县 遗存 东周 发现 关中平原 气候条件 陕西省 卢氏县 河南省 丹凤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零口二期遗存的文化性质及相关问题 被引量:2
15
作者 杨亚长 《考古与文物》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40-43,共4页
关键词 零口遗址 陕西 地层堆积 半坡文化 庙底沟文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青铜器铭文所见西周时期的对外战争 被引量:3
16
作者 杨亚长 《文博》 1993年第6期21-28,共8页
在西周青铜器铭文中,有不少关于当时战争情况的记载,其中有些史实不仅可与古代文献互相佐证,有些还可弥补文献资料不足,因而是研究西周社会历史的第一手资料。近年来,笔者在熟悉西周青铜器铭文的过程中,曾留意对有关战争方面的资料加以... 在西周青铜器铭文中,有不少关于当时战争情况的记载,其中有些史实不仅可与古代文献互相佐证,有些还可弥补文献资料不足,因而是研究西周社会历史的第一手资料。近年来,笔者在熟悉西周青铜器铭文的过程中,曾留意对有关战争方面的资料加以搜集整理,现介绍出来以供大家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铜器铭文 淮夷 西周青铜器 东夷 对外战争 薄姑 王姜 兮甲 史记·秦本纪 周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陕西汉代农业考古概述 被引量:3
17
作者 杨亚长 《农业考古》 1989年第2期134-140,共7页
陕西不仅是我国古代文明的主要发源地之一,而且自古以来也是我国农业比较发达的一个地区。建国三十多年来,随着田野考古工作的广泛开展,目前已在陕西境内发现了一大批与古代农业有关的遗迹和遗物,并且积累了比较丰富的农业考古资料。如... 陕西不仅是我国古代文明的主要发源地之一,而且自古以来也是我国农业比较发达的一个地区。建国三十多年来,随着田野考古工作的广泛开展,目前已在陕西境内发现了一大批与古代农业有关的遗迹和遗物,并且积累了比较丰富的农业考古资料。如果将这些考古资料加以整理并且介绍出来,无疑将有助于增进人们对于陕西古代农业发展状况的了解。这里,笔者先就陕西地区的汉代农业考古资料作一概述。陕西地区的汉代农业考古资料,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的内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陕西地区 汉代 农业考古 考古资料 关中地区 古代农业 考古工作 出土 水利工程 农业生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陕西千阳丰头遗址发掘简报 被引量:2
18
作者 杨亚长 孙秉君 +5 位作者 杨利平(整理) 殷宇鹏(整理) 田亚岐(整理) 葛衍泽(整理) 高攀(整理) 赵富康(绘图) 《考古与文物》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3-15,共13页
为了配合宝中铁路建设,陕西省考古研究所于1992~1993年对位于陕西省千阳县境内的丰头遗址进行了发掘。该遗址是千河流域一处规模较大的新石器时代遗址,出土了一批典型的仰韶时代遗物。丰头遗址的发掘,丰富了千河流域仰韶时代的考古学遗... 为了配合宝中铁路建设,陕西省考古研究所于1992~1993年对位于陕西省千阳县境内的丰头遗址进行了发掘。该遗址是千河流域一处规模较大的新石器时代遗址,出土了一批典型的仰韶时代遗物。丰头遗址的发掘,丰富了千河流域仰韶时代的考古学遗存,为研究关中西部地区的文化谱系和各时期文化内涵,以及史前先民与周边地区的交流互动和文化往来提供了重要资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千阳 丰头遗址 仰韶时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试论华县太平庄鹰鼎的年代问题 被引量:2
19
作者 杨亚长 《文博》 2015年第2期35-36 61,共3页
华县太平庄鹰鼎是我国史前时期一件非常精湛的原始艺术品,该鼎1958年发现于陕西省华县太平庄M701中。《华县泉护村》考古报告认为,这件鹰鼎的时代属于仰韶文化中期,亦即庙底沟类型时期。我们认为该鼎不属于仰韶文化中期,而应属于仰韶文... 华县太平庄鹰鼎是我国史前时期一件非常精湛的原始艺术品,该鼎1958年发现于陕西省华县太平庄M701中。《华县泉护村》考古报告认为,这件鹰鼎的时代属于仰韶文化中期,亦即庙底沟类型时期。我们认为该鼎不属于仰韶文化中期,而应属于仰韶文化晚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华县太平庄 鹰鼎 仰韶文化晚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天亡簋与太公望 被引量:1
20
作者 杨亚长 《文博》 2010年第1期86-87,共2页
天亡簋器主的名字叫天亡,孙作云先生认为天亡就是古书中的史佚,于省吾先生认为天亡是文献记载中的太公望。本文赞同天亡为太公望之说,并申述其理由。
关键词 天亡簋 周武王 史佚 太公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