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层次分析法的德州地面沉降易发区的可拓学划分应用 被引量:7
1
作者 张永伟 李红霞 +3 位作者 商婷婷 贾超 梁浩 杨亚宾 《山东国土资源》 2016年第7期58-64,共7页
基于物元模型的可拓学理论分析,提出华北平原德州地面沉降易发区的可拓学划分方法。利用地面沉降易发性分级、分类标准和影响因子分析,构造出经典域物元和节域物元,应用物元和可拓集合中的关联函数,建立了易发性等级综合评判的可拓评价... 基于物元模型的可拓学理论分析,提出华北平原德州地面沉降易发区的可拓学划分方法。利用地面沉降易发性分级、分类标准和影响因子分析,构造出经典域物元和节域物元,应用物元和可拓集合中的关联函数,建立了易发性等级综合评判的可拓评价模型,通过基于层次分析法的可拓学评价分析,采用正方形等间距(2km×2km)剖分了135个网格,再将剖分单元转化成面元,经过等值差分,得到了地面沉降易发区划结果。计算结果显示,可拓学方法能够实现定量化、多因子评价地面沉降易发性等级问题,从而科学合理地指导地面沉降综合分区防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面沉降 可拓学 物元模型 易发区划 层次分析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德州市城区沙河街组热储地热地质特征研究 被引量:3
2
作者 杨亚宾 王秀芹 刘刚 《山东国土资源》 2015年第9期53-56,共4页
通过该井地热钻探及区内已有石油钻探研究资料,对德州市城区古近纪沙河街组地热资源的地质背景、地热地质特征等进行了综合分析研究,认为沙河街组地热资源属于层控型低温地热田,在沧东断裂以东都有分布,热储层厚度超过120m,地热水中碘... 通过该井地热钻探及区内已有石油钻探研究资料,对德州市城区古近纪沙河街组地热资源的地质背景、地热地质特征等进行了综合分析研究,认为沙河街组地热资源属于层控型低温地热田,在沧东断裂以东都有分布,热储层厚度超过120m,地热水中碘、锶、铁、偏硅酸达命名浓度,具有一定的开发利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热资源 沙河街组 赋存特征 德州市城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油气化工码头岸电设施设计重难点分析
3
作者 杨亚宾 李伟仪 覃杰 《港口装卸》 2022年第4期65-67,共3页
船舶岸电设施已成为码头工程的常规建设内容。基于油气化工码头船舶岸电设施的背景及现状,从船舶用电需求、岸电设施位置、设备防爆要求、电缆上船方案等方面分析油气化工码头船舶岸电设施设计的重难点,提出设计阶段的具体对策。
关键词 船舶岸电设施 油气化工码头 设备防爆 船岸连接装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数据同化技术的地质参数反演分析研究 被引量:5
4
作者 秦耀军 周晓勇 +1 位作者 杨亚宾 贾超 《水科学与工程技术》 2017年第6期78-82,共5页
通过数据同化技术用卡尔曼滤波算法对观测井所得水位监测资料进行同化计算,在得到较为精确水位观测值的基础上对主要取水层的渗透系数进行参数反演,并与前期室内试验获得的渗透系数对比,表明通过数据同化过滤之后进行的参数反演更精确... 通过数据同化技术用卡尔曼滤波算法对观测井所得水位监测资料进行同化计算,在得到较为精确水位观测值的基础上对主要取水层的渗透系数进行参数反演,并与前期室内试验获得的渗透系数对比,表明通过数据同化过滤之后进行的参数反演更精确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据同化 卡尔曼滤波 渗透系数 参数反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鲁北平原地面沉降现状与机理分析 被引量:18
5
作者 段晓飞 孙晓晓 +1 位作者 杨亚宾 刘毅 《山东国土资源》 2018年第10期86-92,共7页
该文详细论述了鲁北地区水文地质条件、工程地质条件。以多期水准测量数据为基础,以校验后的多年insar解译数据辅助,获取了鲁北地区地面沉降速率及多年累积地面沉降量。结果表明,鲁北平原年沉降速率大于50mm/a的地区面积502.73km^2,区... 该文详细论述了鲁北地区水文地质条件、工程地质条件。以多期水准测量数据为基础,以校验后的多年insar解译数据辅助,获取了鲁北地区地面沉降速率及多年累积地面沉降量。结果表明,鲁北平原年沉降速率大于50mm/a的地区面积502.73km^2,区内存在2个显著的沉降中心,一个位于德州市城区西北部张庄,地面累积沉降量超过1.3m,一个位于广饶县县城东北部,多年地面累积沉降量达1.605m,200mm沉降等值线圈闭面积14 904km^2,占鲁北平原区面积的34.34%。分析了鲁北平原地区地面沉降机理,建立了地面沉降与地下水水位相关关系,并针对现状问题提出了防治措施与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鲁北平原 地面沉降 沉降速率 累积沉降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析磨损现象对机床设备的影响
6
作者 杨亚宾 《无线互联科技》 2014年第3期101-101,共1页
文章从磨损现象的产生及类别分析入手,重点阐述了加工零件时,磨损对机床设备造成的影响。如果处理不及时,磨损产生颗粒,从而加剧磨损,严重时能使相互的滑动件中止滑动,产生咬死现象。严重缩短了机床设备的使用寿命。
关键词 机床设备 加工 磨损现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山东省鲁北地区浅层地热能资源评价 被引量:10
7
作者 刘刚 杨亚宾 马淑杰 《山东国土资源》 2014年第6期45-48,52,共5页
鲁北地区于2001年已陆续开始应用热泵技术开发浅层地热能,但区内的浅层地热能资源评价工作却严重滞后,制约了区内浅层地热能资源的开发和合理利用。为促进鲁北地区浅层地热能的开发利用,省政府拿出专项资金,开展了鲁北地区浅层地热能的... 鲁北地区于2001年已陆续开始应用热泵技术开发浅层地热能,但区内的浅层地热能资源评价工作却严重滞后,制约了区内浅层地热能资源的开发和合理利用。为促进鲁北地区浅层地热能的开发利用,省政府拿出专项资金,开展了鲁北地区浅层地热能的资源评价工作,前期在调查区域内开发利用现状和摸清地质条件的基础上,采用层次分析法,分别对地下水换热方式和地埋管换热方式进行了开发利用适宜性分区,采用热储体积法对该区的浅层地热容量进行了计算,得出鲁北地区浅层地热容量为29.386×1015kJ/℃;并根据适宜性分区结果,分别对地下水式和地埋管式地源热泵适宜区、较适宜区可利用换热量也进行了计算,得出地下水式地源热泵200m以浅可利用换热量为0.848 9×1010kW·h,地埋管式地源热泵200m以浅可利用换热量为6.526 1×1012kW·h。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浅层地热能 热泵 资源评价 鲁北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地热资源与开发利用区划 被引量:9
8
作者 王秀芹 张平平 杨亚宾 《山东国土资源》 2015年第7期40-44,共5页
为了适应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多产业快速发展的需求,通过区内地热资源开发利用现状调查、抽水试验、地热地质钻探等资料及以往地热地质研究成果,对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地热地质条件进行了分析总结,将其分为层状、带状热储类型进行了地热... 为了适应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多产业快速发展的需求,通过区内地热资源开发利用现状调查、抽水试验、地热地质钻探等资料及以往地热地质研究成果,对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地热地质条件进行了分析总结,将其分为层状、带状热储类型进行了地热资源量计算,从地热资源勘察、开发、利用条件和地热资源开发前景方面入手,结合区内交通、经济发展等社会环境,对半岛蓝色经济区地热资源进行开发利用区划,提出了地热资源开发利用方案及保护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热 资源评价 资源区划 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商河县馆陶组热储地热尾水回灌可行性研究 被引量:7
9
作者 张平平 张东生 +2 位作者 刘胜利 杨亚宾 王立东 《山东国土资源》 2015年第8期50-53,共4页
从回灌热储层条件、动力场特征、水化学及库容条件等方面,研究了商河县地热回灌地质条件。结合区内地热资源开发利用现状与回灌工程技术条件,对商河县地热尾水回灌的可行性进行了研究,认为在现有条件下,可逐步推行地热尾水回灌。
关键词 地热尾水 砂岩热储 回灌可行性 商河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邹平市北部平原区地下水资源评价及开采潜力分析 被引量:3
10
作者 王明珠 杨亚宾 +3 位作者 战静华 张航星 刘毅 段晓飞 《山东国土资源》 2021年第10期51-57,共7页
邹平市北部平原区孔隙水分布广泛且南北差异较大,摸清邹平市地下水资源储量,进行开采潜力分析,提出解决水资源供需矛盾和合理开发利用地下水资源的现实措施,对邹平市合理高效开发利用地下水资源具有重要意义。为推动邹平市地下水合理高... 邹平市北部平原区孔隙水分布广泛且南北差异较大,摸清邹平市地下水资源储量,进行开采潜力分析,提出解决水资源供需矛盾和合理开发利用地下水资源的现实措施,对邹平市合理高效开发利用地下水资源具有重要意义。为推动邹平市地下水合理高效开发利用,本文利用地下水均衡原理,对区内浅层及深层孔隙水进行资源量计算,并对浅层地下水开发利用潜力进行分区。分析表明,邹平市地下水分布较为不均,存在“南超北余”不均匀分布的现状。调整开采布局的原则是以环境地质问题为约束条件,并最大限度地发挥地下水资源潜力。遵循以调控浅层地下水合理水位为中心的资源开发利用总方针,依据浅层地下水开采资源潜力和开采现状等,主要分为强化开采、稳定开采、控制开采、补源开采和半咸水改造利用5个大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下水资源量评价 潜力分析 孔隙水 地下水均衡原理 邹平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典型增压器涡壳开裂失效案例分析 被引量:1
11
作者 管奇贤 董碧瑾 +1 位作者 杨亚宾 蔺桂成 《汽车与新动力》 2020年第6期77-81,共5页
涡轮增压器处在高温、高压和高速运转的复杂工作状态下,承受着较高的瞬态热负荷,对制造的材料、零部件的结构及加工技术等都有较高的要求。由于汽油机排气温度很高,随着不同工况的变化,涡壳通常在400~900℃高温交变热负荷下工作[1],高... 涡轮增压器处在高温、高压和高速运转的复杂工作状态下,承受着较高的瞬态热负荷,对制造的材料、零部件的结构及加工技术等都有较高的要求。由于汽油机排气温度很高,随着不同工况的变化,涡壳通常在400~900℃高温交变热负荷下工作[1],高温、快速、大范围的温变工况致使热应力引起的涡壳开裂成为增压器常见的失效现象。采用计算机辅助工程(CAE)分析计算、材料耐温分析、微观组织质量评价与台架试验边界等方法,对涡壳开裂问题进行探讨,增加在新产品开发及试制过程中处理及改善此类问题的经验,从而减少产品开发的成本,缩短开发周期,对提升发动机的可靠性及耐久性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涡轮增压器 开裂 D5S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