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2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明矾替代物对甘薯粉丝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40
1
作者 杨书珍 于康宁 +3 位作者 黄启星 彭丽桃 潘思轶 汪宏月 《中国粮油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0期54-58,共5页
多数粉丝在加工时均加入了含铝物质—明矾,但铝摄入过量对人体有害。试验从多种添加剂中筛选出三种明矾替代物—玉米淀粉、复合磷酸盐和黄原胶,并通过测定粉丝的断条率、糊汤情况及膨润度分析了替代物对粉丝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添加0... 多数粉丝在加工时均加入了含铝物质—明矾,但铝摄入过量对人体有害。试验从多种添加剂中筛选出三种明矾替代物—玉米淀粉、复合磷酸盐和黄原胶,并通过测定粉丝的断条率、糊汤情况及膨润度分析了替代物对粉丝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添加0.3%明矾可显著改善粉丝断条率和糊汤情况;玉米淀粉对粉丝质量有一定改善作用,添加4.0%甘薯粉丝质量达到最佳;添加0.40%-0.50%的复合磷酸盐或0.3%的黄原胶均能显著改善甘薯粉丝的品质。正交试验表明,添加4%的玉米淀粉、0.5%的复合磷酸盐和0.3%的黄原胶对粉丝质量有很显著的改善作用,其质量接近于添加了0.3%明矾的粉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薯粉丝 明矾 玉米淀粉 复合磷酸盐 黄原胶 蒸煮品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氢杨梅树皮素的抗氧化活性研究 被引量:19
2
作者 杨书珍 张友胜 +2 位作者 彭丽桃 宁正祥 张健源 《中国粮油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82-84,共3页
以植物油为研究材料 ,研究了二氢杨梅树皮素 (DMY)的抗油脂氧化的能力 ;pH、溶剂、铁离子对其抗氧化性的影响。结果表明 :DMY具有良好的抗油脂氧化的能力 ,抗氧化效果优于儿茶素、大豆异黄酮、葛根异黄酮 ,与TBHQ的抗氧化效果相近 ;在 0... 以植物油为研究材料 ,研究了二氢杨梅树皮素 (DMY)的抗油脂氧化的能力 ;pH、溶剂、铁离子对其抗氧化性的影响。结果表明 :DMY具有良好的抗油脂氧化的能力 ,抗氧化效果优于儿茶素、大豆异黄酮、葛根异黄酮 ,与TBHQ的抗氧化效果相近 ;在 0~ 0 .1%的浓度范围内 ,其抗氧化效果随浓度增加而增强。DMY抗氧化作用的最适pH范围为 4~ 5 ;乙醇溶的DMY抗氧化作用优于水溶的DMY的抗氧化作用。铁离子对DMY抗氧化性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但可以通过提高DMY浓度得到改善 ;因此 ,DMY作为天然抗氧化剂有很好的开发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油 二氢杨梅树皮素 抗氧化活性 PH 铁离子 天然抗氧化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蜂胶提取物处理对柑橘诱导抗病性的影响 被引量:19
3
作者 杨书珍 彭丽桃 +2 位作者 潘思轶 姚晓琳 徐晓云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8期275-279,共5页
以柑橘为材料,对蜂胶提取物诱导柑橘抗青霉病的表达时间以及蜂胶提取物处理对柑橘果实抗病性相关物质及酶的影响进行研究。结果显示,蜂胶提取物处理后48h人工接种意大利青霉,柑橘所表现出的抗病性最强。蜂胶提取物处理增加了柑橘果皮中... 以柑橘为材料,对蜂胶提取物诱导柑橘抗青霉病的表达时间以及蜂胶提取物处理对柑橘果实抗病性相关物质及酶的影响进行研究。结果显示,蜂胶提取物处理后48h人工接种意大利青霉,柑橘所表现出的抗病性最强。蜂胶提取物处理增加了柑橘果皮中酚类物质的含量,提高了柑橘果皮中苯丙氨酸解氨酶(PAL)、过氧化物酶(POD)、多酚氧化酶(PPO)、几丁质酶(CHT)与诱导抗病性密切相关的酶的活性。这表明蜂胶提取物可增强柑橘果实的防御系统,降低果实贮藏期间的发病率,对柑橘表现出良好的保鲜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蜂胶提取物 柑橘 抗病性 青霉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油溶性二氢杨梅素对油脂的抗氧化作用 被引量:36
4
作者 杨书珍 宁正祥 张友胜 《中国油脂》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44-46,共3页
以硫代巴比妥酸法(TBA法)和过氧化值法(POV法)测定了二氢杨梅素(DMY)对猪油和植物油的抗氧化作用。结果表明:随着提取纯度的增加,DMY对油脂的抗氧化性增强。在猪油上,三种纯度的DMY的抗氧化作用均优于同浓度的TBHQ;在植物油上,DMY在前... 以硫代巴比妥酸法(TBA法)和过氧化值法(POV法)测定了二氢杨梅素(DMY)对猪油和植物油的抗氧化作用。结果表明:随着提取纯度的增加,DMY对油脂的抗氧化性增强。在猪油上,三种纯度的DMY的抗氧化作用均优于同浓度的TBHQ;在植物油上,DMY在前期的抗氧化效果优于TBHQ,后期与TBHQ相近。DMY作为天然抗氧剂可以应用于油脂及高油食品的保藏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溶性二氢杨梅素 油脂 抗氧化作用 食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蜂胶乙酸乙酯提取物对意大利青霉菌的抑制作用及稳定性研究 被引量:8
5
作者 杨书珍 彭丽桃 +2 位作者 潘思轶 姚晓琳 高远丽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1期87-90,共4页
本实验以青霉属的意大利青霉菌(Penicillium italicum)为研究材料,研究蜂胶不同溶剂提取物对意大利青霉菌的抑制作用及其对温度和pH值的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乙酸乙酯提取物和乙醇提取物活性最高,氯仿提取物次之,石油醚提取物和水提... 本实验以青霉属的意大利青霉菌(Penicillium italicum)为研究材料,研究蜂胶不同溶剂提取物对意大利青霉菌的抑制作用及其对温度和pH值的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乙酸乙酯提取物和乙醇提取物活性最高,氯仿提取物次之,石油醚提取物和水提取物活性最弱。提取物的抑菌活性与提取物中的黄酮含量和总酚呈显著正相关。乙酸乙酯提取物对意大利青霉的孢子萌发具有同样的抑制作用。蜂胶乙酸乙酯提取物溶液分别经过25、35、50、70、100℃的温度处理后其抑菌活性没有明显差异;在pH3.6~7.6的范围内,随着pH值的升高,提取物的抑菌活性先升高后降低,于pH5.2时抑制率最高,pH4.4时次之。这表明该蜂胶提取物能够有效的抑制意大利青霉的生长,在采后柑橘的防腐保鲜中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蜂胶提取物 意大利青霉 抑菌活性 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蜂胶抗真菌作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4
6
作者 杨书珍 彭丽桃 +1 位作者 姚晓琳 潘思轶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1期349-352,共4页
蜂胶具有抗菌、抗病毒、抗肿瘤、提高免疫力等多种生物学功能,其中抗菌活性最显著,国内外学者进行了广泛的研究。本文从蜂胶对医学病原真菌、食品病原真菌、植物病原真菌的作用效果,影响蜂胶作用效果的因素,主要的抗菌成分及抗菌作用机... 蜂胶具有抗菌、抗病毒、抗肿瘤、提高免疫力等多种生物学功能,其中抗菌活性最显著,国内外学者进行了广泛的研究。本文从蜂胶对医学病原真菌、食品病原真菌、植物病原真菌的作用效果,影响蜂胶作用效果的因素,主要的抗菌成分及抗菌作用机理等方面综述了蜂胶抗真菌研究进展,同时展望了进一步研究方向和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蜂胶 抗真菌活性 活性成分 作用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专业选修课实践教学的改革与探讨——以食品贮运保鲜课程为例 被引量:5
7
作者 杨书珍 彭丽桃 +3 位作者 李洁 刘莹 鲁群 胡婉峰 《现代农业科技》 2019年第6期245-246,共2页
本文针对目前高校专业选修课教学过程中实践教学环节缺乏的问题,以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选修课食品贮运保鲜的课程教学改革为例,探讨了现场教学、社会调查、CDIO教学、专题报告等实践教学方法在专业选修课中的应用,以期为高校专业选修课... 本文针对目前高校专业选修课教学过程中实践教学环节缺乏的问题,以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选修课食品贮运保鲜的课程教学改革为例,探讨了现场教学、社会调查、CDIO教学、专题报告等实践教学方法在专业选修课中的应用,以期为高校专业选修课的改革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专业选修课 食品贮运保鲜 实践教学 教学改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红肉桃花色苷的提取纯化及稳定性研究 被引量:14
8
作者 王露 孙双勋 +2 位作者 邵烨丹 叶俊丽 杨书珍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4期113-117,122,共6页
以湖北省随州市"天仙红"红肉桃为实验材料,研究了该品种红肉桃中花色素苷的提取、纯化工艺,并对其稳定性进行系统研究。结果表明:红肉桃花色苷的最适提取溶剂为甲醇/水/盐酸溶液(60∶40∶0.7,V/V/V),最佳提取料液比为1∶30(g... 以湖北省随州市"天仙红"红肉桃为实验材料,研究了该品种红肉桃中花色素苷的提取、纯化工艺,并对其稳定性进行系统研究。结果表明:红肉桃花色苷的最适提取溶剂为甲醇/水/盐酸溶液(60∶40∶0.7,V/V/V),最佳提取料液比为1∶30(g∶m L),最佳提取时间为120min,但温度对红肉桃花色苷的提取效果影响不明显。实验中进一步采用S-8型大孔树脂对红肉桃花色苷粗提物吸附30min,再依次用浓度为20%、40%、60%、100%的乙醇洗脱,所得洗脱液经高效液相色谱检测,100%乙醇洗脱后所得组分花色苷的纯度最高。高温和碱性条件对红肉桃花色苷的破坏作用较大,酸性条件则有利于其热稳定性的维持;光照对该花色苷有一定的破坏作用;Zn2+、Ca2+、Na+、Mg2+、Al3+和K+金属离子对红肉桃花色苷有不明显的保护作用,Fe3+对红肉桃花色苷的稳定性有明显促进作用,并能够促进红肉桃花色苷溶液增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肉桃 花色苷 提取纯化 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橙汁主要营养成分及温度处理对脂环酸芽胞杆菌生长的影响 被引量:4
9
作者 唐翠娥 彭丽桃 +2 位作者 李颉 孙双勋 杨书珍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0期299-303,共5页
本文研究了橙汁主要营养成分和加工中温度处理等因素对两种引起已灭菌果汁腐败的主要病原微生物酸土脂环酸芽孢杆菌(Alicyclobacillus acidoterrestris)和酸热脂环酸芽孢杆菌(Alicyclobacillus acidocaldarius)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柠... 本文研究了橙汁主要营养成分和加工中温度处理等因素对两种引起已灭菌果汁腐败的主要病原微生物酸土脂环酸芽孢杆菌(Alicyclobacillus acidoterrestris)和酸热脂环酸芽孢杆菌(Alicyclobacillus acidocaldarius)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柠檬酸、蔗糖、矿质元素(钙、镁和钾元素)等橙汁中的主要营养成分在一定浓度范围内均可以促进两种脂环酸芽孢杆菌的生长。酸热脂环酸芽孢杆菌和酸土脂环酸芽孢杆菌在蔗糖浓度分别高于25%和20%时,生长受到抑制。当环境中钾浓度高于1000mg/L时,酸土脂环酸芽孢杆菌生长的生长受到抑制。在不同橙汁含量的饮料中,橙汁原汁最适合两种脂环酸芽孢杆菌的生长,而浓缩果汁中两种菌的生长量最少。温度处理实验表明,两种脂环酸芽孢杆菌分别经(-20、4、30、50、70、90℃)处理30min后,仍能保持良好的生长状态。当菌体经121℃处理30min时,生长几乎完全受到抑制。因此,橙汁饮料及橙汁原汁更容易感染酸土脂环酸芽孢杆菌和酸热脂环酸芽孢杆菌;通过巴氏杀菌很难彻底杀灭橙汁中的脂环酸芽孢杆菌,有必要寻求新型非热杀菌方法来控制橙汁中脂环酸芽孢杆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橙汁 营养成分 温度处理 酸土脂环酸芽孢杆菌 酸热脂环酸芽孢杆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岛纤维静电植绒工艺研究 被引量:1
10
作者 杨书珍 俞建勇 +1 位作者 刘丽芳 杨纪松 《纺织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7期9-11,18,共4页
用海岛纤维作静电植绒原料,从根本上解决了植绒过程中绒毛细度对植绒产品的限制,采用先开纤后植绒的工艺,分析了超细纤维绒毛在电场中获得剩余电荷的机制。实验过程用植入绒毛量作为统一的评价标准,通过改变植绒工艺参数——电压、极板... 用海岛纤维作静电植绒原料,从根本上解决了植绒过程中绒毛细度对植绒产品的限制,采用先开纤后植绒的工艺,分析了超细纤维绒毛在电场中获得剩余电荷的机制。实验过程用植入绒毛量作为统一的评价标准,通过改变植绒工艺参数——电压、极板距离、植绒时间,分析这些参数对单位面积植入绒毛量的影响。实验结果发现:单位面积植入的绒毛量随着外加电压和植绒时间的增加而增加;随着极板距离的增大而减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岛纤维 静电植绒 剩余电荷 绒毛量 植绒工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细纤维静电植绒工艺的研究
11
作者 杨书珍 俞建勇 +1 位作者 刘丽芳 杨纪松 《山东纺织科技》 2006年第6期13-15,共3页
文章根据海岛纤维的特点,采用先开纤后植绒的工艺,分析了植绒参数对植入绒毛量的影响。实验证明在其他条件一定时,植入绒毛量随着植绒时间和外加电压的增加而增加,随极板距离的增加而减小。
关键词 海岛纤维 超细纤维 静电植绒 植绒工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橙子果皮诱导抗病组分对意大利青霉的抑菌活性及作用机制 被引量:7
12
作者 彭洋 杨书珍 +2 位作者 张美红 程运江 彭丽桃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9期1-6,共6页
对前期研究发现的毛霉诱导脐橙果皮产生的抗病性红色物质组分进行分离纯化,并分析其对柑橘意大利青霉的抑菌活性及作用机制。结果表明,在50~200μg/m L质量浓度下,红色物质组分对意大利青霉孢子萌发、芽管伸长、菌落生长和菌丝生物量... 对前期研究发现的毛霉诱导脐橙果皮产生的抗病性红色物质组分进行分离纯化,并分析其对柑橘意大利青霉的抑菌活性及作用机制。结果表明,在50~200μg/m L质量浓度下,红色物质组分对意大利青霉孢子萌发、芽管伸长、菌落生长和菌丝生物量增加表现出很强的剂量依赖型抑制作用。进一步研究表明:红色物质处理改变了菌丝细胞壁几丁质结构与分布,降低了几丁质含量;破坏了细胞膜通透性,降低了细胞膜总脂质含量和麦角固醇含量,影响了细胞膜的正常功能。说明红色物质作为替代化学杀菌剂的新型柑橘采后安全保鲜剂具有良好的研究和开发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病性组分 抑菌活性 抑菌机理 细胞膜 细胞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VmaH和PMA在指状青霉中的表达及其作为潜在杀菌作用靶点的可能性 被引量:2
13
作者 范明 彭丽桃 +3 位作者 闫等 范刚 杨书珍 李杰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126-133,共8页
目的:研发安全、高效、具有新型作用靶点的杀菌剂,在对指状青霉(Penicillium digitatum)VmaH和PMA进行生物信息学和表达模式分析的基础上,进一步探讨两个基因作为潜在杀菌作用靶点的可能性。方法:以指状青霉为实验材料,使用Pfam、MEGA ... 目的:研发安全、高效、具有新型作用靶点的杀菌剂,在对指状青霉(Penicillium digitatum)VmaH和PMA进行生物信息学和表达模式分析的基础上,进一步探讨两个基因作为潜在杀菌作用靶点的可能性。方法:以指状青霉为实验材料,使用Pfam、MEGA 5.0等在线软件对VmaH和PMA的编码蛋白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进一步利用实时聚合酶链式反应技术分析VmaH和PMA在指状青霉中的表达规律。结果:结构域预测发现,VmaH具有2个非常保守的结构域,分别为N端结构域和C端结构域;PMA具有3个非常保守的结构域,分别为N端结构域、E1-E2 ATPase结构域和水解酶结构域。同源比对结果发现真菌物种中VmaH和PMA的氨基酸相似度分别为79%、80%,表明不同真菌间VmaH和PMA高度保守。进化树分析显示指状青霉VmaH和PMA与青霉属和曲霉属的VmaH和PMA具有较近的亲缘关系。相较于PMA,VmaH在指状青霉的整个生长过程中一直保持较高的表达水平,而PMA的基因表达水平在指状青霉生长后期显著下调。葡萄糖饥饿显著降低了VmaH和PMA的基因表达水平,葡萄糖回补可以恢复两个基因的表达水平,尤其是VmaH的表达量会显著上调。极酸极碱条件下VmaH和PMA的表达量均显著下调,弱酸和弱碱性环境使PMA基因的表达量增加。氧化、还原剂处理均能显著降低VmaH和PMA的表达水平,且PMA的下调尤为显著。PMA在不同杀菌剂处理条件下表达量均显著下降;而VmaH对不同杀菌剂处理的响应有所差异。结论:通过VmaH和PMA的生物信息学和表达规律分析,可以将VmaH和PMA所编码的蛋白作为指状青霉潜在杀菌作用靶点进行深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指状青霉 VmaH PMA 基因表达 作用靶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株踝节菌属丝状真菌Talaromyces atroroseus次生产物红色素的稳定性与抗氧化性研究 被引量:4
14
作者 李哲 杨书珍 +2 位作者 张美红 刘寒寒 彭丽桃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2期51-56,65,共7页
使用踝节菌(Talaromyces atroroseus)在马铃薯葡萄糖液体培养基中进行静置培养发酵生产红色素,确定红色素光谱吸收特性,分析其在不同条件下的稳定性,并评价其体外抗氧化活性。结果表明,红色素在510 nm有最大光吸收,色价为363.2 U/g。该... 使用踝节菌(Talaromyces atroroseus)在马铃薯葡萄糖液体培养基中进行静置培养发酵生产红色素,确定红色素光谱吸收特性,分析其在不同条件下的稳定性,并评价其体外抗氧化活性。结果表明,红色素在510 nm有最大光吸收,色价为363.2 U/g。该色素在50℃以下稳定,70℃时快速褪色;酸碱稳定性良好、耐可见光但对紫外光敏感,紫外光照射2.5 h后保留率仅58.4%;Fe3+、Cu2+、Al3+对红色素具有一定的褪色效应,Fe2+、Pb2+则具有增色效应,而其他金属离子对红色素无明显影响;红色素对氧化剂H2O2稳定,还原剂Na2SO3对色素表现增色效应。常用浓度的食品添加物(NaCl、葡萄糖、柠檬酸、苹果酸、苯甲酸)不影响红色素稳定性;2 mg/mL红色素DPPH清除率、羟自由基清除率分别达71.32%和81.59%,是同浓度BHT的70.76%和82.73%,总还原力是同浓度BHT的70.76%。上述结果表明,Talaromyces atroroseus所产红色素有良好的稳定性和抗氧化活性,作为天然色素有潜在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稳定性 红色素 抗氧化活性 色价 踝节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种杀菌处理对炭黑曲霉生长和赭曲霉毒素A产生量的影响 被引量:4
15
作者 彭青枝 杨冰洁 +2 位作者 王璐荣 杨书珍 朱晓玲 《食品工业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0期152-157,共6页
研究了3种常见的杀菌处理:紫外照射处理、温度处理和杀菌剂处理(抑霉唑、多菌灵和咪鲜胺)对果蔬采后主要致病和产毒菌——炭黑曲霉的生长及赭曲霉毒素A(Ochratoxin A,OTA)产生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紫外照射处理可以有效降低孢子萌发和菌... 研究了3种常见的杀菌处理:紫外照射处理、温度处理和杀菌剂处理(抑霉唑、多菌灵和咪鲜胺)对果蔬采后主要致病和产毒菌——炭黑曲霉的生长及赭曲霉毒素A(Ochratoxin A,OTA)产生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紫外照射处理可以有效降低孢子萌发和菌丝生长,但OTA产生量却随着紫外照射时间延长呈先增加后减少的趋势,其中处理45 min时OTA产生量是对照组的3.18倍;温度处理对炭黑曲霉的生长和OTA的产生影响表现一致,4℃下可以完全抑制生长和OTA的产生,25℃时,其生长量和毒素产生量最多;常用采后化学杀菌剂多菌灵、抑霉唑和咪鲜胺对炭黑曲霉孢子萌发和菌丝生长均表现出显著的抑制作用;但中等剂量的化学杀菌剂处理(多菌灵,0.12μg/m L;抑霉唑和咪鲜胺,0.06μg/m L)会刺激炭黑曲霉产生大量的OTA,产生量分别是对照组的6.31倍、23.7倍和6.17倍。因此,紫外照射杀菌处理时间不足和化学杀菌剂使用浓度较低时均会刺激炭黑曲霉产生大量的OTA,正确使用杀菌处理条件对于保证果蔬采后安全贮藏与加工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杀菌 炭黑曲霉 菌落生长 孢子萌发 赭曲霉毒素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碳酸铵对柑橘酸腐病菌的抑制效果及作用机制 被引量:3
16
作者 刘寒寒 杨书珍 +2 位作者 李哲 张美红 彭丽桃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204-210,共7页
由酸腐病菌引起的酸腐病是柑橘重要的采后病害,目前缺少有效控制酸腐病的杀菌剂。本研究分析了碳酸铵作为通常认为安全的药剂对酸腐病菌的抑菌活性和可能的作用机制。结果显示:碳酸铵可以抑制孢子萌发和芽管伸长,抑制菌丝生长,并且抑制... 由酸腐病菌引起的酸腐病是柑橘重要的采后病害,目前缺少有效控制酸腐病的杀菌剂。本研究分析了碳酸铵作为通常认为安全的药剂对酸腐病菌的抑菌活性和可能的作用机制。结果显示:碳酸铵可以抑制孢子萌发和芽管伸长,抑制菌丝生长,并且抑制效应与质量浓度呈正相关,在0.8 g/L条件下完全抑制孢子萌发和菌丝生长。进一步分析表明,碳酸铵抑制孢子活性,高效抑制菌丝呼吸,并改变膜通透性,增加离子渗出率,加剧核酸和蛋白的丢失,进而导致菌丝细胞功能丧失。活体实验结果表明,夏橙接种孢子浓度为1×10^6个/mL的20μL酸腐病菌孢子悬浮液,经20 g/L碳酸铵处理可显著降低其病斑直径,减轻果实发病。结论:碳酸铵可作为杀菌剂的替代方法控制柑橘果实的酸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酸铵 酸腐病菌 抑制 作用机制 柑橘果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临床药物中筛选抑制梨果实采后青霉病的活性物质 被引量:2
17
作者 张时馨 彭丽桃 +2 位作者 范明 杨书珍 闫等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180-185,共6页
扩展青霉(Penicillium expansum)是引起水果采后腐烂变质的重要致病菌,有效控制扩展青霉的生长对减少水果采后损失具有重要意义,"老药新用"为抗菌药物的开发提供了快速有效的途径。本研究采用孢子萌发法,以扩展青霉为靶标菌株... 扩展青霉(Penicillium expansum)是引起水果采后腐烂变质的重要致病菌,有效控制扩展青霉的生长对减少水果采后损失具有重要意义,"老药新用"为抗菌药物的开发提供了快速有效的途径。本研究采用孢子萌发法,以扩展青霉为靶标菌株,研究了26种以干扰生物体细胞膜功能和能量代谢为主要作用方式的临床药物对扩展青霉的抑制作用。结果表明:硝酸咪康唑、克霉唑、联苯苄唑、酮康唑、5-氟胞嘧啶、纳他霉素、依布硒对扩展青霉具有显著的抑制效果,其半最大效应浓度(median effective concentration,EC50)均低于2μg/mL;其中,成本低廉的联苯苄唑EC50为0.04μg/mL。进一步研究发现,联苯苄唑能够显著抑制扩展青霉菌丝体的生长,且分别在温度25、50、75℃,含K+、Mg2+、Na+、Ca2+和中性、弱碱性条件下联苯苄唑的抑菌稳定性没有显著影响,但紫外照射会降低联苯苄唑对扩展青霉的抑制效果。体外接种实验结果表明,联苯苄唑处理可以显著减小‘皇冠梨’果实采后病斑直径(P<0.05),有效控制‘皇冠梨’果实采后青霉病的发生。因此,从临床药物中筛选适合水果采后防腐保鲜的抗菌剂具有可行性,联苯苄唑在皇冠梨采后病害控制中具有潜在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扩展青霉 抗菌剂 筛选 “老药新用” 联苯苄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果蔬及其制品真菌毒素的控制研究进展 被引量:3
18
作者 彭青枝 杨冰洁 +2 位作者 朱晓玲 杨书珍 周密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380-384,389,共6页
真菌毒素是真菌在生长过程中所产生的一些次级代谢产物,广泛存在于谷物和饲料中,对人畜健康危害极大。近年研究表明果蔬在采后与加工环节中也易污染真菌毒素,已经引起了公众的广泛关注。本文主要从物理方法、化学方法、生物方法等方面... 真菌毒素是真菌在生长过程中所产生的一些次级代谢产物,广泛存在于谷物和饲料中,对人畜健康危害极大。近年研究表明果蔬在采后与加工环节中也易污染真菌毒素,已经引起了公众的广泛关注。本文主要从物理方法、化学方法、生物方法等方面综述了果蔬及其产品中真菌毒素控制方法的研究进展,其中生物防治果蔬及其产品中真菌毒素的方法由于安全、高效及环境友好,具有潜在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真菌毒素 果蔬及制品 控制措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指状青霉V-ATP酶H亚基蛋白的功能
19
作者 闫等 彭丽桃 +1 位作者 李杰 杨书珍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189-194,共6页
目的:通过基因干扰和过表达技术,研究V-ATP酶H亚基(V-ATPase membrane subunit H,VMAH)蛋白在柑橘绿霉病菌指状青霉生长中的生理功能,及其作为抗柑橘绿霉病药物作用靶点的可行性。方法:采用菌丝生长法和孢子萌发法,研究沉默和过表达VMA... 目的:通过基因干扰和过表达技术,研究V-ATP酶H亚基(V-ATPase membrane subunit H,VMAH)蛋白在柑橘绿霉病菌指状青霉生长中的生理功能,及其作为抗柑橘绿霉病药物作用靶点的可行性。方法:采用菌丝生长法和孢子萌发法,研究沉默和过表达VMAH基因对正常和胁迫条件下指状青霉细胞生长特性的影响。结果:在正常生长条件下,沉默VMAH基因显著抑制了指状青霉菌丝体的生长;而过表达VMAH基因对菌体生长表现出显著促进作用。在不同pH值环境下,沉默VMAH基因显著抑制了指状青霉菌丝的生长,尤其在偏酸性(pH值低于2)和偏碱性(pH值高于8)条件下尤为显著;而过表达VMAH基因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菌体菌丝的生长,pH值为6时,其促进作用最显著。与野生株相比,沉默VMAH基因对胞外Ca^(2+)、Cu^(2+)、Fe^(2+)等金属离子胁迫处理较为敏感。VMAH基因沉默菌株对质子泵抑制剂类杀菌剂的敏感性显著增加,尤其V-ATP酶专一性抑制剂巴佛洛霉素A_(1)最为明显;而VMAH基因过表达菌株对质子泵抑制剂类杀菌剂的敏感性显著降低。结论:VMAH在指状青霉生长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是研发低耐药性柑橘采后杀菌剂的潜在作用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柑橘绿霉病菌 V-ATP酶H亚基 基因沉默 过表达 生长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糖基转移酶在果实品质形成过程中的作用研究进展
20
作者 黄露露 彭丽桃 +1 位作者 叶俊丽 杨书珍 《食品与机械》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197-200,共4页
文章就果实中糖基转移酶的种类及其在果实色泽、风味和质地等品质形成中的作用进行综述,为糖基转移酶的进一步研究和应用提供参考。
关键词 糖基转移酶 果实 色泽 风味 质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