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咖啡碱与儿茶素组合对小鼠体重和脂类代谢的影响 被引量:9
1
作者 杨丽聪 郑国栋 +1 位作者 王纯荣 黎冬明 《茶叶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374-378,共5页
采用不同浓度咖啡碱与儿茶素组合粉末饲料喂养小鼠12周,通过称量小鼠体重、脏器及腹腔脂肪(IPAT)等器官重量,测定血清中的生化指标和肝脏中脂类含量的方法,研究不同浓度咖啡碱与儿茶素组合对小鼠体重、脂类代谢的影响。结果表明,所有实... 采用不同浓度咖啡碱与儿茶素组合粉末饲料喂养小鼠12周,通过称量小鼠体重、脏器及腹腔脂肪(IPAT)等器官重量,测定血清中的生化指标和肝脏中脂类含量的方法,研究不同浓度咖啡碱与儿茶素组合对小鼠体重、脂类代谢的影响。结果表明,所有实验组的小鼠体重增加与对照组相比有下降趋势,其中Ⅳ组(0.06%咖啡碱+0.6%儿茶素)从第4周开始小鼠体重增加显著减少。咖啡碱与儿茶素组合处理的IPAT重量与对照组相比均明显减少。Ⅰ组(0.03%咖啡碱+0.3%儿茶素)、Ⅱ组(0.03%咖啡碱+0.6%儿茶素)可显著降低血清中游离脂肪酸(NEFA)浓度;Ⅲ组(0.06%咖啡碱+0.3%儿茶素)、Ⅳ组(0.06%咖啡碱+0.6%儿茶素)与对照组相比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与瘦素浓度明显降低;咖啡碱与儿茶素组合能降低肝脏中TC或TG浓度。以上结果表明,绿茶成分咖啡碱与儿茶素组合通过降低血液与肝脏中的脂类含量,可能引起体内脂肪沉积减少,抑制体重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咖啡碱 儿茶素 脂肪沉积 脂类代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鸡传染性贫血病毒SYBR Green Ⅰ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方法的建立 被引量:5
2
作者 杨丽聪 苏霞 +4 位作者 朱瑞豪 周宏专 徐福州 杨兵 孙继国 《中国畜牧兽医》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859-864,共6页
为建立鸡传染性贫血病毒(chicken infectious anemia virus,CIAV)的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方法,本试验通过CIAV基因组保守区域设计1对扩增片段大小为180bp的特异性引物,构建pGM-T-CIAV重组质粒,制备阳性标准品,建立SYBR GreenⅠ实时荧光定... 为建立鸡传染性贫血病毒(chicken infectious anemia virus,CIAV)的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方法,本试验通过CIAV基因组保守区域设计1对扩增片段大小为180bp的特异性引物,构建pGM-T-CIAV重组质粒,制备阳性标准品,建立SYBR GreenⅠ实时荧光定量PCR标准曲线,并进行敏感性试验、特异性试验和重复性试验。结果显示,CIAV的Ct阈值与标准品浓度在5.33×108至5.33×103拷贝/μL间呈良好的线性关系,相关系数R2=0.998,斜率为-3.443,产物Tm值在86℃左右。该方法与网状内皮组织增生病病毒(REV)、禽白血病病毒(ALV)J亚型、马立克氏病病毒(MDV)、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IBDV)基因组均无交叉反应,敏感性为5.33拷贝/μL,比普通PCR高1 000倍,批内和批间重复试验变异系数均小于3%。结果表明,本试验建立的CIAV SYBR GreenⅠ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方法可实现对鸡传染性贫血病的早期诊断及感染程度的定量分析的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鸡传染性贫血病毒 实时荧光定量 PCR SYBR Green I 定量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咖啡碱和绿原酸对高脂饮食小鼠体质量、脂类沉积及肝脏脂质代谢基因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4
3
作者 朱艳萍 杨丽聪 +2 位作者 林乐珍 淦述翔 郑国栋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9期162-167,共6页
研究咖啡主要成分咖啡碱和绿原酸对高脂饮食诱导的肥胖小鼠体质量、脂类沉积及肝脏脂类代谢基因表达的影响。50只雌性ICR小鼠被随机分成5组:对照组、高脂组、咖啡碱、绿原酸、咖啡碱+绿原酸,给药组分别在饮水中添加0.05%咖啡碱、0.2%绿... 研究咖啡主要成分咖啡碱和绿原酸对高脂饮食诱导的肥胖小鼠体质量、脂类沉积及肝脏脂类代谢基因表达的影响。50只雌性ICR小鼠被随机分成5组:对照组、高脂组、咖啡碱、绿原酸、咖啡碱+绿原酸,给药组分别在饮水中添加0.05%咖啡碱、0.2%绿原酸、0.05%咖啡碱+0.2%绿原酸,饲养14周。饲养期间每周测1次体质量。饲养结束后心脏采血,摘取脏器和腹腔内脂肪(intraperitoneal adipose tissues,IPAT)并称质量。测定血糖浓度、血中及肝脏中脂质含量。通过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测定肝脏中脂质代谢相关基因AMPK、HMG-CoAr、FASN、ACO的mRNA表达量。与高脂组相比,咖啡碱+绿原酸能明显抑制小鼠体质量和IPAT质量的增加;咖啡碱、咖啡碱+绿原酸明显降低血糖和总胆固醇浓度;绿原酸投喂小鼠血中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浓度显著降低,而血中游离脂肪酸浓度上升;咖啡碱、咖啡碱+绿原酸显著降低肝脏中总胆固醇和甘油三酯的含量;咖啡碱和咖啡碱+绿原酸使AMPK基因相对表达量显著上升,FASN基因相对表达量显著下降;3组给药组的ACO基因相对表达量显著上升,HMG-CoAr基因相对表达量显著下降。咖啡碱+绿原酸的减肥作用可能通过调节肝脏脂质代谢相关基因的表达,来降低血中和肝脏中脂类的含量,抑制脂肪沉积,抑制小鼠体质量增加,且它们有协同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咖啡碱 绿原酸 脂肪沉积 脂类代谢 基因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绿茶抗癌作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7
4
作者 郑国栋 杨丽聪 +1 位作者 黎冬明 徐明生 《中国茶叶》 2009年第12期15-17,共3页
绿茶含有多种对健康有益的成分,如儿茶素、咖啡碱、茶氨酸等。研究表明,绿茶及其成分具有抗氧化、降脂、减肥等功效。最近,许多研究显示绿茶及其成分对预防和治疗癌症有一定效果,并发表了大量研究论文。综述了绿茶及其成分预防各种癌症... 绿茶含有多种对健康有益的成分,如儿茶素、咖啡碱、茶氨酸等。研究表明,绿茶及其成分具有抗氧化、降脂、减肥等功效。最近,许多研究显示绿茶及其成分对预防和治疗癌症有一定效果,并发表了大量研究论文。综述了绿茶及其成分预防各种癌症的研究现状及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茶 儿茶素 茶氨酸 抗癌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Vc@SeNPs抗氧化活性评价及其对鲜切苹果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5
5
作者 李长江 朱珊珊 +3 位作者 王娜 聂梦娇 郑国栋 杨丽聪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3期174-181,共8页
为开发既能补充人体微量元素硒,又能保持鲜切苹果优良品质的果蔬保鲜剂,以抗坏血酸(Vc)还原亚硒酸钠制得Vc修饰纳米硒(Vc modified nano selenium,Vc@SeNPs),采用紫外-可见光谱、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透射电镜对其进行表征,通过体外抗... 为开发既能补充人体微量元素硒,又能保持鲜切苹果优良品质的果蔬保鲜剂,以抗坏血酸(Vc)还原亚硒酸钠制得Vc修饰纳米硒(Vc modified nano selenium,Vc@SeNPs),采用紫外-可见光谱、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透射电镜对其进行表征,通过体外抗氧化指标,及鲜切苹果褐变、失重率、平均散失率和总酚含量的测定,初步评价Vc@SeNPs对鲜切苹果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Vc@SeNPs分散均匀,呈球形形貌,平均粒径为64.80 nm;具有较好的清除羟自由基(·OH),超氧阴离子自由基(O2^-·),1,1-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1,1-diphenyl-2-picrylhydrazyl,DPPH)自由基的能力;其IC50分别为0.10、0.24和0.50 mg/mL,且还原力强于Vc。在保持鲜切苹果感官价值及品质方面,Vc@SeNPs效果优于Vc。其中10 g/L Vc@SeNPs对延缓鲜切苹果褐变的效果最佳,50 g/L Vc@SeNPs能有效防止鲜切苹果多酚氧化,降低水分散失,而蒸馏水组褐变迅速,水分大量散失,多酚严重氧化。因此,Vc@SeNPs有望成为新型果蔬保鲜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坏血酸修饰纳米硒 表征 鲜切苹果 抗氧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菝葜根茎色素的提取及稳定性研究 被引量:3
6
作者 乔高翔 杨丽聪 郑国栋 《食品研究与开发》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107-112,共6页
该试验对菝葜根茎色素的最佳提取条件和色素的稳定性进行探究性试验。把单因素试验结果作为试验基础,以吸光度作为检测指标,通过采用L9(33)正交试验设计,验证试验对菝葜根茎色素的提取工艺条件进行最佳优化,同时探究其氧化还原剂、金属... 该试验对菝葜根茎色素的最佳提取条件和色素的稳定性进行探究性试验。把单因素试验结果作为试验基础,以吸光度作为检测指标,通过采用L9(33)正交试验设计,验证试验对菝葜根茎色素的提取工艺条件进行最佳优化,同时探究其氧化还原剂、金属离子等因素对菝葜根茎色素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最佳提取工艺为提取温度70℃,提取液浓度50%乙醇,提取时间1.5 h,料液比为1∶10(g/mL)。稳定性试验结果表明加入氧化剂H2O2和还原剂Na2SO3对菝葜根茎色素的吸光值有上升趋势;金属离子检测时Fe3+对色素有显著影响,其他金属离子对菝葜根茎色素液的影响不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菝葜 色素 提取 正交试验 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响应面法优化大白菜腌制条件 被引量:2
7
作者 褚路路 杨丽聪 郑国栋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4期147-151,共5页
文中对腌制大白菜中亚硝酸盐含量进行了跟踪测定,并优化腌制条件以减少亚硝酸盐生成量。在单因素实验的基础上,利用Design-Expert软件对维生素C、食用醋酸、腌制温度三个因素进行响应面分析。结果表明,最佳腌制条件为:维生素C 0.2%、食... 文中对腌制大白菜中亚硝酸盐含量进行了跟踪测定,并优化腌制条件以减少亚硝酸盐生成量。在单因素实验的基础上,利用Design-Expert软件对维生素C、食用醋酸、腌制温度三个因素进行响应面分析。结果表明,最佳腌制条件为:维生素C 0.2%、食用醋酸11%、腌制温度21℃。在最优腌制条件下,亚硝酸盐测定实际值为16.47 mg/kg(25d),预测值为16.38 mg/kg,实际值与预测值相差0.5%,相比仅添加10%食盐腌制的大白菜中的亚硝酸盐含量降低了8%,故优化腌制条件对腌制大白菜中亚硝酸盐含量减少有效可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腌制大白菜 亚硝酸盐 温度 维生素C 食用醋酸 响应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表面修饰纳米硒在模拟胃肠消化中稳定性及抗氧化活性变化 被引量:1
8
作者 王亚彬 黎志伟 +4 位作者 李长江 戴雅琪 何芬芳 郑国栋 杨丽聪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53-59,共7页
食品中常见多酚成分及维生素C在体内外容易被氧化,性质极不稳定,影响其生物活性。前期研究中通过纳米硒(selenium nanparticles,SeNPs)负载维生素C并提高多酚类物质的生物活性,然而这些纳米硒的体内稳定性仍是未知的。该实验选取绿原酸... 食品中常见多酚成分及维生素C在体内外容易被氧化,性质极不稳定,影响其生物活性。前期研究中通过纳米硒(selenium nanparticles,SeNPs)负载维生素C并提高多酚类物质的生物活性,然而这些纳米硒的体内稳定性仍是未知的。该实验选取绿原酸纳米硒(CGA@SeNPs)、没食子酸纳米硒(GA@SeNPs)及维生素C纳米硒(VC@SeNPs)作为研究对象,测定不同pH下纳米硒粒径变化,胃肠液消化前后DPPH自由基和ABTS阳离子自由基清除率及表面修饰剂保留量,评估不同表面修饰纳米硒在胃肠环境中稳定性。结果表明:3种不同表面修饰纳米硒在酸性和中性条件下稳定,碱性条件下不稳定;经胃肠消化后,CGA@SeNPs结构和含量最稳定;未消化前,CGA@SeNPs对DPPH自由基和ABTS阳离子自由基抗氧化活性最好;经胃消化后,CGA@SeNPs对DPPH自由基抗氧化活性最好,VC@SeNPs对ABTS阳离子自由基抗氧化活性最好;经肠消化后GA@SeNPs对DPPH自由基抗氧化活性最好,CGA@SeNPs对ABTS阳离子自由基抗氧化活性最好。综上,CGA@SeNPs在胃肠道消化中稳定性和抗氧化活性最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同表面修饰纳米硒 胃肠道消化 稳定性 抗氧化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加大力度推广马铃薯生产全程机械化技术
9
作者 董祖珍 杨鑫萍 +1 位作者 杨相换 杨丽聪 《云南农业》 2023年第4期15-17,共3页
马铃薯是盈江县的主要粮食作物,其对生长发育的环境与种植技术均有要求,耕作栽培工艺细致且生产环节多;此外,季节性强,劳动强度与用工量较大。马铃薯生产全程机械化技术应用能够降低劳动强度,提升生产效率,节约成本。将马铃薯生产全程... 马铃薯是盈江县的主要粮食作物,其对生长发育的环境与种植技术均有要求,耕作栽培工艺细致且生产环节多;此外,季节性强,劳动强度与用工量较大。马铃薯生产全程机械化技术应用能够降低劳动强度,提升生产效率,节约成本。将马铃薯生产全程机械化技术加以推广对稳定马铃薯生产、增强粮食的综合生产能力、提高农民收入及加速现代农业的发展具有较为重要的意义。近几年来,随着农业机械化生产的推进,国家帮扶政策的逐步出台,许多乡(镇)的马铃薯种植已经基本实现了机械化耕种、收获、运输效率得到了有效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提高农民收入 马铃薯生产 耕作栽培 综合生产能力 用工量 现代农业 运输效率 全程机械化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