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煤系有机质多阶段成气的分子碳同位素表征及其对高过成熟干酪根生气潜力评价的启示 被引量:9
1
作者 孙永革 杨中威 Bernhard CRAMER 《地球化学》 CAS CSCD 2013年第2期97-102,共6页
采用开放体系在线程序升温裂解-色谱-碳同位素比值质谱技术(PY/GC-IRMS)考察了煤系有机质热演化过程中甲烷瞬时生成速率与碳同位素组成特征,提出煤系有机质不同热演化进程甲烷生成的四个阶段:生油窗阶段、主生气阶段、晚期生气阶段(芳... 采用开放体系在线程序升温裂解-色谱-碳同位素比值质谱技术(PY/GC-IRMS)考察了煤系有机质热演化过程中甲烷瞬时生成速率与碳同位素组成特征,提出煤系有机质不同热演化进程甲烷生成的四个阶段:生油窗阶段、主生气阶段、晚期生气阶段(芳环侧链断裂)、开环-缩聚作用阶段。以一级反应动力学为基础,采用高斯分布算法,计算了各阶段甲烷产出的动力学参数。研究结果对煤成气资源量的正确评价,特别是近年来有机质高演化阶段成气潜力的评价具有重要指示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系有机质 多阶段成烃 碳同位素 甲烷 裂解气相色谱-同位素比值质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曹娥江绍兴段环境内分泌干扰物残留及风险 被引量:2
2
作者 朱鹏利 蔡海江 +2 位作者 何晓芳 朱建强 杨中威 《环境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192-198,共7页
为评估曹娥江流域水体中传统持久性有机污染物(POPs)和部分新型工业污染物残留特征及其对生态环境和人体健康的危害,作者在研究区采集7个水样,分析滴滴涕(DDTs),六六六(HCHs),多氯联苯(PCBs),邻苯二甲酸酯类化合物(PAEs)及多环芳烃类化... 为评估曹娥江流域水体中传统持久性有机污染物(POPs)和部分新型工业污染物残留特征及其对生态环境和人体健康的危害,作者在研究区采集7个水样,分析滴滴涕(DDTs),六六六(HCHs),多氯联苯(PCBs),邻苯二甲酸酯类化合物(PAEs)及多环芳烃类化合物(PAHs)的残留特征。利用非致癌风险和致癌风险计算模型进行健康风险评价,并应用双荧光报告基因内分泌干扰效应检测实验评价水体有机污染物潜在的内分泌干扰效应。结果表明,除排污口邻苯二甲酸二丁酯(DBP)浓度超过饮用水安全参考指标限值外,其余水样有机污染物均未超过相应限值,水样中有机污染物对人体均无致癌及非致癌风险。双荧光报告基因结果显示,排污口水体中有机污染物具有甲状腺干扰效应。总体而言,曹娥江流域有机污染物生态和健康风险不大,但考虑长期暴露,其潜在内分泌干扰尤其是甲状腺干扰还需深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污染物 内分泌干扰效应 残留特征 健康风险 曹娥江流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