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第9届全国大学生物理实验竞赛(创新)总结与分析 被引量:1
1
作者 杨东侠 郑雪丽 +5 位作者 徐伟婧 张选梅 杨骏骏 刘安平 何光宏 韩忠 《物理实验》 2024年第7期19-27,共9页
第9届全国大学生物理实验竞赛(创新)由重庆大学承办,基于竞赛的各项数据,从竞赛基本情况、竞赛新变化、获奖情况、作品评比、线下决赛等多角度进行了总结与分析.本次竞赛在参赛作品水平、作品评审组织、现场展示评比等方面均取得了明显... 第9届全国大学生物理实验竞赛(创新)由重庆大学承办,基于竞赛的各项数据,从竞赛基本情况、竞赛新变化、获奖情况、作品评比、线下决赛等多角度进行了总结与分析.本次竞赛在参赛作品水平、作品评审组织、现场展示评比等方面均取得了明显进步和提升,首次线下决赛的成功举办为后续赛事提供了有益的借鉴.最后针对省赛与国赛对接、竞赛评审专家遴选、高校领队工作激励等问题提出了建议,以促进全国大学生物理实验竞赛(创新)的长远高质量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国大学生物理实验竞赛 创新赛 竞赛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微流芯片测量透明液体的浓度
2
作者 杨骏骏 郑雪丽 +3 位作者 杨东侠 汪涛 刘安平 何光宏 《物理实验》 2024年第5期12-16,共5页
微流芯片测量透明液体浓度综合实验项目是基于第8届全国大学生物理实验竞赛(创新)命题类竞赛获奖项目及学生参赛研究成果开发而来.实验项目中利用微流芯片技术设计制作了双通道微流芯片作为双缝干涉装置,将已知浓度透明液体及待测溶液... 微流芯片测量透明液体浓度综合实验项目是基于第8届全国大学生物理实验竞赛(创新)命题类竞赛获奖项目及学生参赛研究成果开发而来.实验项目中利用微流芯片技术设计制作了双通道微流芯片作为双缝干涉装置,将已知浓度透明液体及待测溶液分别输入该装置内,通过面阵CCD接收采集激光双缝干涉图像.利用浓度变化与光程差变化间的联系,分析测量浓度变化前后的干涉图像中条纹的移动距离,从而实现对透明液体浓度的测量.该项目涉及知识层面广泛,充分结合了基础双缝干涉光学实验内容、图像分析处理以及新兴微流芯片技术,该方法的测量精度高,较好地丰富了基础物理实验教学内容,可用作分类分层研究性实验教学项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流芯片 浓度测量 双缝干涉 图像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衰减全反射测量微量液体的浓度
3
作者 陈凯乐 林宸锋 +6 位作者 罗思齐 余科键 伊如 杨东侠 刘安平 周杰 蒲贤洁 《物理实验》 2024年第6期51-56,共6页
基于分光计搭建了衰减全反射光学测量平台,入射光以略大于全反射临界角入射,利用棱镜多次衰减全反射光对亮蓝溶液的浓度进行持续测量.在LabVIEW软件开发环境下搭建数据采集处理平台,实现了液体浓度的高灵敏度检测.该平台由光电二极管、... 基于分光计搭建了衰减全反射光学测量平台,入射光以略大于全反射临界角入射,利用棱镜多次衰减全反射光对亮蓝溶液的浓度进行持续测量.在LabVIEW软件开发环境下搭建数据采集处理平台,实现了液体浓度的高灵敏度检测.该平台由光电二极管、信号转换调理设备、数据采集设备和计算机4部分组成,其基本任务是电压信号的产生、测量和记录,LabVIEW程序可拟合已知浓度梯度与电压信号的函数关系,实现液体浓度的灵敏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液体浓度 衰减全反射 LABVIEW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核物理虚拟仿真实验平台的γ能谱测量 被引量:6
4
作者 杨东侠 刘安平 +2 位作者 张选梅 韩忠 谭红兵 《物理实验》 2019年第1期19-22,共4页
利用核物理虚拟仿真实验平台,开展了γ能谱测量实验,标定了γ谱的能量刻度.实验测量了^(137)Cs和^(60)Co的背散射峰能量,实现了对未知射线能谱的测定,验证了能量与峰位道址的线性关系.基于虚拟仿真实验平台的核物理实验,灵活多变,操作性... 利用核物理虚拟仿真实验平台,开展了γ能谱测量实验,标定了γ谱的能量刻度.实验测量了^(137)Cs和^(60)Co的背散射峰能量,实现了对未知射线能谱的测定,验证了能量与峰位道址的线性关系.基于虚拟仿真实验平台的核物理实验,灵活多变,操作性强,学生可自主设计实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Γ能谱 光电峰 虚拟仿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庆市典型村镇生活垃圾污染源特点及收运体系对比研究
5
作者 蔡洪英 任利 +6 位作者 何秀清 张曼丽 李洁 刘安平 孙晓楠 姚星星 杨东侠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5年第23期217-219,223,共4页
针对重庆市村镇严峻的生态环境,为有效地处理生活垃圾,减少环境污染,选取3类典型的村镇,通过走访调查、实地采样、实验室检测等方法,对重庆市3类典型村镇生活垃圾特点、成分因素进行了分析,对不同村镇类型的收运体系进行了探讨。通过调... 针对重庆市村镇严峻的生态环境,为有效地处理生活垃圾,减少环境污染,选取3类典型的村镇,通过走访调查、实地采样、实验室检测等方法,对重庆市3类典型村镇生活垃圾特点、成分因素进行了分析,对不同村镇类型的收运体系进行了探讨。通过调查研究,结果发现,3类村镇生活垃圾在产量、成分上差异较大。传统村镇以灰土竹木垃圾为主,占40.22%,其次是人畜粪便,占12.07%,可回收及有害垃圾含量较少;城乡统筹村镇以砖瓦、灰土为主,两者占到了39.11%,其次是厨余类和橡塑类分别占15.90%和12.05%;旅游型村镇以厨余类为主,占28.60%,其次是塑料类和砖瓦类分别占14.95%和14.90%。在此基础上,提出针对3类村镇垃圾源头分类的方法和收运模式,希望能为重庆村镇生活垃圾的规范处理提供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污染 村镇生活垃圾 污染源特点 收运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微波铁磁共振的YIG铁氧体晶体材料探究实验
6
作者 杨东侠 刘安平 +4 位作者 韩忠 何光宏 席明 张昊一 倪曙煜 《物理实验》 2016年第12期1-4,共4页
在超高频微波场中测量了YIG晶体的共振谱线,并计算多晶样品的g因子、旋磁比、共振线宽、弛豫时间以及单晶样品的g因子.实验结果表明:YIG样品的磁场强度H与励磁电压U成正比关系,励磁电流I与功率P之间成线性关系,并通过电压U与电流I的关... 在超高频微波场中测量了YIG晶体的共振谱线,并计算多晶样品的g因子、旋磁比、共振线宽、弛豫时间以及单晶样品的g因子.实验结果表明:YIG样品的磁场强度H与励磁电压U成正比关系,励磁电流I与功率P之间成线性关系,并通过电压U与电流I的关系得到H与I的关系,即U∝H∽I∝P.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波铁磁共振 电子自旋 YIG晶体 共振谱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燃料电池极化特性曲线分析及其在实验教学中的改进
7
作者 刘安平 杨东侠 +3 位作者 张选梅 韩忠 郭莉杰 徐巧英 《物理实验》 2021年第10期19-22,共4页
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是一种极具前景的清洁能源.本文介绍了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的工作原理和经典极化特性曲线,分析了实验教学中非理想极化特性曲线的成因,并提出了在实际教学中的改进方案.通过燃料电池极化特性曲线的学习,可以帮助学生... 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是一种极具前景的清洁能源.本文介绍了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的工作原理和经典极化特性曲线,分析了实验教学中非理想极化特性曲线的成因,并提出了在实际教学中的改进方案.通过燃料电池极化特性曲线的学习,可以帮助学生理解燃料电池的工作机制,了解能源方向的前沿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 极化特性曲线 实验教学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差分法研究热辐射强度与距离的关系
8
作者 杨东侠 刘安平 +4 位作者 欧琪 杨骏骏 张选梅 何光宏 韩忠 《物理实验》 2019年第11期13-16,共4页
测定热辐射强度与距离关系时仪器直接暴露在空气中,空气对辐射的吸收导致热辐射测量值不准确.考虑空气对实验的影响,在理论推导过程中引入差分方法,利用最小二乘法拟合数据,获得了空气的辐射吸收因子和距离影响因子.
关键词 热辐射 差分方法 热辐射强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云南金顶铅锌矿床地质特征及成因新认识 被引量:4
9
作者 杨振军 杨国龙 +2 位作者 李穗 王普 杨东侠 《矿产勘查》 2017年第1期75-82,共8页
云南兰坪金顶铅锌矿床以沉积岩为容矿围岩,矿床附近无岩浆岩出露;含矿层位及上下盘有沥青、膏盐层、煤层等,有丰富的烃源层,成因上与盆地油气卤水活动关系密切;丰富的矿源层,特定的储矿层位,矿化分布与构造关系密切,这些特征说明金顶铅... 云南兰坪金顶铅锌矿床以沉积岩为容矿围岩,矿床附近无岩浆岩出露;含矿层位及上下盘有沥青、膏盐层、煤层等,有丰富的烃源层,成因上与盆地油气卤水活动关系密切;丰富的矿源层,特定的储矿层位,矿化分布与构造关系密切,这些特征说明金顶铅锌矿是典型的后生矿床。随着地质工作的深入,越来越多的地质证据表明,金顶铅锌矿床的形成受推覆构造控制,与喜山期构造运动、深部岩浆及流体活动有关,是一个成因上与深部岩浆活动有关的特殊的"后生矿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顶铅锌矿 喜山期构造运动 成因 后生矿床 云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云南金顶铅锌矿区赋矿角砾岩成因分析 被引量:2
10
作者 杨振军 杨国龙 +2 位作者 李穗 王普 杨东侠 《矿产勘查》 2016年第5期720-726,共7页
云南兰坪金顶铅锌矿床矿体沿推覆构造、次级断裂旁侧的构造——溶蚀角砾岩带分布,有两种岩性的矿化角砾,一种为砂岩,另一种为灰岩。有关角砾成因的争议较多,有"滑塌成因""溶蚀成因"等。随着地质调查工作的深入,越... 云南兰坪金顶铅锌矿床矿体沿推覆构造、次级断裂旁侧的构造——溶蚀角砾岩带分布,有两种岩性的矿化角砾,一种为砂岩,另一种为灰岩。有关角砾成因的争议较多,有"滑塌成因""溶蚀成因"等。随着地质调查工作的深入,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这些角砾与推覆构造伴生,空间上定位分布,角砾岩性均一,角砾间无碎屑物支撑,角砾破碎程度分布和所受应力具有明显的分带性,角砾与表面蚀变物界线截然,无蚀变退色现象,伴随流体的包裹体均一温度较低等,这些特殊的地质特征说明角砾是构造成因,非"滑塌成因"和"溶蚀成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兰坪 金顶铅锌矿床 构造-溶蚀角砾岩 推覆构造 云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