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4150例CT引导下经皮穿刺活检术——并发症分析及防范要点 被引量:2
1
作者 叶志红 杨万群 +2 位作者 李新云 方良毅 赵振军 《循证医学》 CSCD 2013年第6期346-351,共6页
目的统计和分析大宗病例CT引导下经皮穿刺活检术的并发症,探讨降低严重并发症的措施和护理要点。方法回顾性分析4 150例CT引导下经皮穿刺活检术,重点分析3 025例肺部穿刺病例中轻度和中、重度并发症的特点。结果 4150例中,发生并发症720... 目的统计和分析大宗病例CT引导下经皮穿刺活检术的并发症,探讨降低严重并发症的措施和护理要点。方法回顾性分析4 150例CT引导下经皮穿刺活检术,重点分析3 025例肺部穿刺病例中轻度和中、重度并发症的特点。结果 4150例中,发生并发症720例(17.35%);其中轻度628例(15.13%),中度65例(1.57%),重度27例(0.65%)。3 025例肺部穿刺的病例中,发生并发症669例(22.12%);其中轻度579例(19.14%),中度63例(2.08%),重度27例(0.89%)。肺外脏器穿刺的1 125例中,发生并发症51例(4.53%);其中轻度49例(4.36%),中度2例(0.18%)。669例肺部并发症中,单纯气胸、咯血和肺内出血分别占65.32%(437/669)、20.03%(134/669)和9.42%(63/669)。气胸、咯血和肺内出血(包括气胸合并咯血)占肺内总并发症的97.31%(651/669)。发生空气栓塞1例,死亡1例。慢性阻塞性肺部疾病是中重度气胸的主要相关因素;病灶周围血管增多、增粗,穿刺时损伤周围血管和病变内见空气支气管征是严重咯血的主要相关因素。结论 CT引导下经皮穿刺活检术是一种较为安全的诊断方法,仔细操作、严密观察及精心护理是预防和减少并发症的重要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T引导下经皮穿刺活检术 并发症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弥散张量成像定量分析脑肿瘤对皮质脊髓束的损伤 被引量:1
2
作者 刘泳坚 黄飚 +3 位作者 杨万群 张水兴 刘红军 黄光仪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12年第7期1049-1052,共4页
目的应用弥散张量成像技术,比较毗邻脑肿瘤皮质脊髓束(CST)与健侧相应位置CST的FA值,计算FA值的变化范围,以期达到术前准确量化分析CST受损情况。方法对26例毗邻CST的脑肿瘤患者术前行弥散张量成像检查,在FA彩色编码图上将邻近脑肿瘤的... 目的应用弥散张量成像技术,比较毗邻脑肿瘤皮质脊髓束(CST)与健侧相应位置CST的FA值,计算FA值的变化范围,以期达到术前准确量化分析CST受损情况。方法对26例毗邻CST的脑肿瘤患者术前行弥散张量成像检查,在FA彩色编码图上将邻近脑肿瘤的CST受累情况分成水肿、移位、浸润和破坏四种类型。测量毗邻脑肿瘤CST的FA值和健侧CST的FA值。计算FA值的变化范围,并划分为3个范围,将CST受损类型与ΔFA%值相关性用多个独立样本非参数检验的Fisher确切概率法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6例脑肿瘤患者中,邻近的CST表现为水肿3例、移位8例、浸润8例、破坏7例。当ΔFA%大于0时,与CST水肿相关,ΔFA%介于0%和负30%之间与CST的位移或浸润相关。ΔFA%小于负30%的与CST破坏相关。结论术前分析邻近脑肿瘤的CST的FA值的变化程度,能准确判断CST受损程度,有助于指导脑肿瘤的手术切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肿瘤 磁共振成像 弥散张量成像 皮质脊髓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龙滩电厂1号水轮机转轮改造可行性分析
3
作者 杨万群 杨德军 《小水电》 2016年第6期47-52,共6页
黄龙滩电厂1号水轮机转轮经多年运行,气蚀及裂纹日益严重,叶片变形,振动摆度超标,运行振动区范围明显增加,已严重影响了机组安全稳定运行和经济效益的发挥。在对其改造效能与成本进行分析后,结合改造的有利条件,将对其进行改造。图8幅,... 黄龙滩电厂1号水轮机转轮经多年运行,气蚀及裂纹日益严重,叶片变形,振动摆度超标,运行振动区范围明显增加,已严重影响了机组安全稳定运行和经济效益的发挥。在对其改造效能与成本进行分析后,结合改造的有利条件,将对其进行改造。图8幅,表4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轮机 转轮改造 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底动脉斑块特征与缺血性脑卒中相关性的HR-MRI研究 被引量:7
4
作者 陈奕双 彭晓容 +2 位作者 黄飚 吴晓玲 杨万群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21年第6期906-910,共5页
目的探讨斑块内出血(IPH)与基底动脉狭窄程度的关系以及与缺血性脑卒中发生的相关性。方法选取66例基底动脉狭窄患者行HR-MRI检查,分析斑块特征(IPH)、强化程度、狭窄程度、最小管腔横截面积(MLA)和斑块负荷(PB)与卒中症状之间的关系。... 目的探讨斑块内出血(IPH)与基底动脉狭窄程度的关系以及与缺血性脑卒中发生的相关性。方法选取66例基底动脉狭窄患者行HR-MRI检查,分析斑块特征(IPH)、强化程度、狭窄程度、最小管腔横截面积(MLA)和斑块负荷(PB)与卒中症状之间的关系。结果19例患者(28.79%)被诊断有IPH,其中17例(53.13%)有症状,2例(5.89%)无症状。与症状表现相关的多变量分析结果显示,IPH是卒中症状的最强独立标记物〔优势比(95.00%置信区间):27.51(3.41,221.53);P=0.001〕。对比增强程度也与症状独立相关〔优势比:9.95(1.56,23.67);P=0.015〕。狭窄程度、MLA和PB与症状无相关性(P>0.05)。轻度和中重度的基底动脉狭窄均存在IPH(25.00%vs 32.35%,P=0.70)。IPH对急性/亚急性症状性脑卒中患者的诊断价值:敏感性53.13%,特异性94.12%,PPV 89.47%,NPV 68.09%,ROC曲线下面积为0.66。结论IPH均可发生在轻度或中重度基底动脉狭窄斑块中,并与症状性卒中独立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底动脉 斑块内出血 高分辨 磁共振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熟地黄多糖对环磷酰胺诱导的免疫抑制小鼠的免疫调节作用研究 被引量:14
5
作者 徐倩倩 杨万群 +7 位作者 王玉波 吴菲 代娟娟 秦蜜蜜 庄金秋 王艳 沈志强 李继昌 《中国畜牧兽医》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693-703,共11页
【目的】研究熟地黄多糖对环磷酰胺诱导的免疫抑制小鼠的免疫调节作用,为熟地黄多糖用于临床治疗免疫低下疾病或开发相关保健食品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选用36只昆明系小鼠,随机分为6组:空白对照组、免疫抑制模型组、黄芪多糖组及熟地... 【目的】研究熟地黄多糖对环磷酰胺诱导的免疫抑制小鼠的免疫调节作用,为熟地黄多糖用于临床治疗免疫低下疾病或开发相关保健食品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选用36只昆明系小鼠,随机分为6组:空白对照组、免疫抑制模型组、黄芪多糖组及熟地黄多糖低、中、高(分别灌胃熟地黄多糖50、100、200 mg/kg)剂量组(PRRPL、PRRPM、PRRPH),每组6只。除空白对照组外,其余各组小鼠均腹腔注射80 mg/kg环磷酰胺,建立免疫抑制模型。造模后各组小鼠分别灌胃相应药物,1次/d,连续15 d,测定小鼠体重、腹腔巨噬细胞吞噬能力、免疫器官系数、脾淋巴细胞增殖及细胞周期、血清细胞因子含量,观察脾脏和胸腺组织形态学、肠道派氏节数目等免疫指标。【结果】与空白对照组相比,模型组脾脏指数极显著升高(P<0.01),脾脏红髓、白髓界限不清,脾淋巴细胞数量减少;胸腺指数降低,皮质、髓质不清,结构破坏;脾淋巴细胞增殖能力、小鼠腹腔巨噬细胞吞噬能力及血清白细胞介素1β(IL-1β)、IL-6、γ-干扰素(INF-γ)水平均显著或极显著降低(P<0.05;P<0.01);脾淋巴细胞滞留在G0/G1期。与模型组相比,熟地黄多糖能极显著降低小鼠的脾脏指数(P<0.01),缓解环磷酰胺造成的脾脏组织损坏,熟地黄多糖各剂量组对脂多糖(LPS)诱导的脾淋巴细胞增殖具有极显著的促进作用(P<0.01),熟地黄多糖各剂量组能显著或极显著提高免疫抑制小鼠血清IL-1β、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INF-γ水平(P<0.05;P<0.01),缓解淋巴细胞周期滞留,且高剂量组熟地黄多糖能显著提高小鼠腹腔巨噬细胞吞噬功能(P<0.05)。造模前后及熟地黄多糖对肠道派氏结数量均无显著影响(P>0.05)。【结论】熟地黄多糖能提高免疫抑制小鼠的免疫功能,可用于治疗免疫低下类疾病药物和保健品的开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熟地黄多糖 小鼠 免疫抑制 免疫调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