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边缘与中心的文化整合——关于《外省书》的文化解读
1
作者 杨万寿 朱卫国 《甘肃社会科学》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99-101,共3页
本文运用文化整合的概念 ,解读张炜的长篇小说《外省书》 ,分析了书中各种人物背后激烈的文化冲突与紧张关系 ,剖析了形成文化冲突的深层原因 ,不同的文化有其内在的凝聚性和排他性。边缘和中心无处不在 ,而且边缘和中心逐渐成为相对化... 本文运用文化整合的概念 ,解读张炜的长篇小说《外省书》 ,分析了书中各种人物背后激烈的文化冲突与紧张关系 ,剖析了形成文化冲突的深层原因 ,不同的文化有其内在的凝聚性和排他性。边缘和中心无处不在 ,而且边缘和中心逐渐成为相对化的概念。本文旨在揭示小说中体现的那种消解文化冲突与对抗 ,倡导文化多元共存即“你存在了我也存在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省书》 边缘 中心 文化 整合 共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Copula-SVM非均衡数据的金融风险识别与测算 被引量:5
2
作者 赵海月 杨万寿 《统计与决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1期156-159,共4页
金融风险识别与防控既是一个经济问题,又是一个社会问题。从概率论角度看,金融风险识别是一个非均衡数据集的分类判定问题。文章建构并运用金融风险识别的Copula-SVM模型,对我国上证指数风险因子进行测算。该模型核心思想在于处理我国... 金融风险识别与防控既是一个经济问题,又是一个社会问题。从概率论角度看,金融风险识别是一个非均衡数据集的分类判定问题。文章建构并运用金融风险识别的Copula-SVM模型,对我国上证指数风险因子进行测算。该模型核心思想在于处理我国金融国际化步伐不断加快背景下各风险因子间的长"厚尾"依存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融风险与经济风险 非均衡数据集 经济体系与风险防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时代价值 被引量:2
3
作者 杨万寿 赵海月 《人民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2期124-125,共2页
作为一种"永不过时"的科学理论,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对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具有科学的指导作用。深入把握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意蕴,并从中汲取理论与实践启示,对新常态下更好地把握经济运行规律、推进市场... 作为一种"永不过时"的科学理论,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对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具有科学的指导作用。深入把握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意蕴,并从中汲取理论与实践启示,对新常态下更好地把握经济运行规律、推进市场经济发展具有积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 市场经济 启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筑牢数字普惠金融风险防控的堤坝 被引量:8
4
作者 杨万寿 《人民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1期86-87,共2页
筑牢数字普惠金融风险防控堤坝,要以金融法治为根,避免政策"朝令夕改";以差异化经营为魂,注重平台"特色发展";以数字技术为重,严防"监守自盗";以征信建设为本,加强"信息共享";以混业监管为措,... 筑牢数字普惠金融风险防控堤坝,要以金融法治为根,避免政策"朝令夕改";以差异化经营为魂,注重平台"特色发展";以数字技术为重,严防"监守自盗";以征信建设为本,加强"信息共享";以混业监管为措,做到"善辩真伪",从而筑牢政策风险防控、流动性风险防控、信息风险防控以及监管风险防控的堤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普惠金融 风险防控 堤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粤港澳大湾区产业生态建设的发展对策——基于影响因素的分析 被引量:4
5
作者 杨万寿 《商业经济研究》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0期158-162,共5页
粤港澳大湾区的产业生态建设是推动城市群向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本文以粤港澳大湾区城市群为研究对象,以城市群协同理论为切入点,基于拓展的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采用2008-2019年的数据进行实证分析,考察对粤港澳大湾区产业生态建设产... 粤港澳大湾区的产业生态建设是推动城市群向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本文以粤港澳大湾区城市群为研究对象,以城市群协同理论为切入点,基于拓展的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采用2008-2019年的数据进行实证分析,考察对粤港澳大湾区产业生态建设产生显著影响的因素。研究发现:第一,物质资本、人力资本和研发创新三个影响变量对粤港澳大湾区的产业结构高级化有着显著的正向影响。第二,制度差异对粤港澳大湾区的产业结构高级化有着显著的正向影响,而区域开放与粤港澳大湾区的产业结构高级化不存在显著相关性。第三,制度差异还能够通过物质资本、人力资本和研发创新等间接渠道正向推动粤港澳大湾区的产业结构高级化。因此,粤港澳大湾区必须利用好制度差异带来的区位优势,通过推动要素协同创新、加强产业区域融合、完善三次产业合作机制等手段,提高粤港澳大湾区产业生态协同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粤港澳大湾区 产业生态 影响因素 城市协同 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流通业可持续创新发展机制研究——基于可持续发展目标 被引量:1
6
作者 杨万寿 《商业经济研究》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4期5-8,共4页
本文基于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SDGs)视角,对我国流通经济可持续创新发展机制展开分析,分别研究了我国流通经济的发展历程和核心挑战,指出人力资源、土地禀赋、资金缺口和生态环境是制约我国流通业可持续创新发展的四个核心要素。研究认... 本文基于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SDGs)视角,对我国流通经济可持续创新发展机制展开分析,分别研究了我国流通经济的发展历程和核心挑战,指出人力资源、土地禀赋、资金缺口和生态环境是制约我国流通业可持续创新发展的四个核心要素。研究认为:实现我国流通业可持续发展机制创新,必须实现人力资源配置创新、土地资源管理创新、资金结构分配创新和环境监管保护创新,在应对挑战的前提下,实现以市场为主轴,政府监督、利益相关者责任共担的可持续发展道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通经济 可持续发展目标(SDGs) 创新机制 高质量发展 发展历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服务贸易“大而不强”原因及优化策略 被引量:1
7
作者 杨万寿 《价格月刊》 北大核心 2021年第8期26-31,共6页
近年来,中国服务贸易发展取得长足进步,服务贸易规模不断扩大、结构持续优化,但与此同时服务贸易发展地区不平衡问题日益凸显,呈现明显的“大而不强”特征,具体表现为服务贸易额在对外贸易总额中占比较低、服务贸易逆差持续扩大、商业... 近年来,中国服务贸易发展取得长足进步,服务贸易规模不断扩大、结构持续优化,但与此同时服务贸易发展地区不平衡问题日益凸显,呈现明显的“大而不强”特征,具体表现为服务贸易额在对外贸易总额中占比较低、服务贸易逆差持续扩大、商业存在模式下服务贸易水平和制造业服务化水平偏低等。随着服务贸易在全球经济增长、贸易发展和价值链中的地位日益提升,服务贸易正成为国际贸易规则重构的重点。应采取加快服务贸易数字化转型、深化服务贸易体制机制创新、加强对数字经济建设领域的外资引导、加强服务贸易国际合作等对策,切实改变中国服务贸易“大而不强”现状,促进中国服务贸易持续健康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服务贸易 大而不强 发展趋势 优化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研发-转化的中国区域创新效率动态演变趋势
8
作者 杨万寿 梁伦 《工业技术经济》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2期151-155,共5页
开展创新效率演变趋势研究对提高区域创新效率和缩小区域间创新能力差距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基于研发和转化视角构建了区域创新效率的评价指标体系,采用DEA和TOPSIS集成方法对2015~2020年中国区域的创新效率进行了测度,分析了创新效率动... 开展创新效率演变趋势研究对提高区域创新效率和缩小区域间创新能力差距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基于研发和转化视角构建了区域创新效率的评价指标体系,采用DEA和TOPSIS集成方法对2015~2020年中国区域的创新效率进行了测度,分析了创新效率动态演变趋势。研究结果表明:中国区域创新投入存在着一定程度的投入冗余和浪费,东部地区的创新效率较高,中、西部创新效率偏低,中、西部创新效率提升速度高于东部地区。最后基于研究结果从增加创新投入、改进创新策略和优化创新环境等方面提出提升中国区域创新效率政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研发 转化 区域创新 创新效率 演变趋势 创新投入 创新环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平台经济视域下的数字内容产业协同创新演化博弈研究 被引量:6
9
作者 艾尚乐 杨万寿 黄永弟 《工业技术经济》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0期51-56,共6页
我国平台经济视域下的数字内容产业协同创新存在效率不高的问题,本文依据平台经济理论,提出了包含创新资源供给方、创新资源需求方和平台企业的数字内容产业协同演化三方博弈模型,分析了不同主体产业协同创新的演化路径和演化稳定策略,... 我国平台经济视域下的数字内容产业协同创新存在效率不高的问题,本文依据平台经济理论,提出了包含创新资源供给方、创新资源需求方和平台企业的数字内容产业协同演化三方博弈模型,分析了不同主体产业协同创新的演化路径和演化稳定策略,明确了影响不同创新主体演化行为的关键因素。在此基础上,从建立健全创新资源供给的奖惩补偿机制、完善平台企业的监督考核机制以及跟踪分析创新资源需求方利用创新资源状况3个方面提出提高产业协同创新水平的具体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平台经济 数字内容产业 协同创新 演化博弈 稳定策略 监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科技创新对居民消费的影响机制研究——基于流通数字化视角 被引量:5
10
作者 颜见智 杨万寿 《商业经济研究》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48-51,共4页
本文基于2005-2020年省级面板数据,实证检验了科技创新、流通数字化和居民消费增长的关系。研究发现:科技创新对居民消费增长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在我国中部和西部的驱动效果较强,东部的驱动效果相对较弱;科技创新主要通过流通数字化的... 本文基于2005-2020年省级面板数据,实证检验了科技创新、流通数字化和居民消费增长的关系。研究发现:科技创新对居民消费增长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在我国中部和西部的驱动效果较强,东部的驱动效果相对较弱;科技创新主要通过流通数字化的中介效应对居民消费增长产生影响,其中流通产业数字化和流通渠道数字化起到部分中介作用,流通产业数字化的中介作用要强于流通渠道数字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技创新 流通数字化 居民消费增长 中介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