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锥形飞行体部段自动柔性对接机构的设计
1
作者 郭永才 游广飞 +2 位作者 来颜博 郑国良 栗世豪 《兵工自动化》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27-31,70,共6页
针对国内各类锥形飞行体部段对接装配以人工操作为主,生产装配效率低、装配质量不稳定和安全隐患多的现状,设计一种用于锥形飞行体部段对接的自动柔性对接机构。该机构可根据产品不同锥形部段,采用多自由度平台为依托,运用姿态测量算法... 针对国内各类锥形飞行体部段对接装配以人工操作为主,生产装配效率低、装配质量不稳定和安全隐患多的现状,设计一种用于锥形飞行体部段对接的自动柔性对接机构。该机构可根据产品不同锥形部段,采用多自由度平台为依托,运用姿态测量算法对对接的不同部段进行位姿检测与对接姿态规划,满足不同锥形部段之间的自动柔性对接装配,位移调整的相对精度达到0.01 mm,角度调整的相对精度达到0.01°。结果表明:该机构可有效提高飞行体总装效率、装配质量,消除装配安全隐患,填补国内锥形飞行体部段智能对接装配技术的空白,满足当下国防产品产能迅速发展的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舱段自动柔性对接 调姿机构 姿态测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动态独立成分分析和动态主成分分析的测地线流式核无监督回归模型 被引量:2
2
作者 来颜博 阎高伟 +1 位作者 程兰 陈泽华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2期1269-1277,共9页
针对工业过程中工况改变时,传统软测量模型难以适应数据分布变化,易出现模型性能恶化的问题.引入一种基于测地线流式核的迁移学习方法,同时针对该方法难以解决工业过程中动态特性提取和数据不完全服从高斯分布问题进行优化.首先构建增... 针对工业过程中工况改变时,传统软测量模型难以适应数据分布变化,易出现模型性能恶化的问题.引入一种基于测地线流式核的迁移学习方法,同时针对该方法难以解决工业过程中动态特性提取和数据不完全服从高斯分布问题进行优化.首先构建增广矩阵以应对过程中的动态特性,对处理后的数据进行独立成分分析和主成分分析,用以提取源域与目标域的非高斯信息和高斯信息,并在格拉斯曼流形空间下对源域的非高斯信息和高斯信息分别适配目标域,最后使用最大均值差异方法对适配后的源域与目标域进行分布度量,并为基于源域构建的模型加权.结果表明该方法不仅降低了源域和目标域的分布差异,而且解决了工业过程中的动态特性提取和其数据不完全服从高斯分布的问题.通过在田纳西伊斯曼数据上的实验,证明了模型的有效性和实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软测量 测地线流式核 动态特性 动态独立成分分析 动态主成分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轴转动惯量的振复摆与扭摆法协同测量比例法 被引量:2
3
作者 杨洪涛 卢志辉 +3 位作者 孙浩智 武艺泳 刘珉 来颜博 《兵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1513-1520,共8页
空间飞行体在进行三轴转动惯量测量时需要分别沿3个正交方位做圆周摆动,为减少方位调整次数,提出基于振复摆与扭摆法的协同测量比例法。描述了该方法的测量机构,推导了比例法全因计算公式和近似计算公式;对该方法进行了误差分析,并与扭... 空间飞行体在进行三轴转动惯量测量时需要分别沿3个正交方位做圆周摆动,为减少方位调整次数,提出基于振复摆与扭摆法的协同测量比例法。描述了该方法的测量机构,推导了比例法全因计算公式和近似计算公式;对该方法进行了误差分析,并与扭摆法进行了对比;采用模拟件作为测量对象,对提出的测量方法进行了实验研究。实验结果表明:J_(z)/J_(y)小于1.02时,协同比例法的全因计算和近似计算精度基本相同且与扭摆法基本相当;J_(z)/J_(y)大于1.02时,只能采用协同比例法全因计算公式,同时该方法解决了带翼飞行体三轴转动惯量测量的难题;协同比例法与前期提出的协同差值法组成了完整的测量体系,可以满足一定类型的回转体和带翼异形体三轴转动惯量测量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轴转动惯量 协同测量 振复摆 扭摆法 协同比例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