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冠心病患者心脏康复研究进展 被引量:19
1
作者 杜闻莹 《中国心血管病研究》 CAS 2015年第2期106-109,共4页
在我国,心血管病危险因素流行趋势尚未得到有效控制.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快速进展,心血管病的发病率及致残率均提高,致死年龄提前,带病生存人数剧增.虽然冠状动脉介入手术可高效再通病变血管,最大限度地挽救濒死与缺血心肌,且创伤小、成功... 在我国,心血管病危险因素流行趋势尚未得到有效控制.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快速进展,心血管病的发病率及致残率均提高,致死年龄提前,带病生存人数剧增.虽然冠状动脉介入手术可高效再通病变血管,最大限度地挽救濒死与缺血心肌,且创伤小、成功率高,易被患者所接受,己成为急性冠脉综合征和部分稳定型心绞痛的重要治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疾病 心脏康复 研究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心电图QRS时限与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预后的关系 被引量:18
2
作者 王崑 郑刚 +1 位作者 李斌 杜闻莹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1期1155-1157,共3页
目的研究老年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心电图QRS时限与预后的相关性。方法选取老年AMI患者204例,按心电图QRS时限是否>110 ms,分为QRS时限正常组87例(QRS时限≤110 ms),QRS时限延长组117例(QRS时限>110 ms)。检测N末端脑钠肽前体(NT... 目的研究老年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心电图QRS时限与预后的相关性。方法选取老年AMI患者204例,按心电图QRS时限是否>110 ms,分为QRS时限正常组87例(QRS时限≤110 ms),QRS时限延长组117例(QRS时限>110 ms)。检测N末端脑钠肽前体(NT -proBNP)浓度,LVEF,观察Killip分级、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的发生率、住院心源性死亡发生率。结果 2组的NT-proBNP、LVEF、KillipⅡ~Ⅳ级、MACE发生率及心源性死亡发生率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P<0.01)。结论老年AMI患者心电图QRS时限延长的预后差,心力衰竭、MACE和心源性病死率发生率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梗死 心电描记术 心肌缺血 心律失常 心性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源性促红细胞生成素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预后的影响 被引量:2
3
作者 张善春 李广平 +3 位作者 齐惠英 杜闻莹 李斌 郑刚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323-326,共4页
目的了解内源性促红细胞生成素(EPO)对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预后的判定价值。方法选择住院的CHF患者115例,以患者是否存活分为死亡组55例,存活组60例。另选同期住院的年龄、性别相匹配的非CHF患者67例为对照组,以便建立logEPO和血红蛋... 目的了解内源性促红细胞生成素(EPO)对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预后的判定价值。方法选择住院的CHF患者115例,以患者是否存活分为死亡组55例,存活组60例。另选同期住院的年龄、性别相匹配的非CHF患者67例为对照组,以便建立logEPO和血红蛋白(Hb)的回归方程。对CHF患者进行全因死亡和因心力衰竭再次入院的随访观察,测定血EPO,并进行分析。结果与存活组比较,死亡组高龄患者多、心功能(NYHA)Ⅱ级比例低、Hb降低和B型钠尿肽(BNP)水平升高(P<0.01)。Kaplan-Meier生存曲线显示,贫血的CHF患者病死率增高(RR=2.50,95%CI:1.38~4.54,P=0.002)。ROC曲线评估EPO和BNP预测CHF患者死亡的最佳界值分别为44.4 U/L和752 ug/L(P=0.036,=0.000)。年龄、Hb、BNP和NYHA对CHF患者全因死亡有独立预测价值;而男性、BNP和Hb水平对因心力衰竭再次入院有独立预测价值。贫血的CHF患者EPO是独立于Hb的全因死亡的强预测指标(RR=2.86,95%CI:1.18~6.94,P=0.020)。结论贫血是CHF患者不良预后的独立预测因素。EPO是贫血CHF患者全因死亡的独立预测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力衰竭 红细胞生成素 缺氧 贫血 利钠肽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冠状动脉造影病变程度与高敏C反应蛋白等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的关系 被引量:1
4
作者 李琳 杜闻莹 郑刚 《生物医学工程与临床》 CAS 2008年第2期123-125,共3页
目的探讨冠状动脉造影病变程度与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的关系。方法选择2003年2月至2006年8月,笔者医院心内科收治的临床可疑冠心病患者148例,年龄30~81(61.92±10.23)岁,其中男性103例,女性45例。根据冠状动脉造影结果将... 目的探讨冠状动脉造影病变程度与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的关系。方法选择2003年2月至2006年8月,笔者医院心内科收治的临床可疑冠心病患者148例,年龄30~81(61.92±10.23)岁,其中男性103例,女性45例。根据冠状动脉造影结果将148例患者分为冠心病组(102例)和对照组(46例),并根据冠状动脉病变程度将冠心病组分为单支病变亚组、双支病变亚组和三支病变亚组,分别测定各组颈动脉斑块形成情况、血清hs-CRP、血尿酸、血糖和血脂水平。详细记录各组患者血压、吸烟史、高血压和糖尿病史。对冠心病组与对照组hs-CRP水平及其他危险因素进行分析比较,对hs-CRP水平与冠状动脉病变的关系进行多元回归分析。结果①冠心病组血清hs-CRP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②双支和三支病变组血清hs-CRP水平显著高于单支病变组(P<0.05)。结论血清hs-CRP水平不仅是冠心病的独立危险因素,而且是反映冠状动脉造影结果严重程度的敏感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造影 冠心病 高敏C反应蛋白 危险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红细胞分布宽度与预后的关系 被引量:7
5
作者 王崑 郑刚 +1 位作者 李斌 杜闻莹 《中国心血管病研究》 CAS 2013年第1期43-45,共3页
目的研究老年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红细胞分布宽度(RDW)与预后的相关性。方法选取老年AMI患者204例,按RDW≥13.8%和〈13.7%分组。住院期间检测N-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浓度,测量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观察Killip分... 目的研究老年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红细胞分布宽度(RDW)与预后的相关性。方法选取老年AMI患者204例,按RDW≥13.8%和〈13.7%分组。住院期间检测N-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浓度,测量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观察Killip分级、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发生率和住院心源性死亡率。结果RDW升高组的NT—proBNP显著升高,心力衰竭(HF)(Killip分级2~4级)、MACE发生率及心源性死亡率明显高于RDW正常组(P〈0.05),而LVEF显著降低(P〈0.05)。结论老年AMI患者RDW升高,预后差,HF、MACE、心源性死亡率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梗死 红细胞分布宽度 心力衰竭 冠状动脉疾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