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3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有机硅改性水性聚氨酯的合成与性能 被引量:19
1
作者 杜郢 代飞 +2 位作者 高山 沈千红 王传震 《精细石油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49-53,共5页
以聚醚、二羟甲基丙酸(DMPA)和异氟尔酮二异氰酸酯(IPDI)为主要原料,采用自乳化法合成了水性聚氨酯乳液,并用有机硅对其进行改性。考察了R值[n(NCO):n(OH)]、DMPA含量、有机硅种类及用量对乳液外观及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R值的减小... 以聚醚、二羟甲基丙酸(DMPA)和异氟尔酮二异氰酸酯(IPDI)为主要原料,采用自乳化法合成了水性聚氨酯乳液,并用有机硅对其进行改性。考察了R值[n(NCO):n(OH)]、DMPA含量、有机硅种类及用量对乳液外观及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R值的减小,乳液的外观、稳定性和初黏性变好,持黏性降低;随着DMPA用量的增加,耐水性变差,持黏性变好;随着有机硅氧烷用量的增加,胶膜的耐水性和持黏性提高,但乳液的初黏性和贮存稳定性有所下降。通过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对有机硅改性前后产物结构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有机硅氧烷己通过化学反应结合到聚氨酯分子链上。当R值为1.06,DMPA含量为4.5%,有机硅含量为1%(占总预聚体的质量分数)时,各项性能已达到企业压敏胶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性聚氨酯 有机硅 压敏胶 持黏性 耐水性 聚醚 二羟甲基丙酸 异氟尔酮二异氰酸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环氧改性酚醛树脂的合成与研究 被引量:17
2
作者 杜郢 周太炎 +2 位作者 王哲 任筱芳 蔡晓燕 《石油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583-587,共5页
合成了酚醛树脂胶黏剂,并采用环氧树脂和有机硅对其进行改性,考察了环氧树脂的加入阶段、种类和加入量及有机硅加入量对酚醛树脂胶黏剂性能的影响;采用TG-DSC和FTIR等方法对试样进行了表征。实验结果表明,在回流前加入约1.5%(w)(基于体... 合成了酚醛树脂胶黏剂,并采用环氧树脂和有机硅对其进行改性,考察了环氧树脂的加入阶段、种类和加入量及有机硅加入量对酚醛树脂胶黏剂性能的影响;采用TG-DSC和FTIR等方法对试样进行了表征。实验结果表明,在回流前加入约1.5%(w)(基于体系质量)的双酚A型环氧树脂E51和约0.6%(w)(基于体系质量)的羟丙基聚二甲基硅氧烷(有机硅8427),所得酚醛树脂胶黏剂的黏度适中、柔韧性较好,游离甲醛含量为0.037%(w),拉伸剪切强度达到7.1 MPa,各项指标均超过国家标准;改性后的酚醛树脂胶黏剂的耐热性和柔韧性较改性前均有明显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酚醛树脂胶黏剂 环氧树脂 有机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丙烯酸酯类低聚物的制备及其在水性聚氨酯改性中的应用 被引量:5
3
作者 杜郢 周春利 +3 位作者 周太炎 王哲 吴兼 巫淼鑫 《石油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8期895-900,共6页
以丙烯酸酯类低聚物(DJW-330)为改性剂、聚醚和异氟尔酮二异氰酸酯为原料,采用自乳化法合成厂改性的水性聚氨酯(WPU)乳液。采用GPC、FTIR、DSC和荧光显微镜等方法对产物进行了结构表征及性能分析。实验结果表明,当采用分步法滴加... 以丙烯酸酯类低聚物(DJW-330)为改性剂、聚醚和异氟尔酮二异氰酸酯为原料,采用自乳化法合成厂改性的水性聚氨酯(WPU)乳液。采用GPC、FTIR、DSC和荧光显微镜等方法对产物进行了结构表征及性能分析。实验结果表明,当采用分步法滴加引发剂偶氮二异丁腈(AIBN)和混合溶剂(丙酮和乙酸乙酯的体积比3:4)时,AIBN用量(基于丙烯酸酯单体总质量)为0.4%~0.6%时可得到黏度和相对分子质量适中的DJW-330;当DJW-330用量(基于固体总质量)为1.4%时改性WPU的综合性能最佳,初黏度可达14号球,持黏度达100min,且乳液稳定性好。表征结果显示,DJW-330是以化学键的形式结合到WPU分子链中的,用DJW~330改性的WPU颗粒的粒径明显变大且改性的WPU胶膜的耐热性能有所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性聚氨酯乳液 自乳化法 丙烯酸酯类低聚物 压敏胶 初黏度 持黏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封端型阳离子水性聚氨酯固色剂的合成及性能 被引量:5
4
作者 杜郢 周春利 +4 位作者 吴兼 周太炎 王哲 顿全秀 巫淼鑫 《精细石油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33-37,共5页
实验以氮甲基二乙醇胺(N-MDEA)为亲水扩链剂,甲乙酮肟为封端剂,合成了封端型阳离子水性聚氨酯乳液。考察了封端量和N-MDEA用量及中和度对乳液性能的影响,并将最终产物进行了固色应用。结果表明:当n(—NCO):n(—OH)为1.09,封端量为11.7%,... 实验以氮甲基二乙醇胺(N-MDEA)为亲水扩链剂,甲乙酮肟为封端剂,合成了封端型阳离子水性聚氨酯乳液。考察了封端量和N-MDEA用量及中和度对乳液性能的影响,并将最终产物进行了固色应用。结果表明:当n(—NCO):n(—OH)为1.09,封端量为11.7%,N-MDEA用量在5.2%,中和度100%~120%时产物性能最佳。分析表明,封端剂已经化学方法结合到聚氨酯分子链上,乳液的最佳pH值为4~6,解封温度为130℃。经乳液处理的深色纯棉织物干湿摩牢度均可提高1~2级,织物手感好,绿色环保,对色泽无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性聚氨酯 封端剂 固色剂 摩擦牢度 氮甲基二乙醇胺 甲乙酮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硅烷改性水性聚氨酯表面施胶剂的制备与性能研究 被引量:9
5
作者 杜郢 顿全秀 +1 位作者 周春利 黎珊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130-133,共4页
以甲苯二异氰酸酯、混合多元醇为基本原料,N-甲基二乙醇胺为亲水扩链剂,有机硅为改性剂,通过醋酸中和反应制备出一种可用于纸张表面施胶的自乳化阳离子水性聚氨酯乳液;研究了硅烷用量、预聚温度、R值(体系中异氰酸酯基和羧基的摩尔比)... 以甲苯二异氰酸酯、混合多元醇为基本原料,N-甲基二乙醇胺为亲水扩链剂,有机硅为改性剂,通过醋酸中和反应制备出一种可用于纸张表面施胶的自乳化阳离子水性聚氨酯乳液;研究了硅烷用量、预聚温度、R值(体系中异氰酸酯基和羧基的摩尔比)、聚酯\聚醚质量比对乳液性能和施胶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硅烷用量为4.5%,预聚温度为60℃,R值为1.10,聚酯\聚醚质量比为3.6时制备的乳液性能良好;FT-IR分析表明有机硅烷已通过化学方法结合到聚氨酯分子链中;TGA分析表明有机硅的加入对水性聚氨酯耐热性有明显提高;粒径分析表明,有机硅的加入能使乳液粒子分布更均匀且粒径更小;施胶效果表明水性聚氨酯对改善纸张强度作用明显,有机硅烷的加入能显著提高纸张的施胶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性聚氨酯 阳离子 有机硅 表面施胶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耐温抗盐选择性堵水剂的合成及性能研究 被引量:4
6
作者 杜郢 易先春 +2 位作者 厉磊 郑晓林 高国生 《石油与天然气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464-466,共3页
为了得到耐温抗盐的凝胶堵水剂,采用丙烯酰胺(AM)、丙烯酸(AA)、疏水单体和无机矿物填料———凹凸棒土,在乳液聚合的条件下合成目标产物。以过硫酸铵作为自由基引发剂,采用适当的交联剂,得到凝胶的网络结构。通过傅立叶变换的红外光谱(... 为了得到耐温抗盐的凝胶堵水剂,采用丙烯酰胺(AM)、丙烯酸(AA)、疏水单体和无机矿物填料———凹凸棒土,在乳液聚合的条件下合成目标产物。以过硫酸铵作为自由基引发剂,采用适当的交联剂,得到凝胶的网络结构。通过傅立叶变换的红外光谱(FTIR)、热重分析仪(TGA)证实疏水单体对凝胶进行了疏水改性。借助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考察凝胶的表面形貌,为改性后凝胶吸水性的改善作了进一步佐证。研究了矿化度、温度对凝胶吸水率的影响,凝胶在120℃水中的最大吸水率可达190g/g,在130℃,25×104mg/L矿化度的模拟地层中老化600h以上,没有观察到分解,且具有很好的强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选择性堵水剂 丙烯酰胺 疏水单体 矿化度 高分子凝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石蜡组成与使用性能的相关性研究(Ⅰ) 被引量:10
7
作者 杜郢 苗天楫 具礼会 《石油学报(石油加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3年第3期98-105,共8页
通过色谱、偏光显微镜、差示扫描量热仪和广角X射线衍射等仪器分析手段和必要的化学分析方法,对5个炼油厂生产的7种半精炼石蜡的组成、结构和性能进行表征,找出石蜡组成、晶体结构和物理性质三者之间的内在联系,讨论不同炼油厂的石蜡组... 通过色谱、偏光显微镜、差示扫描量热仪和广角X射线衍射等仪器分析手段和必要的化学分析方法,对5个炼油厂生产的7种半精炼石蜡的组成、结构和性能进行表征,找出石蜡组成、晶体结构和物理性质三者之间的内在联系,讨论不同炼油厂的石蜡组成和结构特点以及它们之间的差异,分析其产生的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蜡 使用性能 相关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阳原油热处理中加入降凝剂的研究 被引量:9
8
作者 杜郢 刘文忠 韩孝族 《石油学报(石油加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1年第2期72-77,共6页
以双阳原油为研究对象,选用EVA(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作原料,用马来酸酐接枝改性,合成EJ-6降凝剂,采取在热处理中加入降凝剂的综合处理方法,考察了降凝剂合成的最佳反应条件和降凝剂用量及热处理温度对原油结晶状态及流动性的影响。结... 以双阳原油为研究对象,选用EVA(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作原料,用马来酸酐接枝改性,合成EJ-6降凝剂,采取在热处理中加入降凝剂的综合处理方法,考察了降凝剂合成的最佳反应条件和降凝剂用量及热处理温度对原油结晶状态及流动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热处理中加入EJ-6降凝剂可使蜡的结晶状态发生明显变化。降凝剂用量仅100~500ppm,即可使双阳原油的凝点由原来的30~31℃降至7~9℃,原油的低温流动性大为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油 热处理 降凝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丙烯酸酯改性水性聚氨酯黏合剂的研制及其性能 被引量:4
9
作者 杜郢 高山 +1 位作者 周春丽 顿全秀 《精细石油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27-30,共4页
实验以甲苯二异氰酸酯,聚酯,二羟甲基丙酸为原料,丙烯酸羟乙酯为接枝剂,丙烯酸丁酯为改性剂,制备木材加工用丙烯酸酯改性水性聚氨酯粘合剂乳液.较佳实验条件为:反应温度70℃、n(-NCO)∶n(-OH)=1.08、聚合时间5 h、丙烯酸丁酯用量6%,改性... 实验以甲苯二异氰酸酯,聚酯,二羟甲基丙酸为原料,丙烯酸羟乙酯为接枝剂,丙烯酸丁酯为改性剂,制备木材加工用丙烯酸酯改性水性聚氨酯粘合剂乳液.较佳实验条件为:反应温度70℃、n(-NCO)∶n(-OH)=1.08、聚合时间5 h、丙烯酸丁酯用量6%,改性后PUA乳液综合性能得到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性聚氨酯 黏合剂 丙烯酸丁酯 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凹土改性水性聚氨酯黏合剂的制备及表征 被引量:3
10
作者 杜郢 高山 +2 位作者 姚超 顿全秀 周春丽 《精细石油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35-38,共4页
实验以甲苯二异氰酸酯、聚酯、二羟甲基丙酸为基本原料,丙烯酸羟乙酯为改性剂,凹土悬浮液作聚氨酯预聚体的分散介质,制备耐热、稳定及黏接强度好的凹土/水性聚氨酯复合黏合剂乳液。考察了凹土用量对乳液的黏接强度、稳定性及黏度的影响... 实验以甲苯二异氰酸酯、聚酯、二羟甲基丙酸为基本原料,丙烯酸羟乙酯为改性剂,凹土悬浮液作聚氨酯预聚体的分散介质,制备耐热、稳定及黏接强度好的凹土/水性聚氨酯复合黏合剂乳液。考察了凹土用量对乳液的黏接强度、稳定性及黏度的影响,并经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热失重分析仪、粒径分布仪及扫描电镜仪对产物微观结构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加入凹土提高了胶膜的耐热性;凹土可均匀分散于聚氨酯基体中,起稳定乳液作用;当凹土质量分数为12%时合成的乳液黏接强度最佳,达3.33 MPa,比未加凹土的试样高出1.50 MPa,乳液稳定、黏度适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凹土 水性聚氨酯 微观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醚对水性聚氨酯乳液压敏胶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5
11
作者 杜郢 代飞 +1 位作者 高山 杨恩华 《精细石油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51-55,共5页
以聚醚210、聚醚330、二羟甲基丙酸和异氟尔酮二异氰酸酯为主要原料,采用自乳化法合成了不同组成的水性聚氨酯乳液压敏胶。实验考察了聚醚210和聚醚330以及混合聚醚对乳液和胶膜性能的影响。通过粒径分析、DSC、电子拉力试验机等测试手... 以聚醚210、聚醚330、二羟甲基丙酸和异氟尔酮二异氰酸酯为主要原料,采用自乳化法合成了不同组成的水性聚氨酯乳液压敏胶。实验考察了聚醚210和聚醚330以及混合聚醚对乳液和胶膜性能的影响。通过粒径分析、DSC、电子拉力试验机等测试手段对产物的相容性、热行为及力学性能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当软段为混合聚醚时乳液呈半透明带蓝光,软硬段的相容性提高。随着聚醚210/聚醚330的比值增加,胶膜拉伸强度和断裂伸长率都先增大后减小。当 m(聚醚210):m(聚醚330)为1:6时,乳液粒径小且分布窄。该乳液对聚酯薄膜与铝片有很好的粘接性,其剥离强度优于国内水性聚氨酯和丙烯酸酯压敏胶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性聚氨酯 压敏胶 聚醚多元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适度交联对水性聚氨酯压敏胶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2
12
作者 杜郢 代飞 +1 位作者 高山 罗贺 《精细石油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64-68,共5页
实验以混合聚醚、二羟甲基丙酸、交联剂、扩链剂和异氟尔酮二异氰酸酯为主要原料,以自乳化法合成初黏、持黏和稳定性良好的水性聚氨酯压敏胶。考察了交联剂及扩链剂用量对水性聚氨酯性能的影响,并通过DSC研究了胶膜的玻璃化温度。结果表... 实验以混合聚醚、二羟甲基丙酸、交联剂、扩链剂和异氟尔酮二异氰酸酯为主要原料,以自乳化法合成初黏、持黏和稳定性良好的水性聚氨酯压敏胶。考察了交联剂及扩链剂用量对水性聚氨酯性能的影响,并通过DSC研究了胶膜的玻璃化温度。结果表明,加入交联剂后水性聚氨酯的初黏和持黏均增加,当交联剂与聚醚中—OH摩尔比为0.5,扩链剂用量为0.5%(质量分数)时,可得到初黏性、持粘性和稳定性均好的水性聚氨酯压敏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性聚氨酯 交联剂 扩链剂 初黏性 持粘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端羟基硅氧烷改性的高固含率水性聚氨酯的合成及性能研究 被引量:2
13
作者 杜郢 王哲 +3 位作者 夏汉忠 周太炎 蔡小燕 任筱芳 《石油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2期1342-1347,共6页
以聚四氢呋喃二醇、聚己二酸乙二醇酯、端羟基硅氧烷和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等为主要原料,以2,2-二羟甲基丙酸(DMPA)和磺酸型扩链剂(HSJ)为亲水扩链剂,采用自乳化和外乳化相结合的方法合成了阴离子型高固含率水性聚氨酯(WPU);考察了扩链... 以聚四氢呋喃二醇、聚己二酸乙二醇酯、端羟基硅氧烷和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等为主要原料,以2,2-二羟甲基丙酸(DMPA)和磺酸型扩链剂(HSJ)为亲水扩链剂,采用自乳化和外乳化相结合的方法合成了阴离子型高固含率水性聚氨酯(WPU);考察了扩链剂、外乳化剂和端羟基硅氧烷的用量对WPU乳液和胶膜性能的影响;采用FTIR、倒置荧光相差显微镜对WPU进行了结构表征,采用TG技术对WPU胶膜的热性能进行了分析。实验结果表明,当体系中DMPA、HSJ、外乳化剂、端羟基硅氧烷的质量分数分别为1.6%,0.25%,1.6%,2.0%时,合成的WPU乳液黏度低、稳定性好、固含率可达53%左右,WPU胶膜的耐水性和耐热性好,性能与进口试样相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磺酸型扩链剂 水性聚氨酯 端羟基硅氧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羟基硅烷改性高固含量水性聚氨酯及性能研究 被引量:4
14
作者 杜郢 王哲 +1 位作者 周太炎 夏汉忠 《中国皮革》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1期5-8,共4页
以聚四氢呋喃二醇、聚己二酸丁二醇酯、端羟基硅烷和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等为主要原料,以2,2-二羟甲基丙酸和磺酸型扩链剂为亲水扩链剂,采用自乳化和外乳化相结合的方法合成阴离子型高固含量水性聚氨酯乳液。考察了预聚时间、有机硅加量... 以聚四氢呋喃二醇、聚己二酸丁二醇酯、端羟基硅烷和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等为主要原料,以2,2-二羟甲基丙酸和磺酸型扩链剂为亲水扩链剂,采用自乳化和外乳化相结合的方法合成阴离子型高固含量水性聚氨酯乳液。考察了预聚时间、有机硅加量、乳化剂和扩链剂含量、R值(NCO/OH)等对乳液和成膜性能的影响。通过红外光谱、热重分析对改性前后水性聚氨酯结构进行表征。结果表明:预聚时间为2.0~2.5h,磺酸型扩链剂含量为0.27%,外乳化剂用量为1.6%,R=1.3,有机硅含量为2.5%时,能得到固含量53%、黏度低,稳定性、耐水性、耐热性优异的水性聚氨酯乳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固含量 磺酸型扩链剂 水性聚氨酯 有机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介电方法研究COPU/PMMA交联共聚物的转变与松弛 被引量:1
15
作者 杜郢 刘景江 +1 位作者 刘文忠 韩孝族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1年第3期78-81,共4页
用TRS-10C型介电损耗仪,在不同频率,-180℃~170℃范围内测得COPU/PMMA交联共聚物的介电损耗谱。计算了各松弛过程的活化能,考察了组成和交联密度对分子运动、相容性及形态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COPU/PMMA交联共聚物是个半相容体系,其... 用TRS-10C型介电损耗仪,在不同频率,-180℃~170℃范围内测得COPU/PMMA交联共聚物的介电损耗谱。计算了各松弛过程的活化能,考察了组成和交联密度对分子运动、相容性及形态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COPU/PMMA交联共聚物是个半相容体系,其相容性随PMMA含量的增加和交联密度的减小而变坏。介电损耗谱上的次级松弛是COPU链段运动的贡献。界面极化区松弛谱的各点温度和频率的关系符合Arrhenius方程,各点温度和其高温侧松弛曲线线性部分斜率的大小可以反映相容性的好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PU PMMA 共聚物 介电法 聚氨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延缓交联弱凝胶调剖剂的室内研究 被引量:1
16
作者 杜郢 易先春 +2 位作者 蔡华兵 宋金山 高国生 《精细石油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8-11,共4页
用聚丙烯酰胺(HPAM)和聚乙烯醇(PVA)共混,采用柠檬酸铝(AlCit)和硼砂为交联剂制备弱凝胶,其配比为:聚合物HPAM质量浓度3 g/L,PVA质量浓度2.4 g/L,聚铝比(g/g)为15,硼砂用量为0.20%。通过对主剂、交联剂、成胶温度等因素进行考察,得到适... 用聚丙烯酰胺(HPAM)和聚乙烯醇(PVA)共混,采用柠檬酸铝(AlCit)和硼砂为交联剂制备弱凝胶,其配比为:聚合物HPAM质量浓度3 g/L,PVA质量浓度2.4 g/L,聚铝比(g/g)为15,硼砂用量为0.20%。通过对主剂、交联剂、成胶温度等因素进行考察,得到适用于胜利油田油藏的环保型弱凝胶体系。并借助热重分析仪(TGA)对交联前后样品耐温性能做了比较。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对聚合物溶液和弱凝胶结构的变化进行观察。结果表明:通过改变反应条件,体系成胶时间可控(3~52 h),凝胶强度可调(转变压力10~73 kPa),与聚合物驱相比更能适宜于高渗透层调剖处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调驱 聚丙烯酰胺/柠檬酸铝体系 弱凝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OPU/PMMA AB交联聚合物的性能 被引量:1
17
作者 杜郢 刘文忠 韩孝族 《应用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1年第2期78-81,共4页
AB交联聚合物(ABCP)是由聚合物A链与化学组成不同的聚合物B链交联构成。它的网络结构不同于IPN。IPN是由两个独立的网络构成,而在ABCP中仅存在一个聚合物网络。目前人们对它远不及对IPN了解得多。 本文选用蓖麻油为原料,与甲基丙烯酸甲... AB交联聚合物(ABCP)是由聚合物A链与化学组成不同的聚合物B链交联构成。它的网络结构不同于IPN。IPN是由两个独立的网络构成,而在ABCP中仅存在一个聚合物网络。目前人们对它远不及对IPN了解得多。 本文选用蓖麻油为原料,与甲基丙烯酸甲酯共聚,合成了一种ABCP。研究了它的力学性能,转变与松弛,相容性及形态结构与组成及交联密度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B交联聚合物 COPU PMMA 蓖麻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固含量磺酸型水性聚氨酯的合成及工艺研究 被引量:12
18
作者 王哲 杜郢 +2 位作者 周太炎 罗莉娟 曹龙 《精细石油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62-66,共5页
实验以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聚己二酸丁二醇酯、聚四氢呋喃二醇为原料,以2,2-二羟甲基丙酸(DM-PA)和磺酸盐(HSJ)为亲水扩链剂,以自乳化和外乳化相结合的方法合成阴离子型高固含水性聚氨酯乳液。考察了异氰酸酯基与羟基摩尔比(R值)、n(聚... 实验以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聚己二酸丁二醇酯、聚四氢呋喃二醇为原料,以2,2-二羟甲基丙酸(DM-PA)和磺酸盐(HSJ)为亲水扩链剂,以自乳化和外乳化相结合的方法合成阴离子型高固含水性聚氨酯乳液。考察了异氰酸酯基与羟基摩尔比(R值)、n(聚酯)∶n(聚醚OH)、DMPA、HSJ和外乳化剂用量对乳液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R值为1.3,n(聚酯)∶n(聚醚OH)=4,w(DMPA)=1.6%,w(磺酸扩链剂)=0.5%,w(外乳化剂)=1.6%时,合成的乳液固质量分数可达54%,黏度低、稳定性好、力学性能优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固含量 磺酸型亲水扩链剂 水性聚氨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PDI-MDI型水性聚氨酯胶粘剂的合成 被引量:3
19
作者 罗莉娟 杜郢 +2 位作者 王政 董艳艳 王海青 《中国皮革》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9期1-4,12,共5页
采用IPDI和MDI混合异氰酸酯,PBA和PEA混合多元醇为主要原料,以DMPA为亲水扩链剂,通过预聚体法合成了性能优良的水性聚氨酯胶粘剂。考察了混合异氰酸酯和混合多元醇的比值、DMPA用量、小分子扩链剂、R值等因素对水性聚氨酯乳液性能及胶... 采用IPDI和MDI混合异氰酸酯,PBA和PEA混合多元醇为主要原料,以DMPA为亲水扩链剂,通过预聚体法合成了性能优良的水性聚氨酯胶粘剂。考察了混合异氰酸酯和混合多元醇的比值、DMPA用量、小分子扩链剂、R值等因素对水性聚氨酯乳液性能及胶膜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当IPDI与MDI的比值为3,PBA与PEA的比值为2,DMPA用量为3.1%,小分子扩链剂为一缩二乙二醇,R值为1.2时,合成的水性聚氨酯胶粘剂的性能优良。TG测试表明产品耐热性能明显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性聚氨酯 胶粘剂 力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书本装订用双组分聚氨酯胶粘剂的合成与性能 被引量:1
20
作者 蔡小燕 杜郢 +1 位作者 巫淼鑫 任筱芳 《精细石油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21-26,共6页
以蓖麻油、甘油、甲苯二异氰酸酯(TDI)、三羟基聚氧化丙烯醚(330N)、三羟甲基丙烷(TMP)等为主要原料,采用本体聚合法,分别合成了无溶剂双组分聚氨酯胶粘剂的主剂(A)和固化剂(B)。考察了预聚时间、TMP用量、催化剂用量、R值(n(—NCO)/n(... 以蓖麻油、甘油、甲苯二异氰酸酯(TDI)、三羟基聚氧化丙烯醚(330N)、三羟甲基丙烷(TMP)等为主要原料,采用本体聚合法,分别合成了无溶剂双组分聚氨酯胶粘剂的主剂(A)和固化剂(B)。考察了预聚时间、TMP用量、催化剂用量、R值(n(—NCO)/n(—OH))对预聚体及胶膜性能的影响,并对胶膜进行耐温性、耐溶剂性等测试。结果表明:主剂预聚时间为1.5~2h,固化剂预聚时间为2h,二月桂酸二丁基锡(DBTDL)质量分数0.3%,三乙烯二胺(DABCO)质量分数0.05%,TMP用量6.95%时,可得到状态稳定的预聚体,当R为1.1时,两组分复配所得胶膜表干时间为27min,硬度为77,拉伸强度达5.96MPa,耐温性和耐溶剂性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溶剂 聚氨酯胶粘剂 书刊装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