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2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新就业形态下和谐劳动关系治理:挑战、框架与变革
被引量:
17
1
作者
杜连峰
《河南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115-124,共10页
互联网技术进步促进数字经济、共享经济、零工经济发展,形成多元化、平台化的灵活就业新形态。同时,全球化资本修复与弹性积累的发展促进了非正规就业的劳动关系转型,这给和谐劳动关系治理带来了新的挑战。通过全球化格局与历史演进两...
互联网技术进步促进数字经济、共享经济、零工经济发展,形成多元化、平台化的灵活就业新形态。同时,全球化资本修复与弹性积累的发展促进了非正规就业的劳动关系转型,这给和谐劳动关系治理带来了新的挑战。通过全球化格局与历史演进两方面建构的劳动关系的治理框架与分析模型,明确了新就业形态下和谐劳动关系治理的核心是技术进步与人力资本的辩证发展,关键在于人力资本的深化与社保制度的健全,工会与政府是治理保障,劳资均衡和谐是治理效果。要变革新就业形态下和谐劳动关系治理之道,需要定位国家发展战略与建构数字经济合作框架,深化人力资本与培养专业技能人才,企业更新和履行社会责任、建立双重监察机制,政府拓宽劳动关系法治化路径、促进劳动者赋权与权利意识觉醒,营造劳动关系可协调、可谈判的社会环境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就业形态
和谐劳动关系
框架
变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客家文化表述的微观历史比较分析——基于赣南两村的调查
被引量:
1
2
作者
杜连峰
《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8年第5期1-8,共8页
一直以来,客家被理解为某一群具有鲜明特征的人,学术表述为"民系—族群",或者是某些地域范围内的人,学术表述为"赣闽粤边区"。这两者都因为其背后的诠释社群不同而使得客家多样性大于统一性,客家因此无法获得统一...
一直以来,客家被理解为某一群具有鲜明特征的人,学术表述为"民系—族群",或者是某些地域范围内的人,学术表述为"赣闽粤边区"。这两者都因为其背后的诠释社群不同而使得客家多样性大于统一性,客家因此无法获得统一认识。"客家"是类似于"民间宗教"这样统一大小传统的概念,应当摆脱其族群性或地域性,放置于移民社会、民间信仰和宗族三个脉络中理解,由于客家背后的多元诠释社群,需要采用微观历史比较分析的方法考察客家的历史文化呈现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客家
汉人传统社会
移民社会
宗族
民间信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新就业形态下和谐劳动关系治理:挑战、框架与变革
被引量:
17
1
作者
杜连峰
机构
信阳师范学院法学与社会学学院
出处
《河南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115-124,共10页
基金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新业态下灵活就业群体和谐劳动关系形成机制与实现路径研究”(21ASH007)
河南省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应用研究重大项目“零工经济下灵活就业群体劳动权益保障机制研究”(2022-YYZD-11)。
文摘
互联网技术进步促进数字经济、共享经济、零工经济发展,形成多元化、平台化的灵活就业新形态。同时,全球化资本修复与弹性积累的发展促进了非正规就业的劳动关系转型,这给和谐劳动关系治理带来了新的挑战。通过全球化格局与历史演进两方面建构的劳动关系的治理框架与分析模型,明确了新就业形态下和谐劳动关系治理的核心是技术进步与人力资本的辩证发展,关键在于人力资本的深化与社保制度的健全,工会与政府是治理保障,劳资均衡和谐是治理效果。要变革新就业形态下和谐劳动关系治理之道,需要定位国家发展战略与建构数字经济合作框架,深化人力资本与培养专业技能人才,企业更新和履行社会责任、建立双重监察机制,政府拓宽劳动关系法治化路径、促进劳动者赋权与权利意识觉醒,营造劳动关系可协调、可谈判的社会环境等。
关键词
新就业形态
和谐劳动关系
框架
变革
Keywords
New Form of Employment
Harmonious Labor Relations
Framework
Change
分类号
C91 [经济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客家文化表述的微观历史比较分析——基于赣南两村的调查
被引量:
1
2
作者
杜连峰
机构
上海大学社会学院
出处
《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8年第5期1-8,共8页
文摘
一直以来,客家被理解为某一群具有鲜明特征的人,学术表述为"民系—族群",或者是某些地域范围内的人,学术表述为"赣闽粤边区"。这两者都因为其背后的诠释社群不同而使得客家多样性大于统一性,客家因此无法获得统一认识。"客家"是类似于"民间宗教"这样统一大小传统的概念,应当摆脱其族群性或地域性,放置于移民社会、民间信仰和宗族三个脉络中理解,由于客家背后的多元诠释社群,需要采用微观历史比较分析的方法考察客家的历史文化呈现方式。
关键词
客家
汉人传统社会
移民社会
宗族
民间信仰
Keywords
Hakka
traditional society of Han nationality
immigrant society
clan
folk belief
分类号
C954 [社会学—民族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新就业形态下和谐劳动关系治理:挑战、框架与变革
杜连峰
《河南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2
17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客家文化表述的微观历史比较分析——基于赣南两村的调查
杜连峰
《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8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