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延安气田中区北部下古生界压裂工艺优化研究
1
作者 刘为恺 袁书龙 +2 位作者 武改红 杜芳利 张龙 《石化技术》 2025年第2期322-324,共3页
针对延安气田中区北部下古生界碳酸盐岩气藏,通过地质资料、储层特性研究及专业软件模拟,对压裂工艺进行了深入研究与优化。研究表明:该区碳酸盐岩储层为低孔特低渗类型,需进行有效的储层改造。优化方案包括射孔参数调整、酸化压裂液黏... 针对延安气田中区北部下古生界碳酸盐岩气藏,通过地质资料、储层特性研究及专业软件模拟,对压裂工艺进行了深入研究与优化。研究表明:该区碳酸盐岩储层为低孔特低渗类型,需进行有效的储层改造。优化方案包括射孔参数调整、酸化压裂液黏度与反应速率控制、压裂排量、气体伴注比例及酸液强度的优化。这些措施有助于提高压裂效果,增强气藏的开采效率并降低成本,为提高气田开发效益提供了技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延安气田 下古生界 碳酸盐岩 储层改造 压裂工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鄂尔多斯盆地东南部上古生界石盒子组盒8储层地质研究
2
作者 刘为恺 袁书龙 +2 位作者 武改红 杜芳利 张龙 《石化技术》 2025年第3期293-295,共3页
盒8段砂岩的沉积成分主要由岩屑石英砂岩与石英砂岩构成,其孔隙类型呈现多样性,例如:残余粒间孔、粒内溶孔、晶间孔及微裂缝。储集空间的主要为次生溶孔,其形态特征与储层的致密性密切相关。通过压汞实验分析可知,该储层孔喉连通性及分... 盒8段砂岩的沉积成分主要由岩屑石英砂岩与石英砂岩构成,其孔隙类型呈现多样性,例如:残余粒间孔、粒内溶孔、晶间孔及微裂缝。储集空间的主要为次生溶孔,其形态特征与储层的致密性密切相关。通过压汞实验分析可知,该储层孔喉连通性及分选性较为一般,物性较差,是造成研究区致密的重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鄂尔多斯盆地 盒8段储层 微观孔隙特征 储层地质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智能柱塞气举排液技术应用研究
3
作者 杜芳利 袁书龙 +2 位作者 刘为恺 武改红 景帅 《石油化工应用》 CAS 2024年第11期41-45,共5页
延安气田开发层系是上古生界致密砂岩和下古生界海相碳酸盐岩,气藏认识普遍含水,排水采气是气田稳产的最重要措施。针对气井井筒积液分析、积液时机判断、优选气井排液方式难点问题,提出临界携液模型修正计算方法,应用智能柱塞自优化排... 延安气田开发层系是上古生界致密砂岩和下古生界海相碳酸盐岩,气藏认识普遍含水,排水采气是气田稳产的最重要措施。针对气井井筒积液分析、积液时机判断、优选气井排液方式难点问题,提出临界携液模型修正计算方法,应用智能柱塞自优化排液工艺研究。分别探讨了拽力系数CD取值对系数α的影响,计算不同尺寸生产管柱条件下的临界携液流量。通过建立柱塞井筒积液识别模型,利用边缘控制算法预测压力增长趋势与开井阶段气量指标模型对照,从而确定最佳关井时间点。最终得出临界携液模型优选系数α为1.85,对应的拽力系数CD为1.15,计算值符合研究区块气井实际生产动态。同时,智能控制算法能够实现对积液识别、自优化及时有效地清除井筒积液,排液效果明显,相比专人制定的开关井制度日增气为5%~8%,开井时率较之前提升6%~11%。研究结果表明,智能控制算法能够有效降低人员劳动强度,提高措施有效率,人工调参至少下降70%;能够实现全生命周期指导气井最佳生产状态,是未来数字气田发展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能柱塞 临界携液模型 边缘控制算法 井筒积液判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模糊综合评判法的压裂效果评价和参数优化方法
4
作者 武改红 杜芳利 +2 位作者 刘为恺 张龙 景帅 《石油化工应用》 CAS 2024年第12期21-27,共7页
压裂效果受到诸多工艺因素和地质因素的共同影响,本文通过灰色关联法计算各影响因素的权重,再应用模糊综合评判法根据各因素的权重和隶属度函数分别计算工艺评分和地质评分,进一步应用层次分析法计算工艺评分和地质评分的权重,从而计算... 压裂效果受到诸多工艺因素和地质因素的共同影响,本文通过灰色关联法计算各影响因素的权重,再应用模糊综合评判法根据各因素的权重和隶属度函数分别计算工艺评分和地质评分,进一步应用层次分析法计算工艺评分和地质评分的权重,从而计算出单井综合评分,通过该方法计算出的结果与单井无阻流量匹配度较高;通过调整工艺参数提高单井综合评分可以进行压裂工艺参数的优化,并通过PT软件对参数优化结果进行验证。本文对压裂施工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为压裂施工设计的优化和压裂效果评价提供了可靠的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压裂效果 参数优化 灰色关联 模糊综合评判 层次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页岩储层液态药爆炸压裂机理研究
5
作者 杜芳利 景旗 《石油化工应用》 CAS 2018年第11期1-4,共4页
针对我国页岩储层地质特征及爆炸压裂技术的优点,开展了页岩储层液态药爆炸压裂机理研究。通过页岩储层结构弱面发育分析、脆性分析以及液态药爆炸压裂水泥靶实验证明爆炸压裂可使页岩产生裂缝,同时也说明在页岩气井采用液态药爆炸压裂... 针对我国页岩储层地质特征及爆炸压裂技术的优点,开展了页岩储层液态药爆炸压裂机理研究。通过页岩储层结构弱面发育分析、脆性分析以及液态药爆炸压裂水泥靶实验证明爆炸压裂可使页岩产生裂缝,同时也说明在页岩气井采用液态药爆炸压裂随机在页岩层中产生多条裂缝。结合液态药爆炸压裂技术与其他压裂技术对比,得出液态药爆炸压裂可以形成不受地应力控制的复杂缝网,且会使地层剪切错动形成自支撑、无需支撑剂、对储层伤害极低、施工简单等特点。该研究不仅为页岩气的开发提供新的研究思路,也对非常规天然气的开发具有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页岩储层 液态药 爆炸压裂 复杂缝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