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4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不同方法制备的淀粉基生物胶乳的性能研究 被引量:3
1
作者 杜艳芬 刘金刚 王加福 《中国造纸》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1-8,共8页
研究了化学改性法生物胶乳(自制)、机械研磨法生物胶乳(自制)和机械挤出法生物胶乳(商品)3种淀粉基生物胶乳的物理性能及其对涂料性能和涂布纸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化学法生物胶乳不具有微粒形态;机械研磨法生物胶乳的中位径为0.161μ... 研究了化学改性法生物胶乳(自制)、机械研磨法生物胶乳(自制)和机械挤出法生物胶乳(商品)3种淀粉基生物胶乳的物理性能及其对涂料性能和涂布纸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化学法生物胶乳不具有微粒形态;机械研磨法生物胶乳的中位径为0.161μm、粒度分布宽,溶解性和润胀性较高;挤出法生物胶乳粒度分布均匀,中位粒径为0.184μm。化学改性法生物胶乳的涂料低剪切黏度较低、保水性能较差,机械研磨法生物胶乳涂料的黏度最高、保水性能最好;剪切速率超过100 s^(-1)后,3种涂料的黏度趋于接近。生物胶乳会使涂布纸的孔隙率下降、亮度提高;化学改性法生物胶乳可达到甚至改进涂布纸的各项性能;挤出法生物胶乳可获得较好的涂布纸性能;机械研磨法生物胶乳对涂布纸的光泽度和平滑度有微小不利影响,有待进一步改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淀粉基生物胶乳 涂料性能 涂布纸性能 涂层微观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涂层固化过程中胶乳粒子迁移的机理(Ⅱ) 被引量:1
2
作者 杜艳芬 臧永华 《中国造纸》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1-6,共6页
研究了涂布纸涂层固化过程中胶乳粒子向涂层表面发生迁移的现象,对此提出了一种新的基于Einstein经典粒子扩散理论和表面效应的机理来进行解释,澄清了涂料及相关领域对粒子迁移机理的争议。以微米级高岭土、亚微米级羧基丁苯胶乳为主要... 研究了涂布纸涂层固化过程中胶乳粒子向涂层表面发生迁移的现象,对此提出了一种新的基于Einstein经典粒子扩散理论和表面效应的机理来进行解释,澄清了涂料及相关领域对粒子迁移机理的争议。以微米级高岭土、亚微米级羧基丁苯胶乳为主要原料制备涂料进行涂布,用X射线光电子能谱仪(XPS)检测涂层表面的元素组成和含量,建立了原子数比值与胶乳用量之间的回归方程;通过该方程将不同条件下固化的涂层表面XPS检测结果转化为表面胶乳含量,定量分析了不同因素对胶乳粒子迁移程度的影响。结果表明,干燥温度升高、高温干燥时间延长、涂料初始固含量降低会促进胶乳向涂层表面迁移,而胶乳粒径增大、涂料黏度增加、基质吸收性增强会抑制其迁移,验证了新机理的合理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涂层固化 胶乳粒子 迁移机理 布朗运动 XP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聚氧化乙烯助留体系的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杜艳芬 韩卿 《中国造纸》 CAS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16-18,共3页
将苯酚、甲醛与胺类化合物(如正丙胺、三乙胺、二乙基乙醇胺等)在一定条件下反应,可得到胺基改性的阳离子型酚醛树脂(CPFR);该阳离子型的酚醛树脂与聚氧化乙烯(PEO)共用组成新型的助留体系,能显著提高浆料中细小组分的留着率,增强聚氧... 将苯酚、甲醛与胺类化合物(如正丙胺、三乙胺、二乙基乙醇胺等)在一定条件下反应,可得到胺基改性的阳离子型酚醛树脂(CPFR);该阳离子型的酚醛树脂与聚氧化乙烯(PEO)共用组成新型的助留体系,能显著提高浆料中细小组分的留着率,增强聚氧化乙烯的助留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造纸工业 改性酚醛树脂 聚氧化乙烯 助留体系 助留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沉降重量法评价淀粉基生物胶乳应用效果的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杜艳芬 王加福 +1 位作者 刘金刚 王比松 《中华纸业》 CAS 2016年第6期20-25,共6页
介绍了一种通过沉降重量来评价化学改性淀粉基生物胶乳在涂布纸涂料中应用效果的新方法。取10g固含量为2%的生物胶乳,高速离心机4000r/m in转速下离心2m in,倒出上清液后,剩余物的质量即为沉降重量。分析具有不同沉降重量的生物胶乳对... 介绍了一种通过沉降重量来评价化学改性淀粉基生物胶乳在涂布纸涂料中应用效果的新方法。取10g固含量为2%的生物胶乳,高速离心机4000r/m in转速下离心2m in,倒出上清液后,剩余物的质量即为沉降重量。分析具有不同沉降重量的生物胶乳对涂料性能和涂布纸性能的影响,发现当生物胶乳的沉降重量为0.128~0.170g时,在涂料中取代部分石化胶乳可以获得良好的效果。本方法可快速、准确评价化学法淀粉基生物胶乳的应用效果,可为生产厂家合理控制和改进产品质量提供有益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淀粉基生物胶乳 化学改性 沉降重量 交联度 涂布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酚醛树脂的改性及应用 被引量:9
5
作者 杜艳芬 韩卿 《黑龙江造纸》 2003年第1期33-35,共3页
苯酚、甲醛 (或酚醛树脂 )与胺类化合物 (如正丙胺、二乙基乙醇胺、三乙胺等 )反应 ,得到胺基改性的带阳离子性的酚醛树脂 (PFR) ;该阳离子性的酚醛树脂与聚氧化乙烯 (PEO)共用组成新型的助留体系 ,能显著提高纸料中细小组分的留着率 。
关键词 改性酚醛树脂 应用 聚氧化乙烯 助留体系 助留效果 造纸工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米淀粉的制备及应用进展 被引量:9
6
作者 杜艳芬 王兴飞 《造纸科学与技术》 2015年第1期57-60,77,共5页
纳米淀粉具有来源广泛、可再生、无毒、可生物降解、生物相容性好及纳米粒子效应等众多优点,在纳米复合材料、生物医药、轻工、化工等领域有着重要的潜在应用价值,是纳米科技领域研究的热点之一。本文对纳米淀粉的制备方法和应用进行了... 纳米淀粉具有来源广泛、可再生、无毒、可生物降解、生物相容性好及纳米粒子效应等众多优点,在纳米复合材料、生物医药、轻工、化工等领域有着重要的潜在应用价值,是纳米科技领域研究的热点之一。本文对纳米淀粉的制备方法和应用进行了综述,介绍了酸水解法、机械研磨法、高压均质法、沉淀法、反相微乳液法、反应挤出法及新近出现的超声波法、生物酶处理法、碱冷冻法和细乳液法,简要介绍了目前报道的纳米淀粉改性方法,阐述了其作为纳米复合材料填充剂、医药载体、造纸涂料胶粘剂和颗粒乳化剂等在相关行业的应用,最后对纳米淀粉未来的研究发展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淀粉 制备 应用 淀粉纳米晶 淀粉纳米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性酚醛树脂在造纸助留体系的应用研究
7
作者 杜艳芬 韩卿 《造纸科学与技术》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4-7,共4页
苯酚、甲醛(或酚醛树脂)与胺类化合物(如正丙胺、二乙基乙醇胺、三乙胺等)反应,得到胺基改性的带阳离子性的酚醛树脂(PFR);该阳离子性的酚醛树脂与聚氧化乙烯(PEO)共用组成新型的助留体系,能显著提高纸料中细小组分的留着率,增强聚氧化... 苯酚、甲醛(或酚醛树脂)与胺类化合物(如正丙胺、二乙基乙醇胺、三乙胺等)反应,得到胺基改性的带阳离子性的酚醛树脂(PFR);该阳离子性的酚醛树脂与聚氧化乙烯(PEO)共用组成新型的助留体系,能显著提高纸料中细小组分的留着率,增强聚氧化乙烯的助留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改性酚醛树脂 造纸 助留体系 应用 聚氧化乙烯 助留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性酚醛树脂用于助留的研究
8
作者 杜艳芬 韩卿 《西北轻工业学院学报》 2002年第6期52-55,共4页
将苯酚、甲醛与胺类化合物(如正丙胺、三乙胺、二乙基乙醇胺等)在一定条件下反应,可得到胺基改性阳离子型的酚醛树脂(CPFR);该阳离子型的酚醛树脂与聚氧化乙烯(PEO)共用可组成新型的助留体系,能显著提高纸料中细小组分的留着率,增强聚... 将苯酚、甲醛与胺类化合物(如正丙胺、三乙胺、二乙基乙醇胺等)在一定条件下反应,可得到胺基改性阳离子型的酚醛树脂(CPFR);该阳离子型的酚醛树脂与聚氧化乙烯(PEO)共用可组成新型的助留体系,能显著提高纸料中细小组分的留着率,增强聚氧化乙烯(PEO)的助留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改性酚醛树脂 聚氧化乙烯 助留体系 助留效果 造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涂布过程对涂层结构及油墨吸收性影响的研究 被引量:9
9
作者 杜娟 臧永华 +1 位作者 杜艳芬 吴振娟 《中国造纸》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7期15-18,共4页
考察了涂布加工过程对涂层结构(包括胶黏剂分布和孔隙率)和油墨吸收性的影响。结果发现,涂层的油墨吸收性能不但依赖于孔隙结构而且依赖于涂层表面的胶黏剂含量。在室温干燥时,涂层表面结构较为开放,涂层的油墨吸收性主要取决于涂层的... 考察了涂布加工过程对涂层结构(包括胶黏剂分布和孔隙率)和油墨吸收性的影响。结果发现,涂层的油墨吸收性能不但依赖于孔隙结构而且依赖于涂层表面的胶黏剂含量。在室温干燥时,涂层表面结构较为开放,涂层的油墨吸收性主要取决于涂层的孔隙率。在高温干燥时,胶黏剂更容易迁移到涂层表面,在表面形成封闭的胶乳膜,此时涂层的油墨吸收性主要取决于涂层表面的胶黏剂含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涂层固化 油墨吸收性 孔隙率 胶黏剂迁移 表面胶乳含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产杨木PRC-APMP化机浆性能分析 被引量:6
10
作者 应广东 杜艳芬 +3 位作者 安庆臣 李树伦 杨江红 王喜鸽 《中华纸业》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85-86,共2页
对国产杨木PRC-APMP化学机械浆的各项指标进行了试验分析,并与进口BCTMP化学机械浆进行对比;结果表明在采用同种原料相近的游离度时,国产PRC-APMP鲜木浆的松厚度略高于进口化机浆,各项强度指标也较好。
关键词 PRC-APMP BCTMP 化学机械浆 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涂层固化过程中胶乳粒子发生迁移的机理 被引量:2
11
作者 臧永华 杜艳芬 +3 位作者 杜娟 李洒 吴振娟 程少玲 《中国造纸》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1-5,共5页
用X射线光电子能谱仪(XPS)检测了不同条件下干燥的高岭土-胶乳涂料体系涂层的表面元素组成,对涂布纸涂层固化过程中胶乳发生迁移的时间进行了研究。XPS检测显示,不同温度干燥时,涂层表面的碳元素含量随着干燥温度的升高而明显增加,随着... 用X射线光电子能谱仪(XPS)检测了不同条件下干燥的高岭土-胶乳涂料体系涂层的表面元素组成,对涂布纸涂层固化过程中胶乳发生迁移的时间进行了研究。XPS检测显示,不同温度干燥时,涂层表面的碳元素含量随着干燥温度的升高而明显增加,随着室温滞留时间的延长而显著降低。实验结果表明,在涂布纸涂层固化过程中,胶乳粒子的迁移主要发生在涂料施涂以后至涂料内部形成毛细管的这段时间,即当涂料仍处于液体状态的时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涂层固化 胶黏剂 迁移时间 XPS 表面元素组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产杨木P-RCAPMP化学机械浆性能分析 被引量:2
12
作者 应广东 杜艳芬 +3 位作者 安庆臣 李树伦 杨江红 王喜鸽 《中国造纸》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B12期38-40,共3页
对国产杨木P—RC APMP浆的各项指标进行了实验分析,并与进口BCTMP浆进行对比。结果表明,与进口BCTMP浆相比,在相近打浆度时,国产P-RC APMP鲜木浆的松厚度略高,各项强度指标也较好。
关键词 P-RC APMP BCTMP 化机浆 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例猪链球菌病的诊治 被引量:1
13
作者 宋海涛 杜艳芬 +1 位作者 赵光辉 李清州 《养猪》 2007年第2期47-47,共1页
河南某猪场饲养的800多头猪于2006年8月10日出现高热、跛行和神经症状,其中断奶仔猪较严重。在300多头2月龄仔猪中,每天死亡10头左右,初始怀疑为猪瘟,使用猪瘟疫苗进行治疗,5天后不见减轻。至8月25日共有200多头猪发病,死亡100多... 河南某猪场饲养的800多头猪于2006年8月10日出现高热、跛行和神经症状,其中断奶仔猪较严重。在300多头2月龄仔猪中,每天死亡10头左右,初始怀疑为猪瘟,使用猪瘟疫苗进行治疗,5天后不见减轻。至8月25日共有200多头猪发病,死亡100多头,发病率70.5%,死亡率35.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猪链球菌病 诊治 断奶仔猪 猪瘟疫苗 死亡率 神经症状 发病率 高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煅烧高岭土种类和用量在涂布牛卡纸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1
14
作者 夏菲 杜艳芬 +1 位作者 刘金刚 王比松 《中国造纸》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91-96,共6页
研究了煅烧高岭土替代二氧化钛在涂布牛卡纸涂料中的应用可能性,分析了煅烧高岭土的基本性能,尤其是遮盖性。在涂布牛卡纸芯涂涂料的应用中,探讨了煅烧高岭土种类和用量对涂布牛卡纸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高吸油煅烧高岭土可以赋予涂层... 研究了煅烧高岭土替代二氧化钛在涂布牛卡纸涂料中的应用可能性,分析了煅烧高岭土的基本性能,尤其是遮盖性。在涂布牛卡纸芯涂涂料的应用中,探讨了煅烧高岭土种类和用量对涂布牛卡纸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高吸油煅烧高岭土可以赋予涂层优良的遮盖性能,纸张不透明度达90%以上;添加高吸油煅烧高岭土的涂布牛卡纸白度可达87%以上,光泽度为52.2%~54.1%,印刷光泽度为82%~86%,油墨吸收性为17%~20%,与较高二氧化钛用量的涂布牛卡纸相比,各项指标均未出现明显差距。综合各性能指标,煅烧高岭土的适宜用量为47份,可显著降低涂布牛卡纸的生产成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煅烧高岭土 二氧化钛 遮盖性能 涂布牛卡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体外法评定烘干过程及组成比例对WDGS营养价值的影响 被引量:1
15
作者 杜艳芬 梁东梅 +3 位作者 钟荣珍 李玉鹏 李海花 杨鸿雁 《中国饲料》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3期34-39,共6页
本试验旨在利用体外产气法来评定不烘干时(25℃)及经90℃和105℃烘干后两种WDGS(样品1浓浆:湿渣=30∶70和样品2浓浆:湿渣=50∶50)的营养价值。试验采用人工瘤胃装置测定两种WDGS不烘干时(25℃)及经90℃和105℃烘干后,不同时间段的产气... 本试验旨在利用体外产气法来评定不烘干时(25℃)及经90℃和105℃烘干后两种WDGS(样品1浓浆:湿渣=30∶70和样品2浓浆:湿渣=50∶50)的营养价值。试验采用人工瘤胃装置测定两种WDGS不烘干时(25℃)及经90℃和105℃烘干后,不同时间段的产气量。同时测定不同处理的玉米酒精糟其常规营养成分和必需氨基酸含量。试验结果表明:(1)样品1:与25℃对照组相比,在0~12、12~24、24~36、36~48 h时间段内,90℃和105℃组产气量显著降低(P<0.05)。在48~72 h时间段内,3个处理组的产气量差异均不显著(P>0.05);(2)样品2:与25℃对照组相比,在0~12、12~24、24~36 h和36~48 h时间段内,90℃和105℃组产气量显著降低(P<0.05)。与105℃组相比,在48~72 h和72~96 h时间段内,25℃组和90℃组产气量显著降低(P<0.05),而25℃组和90℃组之间产气量则差异不显著(P>0.05);(3)样品1与样品2在96 h内的总产气量均为25℃对照组最高,105℃组最低;(4)样品2的25、90、105℃各组总产气量分别比样品1相应各组高7.86%、27.32%和34.94%;(5)浓浆与湿渣的比例对酒精糟常规营养成分和必需氨基酸含量影响较大。综上所述,虽然温度对特定营养成分含量影响差异不显著(P>0.05),但降低了其综合营养价值,适当提高浓浆比例,有利于提高WDGS营养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外法 烘干 组成 WDGS 营养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怎样避免和减少医疗纠纷 被引量:28
16
作者 杜艳芬 张镧心 孙权 《中国护理管理》 2005年第1期21-22,共2页
关键词 医疗纠纷 患者 护理计划 治疗方案 护士 病人 医务人员 沟通 医患 知识水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煅烧高岭土在热敏纸底涂涂料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4
17
作者 杜艳芬 夏菲 +1 位作者 刘金刚 唐宏磊 《中国造纸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S01期130-135,共6页
研究3种不同粒径的煅烧高岭土在热敏纸底涂涂料中的应用。结果表明,3种煅烧高岭土的平均粒径为0.808~1.544μm、比表面积为9.244~48.671 m^(2)/g、吸油值为75.1~98.0 g/(100 g);制备的热敏纸底涂涂料的高剪切流变性能良好,黏度呈剪切稀... 研究3种不同粒径的煅烧高岭土在热敏纸底涂涂料中的应用。结果表明,3种煅烧高岭土的平均粒径为0.808~1.544μm、比表面积为9.244~48.671 m^(2)/g、吸油值为75.1~98.0 g/(100 g);制备的热敏纸底涂涂料的高剪切流变性能良好,黏度呈剪切稀化趋势;制备的热敏纸显色光密度值达1.3~1.4 O.D、打印清晰度为1级左右;煅烧高岭土的粒径相对较大时,涂料的黏度较低,热敏纸的显色光密度值较高、发色相对更灵敏;3种粒径的煅烧高岭土均可应用于热敏纸底涂涂料中,最佳用量为5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煅烧高岭土 热敏纸 底涂 比表面积 孔隙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株乳酸杆菌的分离鉴定与益生特性研究 被引量:19
18
作者 梁东梅 李玉鹏 +8 位作者 杜艳芬 朱琪 安建勇 崔茂盛 李治欣 乔家运 杨卓婧 王文杰 李海花 《中国饲料》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1期24-29,共6页
本研究通过分离鉴定猪肠道内乳酸杆菌并对其益生特性进行比较分析,旨在为乳酸杆菌在仔猪饲粮中的应用提供科学依据。试验选取健康猪粪便,利用选择性培养基进行厌氧培养和单克隆纯化,共获得三株乳酸杆菌,通过生化鉴定、16Sr RNA基因序列... 本研究通过分离鉴定猪肠道内乳酸杆菌并对其益生特性进行比较分析,旨在为乳酸杆菌在仔猪饲粮中的应用提供科学依据。试验选取健康猪粪便,利用选择性培养基进行厌氧培养和单克隆纯化,共获得三株乳酸杆菌,通过生化鉴定、16Sr RNA基因序列测定和同源性分析,确定分离菌株分别为植物乳杆菌、唾液乳杆菌、嗜酸乳杆菌;采用牛津杯法、活菌计数法和细胞试验等研究三株乳酸杆菌体外抑菌活性、黏附性及竞争性黏附猪小肠上皮细胞(IPEC-J2)的益生特性。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三株乳酸杆菌培养上清液的抑菌圈直径(P<0.01)和抑菌效果(P<0.01)差异均极显著,并且以植物乳杆菌培养上清液的抗菌效果为最佳;三株乳酸杆菌均可黏附于IPEC-J2细胞,并且以植物乳杆菌黏附IPEC-J2的菌数为最多;与对照组相比,三株乳酸杆菌对大肠杆菌黏附IPEC-J2细胞均具有抑制作用(P<0.01),并且以植物乳杆菌抑制黏附的效果最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酸杆菌 分离鉴定 猪小肠上皮细胞 益生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形态比滑石粉的制备及其在阻隔涂料中的应用 被引量:1
19
作者 杜艳芬 夏菲 刘金刚 《中国造纸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S01期120-124,共5页
选择合适的润湿剂和分散剂,采用砂磨机湿法研磨的方法制备了高形态比的滑石粉,其平均粒径为3.470μm、径厚比达到60~160。将该滑石粉与聚丙烯酸酯乳液混合配制成涂料,作为底涂涂布在包装纸上,发现随着底涂涂布量的增加或者底涂中滑石粉... 选择合适的润湿剂和分散剂,采用砂磨机湿法研磨的方法制备了高形态比的滑石粉,其平均粒径为3.470μm、径厚比达到60~160。将该滑石粉与聚丙烯酸酯乳液混合配制成涂料,作为底涂涂布在包装纸上,发现随着底涂涂布量的增加或者底涂中滑石粉配比的增加,纸张的水蒸气透过率显著降低、Cobb值下降、Kit阻油等级保持最高等级12级、葛尔莱透气度下降,当底涂中滑石粉与聚丙烯酸酯乳液的质量比为50∶50、底涂涂布量为11 g/m^(2),面涂涂布量为4 g/m^(2)左右时,涂布纸的水蒸气透过率降至95 g/(m^(2)·d)、Cobb值降至0.84 g/m^(2),表明高形态比滑石粉添加于阻隔涂料中,可以显著提升纸基的阻水蒸气透过能力、降低涂料的成本,但会导致阻气性能的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形态比 滑石粉 阻隔涂料 涂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喷墨打印装饰纸涂层工艺的研究 被引量:1
20
作者 杜艳芬 刘金刚 李洪才 《中华纸业》 CAS 2020年第2期22-29,共8页
喷墨打印技术在装饰纸领域的发展对装饰纸的印刷适应性提出了新的要求。论文以普通装饰纸为原纸进行表面颜料涂布,研究了颜料、胶黏剂、固色剂等涂料成分对涂布后装饰纸的透气度、渗透性以及喷墨打印效果的影响,提出了较佳的涂料配方。... 喷墨打印技术在装饰纸领域的发展对装饰纸的印刷适应性提出了新的要求。论文以普通装饰纸为原纸进行表面颜料涂布,研究了颜料、胶黏剂、固色剂等涂料成分对涂布后装饰纸的透气度、渗透性以及喷墨打印效果的影响,提出了较佳的涂料配方。结果表明:喷墨打印装饰纸涂层中,颜料应以二氧化硅为主,可以添加不超过10%的轻质碳酸钙;聚乙烯醇和聚醋酸乙烯酯的用量分别为20%、10%,固色剂的用量为12%,涂布量为8g/m 2左右。非接触式帘式涂布方式比接触式涂布方式更适合喷墨打印装饰纸的涂布,可以获得更好的透气性、渗透性和打印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喷墨打印 装饰纸 涂层 帘式涂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