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成人骨性Ⅲ类不同垂直骨面型牙齿颊舌向倾斜度的口腔颌面锥形束CT研究 被引量:2
1
作者 杜琎佳 余炜伟 《河南医学研究》 CAS 2022年第17期3092-3095,共4页
目的利用口腔颌面锥形束CT(CBCT)测量骨性Ⅲ类成人患者牙齿的颊舌向倾斜度,对比其在不同垂直骨面型组之间的差异,并分析其与下颌平面角的关系,探讨骨性Ⅲ类牙齿横向代偿情况。方法选取成人骨性Ⅲ类错牙合患者96例,根据前颅底平面和下颌... 目的利用口腔颌面锥形束CT(CBCT)测量骨性Ⅲ类成人患者牙齿的颊舌向倾斜度,对比其在不同垂直骨面型组之间的差异,并分析其与下颌平面角的关系,探讨骨性Ⅲ类牙齿横向代偿情况。方法选取成人骨性Ⅲ类错牙合患者96例,根据前颅底平面和下颌平面的交角(SN-MP)分为低角组(SN-MP<29°,n=32)、均角组(SN-MP≥29°且≤38°,n=32)和高角组(SN-MP>38°,n=32),通过CBCT扫描,测量上下颌尖牙、第一前磨牙和第一磨牙的颊舌向倾斜度。采用SPSS 21.0统计软件对测量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上颌尖牙、上颌第一前磨牙、上颌第一磨牙和下颌第一磨牙颊舌向倾斜度在不同垂直骨面型组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角组的上颌尖牙和上颌第一前磨牙较均角组和低角组更颊倾(P<0.05);上颌第一磨牙颊舌向倾斜度表现为高角组>均角组>低角组(P<0.05);下颌第一磨牙颊舌向倾斜度表现为高角组相较均角组和低角组更舌倾(P<0.05)。上颌尖牙、第一前磨牙和第一磨牙颊舌向倾斜度和SN-MP角呈正相关(r=0.324、0.459、0.602,P<0.05),下颌第一磨牙颊舌向倾斜度和SN-MP角呈负相关(r=-0.426,P<0.05)。结论成人骨性Ⅲ类错牙合不同垂直骨面型牙齿颊舌向倾斜度存在差异,高角患者上颌牙齿更加颊倾,下颌第一磨牙更舌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性Ⅲ类 垂直骨面型 颊舌向倾斜度 锥形束C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伴深覆(牙合)颞下颌关节紊乱病患者盘髁位置变化的磁共振成像特征 被引量:3
2
作者 沈晨 杜琎佳 余炜伟 《河南医学研究》 CAS 2022年第19期3473-3477,共5页
目的 探讨伴深覆(牙合)颞下颌关节紊乱病(TMD)患者的盘髁位置变化的磁共振成像(MRI)特征,为临床正畸治疗深覆(牙合)错(牙合)畸形时及时诊断TMD提供帮助。方法 选取2020年1月至2021年12月工作或学习于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的25例双侧颞... 目的 探讨伴深覆(牙合)颞下颌关节紊乱病(TMD)患者的盘髁位置变化的磁共振成像(MRI)特征,为临床正畸治疗深覆(牙合)错(牙合)畸形时及时诊断TMD提供帮助。方法 选取2020年1月至2021年12月工作或学习于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的25例双侧颞下颌关节正常的志愿者纳入对照组;选取同期就诊于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口腔正畸科的50例符合纳入标准的TMD患者纳入试验组,其中确诊为TMD且伴有深覆牙合的25例患者纳入试验a组,不伴深覆牙合的25例患者纳入试验b组。应用MRI扫描分析各组患者闭口位上关节盘和髁突的位置,应用SPSS 21.0统计软件对测量的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试验a组的患者髁突在关节窝内均向后、上方移动(P<0.05);试验组的关节盘前移位(P<0.05)。结论 伴深覆牙合的TMD患者较不伴深覆(牙合)的TMD患者和正常牙合人群,其颞下颌关节的盘髁位置变化更大。深覆牙合髁突后移的异常关节结构与TMD关系密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覆(牙合) 颞下颌关节紊乱病 关节盘位置 髁突位置 磁共振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