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闽西毛竹林不同施肥处理下土壤有机碳含量垂直分布与季节动态 被引量:16
1
作者 杜满义 封焕英 +4 位作者 范少辉 苏文会 毛超 唐晓鹿 刘广路 《林业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12-20,共9页
【目的】以期更全面反映毛竹林地培肥机制,为毛竹林科学经营提供依据,也为森林生态系统碳平衡估算与模拟提供基础数据。【方法】在永安天宝岩国家自然保护区,选取生长良好、具有代表性的典型毛竹纯林,采用随机区组设计,共设置18块20 m&#... 【目的】以期更全面反映毛竹林地培肥机制,为毛竹林科学经营提供依据,也为森林生态系统碳平衡估算与模拟提供基础数据。【方法】在永安天宝岩国家自然保护区,选取生长良好、具有代表性的典型毛竹纯林,采用随机区组设计,共设置18块20 m×20 m样地,包括6个处理:施5年毛竹专用肥(Ⅰ),施5年氮、磷、钾配方肥(Ⅱ),施5年有机肥(Ⅲ),施1年毛竹专用肥(Ⅳ),施1年有机肥(Ⅴ)和不施肥(Ⅵ),探讨不同施肥措施毛竹林土壤有机碳含量、垂直分布格局、季节动态变化及土壤有机碳含量影响因子。【结果】不同施肥处理毛竹林0~100 cm土层有机碳平均含量无显著差异,分别为11.39,9.83,10.49,10.34,9.83和11.20 g·kg^(-1);施肥显著降低0~20 cm表层土壤有机碳含量,与不施肥毛竹林(Ⅵ)相比施肥毛竹林(Ⅰ-Ⅴ)表层0~10 cm有机碳含量分别降低9.05%,27.33%,28.84%,18.92%和25.37%,10~20 cm有机碳含量分别降低1.25%,23.68%,23.47%,20.48%和18.61%;随着土层深度增加,施肥正效应得以体现,毛竹林(Ⅰ-Ⅴ)80~100 cm土层有机碳含量提高2.72%~37.14%;毛竹林(Ⅰ-Ⅵ)土壤有机碳含量均随土层深度增加呈现降低趋势,碳含量标准误差亦随土层深度增加而不断减小,表明深层土壤有机碳更为稳定;毛竹林(Ⅰ-Ⅵ)土壤剖面有机碳含量无显著季节变化,但表现出秋冬季有机碳含量大于春夏季的趋势,不同季节下毛竹林(Ⅰ-Ⅵ)0~100 cm土层有机碳加权平均值分别为10.86~12.33,8.98~10.38,10.14~11.32,9.66~11.29,9.19~10.24和10.40~12.23 g·kg^(-1);土壤有机碳含量与土壤全N含量、全P含量、水解N含量、有效P含量和速效K含量极显著正相关(P<0.01),而与土壤密度和pH值极显著负相关(P<0.01)。【结论】毛竹林短期施肥未显著改变土壤层有机碳平均含量,但导致浅层土壤有机碳含量显著下降,深层土壤有机碳含量小幅上升,然而随土壤深度增加而降低的垂直分布格局未变化;施肥或不施肥情况下土壤剖面有机碳含量均无显著的季节动态变化,取样时间对土壤有机碳含量估计的影响甚微;毛竹林施肥虽能显著提高竹林生产力,但施肥过程和高强度采伐却破坏原有竹林结构,不利于表层土壤有机碳的积累和贮存,因此毛竹林经营中应尽量减少土壤扰动,及时合理补充矿质营养元素,适当挖笋与采伐,使土壤有机碳含量保持较高水平,以利于维持毛竹林地长期生产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竹林 施肥 土壤有机碳 垂直分布 季节动态 闽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生产力水平毛竹林碳氮磷的分布格局和计量特征 被引量:41
2
作者 郭宝华 刘广路 +2 位作者 范少辉 杜满义 苏文会 《林业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1-9,共9页
以南亚热带中心分布区的毛竹林为研究对象,比较不同生产力水平(Ⅰ:30000±1000 kg·hm -2 a -1;Ⅱ:34000±1000 kg·hm -2 a -1;Ⅲ:37000±1000 kg·hm -2 a -1;Ⅳ:42000±1000 kg·hm -2 a -... 以南亚热带中心分布区的毛竹林为研究对象,比较不同生产力水平(Ⅰ:30000±1000 kg·hm -2 a -1;Ⅱ:34000±1000 kg·hm -2 a -1;Ⅲ:37000±1000 kg·hm -2 a -1;Ⅳ:42000±1000 kg·hm -2 a -1;Ⅴ:47000±1000 kg·hm -2 a -1)毛竹林植被和土壤的碳、氮、磷含量及计量特征,探讨生产力水平对毛竹林及土壤碳、氮、磷分布格局及化学计量特征的影响。结果表明:生产力水平对毛竹林植被碳和磷元素在不同器官间分配比例的影响较小,对氮素分配比例的影响较大;除竹叶碳元素分配比例在不同生产力水平间的差异达到显著水平外(P <0.01),各器官间碳、磷含量在不同生产力水平间差异均不显著;除竹秆外,毛竹不同器官氮分配比例在不同生产力水平间的差异均极显著(P<0.01);生产力水平对毛竹林植被 C∶N、C∶P、N∶P计量比值的影响较小,在不同生产力水平间的差异均未达到显著水平(P<0.01),毛竹林主要养分元素的计量比具有内在的稳定性,符合“内稳性假说”;生产力水平对林地土壤碳、氮、磷、水解氮和有效磷含量有显著影响,土壤 C∶N、C∶P、N∶P 和 H-N∶A-P 在不同生产力间的差异均达到了极显著水平(P<0.01);当土壤N∶P<14时,主要受到氮元素的限制,本研究中土壤N∶P为4.50~13.89,反映了研究区毛竹林主要受到氮元素的限制,受磷元素的限制较少,且 N∶P 比值随着生产力的提高呈降低的趋势,有可能成为未来毛竹林退化诊断的生态指示指标;毛竹林植被主要养分计量值与土壤主要养分计量值的相关性分析表明,二者间的相关性未达到显著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竹林 分配格局 计量参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环境因子对中条山油松人工林下物种分布的影响 被引量:1
3
作者 裴顺祥 法蕾 +1 位作者 杜满义 辛学兵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280-288,共9页
【目的】量化环境要素对山西省中条山油松Pinus tabuliformis人工林下物种分布影响,为进一步揭示中条山油松人工林下物种多样性维持机制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基于中条山油松人工林样地植物和土壤调查数据,分析环境因子对油松人工林下... 【目的】量化环境要素对山西省中条山油松Pinus tabuliformis人工林下物种分布影响,为进一步揭示中条山油松人工林下物种多样性维持机制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基于中条山油松人工林样地植物和土壤调查数据,分析环境因子对油松人工林下物种分布的影响。【结果】环境因子对灌木、草本、藤本物种分布的解释率(校正解释率)分别为45.7%(34.5%)、37.0%(20.4%)、43.4%(30.6%);油松林下物种分布主要受非生物环境影响,海拔和土壤通气性是影响该地区物种分布的关键环境因子;灌木和藤本分布主要受海拔影响,草本分布主要受土壤通气性影响,且随着海拔、土壤通气性的升高油松人工林下物种多样性下降。【结论】地形(海拔)和土壤(土壤通气性)因子对区域群落生境的关键塑造作用所形成的环境筛是影响中条山油松人工林下物种分布的关键性因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物种分布 物种多样性 油松人工林 环境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台州沿海商渔船碰撞 网格化风险分析
4
作者 闫化然 董文海 +1 位作者 赵亚冰 杜满义 《航海》 2012年第3期54-57,共4页
通过统计和分析近7年台州水域商船与渔船碰撞事故数据,对该水域的商渔船碰撞事故应用网格化风险评估方法,得到了网格化风险的地域分布;并在此基础上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对风险的形成进行深入分析;最后提出了相应的切实可行的对策。相对... 通过统计和分析近7年台州水域商船与渔船碰撞事故数据,对该水域的商渔船碰撞事故应用网格化风险评估方法,得到了网格化风险的地域分布;并在此基础上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对风险的形成进行深入分析;最后提出了相应的切实可行的对策。相对于传统的风险分析,该方法能更全面准确地描述事故水域的风险状况,可为实施富有针对性的安全措施提供强有力的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商船 渔船 碰撞 网格化风险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产地元宝枫种仁主要营养成分及评价 被引量:3
5
作者 马庆华 王兴红 +4 位作者 刘慧慧 辛学兵 裴顺祥 杜满义 孔斌 《食品研究与开发》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2期187-193,共7页
以3个产地的元宝枫(Acer truncatum Bunge)果实为材料,比较其种仁活性多糖、三萜、矿质元素(锌、铁、钾和磷)和蛋白质含量及18种氨基酸组成,并对其蛋白质营养价值进行评价。结果表明,北京九龙山、内蒙古赤峰两产地元宝枫果实翅长和种仁... 以3个产地的元宝枫(Acer truncatum Bunge)果实为材料,比较其种仁活性多糖、三萜、矿质元素(锌、铁、钾和磷)和蛋白质含量及18种氨基酸组成,并对其蛋白质营养价值进行评价。结果表明,北京九龙山、内蒙古赤峰两产地元宝枫果实翅长和种仁百粒重显著高于陕西杨陵产地,翅长高12.64%~15.71%,种仁百粒重高14.15%~17.94%。3个产地的元宝枫种仁中锌、铁、钾和磷的含量丰富,其中,铁和钾含量在不同产地之间存在显著差异,锌和磷含量没有明显差异。3个产地的种仁均含有较高的蛋白质和人体必需的8种必需氨基酸,依据必需氨基酸指数(essential amino acid index,EAAI),北京九龙山和内蒙古赤峰两产地元宝枫种仁(EAAI>95)为优质蛋白源,陕西杨陵产地元宝枫种仁(86<EAAI≤95)为良好蛋白源。此外,3个产地的元宝枫种仁中活性多糖(1.04%~1.58%)和三萜(20.75%~21.22%)含量均较高。3个产地的元宝枫种仁矿质元素含量丰富、多糖和三萜含量较高,且均达到理想蛋白源标准,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和潜在的药用价值,其关键成分和作用机理值得深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元宝枫 种仁 多糖 三萜 氨基酸 矿质元素 蛋白质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距离相关Hegyi指数的云冷杉天然林单木胸径生长模型 被引量:4
6
作者 周泽宇 周超凡 +4 位作者 胡兴国 陈科屹 杜满义 张会儒 符利勇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59-69,共11页
【目的】基于与距离有关的Hegyi种内和种间竞争指数,构建以期初胸径及Hegyi竞争指数为预测变量的云冷杉天然林单木胸径生长预测模型。【方法】使用2013年金沟岭云冷杉林3块1 hm2固定样地内实测数据,以非线性Logistic模型为基础模型,逐... 【目的】基于与距离有关的Hegyi种内和种间竞争指数,构建以期初胸径及Hegyi竞争指数为预测变量的云冷杉天然林单木胸径生长预测模型。【方法】使用2013年金沟岭云冷杉林3块1 hm2固定样地内实测数据,以非线性Logistic模型为基础模型,逐步引入期初胸径、种内和种间竞争指数,以探究竞争和生长对于单木胸径变化的影响,并利用非线性混合效应模型进行模型精度的提升。【结果】模型拟合结果显示:以期初胸径、种内Hegyi竞争指数、种间Hegyi竞争指数为预测变量,树种水平下随机效应作用在参数a_(0)、a_(2)、a_(3)上时,模型具有最优的拟合效果,且未出现异方差现象。建模数据的调整决定系数(R^(2)_(adj))、均方根误差(RMSE)、总相对误差(TRE)分别为0.5126、0.6071、3.6519%,利用检验数据对模型进行独立样本检验,检验数据的R^(2)_(adj)为0.5098,检验RMSE均为0.6242,检验TRE均为3.8831%,检验数据的残差分布未出现明显的异方差现象。【结论】云冷杉天然林中影响对象木胸径生长的因素包括单木大小因子与竞争因子。期初胸径对胸径生长的影响较大,为正向作用。竞争因子中,种内竞争和种间竞争均对单木胸径的生长具有明显的调控作用,为负向抑制作用。本文所构建的基于树种水平的非线性混合效应模型能够为研究区天然云冷杉林中对象木的胸径生长预测提供一定的理论基础以及技术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egyi竞争指数 期初胸径 混合效应模型 胸径生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湘中丘陵区毛竹纯林、毛竹-杉木混交林土壤有机碳垂直分布与季节动态 被引量:29
7
作者 漆良华 范少辉 +3 位作者 杜满义 石雷 岳祥华 毛超 《林业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17-24,共8页
研究湘中丘陵区毛竹纯林、毛竹-杉木混交林土壤总有机碳(SOC)、微生物量碳(MBC)、热水浸提有机碳(HWC)、水溶性有机碳(WSOC)和易氧化态碳(ROC)含量的垂直分布、季节动态及其土壤环境影响因子。结果表明:不同季节土壤SOC,MBC,HWC,WSOC和... 研究湘中丘陵区毛竹纯林、毛竹-杉木混交林土壤总有机碳(SOC)、微生物量碳(MBC)、热水浸提有机碳(HWC)、水溶性有机碳(WSOC)和易氧化态碳(ROC)含量的垂直分布、季节动态及其土壤环境影响因子。结果表明:不同季节土壤SOC,MBC,HWC,WSOC和ROC含量均随土壤深度增加而下降,0~60cm土层SOC和WSOC平均含量以1月最高,MBC平均含量以7月最高,ROC平均含量10月最高,毛竹纯林7月、毛竹-杉木混交林1月土壤平均HWC含量最高;与毛竹纯林相比,毛竹-杉木混交林不同形式活性有机碳含量及所占比例均较高,但稳定性较差;温度、湿度与WSOC含量极显著负相关(P<0.01),而与MBC含量极显著正相关(P<0.01);降低土壤密度,改善土壤通气持水性能,有利于增加土壤有机碳含量;有机质含量与SOC,MBC和HWC含量极显著正相关(P<0.01),与ROC含量显著正相关(P<0.05);土壤全氮、有效磷含量与SOC含量及全氮含量与MBC含量极显著正相关(P<0.01);水解氮、全磷、全钾含量与SOC和MBC含量,速效钾含量与SOC含量,有效磷含量与MBC含量显著正相关(P<0.05);细菌、放线菌数量增加有利于毛竹林土壤有机碳的积累,而真菌数量的增加不利于土壤有机碳的稳定;过氧化氢酶较其他酶与土壤有机碳含量关系更密切,与SOC和ROC含量极显著正相关(P<0.0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竹 土壤有机碳 垂直分布 季节动态 湘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