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2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铁观音乌龙茶和红茶的香气化学特征分析
被引量:
29
1
作者
郭丽
杜正花
+5 位作者
姚丽鸿
陈小兵
张弋
林智
郭雅玲
陈明杰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0期255-261,共7页
以铁观音茶鲜叶为材料,采用不同工艺加工成乌龙茶、红茶和绿茶,运用感官审评法评定茶样的香气品质,利用溶剂辅助风味蒸发-气相色谱-质谱/火焰离子化检测器法分析茶样中挥发性成分,研究铁观音茶香气品质及其主要挥发性组分的工艺差异。...
以铁观音茶鲜叶为材料,采用不同工艺加工成乌龙茶、红茶和绿茶,运用感官审评法评定茶样的香气品质,利用溶剂辅助风味蒸发-气相色谱-质谱/火焰离子化检测器法分析茶样中挥发性成分,研究铁观音茶香气品质及其主要挥发性组分的工艺差异。结果表明,不同工艺铁观音茶样的香气品质得分均高于90分且呈现花香特征。铁观音茶中检测到52种挥发性成分,其中芳樟醇类和脂肪酸酯类化合物是挥发性组分的主体。铁观音茶香气的品种特征组分有氧化芳樟醇Ⅱ、氧化芳樟醇Ⅳ、芳樟醇、反-橙花叔醇、己酸-3-己烯酯、己酸-2-己烯酯、苯甲酸-3-己烯酯、苯甲酸己酯和新植二烯等。红茶工艺能促进芳樟醇及其氧化物、3-甲基丁酸-2-己烯酯、己酸-3-己烯酯、己酸-2-己烯酯、新植二烯、二氢猕猴桃内酯、β-紫罗酮和水杨酸甲酯等的形成,而乌龙茶工艺有利于脱氢芳樟醇、2,6-二甲基-3,7-辛二烯-2,6-二醇、反-橙花叔醇、辛酸-顺-3-己烯酯和苯甲酸己酯等的形成。综上所述,铁观音茶的香气化学特征与品种特有组分、加工工艺调控密切相关,可为铁观音新产品研发提供重要技术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观音
红茶
乌龙茶
加工工艺
香气
溶剂辅助风味蒸发
气相色谱-质谱/火焰离子化检测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不同种质茶籽脂质代谢特征分析
被引量:
2
2
作者
陈明杰
杜正花
+3 位作者
秦健恒
李若钰
于朝夕
郭丽
《茶叶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350-360,共11页
叶籽两用茶树种质的研发利用对于茶产业结构调整、茶园综合效益提升具有特殊意义,因此深入研究现有茶树种质与茶籽相关性状特征,可为叶籽两用茶树的遗传育种提供基础信息。从福建、云南和湖南采集了31份同年结实茶籽,对种仁的含油率和...
叶籽两用茶树种质的研发利用对于茶产业结构调整、茶园综合效益提升具有特殊意义,因此深入研究现有茶树种质与茶籽相关性状特征,可为叶籽两用茶树的遗传育种提供基础信息。从福建、云南和湖南采集了31份同年结实茶籽,对种仁的含油率和脂肪酸组成特征进行测定。结果表明,不同茶树茶籽含油率存在2倍以上的差异;从茶籽油脂中检测到10种脂肪酸组分,包括棕榈酸、棕榈油酸、顺-11-十六碳烯酸、硬脂酸、油酸、顺-11-十八碳烯酸、亚油酸、亚麻酸、二十烷酸和二十烯酸。油酸是茶籽中的主要脂肪酸,占脂肪酸总量的42.1%~59.2%;其次为亚油酸,占脂肪酸总量的18.9%~32.8%;饱和脂肪酸含量占15.9%~20.8%,以棕榈酸为主。进一步分析各种质的脂肪酸组成特征,发现茶籽中的FAD2和FAD3活力在种质间存在较大差异。在此基础上,探讨了如何利用这些发现来选择育种,以进一步改善茶籽的油脂性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籽
含油率
脂肪酸
脂肪酸去饱和化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铁观音乌龙茶和红茶的香气化学特征分析
被引量:
29
1
作者
郭丽
杜正花
姚丽鸿
陈小兵
张弋
林智
郭雅玲
陈明杰
机构
福建农林大学园艺学院
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
出处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0期255-261,共7页
基金
福建农林大学科技创新基金项目(CXZX2017350)
国家现代农业(茶叶)产业技术体系建设专项(CARS-19)
中国农业科学院科技创新工程项目(CAAS-ASTIP-2014-TRICAAS)。
文摘
以铁观音茶鲜叶为材料,采用不同工艺加工成乌龙茶、红茶和绿茶,运用感官审评法评定茶样的香气品质,利用溶剂辅助风味蒸发-气相色谱-质谱/火焰离子化检测器法分析茶样中挥发性成分,研究铁观音茶香气品质及其主要挥发性组分的工艺差异。结果表明,不同工艺铁观音茶样的香气品质得分均高于90分且呈现花香特征。铁观音茶中检测到52种挥发性成分,其中芳樟醇类和脂肪酸酯类化合物是挥发性组分的主体。铁观音茶香气的品种特征组分有氧化芳樟醇Ⅱ、氧化芳樟醇Ⅳ、芳樟醇、反-橙花叔醇、己酸-3-己烯酯、己酸-2-己烯酯、苯甲酸-3-己烯酯、苯甲酸己酯和新植二烯等。红茶工艺能促进芳樟醇及其氧化物、3-甲基丁酸-2-己烯酯、己酸-3-己烯酯、己酸-2-己烯酯、新植二烯、二氢猕猴桃内酯、β-紫罗酮和水杨酸甲酯等的形成,而乌龙茶工艺有利于脱氢芳樟醇、2,6-二甲基-3,7-辛二烯-2,6-二醇、反-橙花叔醇、辛酸-顺-3-己烯酯和苯甲酸己酯等的形成。综上所述,铁观音茶的香气化学特征与品种特有组分、加工工艺调控密切相关,可为铁观音新产品研发提供重要技术参考。
关键词
铁观音
红茶
乌龙茶
加工工艺
香气
溶剂辅助风味蒸发
气相色谱-质谱/火焰离子化检测器
Keywords
Tieguanyin tea
black tea
oolong tea
manufacturing technology
aroma
solvent-assisted flavor evaporation
gas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ry/flame ionization detector
分类号
TS571.1 [轻工技术与工程—皮革化学与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不同种质茶籽脂质代谢特征分析
被引量:
2
2
作者
陈明杰
杜正花
秦健恒
李若钰
于朝夕
郭丽
机构
信阳师范学院生命科学学院/河南省茶树生物学重点实验室
福建农林大学园艺学院
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
出处
《茶叶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350-360,共11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1870803)。
文摘
叶籽两用茶树种质的研发利用对于茶产业结构调整、茶园综合效益提升具有特殊意义,因此深入研究现有茶树种质与茶籽相关性状特征,可为叶籽两用茶树的遗传育种提供基础信息。从福建、云南和湖南采集了31份同年结实茶籽,对种仁的含油率和脂肪酸组成特征进行测定。结果表明,不同茶树茶籽含油率存在2倍以上的差异;从茶籽油脂中检测到10种脂肪酸组分,包括棕榈酸、棕榈油酸、顺-11-十六碳烯酸、硬脂酸、油酸、顺-11-十八碳烯酸、亚油酸、亚麻酸、二十烷酸和二十烯酸。油酸是茶籽中的主要脂肪酸,占脂肪酸总量的42.1%~59.2%;其次为亚油酸,占脂肪酸总量的18.9%~32.8%;饱和脂肪酸含量占15.9%~20.8%,以棕榈酸为主。进一步分析各种质的脂肪酸组成特征,发现茶籽中的FAD2和FAD3活力在种质间存在较大差异。在此基础上,探讨了如何利用这些发现来选择育种,以进一步改善茶籽的油脂性状。
关键词
茶籽
含油率
脂肪酸
脂肪酸去饱和化酶
Keywords
tea seeds
oil content
fatty acid
fatty acid desaturase
分类号
S571 [农业科学—作物学]
S326 [农业科学—作物遗传育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铁观音乌龙茶和红茶的香气化学特征分析
郭丽
杜正花
姚丽鸿
陈小兵
张弋
林智
郭雅玲
陈明杰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
29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不同种质茶籽脂质代谢特征分析
陈明杰
杜正花
秦健恒
李若钰
于朝夕
郭丽
《茶叶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